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是為母親——清明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 更是人們認祖歸宗的紐帶, 從而帶動後一輩, 瞭解認識先輩們為我們所付出的一切。

在我的印象之中, 到清明就是給母親上墳, 把母親墳頭雜草等清理乾淨什麼的, 回憶回憶母親生前的點點滴滴。

母親于1983年去世, 至今已經三十多年了, 每年清明哥兄弟妹都會放下手裡的工作, 抽出時間來到城南五十裡處的老家母親墳前, 用民間傳統的方式為母親送去錢紙、獻上花束、點起香柱、燃起蠟燭、響起鞭炮, 托起我們心底的一片哀思。

記憶中的母親的音容笑貌已經十分的模糊了, 也沒有留下讓我記憶深刻的話語, 只有一小張模糊不清的十分珍貴的老照片。 她是一位勤勞樸實、善良賢慧的農村婦女, 短髮, 始終充滿著樂觀的笑容。 雖然文化程度不是很高, 在家是獨女, 但卻繼承著我們中華兒女的優良傳統, 悉心教兒育女, 引導著我們走向人生的正道, 也嚴厲過、打罵過、慈愛過、鼓勵過。

母親善良熱心、通情達理, 在左鄰右舍印象極佳。 她把好吃的好穿的都留給了我們, 把吃苦受累則留給了自己, 父親是一名教師, 在家的時間較少, 於是一切家務事及生產隊的事都落在她一人身上, 為了生活、日子過得強一點點, 沒日沒夜的勞動(那時是生產隊掙工分),

生產隊收工之後, 就挖地種菜, 養豬......她就是這樣, 從早到晚, 一刻也不閑著, 含辛茹苦地操持著這個艱苦的家, 起得最早, 睡得最晚。

生活的重擔把原本就身體不好的母親壓垮了, 年紀輕輕就經常與藥罐子相伴, 而且病痛越來越厲害, 終於把母親那堅強的意志摧垮了, 人崩潰了, 精神也一度失常, 身心的疲倦, 身體的摧殘, 母親終於走了, 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那年她才38歲, 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 每每此時我的心裡愧疚萬分, 母親給了我們生命, 她的愛滋潤著我們成長, 而我們對母親卻無以回報。

轉眼又是一年清明時, 父親也于三年前離我們而去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願天堂裡的母親脫離病痛的折磨,

也願天堂裡的先人們永遠安康。

我登在鬧市之巔

觀賞黎明蘇醒

期待串串的露珠

把清新帶給你

我站在雲林深處

傾聽土壤萌芽

等待漫山的鮮花

把芬芳留給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