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寺庫商城新CEO、前上海K11總經理陳健豪:不重視運營的購物中心會死,電商亦然

零售業正在發生劇烈變化, 人才流動也在突破其中的邊界。 日前, 香港K11集團中國區前總經理陳健豪正式加盟寺庫集團, 擔任寺庫商城CEO一職, 負責中國區和海外的線上電子商務與線下旗艦店管理。 寺庫創始人李日學則統管包括商城、金融、傳媒、藝術、智慧在內的全集團業務。

此次引入新的管理者, 也是寺庫商城從“奢侈品電商平臺”向“高端生活方式平臺”轉型的重要一步。 陳健豪於2010年參與到上海K11 項目的籌備中, 在百貨業整體衰退的背景下, K11憑藉精准的“商業+藝術”定位, 保持了居高不下的人氣, 成為高端商業地產界的典範。

“如果購物中心只是把鋪子租出去, 收收租金, 而不重視運營, 那一定會死的。 電商平臺也是一樣, 你要充分瞭解你的高端客戶, 才能更好地服務他們。 ”陳健豪說。

寺庫由創始人李日學于2008年創立。 在獲得包括IDG、貝塔斯曼、森合資本、Ventech、盤古創富、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平安創新投資基金等風投機構數億美金的五輪投資後, 寺庫成為目前國內交易規模最大的奢侈品電商。

寺庫最初從線下起家, 目前的實體門店分佈在北京、上海、成都、東京、馬來西亞。 電商與移動端建設始於2013年, 如今的三個app“限量工廠”、“SECOO+”和“寺庫”分別定位於售賣定制款和限量版的私密會員邀請制、與品牌官方合作的上線新品(官方合作品牌達到41個,

包括VERSACE、Tod's等)、貨源來自代理商或品牌方的折扣商品。

雖未透露上市計畫, 但在奢侈品消費總體疲軟的背景下, 謀求轉型的寺庫顯然希望給予資本市場更大的想像空間。

昨日, 履新不滿一周的陳健豪接受了36氪的專訪:

36氪:為什麼會選擇寺庫作為新的職業平臺?如何看待購物中心和電商這兩種模式?

陳健豪:線上線下只是管道的差別, 不應該把注意力太多地放在這裡, 而應該去思考我們要打造一個什麼樣的品牌。 寺庫的定位是高端生活平臺, 追求健康、品質、高端。 未來我們涉及更多品類, 比如在全世界採購最好的食品, 放在平臺上銷售。

我自己本身喜歡吃, 喜歡玩, 在這些方面很有要求。 我也瞭解我的客戶, 他們需要的不止是買買手錶、買買包包,

還需要更多, 比如健康, 服務, 還有精神上的需求。

36氪:目前線上線下銷售額占比情況如何?線下部分未來有哪些計畫?

陳健豪:目前線上還是占到90%以上。 線下我們更多強調服務, 比如在海外的門店相當於我們的“會員中心”, 我們可以向他們提供本地的導遊服務, 推薦本地特色的酒店、美食, 做他們的生活管家。

36氪:你們會鼓勵怎樣的消費方式, 比如在門店還是線上上下單?門店的庫存如何安排?

陳建豪:還是傾向于線上下單。 我們不可能在每一個門店都有非常齊全的貨品, 對於客戶來說, 享受我們的快遞服務也可以解放他們的雙手。

36氪:拍賣、鑒定和養護幾塊業務發展如何?是否準備依靠它們盈利?

陳健豪:拍賣主要針對限量版或者比較稀有的產品, 一些品牌的復古款式, 我們會收集回來, 進行拍賣。

我們的鑒定團隊已經有70多人, 遍佈不同的城市, 其中腕表鑒定有全球的資格證, 但包袋和服裝都需要自己培養、建立標準。 我們的鑒定已經在業內建立了信譽。 養護是重要的售後服務, 也是建立在銷售基礎上的。 這幾塊業務我們不會完全開放服務。

36氪:LVMH集團最近宣佈自建電商, 越來越多奢侈品牌在進駐天貓, 寺庫如何應對這些競爭?

陳健豪:奢侈品自建電商平臺, 就想在繁華的路邊開一間門店, 但它還是孤零零的。 你要賣不同的品牌, 要去不同的網站上, 登陸好幾個帳號, 但是在寺庫, 可以實現one-stop的購買。 而且我們會幫客戶搭配不同品牌,

這也是一種服務。

未來我們和品牌自己的電商會形成互補, 就像線上下, 他們既有自己的門店, 也會進入購物中心一樣。

36氪:電商相比購物中心, 在奢侈品銷售商上有哪些優勢?

陳建豪:你可以更瞭解你的客戶, 從而更好地服務他們。 購物中心對客流只能做很基礎的測算, 或者通過結算系統瞭解一個顧客的消費情況, 但是你不知道他在這個店裡挑揀了哪些衣物。 在電商裡, 男生通常停留30分鐘可以買單, 女生可能需要50分鐘。 寺庫去年和騰訊打通了資料, 除了瞭解他們在寺庫平臺上的行為, 它在社交、娛樂方面的偏好, 我們都能掌握。 寺庫有1500萬會員, 如何服務好他們, 提供他們需要的資訊、商品和服務?服務會員是很麻煩的, 很多購物中心都因為怕麻煩所以不願意去做。他們認為那是品牌的工作。

36氪:您觀察奢侈品消費有哪些趨勢性的變化?

陳健豪:2016年下半年,各個品牌在中國的銷量已經恢復增長。一方面是中國人出國購物減少,另一方面品牌也在中國下調了價格。中國的消費者購買力很強,極端的情況可以貢獻一個品牌的80%營業額。中國市場會被品牌更多的重視,比如推出只針對中國用戶的限量版。

另外,三四線城市的人消費奢侈品是更需要電商平臺的,可能一個地方只有50個人是客戶群,品牌不會為他們去開店。2016年很多品牌在三四線城市關了很多門店,在一線城市的面積反而會擴大。

很多購物中心都因為怕麻煩所以不願意去做。他們認為那是品牌的工作。

36氪:您觀察奢侈品消費有哪些趨勢性的變化?

陳健豪:2016年下半年,各個品牌在中國的銷量已經恢復增長。一方面是中國人出國購物減少,另一方面品牌也在中國下調了價格。中國的消費者購買力很強,極端的情況可以貢獻一個品牌的80%營業額。中國市場會被品牌更多的重視,比如推出只針對中國用戶的限量版。

另外,三四線城市的人消費奢侈品是更需要電商平臺的,可能一個地方只有50個人是客戶群,品牌不會為他們去開店。2016年很多品牌在三四線城市關了很多門店,在一線城市的面積反而會擴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