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最無奈的是:逼孩子和放任孩子!

每個做父母的心中都藏著一個名校夢, 都希望孩子能進重點、上名校, 為的是將來孩子能「有出息」。 都恨不得砸鍋賣鐵、擠破了頭。

曾經的我就是這樣一位媽媽, 但在走過那些彎路之後, 我想告訴各位家長, 其實「目光短淺」一些, 孩子會更幸福。

01

“我的名校夢”

“孩子的噩夢”

兒子初一那年暑假, 我跟老公商量帶孩子去哪玩。 我執意要去北京, 想帶著孩子去名校逛逛。 老公一開始不同意, 認為好不容易放暑假, 別給孩子太大壓力。

“凡凡還有兩年中考, 得讓他提前看看, 長長見識!”

“咱平時在家說一萬句, 都不如領著孩子去看一次頂用!”

...

聽完我的話, 老公無奈地點點頭, 表示同意。

短短3天, 我們幾乎遊遍了北京的名校。 未名湖、博雅塔...我拉著兒子緊跟著導遊, 一邊聽著景點介紹, 一邊不時提問, 生怕錯過“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兒子由剛出門的興奮, 慢慢變得不耐煩起來,

回去的路上也是悶悶不樂, 剛到賓館, 就提著背包吵著要回家。

我一聽就火大,

“ 凡凡!你別以為我不知道!我前幾天剛給你們班主任打過電話, 他說你這次月考掉到30多名。

你看看你現在, 成績差成什麼樣!我沒說, 你自己心裡沒數嗎!還在這跟我鬧...”

我話還沒說完, 兒子把包一摔, 憤怒地沖我大吼:

“ 行啊!我就這樣, 不是學習的料, 成了吧!我就是考不上好高中, 也上不了你說的名校。 算我求你, 別再逼我了, 行嗎!”

雖說老公後來勸住了孩子, 可後面幾天, 兒子幾乎沒什麼笑臉, 老公也被折騰的沒了遊玩興致。

就這樣, 我細心規劃的“名校游”, 成了我們全家最不愉快的一次旅遊經歷。

02

滿懷希望

只換來“折騰”二字

從北京回到家, 我滿腦子想的就是——給孩子補課。

當時, 我沒有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 以為孩子就是貪玩、叛逆。

跟老公商量後, 找了市里最好的輔導機構, 因為他們宣傳“簽約保重點, 不過退款”。

然而, 這段補課的結果, 只換來兩個字, “折騰!” 不但花了家裡1~2萬、分數沒提高, 而且兒子跟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差。

期中考成績出來, 不管我們怎麼勸, 孩子死活不願意去補課了。

那些老師根本教不好, 講的內容在學校都聽了幾百遍了, 整天就會讓背背背, 一點方法都沒有······“

事實擺在眼前, 我也無話可說。 但對於孩子的抱怨, 我感覺自己真的已經無能無力了。

03

孩子的話

讓我羞愧難當

兩天后的公司聚會上, 同事芳芳給我推薦了101學酷, 他的孩子輔導了1個多月, 成績提高了30多分,

還說了一大堆的優點, 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 我報名了試聽。

給孩子補習的是有多年授課經驗的吳老師, 課前助教老師特地給我打了個電話, 瞭解孩子情況。 那天, 我特地早早下班陪孩子聽了這節試聽課。

讓我驚訝的是, 與其他老師不同, 吳老師一上來就先問對未來的目標。

“凡凡, 你說你的目標是一中, 為什麼要定這個目標?”

“因為, 我媽想讓我考上好大學, 一中升學率高。 ”

聽完兒子的回答, 我在旁邊羞紅了臉, 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 何老師看出了我的尷尬, 就沒往下說。

試聽課結束後, 我們全家坐在一起商量決定, 停掉現在在上的輔導班, 報了正式課。

接下來的幾個月, 吳老師用行動解答了我一直在糾結的問題:“孩子這補課,

到底補的是什麼?” 也讓我對老師有了全新的認識。

補習慣:多做題≠會考試

看到兒子房間成堆的輔導資料, 吳老師感歎心疼孩子的努力。 他告訴兒子, 理科類科目的學習, 題不在多, 而在於精。

建議暫時不要再做其他資料, 只做吳老師在課堂上留的作業, 老師講過一遍知識點, 兒子結合知識點去做典型題

沒想到, 孩子題做得少了, 成績反而慢慢提上去了。 看著課堂報告裡, 兒子每節課的進步, 我踏實了很多。 告訴兒子, 咱不著急, 只追前一名, 慢慢來。

後來的時間裡, 我也讓自己慢下來, 不斷地鼓勵孩子。 心定了, 兒子學習也更踏實。 期末考試, 兒子考到了108分, 比期中高出了23分的。

補方法:學習沒有捷徑, 考試是有捷徑的

自打補習之後, 兒子常跟吳老師聊天,時間長,熟悉了,兒子有些想偷懶。何老師告訴兒子,在打基礎的階段,不能放鬆。學習沒有捷徑,基礎打牢才能走的更遠。

看到兒子做題速度慢,何老師先讓兒子根據類型題,寫下自己的總結經驗,強迫孩子主動去思考。再去根據孩子做的題,講解考試技巧。

基本上幾道題下來,兒子已經能摸清大致的規律。再遇到考題,等於換湯不換藥,做題速度明顯提升很多。

3個月後,在吳老師出題的測試中,兒子考出了124分的好成績。

補自信:由“被動做題”到“主動出擊”

跟著何老師學習之後,兒子對數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跟吳老師主動要求練習了很多數學競賽的題目。現在業餘時間,兒子手機也不玩了,整天一個人在房間倒騰那些“難題”。

前段時間,學校老師組織測試,兒子數學突破性地考到了133分。他還笑著跟何老師說“要競選數學課代表”,我在旁邊聽到也開心了好半天。

回想這一路走來,真的感慨萬千。咱們當家長的都盼著孩子能「有大出息」,可這願望一大,就容易慌了。不如把眼光放“短”一些,多關心孩子眼下的成長。

孩子都是好孩子。很多時候都不是叛逆、厭學,孩子缺的就是那股勁兒。找到方法,上了道兒,以後自然不用家長再發愁。最重要的,就是幫孩子找對“領路人”。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兒子常跟吳老師聊天,時間長,熟悉了,兒子有些想偷懶。何老師告訴兒子,在打基礎的階段,不能放鬆。學習沒有捷徑,基礎打牢才能走的更遠。

看到兒子做題速度慢,何老師先讓兒子根據類型題,寫下自己的總結經驗,強迫孩子主動去思考。再去根據孩子做的題,講解考試技巧。

基本上幾道題下來,兒子已經能摸清大致的規律。再遇到考題,等於換湯不換藥,做題速度明顯提升很多。

3個月後,在吳老師出題的測試中,兒子考出了124分的好成績。

補自信:由“被動做題”到“主動出擊”

跟著何老師學習之後,兒子對數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跟吳老師主動要求練習了很多數學競賽的題目。現在業餘時間,兒子手機也不玩了,整天一個人在房間倒騰那些“難題”。

前段時間,學校老師組織測試,兒子數學突破性地考到了133分。他還笑著跟何老師說“要競選數學課代表”,我在旁邊聽到也開心了好半天。

回想這一路走來,真的感慨萬千。咱們當家長的都盼著孩子能「有大出息」,可這願望一大,就容易慌了。不如把眼光放“短”一些,多關心孩子眼下的成長。

孩子都是好孩子。很多時候都不是叛逆、厭學,孩子缺的就是那股勁兒。找到方法,上了道兒,以後自然不用家長再發愁。最重要的,就是幫孩子找對“領路人”。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