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與雲相伴,飽覽壯麗河山,墩都德青郎寺低調而震撼

在墩都德青郎寺可以看到黑水縣全景

兩排白塔顯得很有氣勢

墩都德青郎寺

在寺前看到的壯麗美景

川西有個穿越十三個世紀的寺廟, 遠離塵世的喧囂與煩擾 圖文:劉國雄

在山下, 我根本就不會想到, 這坡度極大的山中央上, 竟有如此大規模的廣場和寺廟建築;站在廣場上、白塔邊,

眼前山巒起伏, 山體雄偉, 彩林滿山坡, 山頂雲霧繚繞;往下俯瞰, 下面山谷間的黑水縣城清晰可見, 一條S型的藍色玉帶穿城而過;此刻, 我如同在雲端上飽覽這壯麗的河山, 德青郎寺真是低調而震撼, 獨特更迷人。

黑水縣相對於九寨溝、米亞羅、紅原等四川著名景點來說, 是一個新晉的旅遊目的地。 10月底我參加樂途十二星座發現黑水之美活動, 在黑水縣城的藏族客棧住了4天, 自由自在的把“八十裡畫廊”奶子溝彩林、卡龍溝風景區、嬰兒冰川達古冰山等景點玩了個遍。

深度自駕遊就是好, 當我們把原定好玩的景點都玩了之後, 發現還有半天時間空余, 於是向旅遊局的朋友諮詢, 他們說這裡還有一個很不錯的寺廟---德青郎寺,

很值得一遊。

德青郎寺位於黑水縣蘆花鎮十白爾古寨西北約兩公里處, 其實就在縣城附近的山上。 上山的路比較窄, 彎彎曲曲的, 按照手機上的地圖指示, 德青郎寺到了, 但是其實並不見寺廟的蹤影, 但是看到一路上都是走在彩林中, 景色非常漂亮, 這讓我們更加有繼續往前的衝動。

還可以看到下面的縣城全貌

終於,開了半個多小時,當我有點暈的時候,來到了山頂,一排8個大白塔和無數的小白塔映入眼簾。

走進大門,一塊比一個足球場還大的廣場讓我意想不到。

遠處紅牆金頂的德青郎寺頓時顯得氣勢十足、莊嚴肅穆。

透過那一排排白塔,眼前豁然開朗,不遠處的山頂上雲霧繚繞,真是跟雲相伴的地方,我覺得這裡的海拔肯定超過3千米了。

那飄揚的經幡是歲月的見證者,也是記錄者,時間在流逝,不變的是它的魂。

站在這裡,可以看到黑水縣全景,周圍群山起伏,氣勢壯闊,遠處的雲層中,據說還有著名的三奧雪山隱藏著。

大自然就是這樣,會有一種力量,可以瞬間讓人無限的安靜下來。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沉浸在它無邊壯麗的風景裡,洗去塵世的一切喧囂與煩擾。

佛教自西元七世紀傳入阿壩藏區以後,傳播極為迅速,在富饒秀麗的黑水也有著悠久歷史和深遠的影響。歷史上有大譯師白諾雜納、察柯·阿旺紮巴等在阿壩地區巨集揚佛法的記載。

雲霧來得快去得也快

廣場下面這個門才是正門,現在門是關著的,上面寫的寺名是墩都德青郎寺。

走過草坪廣場,走近墩都德青郎寺

德青郎寺相傳是西元8世紀後期由大譯師白諾雜納在嘉絨地區傳法修建的。後來因為戰火殃及,寺廟被火燒毀了。現在的德青郎寺是重修的,1952年由前四美活佛主持,寺廟屬於郎康頭人管轄。

我們到的時候,看到幾個喇嘛在搬運地磚,又要維修了,所以寺廟不開放,我們也就不能進寺裡去看了。只能拍一下外面。

德青郎寺整體的裝飾金碧輝煌,非常漂亮。

因為在裝修,我沒得上樓,走進旁邊的小門,聽到喇嘛門在樓上說話的聲音,港真,這掛在樓道中間的燈很漂亮。

雖然這寺曾經被毀而重建,但可以想像得出那時的厲害。

柱子的雕刻也很精美

德青郎寺每年有5次大型的宗教活動,即朗莫節、恩切、年落、澤不基、奪神。其中藏曆6月1日至13日的"澤不基"節會吸引周圍眾多的信眾。 每年的藏曆新年,黑水的老百姓喜歡到德青郎寺來祈求上蒼保佑。

往大殿左邊走,轉一圈

大殿左邊看到的山色誘人

寺的牆外看到這個房子的金頂,這一切都讓我有一會走下去,走過去看看的想法。

在幾個遊客的提示下,我才發現,大殿後面的山上有雪的,這就是可以看到的雪山

大殿後面有個籃球場,我們進來就一直聽到的誦經聲是從後面這棟房子

圍著大殿轉了一圈,到右邊出來

遠處的金頂牌樓其實才是德青郎寺的寺門,站在大殿前看風景,更加震撼。

左邊,我們進來的地方,車停在側門

這裡海拔超過3千米,很冷

我們當然走下來,走到正門處看看了。一排長長的轉經筒顯示這裡的壯觀

門前這裡有8座2米多高的白塔。

墩都德青郎寺正門的兩行對聯亮了

它容顏驚豔,令人怦然心動

走到正門的最左邊,白塔做牆,一直圍著墩都德青郎寺

這裡的路左邊就是巍峨的山脊了,這裡還有一個寺廟

沿著轉經筒往前,走到墩都德青郎寺另一邊,想不到別有一番天地,滿山的彩林奪目璀璨。

山間滿彩林

這邊有一個村落,房子和彩林很搭,山頂還有積雪,真是美不勝收。

當你老了,是否會選擇一處山林歸隱。這裡就非常合適,因為在這裡,既是出世,也是入世啊。

我不知道這個寺廟叫什麼,走進去,裡面的喇嘛跟我說每個佛像前放10元,我說放多少是自己的事情,放多少都是心意,不應該規定數目的吧。

村民們在休閒的聊天

回程的路上,看到這樣的美景,都忍不住停下來拍攝。

墩都德

青郎寺穿越了十三個世紀的時光,它是黑水最大的寺廟,也是很有名望的寺廟,藏傳佛教在這裡默默地讓人們的信仰有所依靠,也讓人們尋一份靜謐使靈魂可以輕輕棲息。

還可以看到下面的縣城全貌

終於,開了半個多小時,當我有點暈的時候,來到了山頂,一排8個大白塔和無數的小白塔映入眼簾。

走進大門,一塊比一個足球場還大的廣場讓我意想不到。

遠處紅牆金頂的德青郎寺頓時顯得氣勢十足、莊嚴肅穆。

透過那一排排白塔,眼前豁然開朗,不遠處的山頂上雲霧繚繞,真是跟雲相伴的地方,我覺得這裡的海拔肯定超過3千米了。

那飄揚的經幡是歲月的見證者,也是記錄者,時間在流逝,不變的是它的魂。

站在這裡,可以看到黑水縣全景,周圍群山起伏,氣勢壯闊,遠處的雲層中,據說還有著名的三奧雪山隱藏著。

大自然就是這樣,會有一種力量,可以瞬間讓人無限的安靜下來。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沉浸在它無邊壯麗的風景裡,洗去塵世的一切喧囂與煩擾。

佛教自西元七世紀傳入阿壩藏區以後,傳播極為迅速,在富饒秀麗的黑水也有著悠久歷史和深遠的影響。歷史上有大譯師白諾雜納、察柯·阿旺紮巴等在阿壩地區巨集揚佛法的記載。

雲霧來得快去得也快

廣場下面這個門才是正門,現在門是關著的,上面寫的寺名是墩都德青郎寺。

走過草坪廣場,走近墩都德青郎寺

德青郎寺相傳是西元8世紀後期由大譯師白諾雜納在嘉絨地區傳法修建的。後來因為戰火殃及,寺廟被火燒毀了。現在的德青郎寺是重修的,1952年由前四美活佛主持,寺廟屬於郎康頭人管轄。

我們到的時候,看到幾個喇嘛在搬運地磚,又要維修了,所以寺廟不開放,我們也就不能進寺裡去看了。只能拍一下外面。

德青郎寺整體的裝飾金碧輝煌,非常漂亮。

因為在裝修,我沒得上樓,走進旁邊的小門,聽到喇嘛門在樓上說話的聲音,港真,這掛在樓道中間的燈很漂亮。

雖然這寺曾經被毀而重建,但可以想像得出那時的厲害。

柱子的雕刻也很精美

德青郎寺每年有5次大型的宗教活動,即朗莫節、恩切、年落、澤不基、奪神。其中藏曆6月1日至13日的"澤不基"節會吸引周圍眾多的信眾。 每年的藏曆新年,黑水的老百姓喜歡到德青郎寺來祈求上蒼保佑。

往大殿左邊走,轉一圈

大殿左邊看到的山色誘人

寺的牆外看到這個房子的金頂,這一切都讓我有一會走下去,走過去看看的想法。

在幾個遊客的提示下,我才發現,大殿後面的山上有雪的,這就是可以看到的雪山

大殿後面有個籃球場,我們進來就一直聽到的誦經聲是從後面這棟房子

圍著大殿轉了一圈,到右邊出來

遠處的金頂牌樓其實才是德青郎寺的寺門,站在大殿前看風景,更加震撼。

左邊,我們進來的地方,車停在側門

這裡海拔超過3千米,很冷

我們當然走下來,走到正門處看看了。一排長長的轉經筒顯示這裡的壯觀

門前這裡有8座2米多高的白塔。

墩都德青郎寺正門的兩行對聯亮了

它容顏驚豔,令人怦然心動

走到正門的最左邊,白塔做牆,一直圍著墩都德青郎寺

這裡的路左邊就是巍峨的山脊了,這裡還有一個寺廟

沿著轉經筒往前,走到墩都德青郎寺另一邊,想不到別有一番天地,滿山的彩林奪目璀璨。

山間滿彩林

這邊有一個村落,房子和彩林很搭,山頂還有積雪,真是美不勝收。

當你老了,是否會選擇一處山林歸隱。這裡就非常合適,因為在這裡,既是出世,也是入世啊。

我不知道這個寺廟叫什麼,走進去,裡面的喇嘛跟我說每個佛像前放10元,我說放多少是自己的事情,放多少都是心意,不應該規定數目的吧。

村民們在休閒的聊天

回程的路上,看到這樣的美景,都忍不住停下來拍攝。

墩都德

青郎寺穿越了十三個世紀的時光,它是黑水最大的寺廟,也是很有名望的寺廟,藏傳佛教在這裡默默地讓人們的信仰有所依靠,也讓人們尋一份靜謐使靈魂可以輕輕棲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