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浪在南洋之旅

2017的生日旅行中, 檳城是最讓我喜出望外的一個目的地。

此行的目的地主要是在巴厘島, 作為一個北方人的理由總是如往年一樣——到暖和的地方慢慢的度假,

享受我最愛的海浪沙灘和比基尼。 設定最終的目的地之後, 早在年初的機票促銷季便一貫的選擇了亞航往返。 想起路過馬來國多次卻沒有走過一次深感可惜, 又因為一周多的時間若是僅停留在巴厘島度假, 定又會覺得無聊, 所以選擇在中轉的馬來國小小的玩上一圈。 吉隆玻這種城市我自然是沒什麼興趣, 沙巴距離又有些遠, 時間也不夠充足, 於是選擇了只有一個小時飛程並且聽聞最有文化歷史感的檳城。

本只打算在檳城待上一晚, 正巧出發前半個月趕上吉隆玻到檳城的航班改晚, 於是有了一次免費更改的機會。 想了想在吉隆玻兩天實在是會無趣, 順勢便將檳城的行程改成了兩天。 也幸虧就是這麼一次更改, 讓我萬分慶倖沒有錯過這樣一個讓人心生留戀的小城。

檳城其實是很大的一個區域, 馬來的一個州, 而真正存留著檳城歷史和文化的核心是在檳城的喬治市(Georgetown)的中心區。 喬治市和馬來西亞的麻六甲( Malacca)—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喬治市的中心區也作為文化遺產被保護了起來。

所謂世界文化遺產的稱謂, 喬治城絕對一點也不誇張。 也正因如此, 檳城總讓我想起去過兩次並且深愛萬分的清邁。 但它與清邁很大一點的不同是, 清邁是以古老的廟宇歷史和佛教文化深受喜愛, 而檳城處處體現著舊時代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影子, 說句玩笑的話就像現實版的橫店影視城, 又像小時候看過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中老上海的情景, 讓我往往能想起鄧萃雯飾演過的姚小蝶的愛恨情仇。 而歷史的變革和城市的開放過程中,

西方文化和藝術的融入又為這座城增添了許多饒有趣味的衝突感。

從檳城的機場一路大巴穿越破敗的田間和高檔住宅集中聳立的新區, 進入喬治市的中心區之後才是真正的穿越時光來到這座文化小城。 城中唯一的一座高樓是光大中心, 所以初入喬治市都會以此作為地標來辨識左右。從光大大廈順著大路往北走不遠便進入真正意義的老街道,而喬治城多數的民宿和旅舍也都是老房子改造而成,相當具有本土風情。這讓我想起曾暴走臺灣的時候一樣也是紮進本地人的社區每天住在民宿的生活,每天清晨下樓在隔壁街巷的早市走上一圈,解決一天的早餐和水果。喬治城的民宿出奇的低價,但是大多因為是老房子評價隔音不是太好,於是選擇了光大與老街道中間一家很有趣味的青年旅社。

住宿推薦:wassup youth hostel

住宿價位:150元左右/晚

推薦理由:1、介於光大中心和老街巷之間的大路上,位置十分好找;2、房間整潔寬大;3、周圍有多個茶座和汕頭街夜市(光大對面的巷子裡即是),不用發愁吃喝;4、尤其出門往前的天橋邊有一家超級贊的廣式早茶茶座,後面詳解。

注意事項:第一晚突然發現這家旅舍的旁邊有一個night club,一到夜裡吵得簡直讓人崩潰。後來和前臺投訴並換了房間,得知那家是非法營業的,來過員警也沒有辦法解決。所以入住時一定要和前臺說要離那家club遠一點的房間。

趣玩檳城之一:逛老街,憶往昔

從明清時代到辛亥革命,由於歷史的原因,大量遷移過去的華人成為居住和生活在檳城最大的族群,也正因如此,背井離鄉的華人在這座小城保持了更多中華傳統的習慣和觀念,例如以各姓氏宗祠和姓氏橋為代表的非常強烈的同鄉意識和宗族意識。

會館宗祠一條街

天后宮(瓊州會館)——當年海南人下南洋建造而成,供奉媽祖保佑海員平安。

姓氏橋——當年華人下南洋最早的聚集地,說是因為太窮苦所以只能居住在此,並以打漁為生。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麼人居住,主要變成了商業街一樣的景點,找一些光線好的地方還是比較適合拗造型當背景的。重點的是,這裡的冰箱貼比城裡的便宜好多~~~~

而革命歷史的過程又給這座小城留下太多值得銘記的印記,無論是充滿紅色回憶的辛亥革命,還是豪商巨賈的軼事傳說,這些人物和故事也成為檳城人內心一種強烈的自豪感。

香山會館

著名的藍房子——著名的愛國土豪張弼士故居,開放時間只有上午的11點,下午的14點和15:30,來了兩次都沒趕上對的時間,只能放棄進去了。

外一方面,多民族交雜和殖民歷史的因素為這座小城留下太多混雜著歐式、閩南、回教與南洋形式的老建築,讓本不出名的檳城也因此在2008年之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City hall

檳城聖喬治教堂

吉寧甲必丹回教堂

散發著濃濃的咖喱味和狐臭味的小印度~~~~走過一次絕對不想再走第二次,不僅是因為味道,也是因為這裡完全就是一條徹徹底底的印度商業街,沒什麼可逛的意義。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之外,這座小城還隱藏著太多數不清的人物和故事,直到我離開這裡也未曾都瞭解清楚。比如由於檳城更好的保持了南洋舊時的模樣,於是李安導演的《色戒》拿檳城當替身,片中巧扮麥太太的王佳芝,戰戰兢兢地陪著易太太逛街掃貨的場景,就是在葉祖意大廈與關稅局之間所拍攝。也比如說藍屋附近一個十字路口把角的老鞋店,居然是高跟鞋大師Jimmy Choo當年學徒的地方。有人形容檳城比現時的香港更像張愛玲筆下戰時封鎖的香港,我想也正因為如此,這裡的街巷才會大量出現在很多香港的電影裡面,只是我們都不曾知道而已。

酒店前面路口的一處老宅子,現在是一家餐廳,看著蠻有格調的。

隨便一處拱廊都很適合當背景拗造型

攝影發燒友一定要去的相機博物館,很多老相機還是蠻有意思的。

偶然發現的愛情巷附近的一家很有格調的老宅子改造的民宿,非常漂亮的宅子,價格還不高,下次去一定要住這裡。

愛情巷上一些很有意思的紀念品商店,不過看多了還是不免有些想起南鑼鼓巷的商業感。

街上隨意路過的一張海報,適合假裝vintage一把~~~看看古今誰更美,吼吼。

這是什麼鬼~~~~

隨處可見的一些老建築

萬香餅家,算是當地特產中又是老字型大小同時又物美價廉的,可惜之後要去巴厘島不能帶太多東西就木有買,現在悔的腸子都青了。

別以為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鞋店,想當年高跟鞋大師Jimmy Choo可是在這裡學的徒。座標藍房子附近。

藍房子對面感覺很有歷史感的老宅子。

藍房子旁邊的一家巧克力博物館,當地人說基本就是忽悠遊客的,再說天氣熱不適合買巧克力,所以到此一遊而已。對面的紀念品商店倒是推薦買千里追風油,適合送給有關節炎和風濕的老人,聽說很管用,疼的時候抹上去然後用手按住一會就好了。

再旁邊有一家海鮮大排檔,不過貌似沒有什麼人氣,所以沒有嘗試。而且居然聽到了東北口音。。。還有東北餃子。。。。

偶然發現的我最愛的當地早市!就在多春茶座一拐彎的汕頭街。超級適合吃早飯和買各種特產,價格低到天啦嚕的價格。當然,汕頭街的夜市也是我的最愛。

一定要買的肉骨茶,比馬雲家便宜好多

路過一家宗祠的時候看見開業舞獅,讓我想起佛山黃飛鴻~~~

有噠,慢慢更哈

東南亞我覺得都挺好辦的,我是在馬來西亞過境簽去巴厘島的,120小時以內就不要錢,直接拿護照過。如果單獨去馬來需要辦理簽證的哈,不用去使館,直接網上申請電子簽就可以的

趣玩檳城之二:美食城,放開吃

有一件很羞於出口的事,就是我承認當時決定選擇檳城的最初理由其實並非為了檳城的文化和歷史,事實上真正打動我的,就是檳城的美食。當然,這個決定是在我開始健身減肥之前下的決定。之後堅持了半年多的戶外和健身鍛煉之後,體重降到了令人欣慰的數值,直到出發之前我還在千念萬念的叮囑自己一定要hold住食欲,然並卵,當我在檳城吞下第一口雲吞面的時候,我只想說一句話:去你娘的卡路里!

自此,踏上了暴吃檳城的不歸路。

作為被美國CNN評為亞洲最佳美食城市的檳城,當之無愧就是吃貨的天堂,尤其是我這種街頭巷尾外加本地夜市的深度狂好者。大批深諳廚藝的福建人和潮汕人在下南洋的歷史大潮中為這座小城賦予了寶貴的美食之魂,傳統技藝和就地取材融合與創新,為傳統美食保留了世代相傳的傳統精粹。因此小巷中四處可見簡陋的茶座中,年邁的阿公阿婆或是中年和年輕的夫妻兄弟檔烹飪著美食,任何一份美食都深負一種世代相傳的時代感,手法熟練,兢兢業業。

而非常關鍵的一點,是這裡美食物價仿佛就是這個小城停留的歷史年代一樣,實惠到你無法想像的境界。想起去年年初突然想吃一份正宗的廣式早茶,特地從泰國旅行回來的時候在廣州停留了兩天玩命吃。然而到了檳城之後,才發現相對更好的口味和品質的一頓早茶或者午餐,價格足夠我在廣州吃上三天。夜市上的一碗清補涼,也是料足味美到難以想像。以至於讓我這個自從健身減肥之後能夠堅定抗拒任何一次美食誘惑的人,能大聲的喊出“去你娘的卡路里”。因為若是路過這座不起眼的小城而沒有放開腮幫子玩命饕餮的話,離開之後定會後悔萬分。

以下美食小店均為親身體驗後真實推薦,排名不分先後。具體位址因回國後無法使用google地圖,所以請各位自尋google地圖或大眾點評。(推薦級別滿分為☆☆☆☆☆)

推薦一:愉園茶室外側的檳郎律馳名潮州煎蕊

推薦級別:☆☆☆☆

推薦理由:料足料多,味美清涼,只是請忽略做冰小哥徒手抓冰的衛生條件。。。。。。

二:光大旁邊那個大型購物中心的旁邊天橋下的早茶樓,美食之家(光大店)

推薦級別:☆☆☆☆☆

推薦理由:炒雞炒雞推薦,味道堪比任何一家我在廣州吃過的老字型大小茶樓,各類點心款式多到爆,味道好吃到爆,價格更是低到爆(看最後一張價單就知道了)。

其他:每週一休息(本來想天天去吃的,結果發現週一居然休息,少吃了一頓,真心悔死啊)

推薦三:多春茶座附近的高佬茶室(挨著路口的和平茶室,可大眾點評搜到位置)

推薦級別:☆☆☆☆☆

推薦理由:同樣炒雞炒雞推薦,尤其這家的雲吞面和蠔煎是我在檳城和吉隆玻吃過最好的。雲吞面有兩家,一家是老頭開的,另外一家一對年輕小夫妻開的。我吃了兩次小夫妻那家(原因之一是因為小夥比較帥,之二是傳聞他家的雲吞是最大的),就是後面圖片超帥小夥那家,雲吞面不到十塊錢人民幣一碗,果然超大雲吞還有叉燒肉。蠔煎也是超級好吃,吃完這裡的蠔煎就可以完全鄙視我在臺灣夜市上吃過的超難吃還超級貴的蚵仔煎了。奶茶也是超級便宜好喝,強烈推薦。

四:汕頭街夜市&早市(夜市在光大對面,早市是在汕頭街往北一點的巷子裡)

推薦級別:☆☆☆☆☆

推薦理由:一條適合早上吃完夜裡再吃的街。本地人很多,價格也完全不會欺客。夜市上的鹵雞腳和鹵豬腳燉的超爛超入味,不過我真心忘了我吃的那份鴨血什麼的叫什麼了。。。。圖二的汕頭街養生糖水屋的清補涼很推薦。早市的街巷裡有一家茶室也很不錯,福建蝦面味道很鮮美。早市上賣的菠蘿蜜和蓮霧也非常好吃,聽說這個早市還有當地最盛產的榴槤哦。另外早市也很適合買些老字型大小的小吃作為手信帶回來。

五:帥哥兄弟的文昌海南雞飯(愛情巷附近,大眾點評可搜位址)

推薦級別:☆☆☆☆☆

推薦理由:海南雞飯吃這一家就夠了,不僅僅是因為兄弟倆太帥了。。。。。。而是因為這家不僅有燒雞和白切兩種,味道也是好到贊。逛完愛情巷正好來這裡吃上一份,本地價格,一級品質。

其他:吳發成菜館(汕頭街內)

評價:吃貨的直覺和滿店的本地人把我吸引過去了,後來發現是潮州火鍋,都是套餐,兩個人吃肯定吃不完,所以只能放棄。但是森森的感覺還不錯的樣子,後來查了一下評價確實也是。

其他:多春茶座(大眾點評可查)

評價:本地人很多,遊客也很多,頓時感覺不好了。本來想去吃早茶的,但是看了一圈都是麵包和咖啡還有個什麼半生不熟的蛋之類的,總覺得沒什麼特別能讓我有胃口的。後來拐彎去了汕頭街的早市,嗯,幸虧拐過去了~~~~

其他:名香泰(真心忘了在哪了,大眾點評可查)

評價:找壁畫的時候隨意路過的一家餅家,隨意因為看著還不錯就打包了一份蛋撻和糖心榴槤酥,榴槤酥實在太甜,比較推薦蛋撻,外皮千層酥,芯兒也比較嫩。

其他:隨處可見的肉骨茶

評價:馬來國特色美食,我的最愛。每家的味道都不太一樣,所以無法一一評價。

關於檳城的美食,直到離開之時也沒有把所有種類和特色吃全,可能是太過於偏心自己愛吃的那幾樣。比如說叻沙,比如說炒粿條。所以只能推薦以上有限的幾家,待下次有機會去檳城之時定再補充。

對於我們這種“偽文藝青年來說”,玩遍一座小城最有樂趣的事便是尋遍這座小城裡最不一樣的地方。就像是一個尋寶的過程,總能讓我們帶著對於神秘的期盼,也總能讓我們得到“wow”的驚喜。

於是檳城的第二天一早,我們便開始在街頭巷尾的犄角旮旯中,尋找隱藏在這座小城裡妙趣橫生的壁畫。雖然整整兩天不停的踏破鐵鞋讓我們腳下生疼到難以附加,但拿著一份壁畫地圖尋找到每一幅壁畫的時候那樣的驚喜,也讓這樣的過程最終成為了我們路過這座小城之後最耐人回味的一個故事。

檳城壁畫的故事源於2008年的時候,檳城邀請立陶宛藝術家Ernest Zacharevic為檳城申遺成功四周年創作的一組名為“喬治市鏡像計畫(Mirrors Georgetown)”系列的大型街頭裝置藝術作品。

其中非常有名的一幅:kids on bicycle

年僅25歲的年輕藝術家被邀請走進喬治城的老街小巷,通過攝影在檳城人的日常生活中取景取材,以寫實手繪的藝術手法將這些再尋常不過卻又充滿溫情的場景,在百年老城斑駁的房屋牆壁上真實而生動的再現了出來。

也是很有名的一幅:old motocycle,中文翻譯成追風的少年

傳聞後來有人搗亂在摩托車這幅的旁邊畫了一個小恐龍,哥們就又在旁邊畫了一個拽住他的小娃子制服他

同時他又通過一些小型的道具裝置,營造出立體的生動效果。因此往往引來世界各地的人在這些壁畫前做出與畫面互動的動作並留下照片作為難忘的旅行回憶。

Boy on chair

而他的作品多以孩童們的嬉戲和日常生活為主,以至於看到這些壁畫的時候總能想起我們小時候在胡同裡奔跑過和生活過的影子。

Kongfu girl

之後,喬治城的壁畫之風逐漸蔓延開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紛紛到此獻藝,壁畫的題材和風格各不相同,規模也從微小到足以讓人忽略,到龐大到令人瞠目。歲月的流逝的過程中一小部分的壁畫已被風雨殘蝕的十分模糊,而有些也被後來之人逐漸復原。無論怎樣,壁畫之景終歸成為了這座百年老城最具趣味的一個標誌,而這些來來往往的人也將現代藝術與老成歷史感的衝突恰好融入了這座小城的街巷之中,供來往的後人把玩和記憶。

巨大的一幅,以當地車夫為原型創作的Trishaw man

已經被毀壞的很模糊的一幅,實際上是一張老人的臉,很憂傷的樣子

這幅沒有查到出處是否是那位元藝術家的作品

這幅是在姓氏橋的盡頭,但是我去的時候已經被抹掉了,只能借用一下別人的圖片

Brother and sister on a swing

Children Playing Basketball

Bruce Lee這張超級不好找,在一個垃圾場一樣的地方

以下幾幅就不太清楚作者了,但是同樣很有意思

這張看起來蠻嚇人的,離追風的少年不遠

這張基本已經出了老街巷了,在光大附近的一排老房子的牆上

以下兩幅是一個酒店在門口塗鴉的宣傳畫

這兩幅也是出了老城核心區那裡,很難找,要走很久

還有其他很多都隱藏在小街小巷裡

這張真心是最難發現的,因為是在相機博物館裡面,本來買了門票才能進去,後來遇見當地的好心人楊伯帶我們進去才發現

這張應該是在愛情巷附近,本來我怎麼也擺不好那個pose,後來旁邊一個熱心的當地人就是剛才說過的楊伯過來打招呼跟我一起擺pose才弄好,還真超級協調呢。楊伯是當地華僑,後來大熱天的帶我們逛了很多地方,講了好多故事,真心很感謝老人家。

後面還有些雜七雜八的,都是一點點走斷腿找到的,時間太短也忘記標記地點了。望後人再接再厲,能整理出來一個標記大全。

除了來自各國藝術家為檳城創作的手繪壁畫之外,檳城的大街小巷還隱藏著另外一種形式的壁畫,也就是以鐵藝製成的藝術壁畫。

這些壁畫與手繪壁畫不同,它們通過統一風格的漫畫形式和英文講述,呈現出來關於喬治城每一條街巷的歷史故事或者當地的特殊風俗。比如說下面這幅,介紹的正是之前提到過的藍房子附近的一家香港老鞋店居然是高跟鞋大師Jimmy Choo曾學徒的地方。

當然,這需要你首先有足夠的耐心去慢慢尋找,無論它有名或是無名。再加上你的英文過關,以及對檳城歷史的瞭解才可以解讀出來很多有意思的趣事。

而對於我們來說,花上一整天徒步走遍整個小城去尋找這些壁畫的意義,並非真正有時間能夠去解讀它的每一個意義。而更多的意義,在於我們始終渴望把每一次旅行都賦予最多的意義並以此來深刻銘記。

因此需要一個足夠的理由讓我們穿梭在每一條陌生的街巷裡去挖掘莫名的驚喜,從Love Lane到Penang Road,從追風的少年到爬牆的小孩,暴走一天之後回到夜市之中,飽餐一頓檳城的美食,頓時感覺旅行的意義讓人如此充實,如此能夠讓我們對走過的任何一個地方印象深刻。

需要鐵藝壁畫地圖的可在留言中留下郵箱地址以便我發給各位

所以初入喬治市都會以此作為地標來辨識左右。從光大大廈順著大路往北走不遠便進入真正意義的老街道,而喬治城多數的民宿和旅舍也都是老房子改造而成,相當具有本土風情。這讓我想起曾暴走臺灣的時候一樣也是紮進本地人的社區每天住在民宿的生活,每天清晨下樓在隔壁街巷的早市走上一圈,解決一天的早餐和水果。喬治城的民宿出奇的低價,但是大多因為是老房子評價隔音不是太好,於是選擇了光大與老街道中間一家很有趣味的青年旅社。

住宿推薦:wassup youth hostel

住宿價位:150元左右/晚

推薦理由:1、介於光大中心和老街巷之間的大路上,位置十分好找;2、房間整潔寬大;3、周圍有多個茶座和汕頭街夜市(光大對面的巷子裡即是),不用發愁吃喝;4、尤其出門往前的天橋邊有一家超級贊的廣式早茶茶座,後面詳解。

注意事項:第一晚突然發現這家旅舍的旁邊有一個night club,一到夜裡吵得簡直讓人崩潰。後來和前臺投訴並換了房間,得知那家是非法營業的,來過員警也沒有辦法解決。所以入住時一定要和前臺說要離那家club遠一點的房間。

趣玩檳城之一:逛老街,憶往昔

從明清時代到辛亥革命,由於歷史的原因,大量遷移過去的華人成為居住和生活在檳城最大的族群,也正因如此,背井離鄉的華人在這座小城保持了更多中華傳統的習慣和觀念,例如以各姓氏宗祠和姓氏橋為代表的非常強烈的同鄉意識和宗族意識。

會館宗祠一條街

天后宮(瓊州會館)——當年海南人下南洋建造而成,供奉媽祖保佑海員平安。

姓氏橋——當年華人下南洋最早的聚集地,說是因為太窮苦所以只能居住在此,並以打漁為生。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麼人居住,主要變成了商業街一樣的景點,找一些光線好的地方還是比較適合拗造型當背景的。重點的是,這裡的冰箱貼比城裡的便宜好多~~~~

而革命歷史的過程又給這座小城留下太多值得銘記的印記,無論是充滿紅色回憶的辛亥革命,還是豪商巨賈的軼事傳說,這些人物和故事也成為檳城人內心一種強烈的自豪感。

香山會館

著名的藍房子——著名的愛國土豪張弼士故居,開放時間只有上午的11點,下午的14點和15:30,來了兩次都沒趕上對的時間,只能放棄進去了。

外一方面,多民族交雜和殖民歷史的因素為這座小城留下太多混雜著歐式、閩南、回教與南洋形式的老建築,讓本不出名的檳城也因此在2008年之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City hall

檳城聖喬治教堂

吉寧甲必丹回教堂

散發著濃濃的咖喱味和狐臭味的小印度~~~~走過一次絕對不想再走第二次,不僅是因為味道,也是因為這裡完全就是一條徹徹底底的印度商業街,沒什麼可逛的意義。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之外,這座小城還隱藏著太多數不清的人物和故事,直到我離開這裡也未曾都瞭解清楚。比如由於檳城更好的保持了南洋舊時的模樣,於是李安導演的《色戒》拿檳城當替身,片中巧扮麥太太的王佳芝,戰戰兢兢地陪著易太太逛街掃貨的場景,就是在葉祖意大廈與關稅局之間所拍攝。也比如說藍屋附近一個十字路口把角的老鞋店,居然是高跟鞋大師Jimmy Choo當年學徒的地方。有人形容檳城比現時的香港更像張愛玲筆下戰時封鎖的香港,我想也正因為如此,這裡的街巷才會大量出現在很多香港的電影裡面,只是我們都不曾知道而已。

酒店前面路口的一處老宅子,現在是一家餐廳,看著蠻有格調的。

隨便一處拱廊都很適合當背景拗造型

攝影發燒友一定要去的相機博物館,很多老相機還是蠻有意思的。

偶然發現的愛情巷附近的一家很有格調的老宅子改造的民宿,非常漂亮的宅子,價格還不高,下次去一定要住這裡。

愛情巷上一些很有意思的紀念品商店,不過看多了還是不免有些想起南鑼鼓巷的商業感。

街上隨意路過的一張海報,適合假裝vintage一把~~~看看古今誰更美,吼吼。

這是什麼鬼~~~~

隨處可見的一些老建築

萬香餅家,算是當地特產中又是老字型大小同時又物美價廉的,可惜之後要去巴厘島不能帶太多東西就木有買,現在悔的腸子都青了。

別以為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鞋店,想當年高跟鞋大師Jimmy Choo可是在這裡學的徒。座標藍房子附近。

藍房子對面感覺很有歷史感的老宅子。

藍房子旁邊的一家巧克力博物館,當地人說基本就是忽悠遊客的,再說天氣熱不適合買巧克力,所以到此一遊而已。對面的紀念品商店倒是推薦買千里追風油,適合送給有關節炎和風濕的老人,聽說很管用,疼的時候抹上去然後用手按住一會就好了。

再旁邊有一家海鮮大排檔,不過貌似沒有什麼人氣,所以沒有嘗試。而且居然聽到了東北口音。。。還有東北餃子。。。。

偶然發現的我最愛的當地早市!就在多春茶座一拐彎的汕頭街。超級適合吃早飯和買各種特產,價格低到天啦嚕的價格。當然,汕頭街的夜市也是我的最愛。

一定要買的肉骨茶,比馬雲家便宜好多

路過一家宗祠的時候看見開業舞獅,讓我想起佛山黃飛鴻~~~

有噠,慢慢更哈

東南亞我覺得都挺好辦的,我是在馬來西亞過境簽去巴厘島的,120小時以內就不要錢,直接拿護照過。如果單獨去馬來需要辦理簽證的哈,不用去使館,直接網上申請電子簽就可以的

趣玩檳城之二:美食城,放開吃

有一件很羞於出口的事,就是我承認當時決定選擇檳城的最初理由其實並非為了檳城的文化和歷史,事實上真正打動我的,就是檳城的美食。當然,這個決定是在我開始健身減肥之前下的決定。之後堅持了半年多的戶外和健身鍛煉之後,體重降到了令人欣慰的數值,直到出發之前我還在千念萬念的叮囑自己一定要hold住食欲,然並卵,當我在檳城吞下第一口雲吞面的時候,我只想說一句話:去你娘的卡路里!

自此,踏上了暴吃檳城的不歸路。

作為被美國CNN評為亞洲最佳美食城市的檳城,當之無愧就是吃貨的天堂,尤其是我這種街頭巷尾外加本地夜市的深度狂好者。大批深諳廚藝的福建人和潮汕人在下南洋的歷史大潮中為這座小城賦予了寶貴的美食之魂,傳統技藝和就地取材融合與創新,為傳統美食保留了世代相傳的傳統精粹。因此小巷中四處可見簡陋的茶座中,年邁的阿公阿婆或是中年和年輕的夫妻兄弟檔烹飪著美食,任何一份美食都深負一種世代相傳的時代感,手法熟練,兢兢業業。

而非常關鍵的一點,是這裡美食物價仿佛就是這個小城停留的歷史年代一樣,實惠到你無法想像的境界。想起去年年初突然想吃一份正宗的廣式早茶,特地從泰國旅行回來的時候在廣州停留了兩天玩命吃。然而到了檳城之後,才發現相對更好的口味和品質的一頓早茶或者午餐,價格足夠我在廣州吃上三天。夜市上的一碗清補涼,也是料足味美到難以想像。以至於讓我這個自從健身減肥之後能夠堅定抗拒任何一次美食誘惑的人,能大聲的喊出“去你娘的卡路里”。因為若是路過這座不起眼的小城而沒有放開腮幫子玩命饕餮的話,離開之後定會後悔萬分。

以下美食小店均為親身體驗後真實推薦,排名不分先後。具體位址因回國後無法使用google地圖,所以請各位自尋google地圖或大眾點評。(推薦級別滿分為☆☆☆☆☆)

推薦一:愉園茶室外側的檳郎律馳名潮州煎蕊

推薦級別:☆☆☆☆

推薦理由:料足料多,味美清涼,只是請忽略做冰小哥徒手抓冰的衛生條件。。。。。。

二:光大旁邊那個大型購物中心的旁邊天橋下的早茶樓,美食之家(光大店)

推薦級別:☆☆☆☆☆

推薦理由:炒雞炒雞推薦,味道堪比任何一家我在廣州吃過的老字型大小茶樓,各類點心款式多到爆,味道好吃到爆,價格更是低到爆(看最後一張價單就知道了)。

其他:每週一休息(本來想天天去吃的,結果發現週一居然休息,少吃了一頓,真心悔死啊)

推薦三:多春茶座附近的高佬茶室(挨著路口的和平茶室,可大眾點評搜到位置)

推薦級別:☆☆☆☆☆

推薦理由:同樣炒雞炒雞推薦,尤其這家的雲吞面和蠔煎是我在檳城和吉隆玻吃過最好的。雲吞面有兩家,一家是老頭開的,另外一家一對年輕小夫妻開的。我吃了兩次小夫妻那家(原因之一是因為小夥比較帥,之二是傳聞他家的雲吞是最大的),就是後面圖片超帥小夥那家,雲吞面不到十塊錢人民幣一碗,果然超大雲吞還有叉燒肉。蠔煎也是超級好吃,吃完這裡的蠔煎就可以完全鄙視我在臺灣夜市上吃過的超難吃還超級貴的蚵仔煎了。奶茶也是超級便宜好喝,強烈推薦。

四:汕頭街夜市&早市(夜市在光大對面,早市是在汕頭街往北一點的巷子裡)

推薦級別:☆☆☆☆☆

推薦理由:一條適合早上吃完夜裡再吃的街。本地人很多,價格也完全不會欺客。夜市上的鹵雞腳和鹵豬腳燉的超爛超入味,不過我真心忘了我吃的那份鴨血什麼的叫什麼了。。。。圖二的汕頭街養生糖水屋的清補涼很推薦。早市的街巷裡有一家茶室也很不錯,福建蝦面味道很鮮美。早市上賣的菠蘿蜜和蓮霧也非常好吃,聽說這個早市還有當地最盛產的榴槤哦。另外早市也很適合買些老字型大小的小吃作為手信帶回來。

五:帥哥兄弟的文昌海南雞飯(愛情巷附近,大眾點評可搜位址)

推薦級別:☆☆☆☆☆

推薦理由:海南雞飯吃這一家就夠了,不僅僅是因為兄弟倆太帥了。。。。。。而是因為這家不僅有燒雞和白切兩種,味道也是好到贊。逛完愛情巷正好來這裡吃上一份,本地價格,一級品質。

其他:吳發成菜館(汕頭街內)

評價:吃貨的直覺和滿店的本地人把我吸引過去了,後來發現是潮州火鍋,都是套餐,兩個人吃肯定吃不完,所以只能放棄。但是森森的感覺還不錯的樣子,後來查了一下評價確實也是。

其他:多春茶座(大眾點評可查)

評價:本地人很多,遊客也很多,頓時感覺不好了。本來想去吃早茶的,但是看了一圈都是麵包和咖啡還有個什麼半生不熟的蛋之類的,總覺得沒什麼特別能讓我有胃口的。後來拐彎去了汕頭街的早市,嗯,幸虧拐過去了~~~~

其他:名香泰(真心忘了在哪了,大眾點評可查)

評價:找壁畫的時候隨意路過的一家餅家,隨意因為看著還不錯就打包了一份蛋撻和糖心榴槤酥,榴槤酥實在太甜,比較推薦蛋撻,外皮千層酥,芯兒也比較嫩。

其他:隨處可見的肉骨茶

評價:馬來國特色美食,我的最愛。每家的味道都不太一樣,所以無法一一評價。

關於檳城的美食,直到離開之時也沒有把所有種類和特色吃全,可能是太過於偏心自己愛吃的那幾樣。比如說叻沙,比如說炒粿條。所以只能推薦以上有限的幾家,待下次有機會去檳城之時定再補充。

對於我們這種“偽文藝青年來說”,玩遍一座小城最有樂趣的事便是尋遍這座小城裡最不一樣的地方。就像是一個尋寶的過程,總能讓我們帶著對於神秘的期盼,也總能讓我們得到“wow”的驚喜。

於是檳城的第二天一早,我們便開始在街頭巷尾的犄角旮旯中,尋找隱藏在這座小城裡妙趣橫生的壁畫。雖然整整兩天不停的踏破鐵鞋讓我們腳下生疼到難以附加,但拿著一份壁畫地圖尋找到每一幅壁畫的時候那樣的驚喜,也讓這樣的過程最終成為了我們路過這座小城之後最耐人回味的一個故事。

檳城壁畫的故事源於2008年的時候,檳城邀請立陶宛藝術家Ernest Zacharevic為檳城申遺成功四周年創作的一組名為“喬治市鏡像計畫(Mirrors Georgetown)”系列的大型街頭裝置藝術作品。

其中非常有名的一幅:kids on bicycle

年僅25歲的年輕藝術家被邀請走進喬治城的老街小巷,通過攝影在檳城人的日常生活中取景取材,以寫實手繪的藝術手法將這些再尋常不過卻又充滿溫情的場景,在百年老城斑駁的房屋牆壁上真實而生動的再現了出來。

也是很有名的一幅:old motocycle,中文翻譯成追風的少年

傳聞後來有人搗亂在摩托車這幅的旁邊畫了一個小恐龍,哥們就又在旁邊畫了一個拽住他的小娃子制服他

同時他又通過一些小型的道具裝置,營造出立體的生動效果。因此往往引來世界各地的人在這些壁畫前做出與畫面互動的動作並留下照片作為難忘的旅行回憶。

Boy on chair

而他的作品多以孩童們的嬉戲和日常生活為主,以至於看到這些壁畫的時候總能想起我們小時候在胡同裡奔跑過和生活過的影子。

Kongfu girl

之後,喬治城的壁畫之風逐漸蔓延開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紛紛到此獻藝,壁畫的題材和風格各不相同,規模也從微小到足以讓人忽略,到龐大到令人瞠目。歲月的流逝的過程中一小部分的壁畫已被風雨殘蝕的十分模糊,而有些也被後來之人逐漸復原。無論怎樣,壁畫之景終歸成為了這座百年老城最具趣味的一個標誌,而這些來來往往的人也將現代藝術與老成歷史感的衝突恰好融入了這座小城的街巷之中,供來往的後人把玩和記憶。

巨大的一幅,以當地車夫為原型創作的Trishaw man

已經被毀壞的很模糊的一幅,實際上是一張老人的臉,很憂傷的樣子

這幅沒有查到出處是否是那位元藝術家的作品

這幅是在姓氏橋的盡頭,但是我去的時候已經被抹掉了,只能借用一下別人的圖片

Brother and sister on a swing

Children Playing Basketball

Bruce Lee這張超級不好找,在一個垃圾場一樣的地方

以下幾幅就不太清楚作者了,但是同樣很有意思

這張看起來蠻嚇人的,離追風的少年不遠

這張基本已經出了老街巷了,在光大附近的一排老房子的牆上

以下兩幅是一個酒店在門口塗鴉的宣傳畫

這兩幅也是出了老城核心區那裡,很難找,要走很久

還有其他很多都隱藏在小街小巷裡

這張真心是最難發現的,因為是在相機博物館裡面,本來買了門票才能進去,後來遇見當地的好心人楊伯帶我們進去才發現

這張應該是在愛情巷附近,本來我怎麼也擺不好那個pose,後來旁邊一個熱心的當地人就是剛才說過的楊伯過來打招呼跟我一起擺pose才弄好,還真超級協調呢。楊伯是當地華僑,後來大熱天的帶我們逛了很多地方,講了好多故事,真心很感謝老人家。

後面還有些雜七雜八的,都是一點點走斷腿找到的,時間太短也忘記標記地點了。望後人再接再厲,能整理出來一個標記大全。

除了來自各國藝術家為檳城創作的手繪壁畫之外,檳城的大街小巷還隱藏著另外一種形式的壁畫,也就是以鐵藝製成的藝術壁畫。

這些壁畫與手繪壁畫不同,它們通過統一風格的漫畫形式和英文講述,呈現出來關於喬治城每一條街巷的歷史故事或者當地的特殊風俗。比如說下面這幅,介紹的正是之前提到過的藍房子附近的一家香港老鞋店居然是高跟鞋大師Jimmy Choo曾學徒的地方。

當然,這需要你首先有足夠的耐心去慢慢尋找,無論它有名或是無名。再加上你的英文過關,以及對檳城歷史的瞭解才可以解讀出來很多有意思的趣事。

而對於我們來說,花上一整天徒步走遍整個小城去尋找這些壁畫的意義,並非真正有時間能夠去解讀它的每一個意義。而更多的意義,在於我們始終渴望把每一次旅行都賦予最多的意義並以此來深刻銘記。

因此需要一個足夠的理由讓我們穿梭在每一條陌生的街巷裡去挖掘莫名的驚喜,從Love Lane到Penang Road,從追風的少年到爬牆的小孩,暴走一天之後回到夜市之中,飽餐一頓檳城的美食,頓時感覺旅行的意義讓人如此充實,如此能夠讓我們對走過的任何一個地方印象深刻。

需要鐵藝壁畫地圖的可在留言中留下郵箱地址以便我發給各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