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是輸在了終點,而非起點

先跟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吧, 有位同學高考超常發揮, 被一所挺不錯的高校錄取, 喜滋滋地玩了一個暑假, 卻在開學的第一周, 就感覺到壓力山大。 宿舍裡的幾個同學都太優秀:一個早在高二的時候就拿了英語演講比賽的冠軍;一個是數學奧賽的特長生;一個雖然成績跟他差不多, 但有個資產上億、做老總的爹, 眼界和能力都強他不少。 只有自己既沒什麼本事又沒什麼背景, 中學時期那點兒微薄的優越感早散得一乾二淨。 他自己說“都說大學四年是人生的加時賽, 那對於我這樣輸在了起跑線上的人,

再努力又能跑出什麼成績?”

聽到他的故事我想起了自己, 我是在大三實習的時候, 第一次嘗到這種絕望。 錄用我的是一家很有名的公司, 經過了三輪面試和兩輪筆試, 我終於等到了日思夜想的郵件通知, 覺得自己挺厲害, 就這樣, 我懷著“自己是幸運大贏家”的想法一身輕鬆地玩了兩周跑去實習, 而打擊也來得那般不期而至。 跟我分到同一個前輩手下的是一個來自廣州的姑娘, 明明跟我同年, 卻有著出奇豐富的職場經歷。 在我還糾結著如何做樞紐分析表時, 她就已經能將三四個函數嵌套在一起得出一組漂亮而又有說服力的資料了;當我在大會上像聽天書一般聽著老總介紹公司主要業務和重點客戶的時候,

她已經懂得拿著財務報表跟前輩討論市場利潤的變化趨勢。 高下立判, 那樣明顯, 以至於用不著外人說, 我已經在她面前自慚形穢得抬不起頭來。 那時候, 我很絕望, 覺得自己真的很倒楣, 職場剛開始便遇到了勁敵, 對方還沒出招, 我就已經毫無還手之力。 一起入職的其他人傳出小道消息, 說這個姑娘本來就是某老總的獨女, 自幼被父親帶在身邊按照接班人的標準培養, 只等積累夠經驗, 畢業之後就職自家公司的總經理。 我默默地把這個消息記在心裡, 在每一個被她比得光芒盡失的時刻, 都自我安慰道:“人家可是公主, 我一個普通人比不過她也是正常現象, 誰讓自己輸在起跑線上了呢?”

我從沒想過她會主動約我喝咖啡,

在實習結束, 次日就要回到各自城市的那個下午, 她笑吟吟地喊住我, 說:“認識好幾個月了, 我們都沒有好好聊過天, 明天就要走了, 聚一聚吧。 ”反正今後也不會相見了, 我這麼想著, 對她坦白了自己的羡慕、嫉妒和心灰意冷。 她聽完後沉默了一會兒, 忽然問我:“那你知道我上了大學之後的每一年都是怎麼過的嗎?我每天上完課都要在圖書館坐4個多小時, 考了金融風險管理師;從大一開始就利用寒暑假在企業幫工, 有時連工資都沒有, 還要加班到半夜。 而這份實習, 是我的第五份工作。 ”“你其實很優秀, 只不過比我晚起跑了3年而已。 ”她這樣安慰我。 我這才知道, 關於她家世的傳說全是謠言。 她跟我一樣, 父母都是工薪階層,
而她的優秀, 並不是來自於天賦或是家世的加持, 而是在我怡然自得的3年中, 她在沒日沒夜赤手空拳地拼搏。

沒有誰是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的, 我們以為的起跑線, 其實就是人家辛苦奮鬥了多年的終點。 因為年輕, 我們難免幼稚, 認為人生是一場不可逆轉的博弈, 輸在了開頭便再無翻盤的機會, 又因為短視, 看不到勝出的機會, 便連參賽的入場券都想丟掉。 可這世上, 有誰的成功是橫空出世的呢?你可以停留在原地自怨自艾, 也可以選擇立刻開始追趕, 為下一個10年中的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 正如那句古老的諺語所說:“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 其次是現在。 ”追趕永遠比等待有效, 因為運氣只眷顧不言放棄的人。

畢竟人生那麼長, 暫時輸一場有什麼可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