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F35廢掉德國空軍研發能力?

近日來, 在西方航空圈子裡, 最熱門的話題無疑是德國空軍參謀長關於F-35“閃電II”的言論。

在德國空軍中, “狂風”戰鬥機是中堅力量,

反雷達、反艦、反坦克……什麼都是它, 圖中是掛“鸕鷀”反艦導彈的德國“狂風”

攜帶AGM-88“哈姆”反輻射導彈的“狂風”ECR電子戰機

投射反坦克集束炸彈的“狂風”

德國希望在2018年中確定是自研還是外購。 要求新飛機具有隱身、較大的航程和留空時間、較大的多目標探測距離和完備的態勢感知能力、具有電磁攻擊能力。 德國還要求新戰鬥機具有投放B61核彈的能力, 這是北約核打擊體系對德國空軍的要求。 “狂風”是唯一非美國研製而具有投放B61核彈的戰術飛機。

F-35A的十年血淚研發史已經進入尾聲, 成長的痛楚大體過去了, 不管從技術成熟還是規模經濟角度, 現在都在進入澡盆曲線的最佳段。 F-35A也已經被多個北約盟國選用, 荷蘭在建設面向全歐洲的F135發動機維修與測試中心, 義大利的F-35A總裝線已經開始交付飛機, 也同樣面向全歐洲。 德國如果決定加入F-35計畫, 相信美國會做出相應的姿態, 使得德國航空工業也有所獲益。 這也確實對平衡德美貿易有點作用。

F-35目前是美國最好的打擊戰鬥機

德國是歐洲戰鬥機“颱風”的成員國, 已經訂購了143架,其中125架在2016年底之前已經交付。“颱風”是按照Tranche交付的,大體可以與美國戰鬥機的Block(批次)對應,但又不完全一樣。

Block對應於主要亞型,每一個Block代表一次顯著的技術升級。Tranche在這個層面上也一樣,每一個Tranche代表一次顯著的技術升級。但Tranche的本意也有金融上同一筆生意裡分期交割的意思。為了保證規模經濟,各成員國的“颱風”訂購總數在計畫啟動時已經決定,屬於確認訂購。

技術標準可以有所不同,但數量是不能變的,所以“颱風”的不同Tranche的飛機還是同一個基本訂貨內的。這是與美國戰鬥機的Block不同的地方,美國的“計畫採購2775架F-35”只是意向,實際數量和Block要到時候由國會撥款決定。歐洲戰鬥機對各Tranche內也採用Block的說法,但這裡,不同的Block就是比較細微的技術升級了,像某種系統功能的解鎖或者增加某種武器的適配等。現在的交付標準是Tranche 3A。

德國對“颱風”Tranche 3B還是寄予厚望的,雖然其他國家似乎並沒興趣

在歐洲組織一個多國聯合的軍事裝備研製專案難度很高,德國也不是第一次自己獨立承擔新武器研製了,從“狂風”的“鸕鷀”導彈,到“虎”式直升機的“崔格特”導彈,乃至豹2坦克,都是從多國聯合研製起步,結果演變成德國一家自己玩

“颱風”最大的問題是:這是按照空戰戰鬥機設計的,按計劃要到Tranche 3B才有像樣的對地能力。在“颱風”的用戶裡,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沙特是大頭,奧地利、科威特、阿曼、卡達都只有十幾、二十來架。

英國、義大利和沙特對3B興趣不大。英國已經決定訂購F-35B了,到英國IDS需要換代的時候,選用F-35A是順理成章的。義大利已經訂購了71架F-35A/B。沙特現有大批F-15E,可能還會訂購一些。西班牙現用的F-18A/B已經升級到接近C/D的標準,還要用一段時間,也對3B沒有急切要求。如此看來,德國有可能要獨力承擔3B的研發。

“颱風”最大的好處是:這是有德國航空工業深度參與的歐洲的戰鬥機。戰後德國多次試圖啟動航空工業,在部分領域也有所斬獲,但總體現狀還是游離於歐洲第一梯隊的邊緣,在世界上更是與“德國製造”的顯赫地位不符,而“德國製造”的重要性現在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由於兩次大戰“肇事人”的歷史重負,戰後德國埋頭發展經濟,在政治上不出頭。戴高樂與阿登納主持的法德歷史性和解也在架構上打造了“法國主政、德國主經”的歐洲大格局。當然,法國主政也是建立在曾經相當雄厚的經濟基礎上的,只是法國經濟基礎持續弱化,在2008年經濟危機中差點淪落到與“歐豬四國”為伍的地步。

當初法國退出歐洲聯合戰鬥機專案,自己回去搞了“陣風”,這對於法德聯合開發五代機而言,可不是什麼好的歷史經驗

空中客車公司的“五代機”方案看起來外形中規中矩,或許有點過於中規中矩……

在技術上,如果德國選用F-35A,將運作兩種主要的戰鬥機:“颱風”和F-35A。德國空軍現在也運作兩種主要的戰鬥機:“颱風”和“狂風”,歷史上同時運作的種類更多。但與承諾的相反,新一代戰鬥機的支援保障要求明顯提高,顯著增加軍費壓力,而正在從冷戰後冬眠中復蘇過來的當前德國軍事建設最不需要的就是更多的軍費壓力。

現成的貨架產品應該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完備性,但美國總審計署報告表明,即使在澡盆曲線漸入佳境的現在,美國的F-35機隊至少有20%因為缺乏備件而不能飛行,故障部件的返修週期平均達到6個月。這還是對本土部署而言,海外使用者的情況不可能更好。

另一個問題是對未來空中戰場的認知。一般認為,有人機-無人機組合將成為新的殺手鐧。但F-35在可預見的將來沒有雙座機,單座的F-35的飛行員要同時操控自己的飛機、保持態勢感知和指揮蜂擁的無人機,這是難以想像的。

2017年7月13日,馬克龍和默克爾在巴黎高調宣佈聯合研製第五代(中標為第四代)戰鬥機,英國宇航也對歐洲聯合五代機表示濃厚興趣。當前歐洲還有英法合作的“未來戰鬥航空系統”,德國和西班牙也在合作研發的同名“未來戰鬥航空系統”,還有英國宇航説明土耳其航空工業開發的TF-X第五代戰鬥機。

TF-X只是英國用來練手的,對土耳其這樣的週邊盟國,英國也難以傾心傾力,最核心的機密不是可以隨便分享的。眾多的歐洲合作項目現在都只是紙面或者預研項目,到了動真格的時候,某種合併是必然的。屆時可能會拉上西班牙和義大利,但最後主要還是英國、法國、德國之間的事。歷史上,英國、法國的航空科技力量更強,但英法合作不歡而散的居多。另一方面,德國的實力越來越不容小覷。羅爾斯-羅伊斯要與普拉特-惠特尼競爭齒輪減速渦扇,最關鍵的齒輪減速裝置正是求助於德國。

更重要的是,如果“颱風”、“陣風”這樣的第四代戰鬥機的巨額投資都弄得英法苦不堪言,第五代戰鬥機研發的天文投資可能直接使得他們啞口無聲,沒有德國的錢袋子就不用考慮了。現在的預研要不了幾個錢,誰都可以玩一把,但正式啟動戰鬥機研發就不是同一回事了。而德國對未來項目也不再滿足於慷慨解囊,可能要求技術和政治領導權了。對於航空世界來說,這或許會最終成為來自德國的電閃雷鳴。事實上,德國領導權或許是抑制傳統的英法分歧的最好辦法。英法還是會作怪,但主要是技術入股的話,發言權減少,作怪也要受限制。這也只有在英法在綜合國力上跛足的現在才有可能。

德國也不能單純用金錢壓服合作夥伴,還是要在技術上拿出兩把刷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相對短平快的“颱風”Tranche 3B或許就是不錯的切入點。“颱風”肯定不是隱身的,其有限超巡的能力又不是對地攻擊所需要的,但好處是可以把現有“颱風”也升級到3B標準,全員雙任務,增加戰術靈活性。3B在態勢感知、網路作戰、電磁攻擊方面是否能達到F-35A的水準尚不得而知,但這將是歐洲的技術,甚至是德國主導的技術,在時間上也能滿足德國空軍的需要。

目前F-35A的麻煩終於已經基本解決,可以算是當前的最佳選擇,德國空軍動心,也是難免的

當然,對於德國空軍來說,對手壓力沒有那麼大,也是可以優哉遊哉,對現有幾種機型的發展靜觀其變的一個主要原因……

德國的實際選擇除了“颱風”Tranche 3B,還有“狂風”的升級、延壽。美國的同時代的F-15已經決定延壽到至少2040年了。不過美國戰鬥機的設計餘量較大,升級延壽空間較大。歐洲戰鬥機傳統上升級延壽空間較小。但要是印度能狠下功夫升級延壽“美洲虎”,或許德國也能升級延壽“狂風”,尤其是如果德國認為俄羅斯威脅並不那麼緊迫和嚴重的話。

如果“狂風”升級延壽不現實,“颱風”Tranche 3B流產,而俄羅斯威脅被認為足夠緊迫和嚴重,那德國空軍最自然的選擇還是F-35A。那樣的話,從簡化運作和規模經濟出發,德國“颱風”最自然的換代候選依然是F-35A。且不說F-35A是否能滿足德國空軍的防空制空需要,這對德國領導或者參與歐洲第五代戰鬥機研發的努力是致命的。也就是說,戰後德國戰鬥機工業的復興之路到此為止。

戰鬥機不是航空工業的全部,但卻是山巔,對於德國航空工業來說,引進“閃電”與否,或許是生死存亡的問題

航空工業是德國製造不可或缺的一環。戰鬥機不是航空工業的全部,但這是山巔。“狂風”換代可能是德國航空的岔路口。這會是德國閃電,還是來自德國的閃電?

已經訂購了143架,其中125架在2016年底之前已經交付。“颱風”是按照Tranche交付的,大體可以與美國戰鬥機的Block(批次)對應,但又不完全一樣。

Block對應於主要亞型,每一個Block代表一次顯著的技術升級。Tranche在這個層面上也一樣,每一個Tranche代表一次顯著的技術升級。但Tranche的本意也有金融上同一筆生意裡分期交割的意思。為了保證規模經濟,各成員國的“颱風”訂購總數在計畫啟動時已經決定,屬於確認訂購。

技術標準可以有所不同,但數量是不能變的,所以“颱風”的不同Tranche的飛機還是同一個基本訂貨內的。這是與美國戰鬥機的Block不同的地方,美國的“計畫採購2775架F-35”只是意向,實際數量和Block要到時候由國會撥款決定。歐洲戰鬥機對各Tranche內也採用Block的說法,但這裡,不同的Block就是比較細微的技術升級了,像某種系統功能的解鎖或者增加某種武器的適配等。現在的交付標準是Tranche 3A。

德國對“颱風”Tranche 3B還是寄予厚望的,雖然其他國家似乎並沒興趣

在歐洲組織一個多國聯合的軍事裝備研製專案難度很高,德國也不是第一次自己獨立承擔新武器研製了,從“狂風”的“鸕鷀”導彈,到“虎”式直升機的“崔格特”導彈,乃至豹2坦克,都是從多國聯合研製起步,結果演變成德國一家自己玩

“颱風”最大的問題是:這是按照空戰戰鬥機設計的,按計劃要到Tranche 3B才有像樣的對地能力。在“颱風”的用戶裡,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沙特是大頭,奧地利、科威特、阿曼、卡達都只有十幾、二十來架。

英國、義大利和沙特對3B興趣不大。英國已經決定訂購F-35B了,到英國IDS需要換代的時候,選用F-35A是順理成章的。義大利已經訂購了71架F-35A/B。沙特現有大批F-15E,可能還會訂購一些。西班牙現用的F-18A/B已經升級到接近C/D的標準,還要用一段時間,也對3B沒有急切要求。如此看來,德國有可能要獨力承擔3B的研發。

“颱風”最大的好處是:這是有德國航空工業深度參與的歐洲的戰鬥機。戰後德國多次試圖啟動航空工業,在部分領域也有所斬獲,但總體現狀還是游離於歐洲第一梯隊的邊緣,在世界上更是與“德國製造”的顯赫地位不符,而“德國製造”的重要性現在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由於兩次大戰“肇事人”的歷史重負,戰後德國埋頭發展經濟,在政治上不出頭。戴高樂與阿登納主持的法德歷史性和解也在架構上打造了“法國主政、德國主經”的歐洲大格局。當然,法國主政也是建立在曾經相當雄厚的經濟基礎上的,只是法國經濟基礎持續弱化,在2008年經濟危機中差點淪落到與“歐豬四國”為伍的地步。

當初法國退出歐洲聯合戰鬥機專案,自己回去搞了“陣風”,這對於法德聯合開發五代機而言,可不是什麼好的歷史經驗

空中客車公司的“五代機”方案看起來外形中規中矩,或許有點過於中規中矩……

在技術上,如果德國選用F-35A,將運作兩種主要的戰鬥機:“颱風”和F-35A。德國空軍現在也運作兩種主要的戰鬥機:“颱風”和“狂風”,歷史上同時運作的種類更多。但與承諾的相反,新一代戰鬥機的支援保障要求明顯提高,顯著增加軍費壓力,而正在從冷戰後冬眠中復蘇過來的當前德國軍事建設最不需要的就是更多的軍費壓力。

現成的貨架產品應該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完備性,但美國總審計署報告表明,即使在澡盆曲線漸入佳境的現在,美國的F-35機隊至少有20%因為缺乏備件而不能飛行,故障部件的返修週期平均達到6個月。這還是對本土部署而言,海外使用者的情況不可能更好。

另一個問題是對未來空中戰場的認知。一般認為,有人機-無人機組合將成為新的殺手鐧。但F-35在可預見的將來沒有雙座機,單座的F-35的飛行員要同時操控自己的飛機、保持態勢感知和指揮蜂擁的無人機,這是難以想像的。

2017年7月13日,馬克龍和默克爾在巴黎高調宣佈聯合研製第五代(中標為第四代)戰鬥機,英國宇航也對歐洲聯合五代機表示濃厚興趣。當前歐洲還有英法合作的“未來戰鬥航空系統”,德國和西班牙也在合作研發的同名“未來戰鬥航空系統”,還有英國宇航説明土耳其航空工業開發的TF-X第五代戰鬥機。

TF-X只是英國用來練手的,對土耳其這樣的週邊盟國,英國也難以傾心傾力,最核心的機密不是可以隨便分享的。眾多的歐洲合作項目現在都只是紙面或者預研項目,到了動真格的時候,某種合併是必然的。屆時可能會拉上西班牙和義大利,但最後主要還是英國、法國、德國之間的事。歷史上,英國、法國的航空科技力量更強,但英法合作不歡而散的居多。另一方面,德國的實力越來越不容小覷。羅爾斯-羅伊斯要與普拉特-惠特尼競爭齒輪減速渦扇,最關鍵的齒輪減速裝置正是求助於德國。

更重要的是,如果“颱風”、“陣風”這樣的第四代戰鬥機的巨額投資都弄得英法苦不堪言,第五代戰鬥機研發的天文投資可能直接使得他們啞口無聲,沒有德國的錢袋子就不用考慮了。現在的預研要不了幾個錢,誰都可以玩一把,但正式啟動戰鬥機研發就不是同一回事了。而德國對未來項目也不再滿足於慷慨解囊,可能要求技術和政治領導權了。對於航空世界來說,這或許會最終成為來自德國的電閃雷鳴。事實上,德國領導權或許是抑制傳統的英法分歧的最好辦法。英法還是會作怪,但主要是技術入股的話,發言權減少,作怪也要受限制。這也只有在英法在綜合國力上跛足的現在才有可能。

德國也不能單純用金錢壓服合作夥伴,還是要在技術上拿出兩把刷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相對短平快的“颱風”Tranche 3B或許就是不錯的切入點。“颱風”肯定不是隱身的,其有限超巡的能力又不是對地攻擊所需要的,但好處是可以把現有“颱風”也升級到3B標準,全員雙任務,增加戰術靈活性。3B在態勢感知、網路作戰、電磁攻擊方面是否能達到F-35A的水準尚不得而知,但這將是歐洲的技術,甚至是德國主導的技術,在時間上也能滿足德國空軍的需要。

目前F-35A的麻煩終於已經基本解決,可以算是當前的最佳選擇,德國空軍動心,也是難免的

當然,對於德國空軍來說,對手壓力沒有那麼大,也是可以優哉遊哉,對現有幾種機型的發展靜觀其變的一個主要原因……

德國的實際選擇除了“颱風”Tranche 3B,還有“狂風”的升級、延壽。美國的同時代的F-15已經決定延壽到至少2040年了。不過美國戰鬥機的設計餘量較大,升級延壽空間較大。歐洲戰鬥機傳統上升級延壽空間較小。但要是印度能狠下功夫升級延壽“美洲虎”,或許德國也能升級延壽“狂風”,尤其是如果德國認為俄羅斯威脅並不那麼緊迫和嚴重的話。

如果“狂風”升級延壽不現實,“颱風”Tranche 3B流產,而俄羅斯威脅被認為足夠緊迫和嚴重,那德國空軍最自然的選擇還是F-35A。那樣的話,從簡化運作和規模經濟出發,德國“颱風”最自然的換代候選依然是F-35A。且不說F-35A是否能滿足德國空軍的防空制空需要,這對德國領導或者參與歐洲第五代戰鬥機研發的努力是致命的。也就是說,戰後德國戰鬥機工業的復興之路到此為止。

戰鬥機不是航空工業的全部,但卻是山巔,對於德國航空工業來說,引進“閃電”與否,或許是生死存亡的問題

航空工業是德國製造不可或缺的一環。戰鬥機不是航空工業的全部,但這是山巔。“狂風”換代可能是德國航空的岔路口。這會是德國閃電,還是來自德國的閃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