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哈爾濱老城故事——東方“小巴黎”

哈爾濱老城故事—— 東方“小巴黎”

劉純 文/攝

曾經是建築藝術的長廊 曾經是多國文化的融合 曾經是教堂最多的城市

哈爾濱是個多國文化相融合的城市,

是中國東北的歷史名城。 從1898年起, 哈爾濱因其居住過近30個國家的20萬僑民, 使其建築成了歐洲風格的大匯演。 也正因如此, 哈爾濱才有了“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的美稱。 城市中那多種情調的各式建築生動地述說著城市風格的多元化。 哈爾濱的教堂在全國是最多的, 曾有40多座, 近30個國家曾在這裡設立領事館和總領事館, 使哈爾濱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都市。 文化大革命前, 哈爾濱可以說是一座多種建築藝術博物館, 可惜的是, 在那場史無前例的紅色浩劫中遭到了難以彌補的損毀。 在哈爾濱老城狹窄的街道上, 在老城斑駁的牆壁上, 寫滿了滄桑、回憶、故事與記憶。

建築藝術博物館

記憶中, 哈爾濱有很多難以忘懷的風景:有軌電車咣鐺作響,

教堂鐘聲厚重響亮, 俄式西餐便宜好吃, 馬拉洋車金髮碧眼, 石頭街路難以忘懷, 毆式建築古老典雅……

哈爾濱其建築數量之多、風格之全、規模之大、品位之高、影響力之廣, 在全國是十分罕見的。 木結構, 田園式風格的俄羅斯建築;古堡式, 充滿童話色彩的浪漫主義建築;科林斯柱高聳, 肅穆莊嚴的古典主義建築;神秘摩登, 富有雕塑感的新藝術遠動建築;凹凸有致, 新奇動感的巴羅克建築;神聖端莊, 多彩迷人的教堂建築;節奏規律, 明快結實的現代日本建築;古典豐富的民族建築以及折中主義的、古典主義的、“巴羅克”式的、新藝術運動的和浪漫主義的建築。 這些建築構成了美倫美奐的絕美畫卷,

所有這些, 都奠定了哈爾濱獨特的城市風格和建築風格。

中央大街(原中國大街), 毆洲味道十足, 整條街道就好像是從聖彼德堡搬過來的一樣。 看著那樓房外牆立面上的紋飾和手工雕刻, 絕對是一種異樣的美的享受。 置身其中, 整個人就像在異國他鄉。 做為全國十大名街, 他足以讓第一次來哈爾濱的人而感動。

哈爾濱的早期建築, 既有俄羅斯、義大利的, 又有法國、英國的。 佔據主要位置的是折衷主義建築。

這其中, 有巴羅克式的松浦洋行(現道裡教育書店)、兆麟小學、秋林公司;標誌性建築, 哥特式的尼古拉大教堂(“十年動亂”中被毀);拜占庭式的索菲亞教堂;新藝術風格的鐵路局大樓、黑龍江省博物館;古典復興式的東北烈士紀念館、哈爾濱建築工程大學;古希臘建築文藝復興式的哈爾濱市人民銀行;中世紀寨堡神秘式的和平邨賓館、南滿鐵道醫院(現哈爾濱鐵路中心醫院)和俄羅斯古典木結構的遊艇俱樂部(現松花江鐵路江上俱樂部)等。

此外, 還有大量存在的折衷主義建築———哈爾濱頤園街1號(現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等。 這座建築, 曾是俄國林業資本家的私宅。

所有這些風格的建築, 有如一首首凝固的音樂成為哈爾濱這座名城的驕傲。 是哈爾濱人民的一筆寶貴財富。 但隨著城市的發展, 這部凝固的建築史和最能體現城市風格的樂章卻被悄悄淹沒。

石頭馬路的懷念

在哈爾濱靠江邊的地方, 由於土質多為黃沙,

為了讓道路更堅實, 人們便想出用石頭鋪路的方法。 所用石料為20釐米寬30釐米長, 就像一個方麵包, 因此人們管這種鋪路石叫“麵包石”。 過去的哈爾濱, 不僅中央大街是方麵包石鋪就的, 東大直街、火車站、奮鬥路、景陽街、尚志大街、跨線橋等都是方石鋪路。 這些石頭寫滿了城市歷史的滄桑, 同時也成為哈爾濱獨特的景觀。

可能是有人覺得, 這樣的石頭路走起來太不方便, 於是便有人下令, 鋪上了柏油瀝清。 這下好了, 馬路是平坦了, 可騎著自行車在上面顛簸的快感也沒有了。 歷史就這樣被無情地毀掉了。

那種有軌電車走在路上的咣鐺作響, 馬車踏在路面的清脆聲音已一去不復返了。 人們再也找不到那種溫婉的感覺。

怎麼也忘卻不了那在石頭路上曾經留下的腳印。這些腳印折疊起來,不締是一部厚重的史書嗎。無論柏油瀝清怎樣封存了石頭路的風采,都抹不去它在人們記憶中的痕跡。

老房子裡的故事

文藝復興時期路易十四式的馬迭爾賓館,始建於1906年。這座百年的歐洲風格建築,承載了太多的奢華生活和駭人故事。

當年經營馬迭爾的老闆約瑟·開斯普是一個擁有珠寶店、銀樓和戲院的大富翁。就馬迭爾而言,便是一個旅遊娛樂設施齊全的高級場所。客房、歐式餐廳、風味冷飲、泰晤士酒吧、咖啡廳、舞廳、商場及花店樣樣俱全。如今,馬迭爾雖失去了其往日的風采,但也不失其獨有的魅力。

半個世紀前,約瑟·開斯普的兒子來到哈爾濱。他被這裡的秀麗風光,飄香美食,百花鬥豔,壯美雪景所傾倒。就在他陶醉在北國風光之中時,噩運卻降臨到他的頭上。事情是這樣的,西門·開斯普在赴一個女人之約時失蹤了。綁架他的人是當時的日本憲兵隊。

這件事驚動了法國、英國、美國。日本憲兵隊為了逃避國際輿論和掩蓋罪行,最後把西門·開斯普給殺了。老約瑟·開斯普把兒子的棺材抬進了馬迭爾,要開棺與兒子見上最後一面。

馬迭爾呀,馬迭爾,你是哈爾濱歷史的見證人,從你身上,人們深刻認識了家鄉的屈辱和興衰。

富有意蘊的聖·索菲亞教堂

當濃重的暮藹罩上聖·索菲亞教堂的時候,就會讓你想起千瘡百孔的歷史。它是哈爾濱一類保護建築,1997年,由政府出資清理了周圍的建築並整修後,形成了一個廣場,並改成了哈爾濱建築藝術館。在聖·索菲亞教堂身上,可以看到哈爾濱昔日的“輝煌”和作為歐洲建築大匯演的根源。

聖·索菲亞教堂坐落于道裡區透籠街與兆麟街拐角處,是富有藝術價值的東正教教堂,也是當時遠東地區最大的教堂。這個古羅馬的穹頂結構集中式教堂,原址在懶漢屯,1907年易地重建,原為木質結構。1923年又第二次重建,成為今天磚結構的樣子。教堂呈東西走向,底部是一人高的花崗岩石座,中央大廳上部是戰盔式球形屋頂,上有十字架。中央穹頂的周圍設有三個尖塔樓與之呼應。教堂正門在西面,上方有六邊形尖塔式鐘樓,每隔兩小時鐘聲就會響起一次。整個建築厚實凝重,壯觀堂皇。我們真得感謝俄國茶葉行老闆赤斯嘉夫,是他當年贊助並監造了這座令人感歎的景觀。

當聖·索菲亞教堂第一次出現在眼前時,我被它異樣的美麗征服了。它是那樣的優美,厚實,真實和富有意蘊,可以說是哈爾濱早期建築藝術中少有的傑作。廣場上,遊人歇息拍照,大群的鴿子時而地上覓食,時而撲拉拉飛向廣場上空,伴著空靈美妙的音樂,讓人沉浸在悠遠的遐思中,不願離去。

進了教堂西端入口,裡面陳列著老照片。城市童年,舊時風貌,社會掠影組成了這個展覽的主題。當年老哈爾濱火車站前廣場的模型,又勾起你對那段歷史的回想:出了火車站,這裡沒有汽車,要到哪兒,得坐黃包車;站前歐式建築點綴其間,與置身國外絕無二致。

僅從索菲亞的默默傾訴,就會讓所有來哈爾濱的人粗知這座國際大都市的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同時也讓久居這座城市的人憶起歷史的痛苦與歡樂。

每當傍晚,當你和許多在緊張工作之後到“聖·索菲亞廣場”上來散步的人一起休息的時候,腦海中便湧現出對哈爾濱過去的回溯。這時,你會全身覺得無比靜謐,無比抒情,無比愜意,仿佛這凝固的音樂在流動……

“變化太大了”

索菲亞教堂的神秘,馬迭爾賓館的富麗,頤園街府抵的精美……無不讓人從感歎中生出驚奇。沒有去過莫斯科、巴黎、希臘和羅馬的人,會從當年的哈爾濱領略到異國的風情。

人們從許多外國駐哈領事館的遺址中,瞭解到哈爾濱這座大都市的形成與發展歷史。百年的哈爾濱,其建築凝聚了城市建設的文化精華。回顧這些建築的形象檔案,歷史便在我們面前鮮活起來。街路、建築是構成一個城市歷史的最重要的層面要素之一,它代表的不僅是過去。

如今,這些領事館有的成了住宅,有的成了公司,有的成了學校,有的成了辦事處。對於哈爾濱的老建築,哈爾濱人一樣有著太多的感慨與牽掛。當年大量僑民的湧入,不禁帶來了不同的生活習慣,也帶來了不同的建築風格,使這座城市陡添了異國情調,這其中有一些建築極具歷史和文化價值。這些老建築是城市歷史文化發展的生動載體,是城市風貌特色的具體體現,是不可再生的寶貴文化源泉。

近些年,這座城市“變化太大了”。這無疑抹殺了哈爾濱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那厚重的文化藝術積澱。現在這座城市再也不是從前的模樣,我們熟悉的老城離我們越來越遠,磨電(有軌電車)沒有了,老房子拆掉了,老街老巷不見了,老城的味道漸漸的也淡了,最能代表老城過去的領事館和中華巴羅克式“大雜院”也越來越少了。在感歎之餘隻想說一句,我們需要現代化的建設,但也需要豐富的歷史遺存。

怎麼也忘卻不了那在石頭路上曾經留下的腳印。這些腳印折疊起來,不締是一部厚重的史書嗎。無論柏油瀝清怎樣封存了石頭路的風采,都抹不去它在人們記憶中的痕跡。

老房子裡的故事

文藝復興時期路易十四式的馬迭爾賓館,始建於1906年。這座百年的歐洲風格建築,承載了太多的奢華生活和駭人故事。

當年經營馬迭爾的老闆約瑟·開斯普是一個擁有珠寶店、銀樓和戲院的大富翁。就馬迭爾而言,便是一個旅遊娛樂設施齊全的高級場所。客房、歐式餐廳、風味冷飲、泰晤士酒吧、咖啡廳、舞廳、商場及花店樣樣俱全。如今,馬迭爾雖失去了其往日的風采,但也不失其獨有的魅力。

半個世紀前,約瑟·開斯普的兒子來到哈爾濱。他被這裡的秀麗風光,飄香美食,百花鬥豔,壯美雪景所傾倒。就在他陶醉在北國風光之中時,噩運卻降臨到他的頭上。事情是這樣的,西門·開斯普在赴一個女人之約時失蹤了。綁架他的人是當時的日本憲兵隊。

這件事驚動了法國、英國、美國。日本憲兵隊為了逃避國際輿論和掩蓋罪行,最後把西門·開斯普給殺了。老約瑟·開斯普把兒子的棺材抬進了馬迭爾,要開棺與兒子見上最後一面。

馬迭爾呀,馬迭爾,你是哈爾濱歷史的見證人,從你身上,人們深刻認識了家鄉的屈辱和興衰。

富有意蘊的聖·索菲亞教堂

當濃重的暮藹罩上聖·索菲亞教堂的時候,就會讓你想起千瘡百孔的歷史。它是哈爾濱一類保護建築,1997年,由政府出資清理了周圍的建築並整修後,形成了一個廣場,並改成了哈爾濱建築藝術館。在聖·索菲亞教堂身上,可以看到哈爾濱昔日的“輝煌”和作為歐洲建築大匯演的根源。

聖·索菲亞教堂坐落于道裡區透籠街與兆麟街拐角處,是富有藝術價值的東正教教堂,也是當時遠東地區最大的教堂。這個古羅馬的穹頂結構集中式教堂,原址在懶漢屯,1907年易地重建,原為木質結構。1923年又第二次重建,成為今天磚結構的樣子。教堂呈東西走向,底部是一人高的花崗岩石座,中央大廳上部是戰盔式球形屋頂,上有十字架。中央穹頂的周圍設有三個尖塔樓與之呼應。教堂正門在西面,上方有六邊形尖塔式鐘樓,每隔兩小時鐘聲就會響起一次。整個建築厚實凝重,壯觀堂皇。我們真得感謝俄國茶葉行老闆赤斯嘉夫,是他當年贊助並監造了這座令人感歎的景觀。

當聖·索菲亞教堂第一次出現在眼前時,我被它異樣的美麗征服了。它是那樣的優美,厚實,真實和富有意蘊,可以說是哈爾濱早期建築藝術中少有的傑作。廣場上,遊人歇息拍照,大群的鴿子時而地上覓食,時而撲拉拉飛向廣場上空,伴著空靈美妙的音樂,讓人沉浸在悠遠的遐思中,不願離去。

進了教堂西端入口,裡面陳列著老照片。城市童年,舊時風貌,社會掠影組成了這個展覽的主題。當年老哈爾濱火車站前廣場的模型,又勾起你對那段歷史的回想:出了火車站,這裡沒有汽車,要到哪兒,得坐黃包車;站前歐式建築點綴其間,與置身國外絕無二致。

僅從索菲亞的默默傾訴,就會讓所有來哈爾濱的人粗知這座國際大都市的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同時也讓久居這座城市的人憶起歷史的痛苦與歡樂。

每當傍晚,當你和許多在緊張工作之後到“聖·索菲亞廣場”上來散步的人一起休息的時候,腦海中便湧現出對哈爾濱過去的回溯。這時,你會全身覺得無比靜謐,無比抒情,無比愜意,仿佛這凝固的音樂在流動……

“變化太大了”

索菲亞教堂的神秘,馬迭爾賓館的富麗,頤園街府抵的精美……無不讓人從感歎中生出驚奇。沒有去過莫斯科、巴黎、希臘和羅馬的人,會從當年的哈爾濱領略到異國的風情。

人們從許多外國駐哈領事館的遺址中,瞭解到哈爾濱這座大都市的形成與發展歷史。百年的哈爾濱,其建築凝聚了城市建設的文化精華。回顧這些建築的形象檔案,歷史便在我們面前鮮活起來。街路、建築是構成一個城市歷史的最重要的層面要素之一,它代表的不僅是過去。

如今,這些領事館有的成了住宅,有的成了公司,有的成了學校,有的成了辦事處。對於哈爾濱的老建築,哈爾濱人一樣有著太多的感慨與牽掛。當年大量僑民的湧入,不禁帶來了不同的生活習慣,也帶來了不同的建築風格,使這座城市陡添了異國情調,這其中有一些建築極具歷史和文化價值。這些老建築是城市歷史文化發展的生動載體,是城市風貌特色的具體體現,是不可再生的寶貴文化源泉。

近些年,這座城市“變化太大了”。這無疑抹殺了哈爾濱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那厚重的文化藝術積澱。現在這座城市再也不是從前的模樣,我們熟悉的老城離我們越來越遠,磨電(有軌電車)沒有了,老房子拆掉了,老街老巷不見了,老城的味道漸漸的也淡了,最能代表老城過去的領事館和中華巴羅克式“大雜院”也越來越少了。在感歎之餘隻想說一句,我們需要現代化的建設,但也需要豐富的歷史遺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