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男人到了35歲,該何去何從?

早上出門的時候, 我還是決定再次提醒媳婦關於車險的錢, 媳婦沒說話, 拿起手機給我轉了過來, 看到微信裡跳出的那一哆嗦紅, 我的內心卻泛起了漣漪, 感到一絲莫名的苦楚。

我索性直接轉身開門, 領著孩子向外走去, 媳婦在我即將邁出房門時, 低聲說道, 再不進賬, 給你兒看病的錢都沒了。

我沒有回頭, 只是輕輕的嗯了一聲, 牽著閨女的小手走了出去!

這不是故事, 這就是我今天早上的親身經歷!

把閨女送到學校門口, 看著閨女背著沉重的書包, 提著那個足足有三升多的水杯向學校走去, 閨女回頭沖我微微一笑, 擺手說了聲爸爸再見, 轉身向學校走去!

那一刻, 望著她的背影, 她身上的那一種特殊的堅毅卻讓我渾身不舒服, 我開始思考, 我是誰?

還記得公司的老闆說過, 你認為你是誰?你還是你嗎?我認真的做了思考, 答案是, 不是。 我現在是兩個父母的兒子,

兩個孩子的父親, 最重要的, 是兩個家庭的支柱。

有句話很殘酷, 卻也很現實, 35歲, 近中年, 是一個連死都不能的年紀!

是啊, 這個年紀, 誰有勇氣不好好的活著?

近中年, 要麼事業如日中天, 要麼職業生涯末路將至, 前有年輕有朝氣的後生追趕,

後有已近成功者的老將堵截。 我們該如何選擇, 是進, 是退, 還是守?

我們中國是一個講究中庸之道的國家, 所謂中庸也就平衡, 所謂平衡也就穩定。 很多人都不想打破這種平衡, 樂於享受穩定, 但是, 也會有人去挑戰, 於是有了向上和向下。

當然, 沒人會主動向下, 那麼每個人的思想無非就是挑戰向上的更高, 然而事實是, 在我們打破中庸之道時, 在我們理想的向上跳躍時就會發現同樣會面臨兩種結果, 要麼跳上去了, 要麼就會狠狠的摔下去。

如果中庸是0的話, 那麼向上跳1步就有可能就會向下跌1步, 向上跳2步, 那麼就有可能向下跌2步, 這也就是爬的越高摔的越痛的道理。

可是, 如果不爬的話, 那麼, 雖然不會摔, 會安逸的躺在地上,

可永遠不能站在高處, 那麼也就永遠不能看向遠方!

如此, 你是去向上挑戰, 還是安於平庸的躺在地上呢?

回到我們的主題, 近中年, 35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坎, 或者, 就是所謂的平庸的那條基線。 此刻, 選擇安逸的過下去, 可能不會大富大貴, 卻也註定一生碌碌,

惑於物質。 可, 如果是選擇挑戰, 最壞的則是連碌碌的生活都保障不了。

人的一生無不充滿了矛盾, 人類的世界也註定是中庸的世界。 有多少堅定, 就有多少猶豫;有多少好, 就有多少壞;有多少牛逼的人物, 就有多少特別失敗的人生, 剩下的, 則是那些平凡的故事。

在上班的路上, 我再次思考, 35歲後的人生, 我該如何選擇。

如敢於走出去, 或許再也不會為物質而擾, 而如果停滯, 或許早上的畫面還會出現!

可是, 我們內心的恐懼是不是還是因為那種對於失敗的打擾呢?

35歲了?現在的你需不需要選擇?你又會如何選擇?歡迎留言, 歡迎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