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瓊海嘉積大橋夜晚出現飛蟲聚集 專家:為蜉蝣交☆禁☆配

南海網、南海網用戶端海口11月16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高鵬)11月15日晚, 瓊海市嘉積大橋出現大量飛蟲, 引起很多市民的注意。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副研究員閻偉對此現象解釋說, 這是蜉蝣交配的正常情況。

閻偉說, 蜉蝣一生中, 大部分時間都以幼蟲的形態生活在水裡, 只有交配的時候才會羽化變為成蟲飛出水面。 成蟲期比較短, 一般在3小時左右。 可能是因為這次蜉蝣的成蟲期比較整齊, 才會出現大量成蟲交配的情況。 根據緯度不同, 蜉蝣的羽化期(蜉蝣幼蟲變為成蟲的階段)不同, 雖然蜉蝣交配是正常情況,

但如此大量的蜉蝣聚集交配並不常見, 近期在海南的河邊、水塘等附近可能還會出現類似情況, 群眾無需恐慌。 “蜉蝣不是害蟲, 成蟲不咀食農作物, 幼蟲長年生活在水下, 主要咀食水中草類、藻類和孑孓(蚊子的幼蟲)為食。 廣大市民應愛護我們的生活環境, 保護生物多樣性。 ”

據瞭解, 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性狀, 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 蜉蝣幼期(稚蟲)水生, 生活在淡水湖或溪流中。 春夏兩季, 從午後至傍晚, 常有成群的雄蟲進行“婚飛”, 雌蟲獨自飛入群中與雄蟲配對。 產卵于水中。 亞成蟲與成蟲相似, 已具發達的翅, 但體色暗淡, 翅不透明, 後緣有明顯的緣毛, 出水後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上。 一般經24小時左右蛻皮為成蟲。

成蟲不進食, 壽命短, 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說法。 蜉蝣成蟲在其短暫一生中負責交配, 繁衍後代的任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