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積極啃“硬骨頭” 馬克龍試破黎巴嫩困局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又撲向一個外交困局——黎巴嫩總理薩阿德·哈裡裡突然辭職引發的政治危機, 尋求發揮積極作用。

不過, 一些專家“潑冷水”說, 不要對他抱太大期望。

【馬克龍積極啃“硬骨頭”】

14日, 馬克龍會見到訪巴黎的黎巴嫩外交部長吉卜蘭·巴西勒。 愛麗舍宮發佈聲明說, 馬克龍“重申黎巴嫩安全與穩定的重要性, 希望薩阿德·哈裡裡依照其承諾回到黎巴嫩”。

哈裡裡4日在沙烏地阿拉伯訪問時突然宣佈辭職, 指責伊朗及其“羽翼”黎巴嫩真主党干涉阿拉伯國家內政, 同時暗示自己遭遇暗殺威脅。

多名不願公開姓名的黎巴嫩官員稱, 哈裡裡3日剛抵達沙特首都利雅德, 就被沙特方面控制, 他的手機被沒收, 第二天被逼錄製辭職視頻。 黎巴嫩方面還曝出哈裡裡遭沙特軟禁的傳言。

馬克龍9日突訪沙特, 稱沙特與伊朗的緊張關係不斷升級, 在敘利亞內戰和葉門內戰中針鋒相對。 法國必須發揮作用, 為這一地區帶來和平。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研究員蒂埃裡·科維爾說, 馬克龍“突訪沙特是件好事, 因為這一地區需要調停國。 歷史上, 這一角色曾由法國擔任”。

法新社稱, 年輕的馬克龍簡直是忙碌的外交家。 自5月出任法國總統以來, 他接二連三撲向各種外交困局, 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到維護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 尋求在外交困局中扮演積極角色。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中東問題專家德尼·博沙爾認為, 馬克龍明顯是要將法國推向國際外交舞臺的中央。 而眼下美國外交政策“令人擔憂”, 英國又因“脫歐”影響力下降, 而德國忙於新政府組閣自顧不暇。

【專家:不要抱高期待】

法新社稱, 黎巴嫩什葉派政治組織真主党同沙特的勁敵伊朗關係密切, 導致黎巴嫩成為沙特與伊朗博弈中的“夾心層”。

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力浦14日說:“法國正在行動, 以便對黎巴嫩存在影響的各方可以努力讓形勢儘快恢復正常。 ”

法國同黎巴嫩、沙特的關係都不錯。 自2015年聯合國通過伊朗核協議以來, 法國同伊朗的關係也回暖。 博沙爾說:“我們的力量來源於我們同各方都說得上話。

就馬克龍介入對化解黎巴嫩政治危機的作用,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副主任迪迪耶·比利翁認為, 不要抱太高的期望。 “法國擁有的迴旋空間不如10到15年前”, 他說, 馬克龍要認識到, 現有的權力平衡不可能在幾周內因為他而發生變化。

比利翁認為, 法國會採取較為平衡的政策。 “我認為, 我們不能完全平等地對待所有對話方。 但是, 如果譴責一方而支持另一方, 絕對是個錯誤。 ”

巴黎美國大學政治分析師齊亞德·馬吉德認為, 法國能夠緩和緊張局勢, 限制沙特、伊朗新一輪角力對地區局勢造成的破壞, 但無法提供“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陳丹)(新華社專特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