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別人的旅行照能贊爆朋友圈?

為什麼別人的旅行照能贊爆朋友圈?

是我了更昂貴的器材?

不!我, 用, 手, 機

是我用了更牛x的後期APP?

不!我手機裡的APP可能還沒, 你, 多。

那問題出在哪?

2015年全球iPhone攝影大賽旅行類榮譽獎

1

很多地方沒那麼值得一去

如果你的旅行計畫只涵蓋了這座城市的景點Top10, 那麼恭喜你, 你會收穫一次很沒意思的旅行, 以及一堆平庸的旅行照。 旅行攝影達人們, 從來不會讓自己的路書太主流, 不確定性和探索欲才是激發探索靈感的靈丹妙藥。

去葡萄牙里斯本的遊客, 通常會沿著海岸和明確的城市軸線行徑, 去寬闊的廣場和華麗的官邸。

▲沿著大道的遊客之路

而攝影師卻能在這一片老城區收穫更有“煙火氣”, 更富有靈性的照片。

里斯本狹窄的街道

燈光下的巴士站

後巷

這才是拍到這組照片的真正路線——離開寬闊的街道, 去大媽們嘮嗑的地方, 去孩子們踢球的街角,

去聞得到街頭美食的小巷子。 探索一些不一樣的場所, 同時拍到一些不一樣的照片, 一舉兩得。

▲贊爆朋友圈的照片在這樣的路線拍成

2

沒有以正確的姿勢取景

有人說:嘿, 我就不喜歡煙火氣不喜歡簡陋的小巷, 就喜歡地標喜歡高大上, 喜歡歐洲的華麗麗。 完全闊以!

可是請儘量以特別的角度來拍吧,不然,你的旅行可能充斥著角樓、鳥巢,並且手機哢嚓的一張和相機比起來,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百度搜索“鳥巢”出現的照片

以局部、光影和人物來表現鳥巢

請以以更高,更低,更大,更小的角度來拍攝。完完整整地框下地標建築或山峰湖泊,一張就夠,一組朋友圈剩下的8張嗷嗷待哺,需要我們解鎖更多的拍照角度。

3

太在意證明自己“來過這裡”了

人們總有一種傾向,希望用照片證明自己“去過那裡”,這是典型的打卡式旅行。無論對於攝影,還是對於旅行體驗本身,這種傾向都是災難性的。儘管自由行和自駕遊的興起,以及各大旅行論壇的火爆已經讓人們有意識地在避免打卡旅行了,但這種“炫耀”心態會侵蝕我們的觀察力。

來看一張舉過多次栗子的照片:

京都火車站。MPA手機攝影大賽建築類榮譽獎

這張照片拍攝於京都火車站——一個許多遊人樂於打卡的地方。人們急於走到它跟前合影,近在咫尺的車站入口雨棚,卻藏著驚喜。在這裡抬頭仰望,可以看到優美的曲線。拍下這張照片,心滿意足,也就不care是否真的要在門口廣場“證明自己來過京都“。

配上下麵這一張,一紅一藍,足以成為與京都相關的生動旅行標本。

京都千本鳥居

4

太在意證明自己是“在旅行”了

“證明自己是在旅行“症候群表現為,一定要有色彩鮮豔的美食,一定要有華麗麗的街道,一定要有豔爆了的黃昏。曾經我認為這是喜聞樂見的拍照方式,後來發現並!沒!有!

太過典型的旅行照,只會讓人覺得這是在票圈裡的炫耀。真正被贊爆的旅行照一定是有性格的。

舉個例子,這是前不久在日本旅行時在鐮倉拍的一組照片。遠離了《灌籃高手》著名場景江之電平交道,我來到海邊,拍下平淡如水的眾生百態。我以為這組過於冷淡的照片不會受到太多關注,沒想到被贊爆了,留言最多的意思意在“我想跟你去旅行”。

組照:鐮倉海邊

畫風如下

類似的還有這一組非典型旅行照,它們真的很冷很抽象,可我不覺得會讓人覺得自己的旅行淒風冷雨很苦楚冷清的樣子,反而會有一種“你的旅行真的不一樣”的感覺。

我想朋友圈是歡迎這樣的旅行照出現的。

組照:黑沙灘

所以在我看來,真正好的旅行照片,是看不出“在旅行”的。而已經像是當地居民,或至少是熟客,融入到這裡,看得到這裡的故事,看得到這裡真正的景色。

伊斯坦布爾

我更願意將手機看作

搜集旅行細節和場所標本的工具。

所以,將自己丟在目的地的城市

用好奇的眼睛和真誠的經歷記錄

也就是拍好旅行照的最基本狀態的了

文字/攝影師:韓松

注:以上作品均為iphone手機拍攝

完全闊以!

可是請儘量以特別的角度來拍吧,不然,你的旅行可能充斥著角樓、鳥巢,並且手機哢嚓的一張和相機比起來,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百度搜索“鳥巢”出現的照片

以局部、光影和人物來表現鳥巢

請以以更高,更低,更大,更小的角度來拍攝。完完整整地框下地標建築或山峰湖泊,一張就夠,一組朋友圈剩下的8張嗷嗷待哺,需要我們解鎖更多的拍照角度。

3

太在意證明自己“來過這裡”了

人們總有一種傾向,希望用照片證明自己“去過那裡”,這是典型的打卡式旅行。無論對於攝影,還是對於旅行體驗本身,這種傾向都是災難性的。儘管自由行和自駕遊的興起,以及各大旅行論壇的火爆已經讓人們有意識地在避免打卡旅行了,但這種“炫耀”心態會侵蝕我們的觀察力。

來看一張舉過多次栗子的照片:

京都火車站。MPA手機攝影大賽建築類榮譽獎

這張照片拍攝於京都火車站——一個許多遊人樂於打卡的地方。人們急於走到它跟前合影,近在咫尺的車站入口雨棚,卻藏著驚喜。在這裡抬頭仰望,可以看到優美的曲線。拍下這張照片,心滿意足,也就不care是否真的要在門口廣場“證明自己來過京都“。

配上下麵這一張,一紅一藍,足以成為與京都相關的生動旅行標本。

京都千本鳥居

4

太在意證明自己是“在旅行”了

“證明自己是在旅行“症候群表現為,一定要有色彩鮮豔的美食,一定要有華麗麗的街道,一定要有豔爆了的黃昏。曾經我認為這是喜聞樂見的拍照方式,後來發現並!沒!有!

太過典型的旅行照,只會讓人覺得這是在票圈裡的炫耀。真正被贊爆的旅行照一定是有性格的。

舉個例子,這是前不久在日本旅行時在鐮倉拍的一組照片。遠離了《灌籃高手》著名場景江之電平交道,我來到海邊,拍下平淡如水的眾生百態。我以為這組過於冷淡的照片不會受到太多關注,沒想到被贊爆了,留言最多的意思意在“我想跟你去旅行”。

組照:鐮倉海邊

畫風如下

類似的還有這一組非典型旅行照,它們真的很冷很抽象,可我不覺得會讓人覺得自己的旅行淒風冷雨很苦楚冷清的樣子,反而會有一種“你的旅行真的不一樣”的感覺。

我想朋友圈是歡迎這樣的旅行照出現的。

組照:黑沙灘

所以在我看來,真正好的旅行照片,是看不出“在旅行”的。而已經像是當地居民,或至少是熟客,融入到這裡,看得到這裡的故事,看得到這裡真正的景色。

伊斯坦布爾

我更願意將手機看作

搜集旅行細節和場所標本的工具。

所以,將自己丟在目的地的城市

用好奇的眼睛和真誠的經歷記錄

也就是拍好旅行照的最基本狀態的了

文字/攝影師:韓松

注:以上作品均為iphone手機拍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