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國家寶藏》專家策劃會:助力文化類節目開啟新篇章

中新網11月16日電 近日, 《國家寶藏》節目組進行了專家深度策劃會。 策劃會上, 節目發佈了開場視覺設計視頻短片, 正式宣佈定檔於12月3日19:30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首播。 公佈的視頻中帶有金屬質感的中國風開場視覺設計馬上引起了網友熱議, 許多人更是對節目的播出翹首以待。 與會專家也對節目的創意和落地給予了高度肯定, 並對當前節目的內容策劃提出了自己的寶貴意見。

《國家寶藏》監製、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節目部主任呂逸濤

作為一檔打磨了兩年的節目, 在這次策劃會上, 製片人、總導演于蕾說:“這是一個很簡單也很複雜的節目。 就像我們的模式界定一樣——大型文博探索節目, 這就是一次探索。 這種探索性的創新融合到底會得到怎樣的評價?我們很忐忑, 也很期待。 ”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認為通過文物來講述文化, 更具象也更難表達。

節目用兩分敘事法將文物的“前世今生”串聯起來, 使得情感方面具有延續性。 同時, 人物設置方面通過講解員、守護人、專家以及今生人物的烘托凸顯層次感, 情緒鋪墊更豐滿;戲劇化的舞臺呈現效果則突出了時代感, 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轉化。

中國國家話劇院常務副院長王曉鷹也表示, 節目的創意很好, 每次策劃會, 他都很激動。 因為這檔節目不只是講一個文物的知識, 而是具有非常豐厚的文化品位, 同時它又借助了大眾傳媒的特點。 所謂大眾傳媒不光是傳媒本身, 它講述的方式, 它向觀眾傳遞資訊的方式, 可以把人物背後的故事和今天的價值觀傳遞給當下年輕觀眾。

《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于蕾

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更表示, 從目前的節目構架來看, 《國家寶藏》做到了極限性, 拿出來的都是乾貨, 本以為辦不到的事居然辦到了, 9個院長一起來參與這件事情也是極致。 這樣的節目在國際上也非常難, 《國家寶藏》也成為走向世界舞臺中心的大國國家電視臺的扛鼎之作。

《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李舫也認為, 面對浩如煙海的傳統文化, 摒棄什麼、傳承什麼, 是一個時代的大命題, 在今天這個揚與棄的過程尤其值得我們深思。 在這檔節目中, 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展示了其國家電視團隊的力量, 同時, 以國家電視團隊的力量又展示了中華民族對“國家寶藏”的理解和闡述。 這是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探尋、延展、繼承、啟動、使用, 體現了中央電視臺作為國家級媒體的文化自信。

著名表演藝術家鄧婕在策劃會現場表示:“一開始參與這個節目, 我就相信央視這支導演團隊對節目品質的把控力。 ”她期待節目成為爆款。

曾作為現象級文化節目《朗讀者》監製的呂逸濤,

此次又擔任了《國家寶藏》的監製。 在節目策劃會上, 他講述了《國家寶藏》從創意、籌備到落地的全過程。 這符合央視綜藝頻道“綜藝穩生態”的戰略, 讓央視的綜藝節目不僅在播出陣地上取得絕對影響力, 還在市場大戰中佔據優勢份額, 從而重新定義綜藝節目價值評估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