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馬拉松那麼多,跑友真的不夠用了嗎

在這個深秋初冬的季節, 馬拉松比賽真是如火如荼, 上個周日, 上海馬拉松、南昌馬拉松、合肥馬拉松等諸多比賽上演, 如果你是一名跑者, 那麼雙休日基本就是被各種跑馬刷屏, 更有人戲稱, 馬拉松那麼多, 跑友真的是不夠用了。

一、跑友真的是滿大街遍地都是嗎

跑友究竟有多少, 還是先來看一組資料:

2016年, 在中國田徑協會註冊的馬拉松賽事達到328場, 而在2015年, 這一數字為134場;

2016年, 中國馬拉松全年參加比賽的總人次近280萬, 而在2015年, 這一數字為150萬人次;

2016年, 中國馬拉松全程完賽人數約為14.2萬, 半程完賽人數約為33.7萬人, 合計近48萬人次。

從上述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 中國民眾參加馬拉松人數的急劇增長。 當然, 對於這項運動的參加者來說, 其構成無疑是符合金字塔規律, 參加10公里的人數多於半馬, 參加半馬的多於全馬。 相比于280萬人次的參賽人數, 這裡面有48萬人次順利完成了自己的半程或者全程馬拉松比賽,

他們是處於金字塔塔尖的勇敢者。 當然, 要注意, 這裡的數量單位是人次, 如果一名跑者一年參加2次比賽, 那麼就會被計做2人次, 所以在2016年實際完賽的跑友人數應該是不到48萬。

48萬人次是個什麼概念呢?首先我們有13.7億人口,

相比龐大的人口基數, 48萬人次可謂九牛一毛, 並不是很多。 當然如果做一些橫向對比, 大家就更能理解我們的跑步人口是不是真的多到滿大街都是, 我們拿跑步運動最發達的美國相比。

美國的相應資料是這樣的:2015年美國跑步比賽3.03萬場, 其中全馬1100場, 半馬2700場, 10公里4200場。 完賽人數:全馬51萬人, 半馬199萬人。 也就是說, 中國全馬比賽數量僅相當於美國的1/20, 半馬不到美國的1/60, 半馬完賽人數接近美國的1/10, 全馬完賽人數也不到美國的30%。 另外, 別忘了一點:中國的人口四倍於美國。 也就是說, 中國跑步運動普及程度還遠未達到美國, 但中國跑步人口增長極為迅速, 中國跑步運動發展潛力巨大!

二、不是跑友不夠用, 而是跑友選擇更多了

如果真的是比賽多到跑友不夠用了, 就會出現有些比賽報不滿名額的情況, 但我們看到的現實情況是目前大多數一二線城市馬拉松賽都要抽籤?熱門馬拉松賽, 比如北馬、上馬、廈馬更是抽籤難度逐年增加。 城市馬拉松賽一方面要滿足本地大量跑者參賽需求,

一方面還要吸引周邊城市和外地跑友“用腳步丈量這座城市”, 馬拉松不僅成為城市名片, 更是拉動了體育旅遊, 刺激了消費。 所以說, “馬拉松那麼多, 跑友都快不夠用了”不過是偽命題罷了。

與其說比賽太多跑者忙不過來, 倒不如說,比賽數量明顯增加後,跑友面臨更多選擇,只有那些富有特色、口碑良好、規模和檔次較高的比賽才會更加受到跑者青睞,同時也並非所有比賽都需要抽籤,三線城市規模不大的馬拉松、主打特色的中小型賽事仍然面臨名額報不滿的情況。

三、頻繁跑馬是有風險的

當比賽越來越多,當你渴望把那些知名賽事都體驗一遍,當你希望用跑馬這個理由去心儀已久的城市旅遊一趟,當你在跑團裡被忽悠著參加各種比賽,那麼頻繁跑馬就成為發生在很多資深跑友身上的一種現象。更有甚者炫耀自己參加了背靠背馬拉松,所謂背靠背的比賽比如週六參賽後周日緊接著參賽,或者這周參賽後下周又參賽。這麼幹的跑友要麼無知,要麼無畏。

專業運動員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一年中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處於訓練中,一般一年也就參加2-3場比賽,其目的是通過週期性、系統性訓練逐步提高身體能力,並且在比賽時達到競技高峰。當然對於他們而言,比賽意味著身體的極大消耗和拼盡全力,所以比賽巔峰期一過,他們的整體能力就會出現明顯下降,所以需要較長時間恢復和調整才能投入4-6月後的下一場比賽。很多跑友會說,我們不像運動員那樣追求成績,玩命去跑,我們主要是體驗和完賽,所以身體消耗沒那麼大,可以多參加比賽,此言差矣!

一場馬拉松比賽,不管你是用3個小時跑完,還時用6個小時完賽,這樣的運動量都是相當大的,並且這樣的運動量遠遠超過你平時正常運動量,這會導致身體的極大消耗,如果沒有足夠時間進行休息和恢復,非常容易導致過度疲勞和引發傷痛。

跑友中發生運動損傷多見於這麼幾種情況,一種是某段時間跑量明顯增大,大大超出個人正常跑量;或者連續幾次大強度訓練課安排得過於密集;又或者是在準備不充分情況下,參加馬拉松,這些都會導致運動傷害,使得膝蓋、大腿、小腿、腳踝出現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疼痛。從運動醫學角度解釋這些現象的原理就是“信封效應(envolope of effect)”。

什麼是“信封效應”呢?人體一切活動都處於動態平衡中,當這種平衡被打破時,人體實際是具備自我調節能力再次重返平衡的,但是當這種平衡被嚴重破壞時,可能人體就無法再次回到平衡中,從而使得生命活動受到極大干擾和影響。

我們的肌肉骨骼系統同樣也處於動態平衡中,當我們進行運動時,肌肉骨骼就會承受、傳遞、最終消解運動負荷,當運動負荷恰如其分時,我們身體不僅可以承受,而且還可以變得越來越強壯。但是,當運動負荷達到身體能夠承受的極限水準時,這時就有可能造成損傷,產生不適、疼痛、腫脹等炎症反應,炎症反應是一種信號,告訴我們運動負荷有點大了,此時身體也會啟動修復機制,還是有可能康復的。但如果運動負荷明顯超過了身體承受能力,導致身體結構,比如關節軟骨、肌腱等實質性損害,修復無法完成,那麼這時傷痛就真正產生甚至是不可逆的了。

信封效應模型

大多數教練和精英運動員建議你在馬拉松後應該進行至少一周,最佳兩周左右的休息,如果你對跑步太過渴望的話,你可以在一周之後嘗試很輕鬆的慢跑。一周後,可以開始進行為期兩周非常輕量的賽後訓練。馬拉松賽後恢復跑步應該成為一件非常謹慎的事情,但這對於你長期健康的跑步是必須的,因為讓你的身體恢復和得到充分休息,將為你下一段訓練的開始奠定良好基礎。對於絕大多數跑者而言,兩場比賽的理想間隔時間應該達到3-4個月甚至更長,最短間隔時間不能短於2個月。所以一個月一場馬拉松、甚至一週一場馬拉松是極度不建議的。

四、不是跑馬的人太多,比賽多到爆,而是運動的人太少

事實上,跑友沒有想像中那麼多,比賽數量增長很快但相比美國差距仍然很大,更為關鍵的是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的人很少,靜坐少動仍然是絕大部分職業人群主要的生活方式特點。事實上,我國超過30%的成年人超重、超過10%的成年人肥胖;每3個成年人就一個是高血壓,我國是全球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些嚴重的健康隱憂其實很大程度跟缺乏運動高度相關。不是跑馬的人,比賽太多,而是運動的人太少。只不過馬拉松比賽強大的聚焦效應,幾萬人在起點集結,會讓我們誤以為認為全世界人都在跑馬。

五、總結

有人始終對於馬拉這項運動抱有懷疑態度,其實這樣的人只不過是以偏概全,跑馬的人再多,也多不過跑步的人,跑馬人群只是跑步人群的一部分,沒有龐大的跑步人口,就不可能有馬拉松比賽的火爆,馬拉松運動的崛起恰恰是全民健身意識覺醒的一個標誌,當然對於跑友而言,有準備、有節制、理性地參賽選賽,避免盲目頻繁參賽,仍然是需要提醒的。

倒不如說,比賽數量明顯增加後,跑友面臨更多選擇,只有那些富有特色、口碑良好、規模和檔次較高的比賽才會更加受到跑者青睞,同時也並非所有比賽都需要抽籤,三線城市規模不大的馬拉松、主打特色的中小型賽事仍然面臨名額報不滿的情況。

三、頻繁跑馬是有風險的

當比賽越來越多,當你渴望把那些知名賽事都體驗一遍,當你希望用跑馬這個理由去心儀已久的城市旅遊一趟,當你在跑團裡被忽悠著參加各種比賽,那麼頻繁跑馬就成為發生在很多資深跑友身上的一種現象。更有甚者炫耀自己參加了背靠背馬拉松,所謂背靠背的比賽比如週六參賽後周日緊接著參賽,或者這周參賽後下周又參賽。這麼幹的跑友要麼無知,要麼無畏。

專業運動員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一年中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處於訓練中,一般一年也就參加2-3場比賽,其目的是通過週期性、系統性訓練逐步提高身體能力,並且在比賽時達到競技高峰。當然對於他們而言,比賽意味著身體的極大消耗和拼盡全力,所以比賽巔峰期一過,他們的整體能力就會出現明顯下降,所以需要較長時間恢復和調整才能投入4-6月後的下一場比賽。很多跑友會說,我們不像運動員那樣追求成績,玩命去跑,我們主要是體驗和完賽,所以身體消耗沒那麼大,可以多參加比賽,此言差矣!

一場馬拉松比賽,不管你是用3個小時跑完,還時用6個小時完賽,這樣的運動量都是相當大的,並且這樣的運動量遠遠超過你平時正常運動量,這會導致身體的極大消耗,如果沒有足夠時間進行休息和恢復,非常容易導致過度疲勞和引發傷痛。

跑友中發生運動損傷多見於這麼幾種情況,一種是某段時間跑量明顯增大,大大超出個人正常跑量;或者連續幾次大強度訓練課安排得過於密集;又或者是在準備不充分情況下,參加馬拉松,這些都會導致運動傷害,使得膝蓋、大腿、小腿、腳踝出現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疼痛。從運動醫學角度解釋這些現象的原理就是“信封效應(envolope of effect)”。

什麼是“信封效應”呢?人體一切活動都處於動態平衡中,當這種平衡被打破時,人體實際是具備自我調節能力再次重返平衡的,但是當這種平衡被嚴重破壞時,可能人體就無法再次回到平衡中,從而使得生命活動受到極大干擾和影響。

我們的肌肉骨骼系統同樣也處於動態平衡中,當我們進行運動時,肌肉骨骼就會承受、傳遞、最終消解運動負荷,當運動負荷恰如其分時,我們身體不僅可以承受,而且還可以變得越來越強壯。但是,當運動負荷達到身體能夠承受的極限水準時,這時就有可能造成損傷,產生不適、疼痛、腫脹等炎症反應,炎症反應是一種信號,告訴我們運動負荷有點大了,此時身體也會啟動修復機制,還是有可能康復的。但如果運動負荷明顯超過了身體承受能力,導致身體結構,比如關節軟骨、肌腱等實質性損害,修復無法完成,那麼這時傷痛就真正產生甚至是不可逆的了。

信封效應模型

大多數教練和精英運動員建議你在馬拉松後應該進行至少一周,最佳兩周左右的休息,如果你對跑步太過渴望的話,你可以在一周之後嘗試很輕鬆的慢跑。一周後,可以開始進行為期兩周非常輕量的賽後訓練。馬拉松賽後恢復跑步應該成為一件非常謹慎的事情,但這對於你長期健康的跑步是必須的,因為讓你的身體恢復和得到充分休息,將為你下一段訓練的開始奠定良好基礎。對於絕大多數跑者而言,兩場比賽的理想間隔時間應該達到3-4個月甚至更長,最短間隔時間不能短於2個月。所以一個月一場馬拉松、甚至一週一場馬拉松是極度不建議的。

四、不是跑馬的人太多,比賽多到爆,而是運動的人太少

事實上,跑友沒有想像中那麼多,比賽數量增長很快但相比美國差距仍然很大,更為關鍵的是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的人很少,靜坐少動仍然是絕大部分職業人群主要的生活方式特點。事實上,我國超過30%的成年人超重、超過10%的成年人肥胖;每3個成年人就一個是高血壓,我國是全球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些嚴重的健康隱憂其實很大程度跟缺乏運動高度相關。不是跑馬的人,比賽太多,而是運動的人太少。只不過馬拉松比賽強大的聚焦效應,幾萬人在起點集結,會讓我們誤以為認為全世界人都在跑馬。

五、總結

有人始終對於馬拉這項運動抱有懷疑態度,其實這樣的人只不過是以偏概全,跑馬的人再多,也多不過跑步的人,跑馬人群只是跑步人群的一部分,沒有龐大的跑步人口,就不可能有馬拉松比賽的火爆,馬拉松運動的崛起恰恰是全民健身意識覺醒的一個標誌,當然對於跑友而言,有準備、有節制、理性地參賽選賽,避免盲目頻繁參賽,仍然是需要提醒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