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篇現代版的《教室銘》在大學生朋友圈中廣泛流傳

筆者曾在一所高校從事後勤服務工作, 每天都要與大學生打交道。 因而, 對時下大學生的學習狀況比較瞭解。 據觀察, 一般而言,

女生比男生學習更自覺, 農村學生和下崗職工的子女, 比城市學生及幹部大款的子弟, 學習更刻苦。

其實, 任何一個家庭, 培養一個大學生都很不容易。 據粗略估算:一個大學本科生的學費每學期至少5000元至6000元, 四年學費合計4萬至5萬元往上。 每個月的生活費平均700元,

一年近8000元, 四年就要3萬多元。 兩項合計, 一個家庭培養一個大學生畢業至少要花去父母的血汗錢7萬至8萬元以上。 如果, 在北上廣等大城市讀書, 還遠不止這個數目。

所以, 一個大學生在校讀書期間, 如果, 不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學習上, 趁年輕抓緊點滴時間學點真本領,

將來到社會上找不到一份好工作, 連自食其力都做不到, 就實在對不起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了。

為此, 有人根據少數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上課不認真聽講, 不務正業, 荒廢學業, 不思進取的種種表現, 模仿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創作了一篇現代版的《教室銘》,

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在下不妨當一回文抄公, 今手錄如下:

但願它作為一個反面教材, 像一面鏡子, 照照自己, 給個別大學生以有益的啟示, 起到當頭棒喝的警示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