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豆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

大豆是我國種植的主要作物之一, 對改善我國人民生活水準、提高生活品質作出了巨大貢獻。 但目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大豆病蟲害一直困擾著大豆產業的發展, 以下就大豆種植技術及其病蟲害防治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1 大豆的種植技術

1.1 窄行密集種植技術

這一種植技術在大豆種植中得到了推廣與普及, 有效提高了大豆產量, 增加了經濟效益。 但該技術有兩點需要注意。 首先, 窄行密集種植技術只適用於植株較小的大豆品種, 對於生產時間長、植株較高的大豆品種並不適合, 所以如果使用這一方法進行種植, 必須注意大豆品種的選擇, 在播種時也要注意不能太深, 也不可太淺, 只有在深淺保持一致的情況下才能達到最佳的種植效果。 假如把大豆種子埋得過深或是過淺, 都會阻礙大豆的生長發育, 從而造成大豆減產。 其次, 採用這一方法種植大豆,

也要做到科學施肥, 合理分配磷氮肥料的比例, 結合當地的土壤與氣候情況, 合理調整大豆的管理要求, 以實現提高大豆產量的目的。

1.2 壟斷分層種植技術

壟斷分層種植技術就是在壟體的下面進行施肥澆水, 通過調整機器、選擇合理的方法、控制大豆的種植密度, 以達到提高大豆生產效率、增加產量的目的, 這是目前實施效果較為良好的新型種植技術。

具體操作要求包括以下幾點:首先, 要重視種子的選擇, 結合種植區域的環境與土壤狀況, 合理選擇種植品種, 達到增加產量、抵抗病蟲害的目的;其次, 增強壟體自身的傳送能力, 確保土壤的輸送效果達到最佳, 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出肥料的功效, 此外還應該借助機械設備進行播種,

以提高大豆的發芽率及產量;再次, 定期對土壤進行翻耕, 以增強土壤的疏鬆度, 使得土壤長期處於最佳的種植狀態;最後, 要合理進行施肥, 在保證有機肥達標的前提下, 有計劃地施加一些配方肥, 適當增加鉀肥及微量元素肥料的劑量。 總之, 在利用壟斷分層種植技術時, 一定要注重大豆種子的選擇, 種子的品質能夠直接影響最終的產量, 所以要結合當地的土壤與氣候情況, 科學合理選擇大豆品種, 在使用科學種植技術的前提下, 獲得大豆高產。

2 大豆病蟲害的防治

2.1 大豆根潛蠅及其防治

大豆根潛蠅也被稱為根蛆, 一般情況下, 被這類蟲害侵害的大都為野生大豆, 在大豆幼苗期幼蟲咬壞了其根部,

便形成了蛆道, 且這些幼蟲的糞便也會促使其根部潰爛, 致使大豆植株矮小。 如果這一現狀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 將會導致大豆幼苗死亡。 一般情況下, 這類害蟲一年繁衍一次, 繁衍的幼崽在大豆根皮腫瘤的位置過冬, 來年春天才會長成幼蟲。 但是大豆根潛蠅產卵的位置通常為大豆的根部, 進而繁衍出更多的幼蟲, 進一步加強了對大豆幼苗根部的侵害, 所以一定要將其剷除。

目前較為有效的防治策略是通過藥物抑制幼蟲對大豆幼苗根部的侵害, 具體操作方法為:結合種子的實際狀況, 提取適量的樂果乳油, 添加適量的水分對其進行攪拌, 然後再通過噴霧的方式殺死根潛蠅。 比如大豆種子的重量為50 kg,

那麼就選取0.35 kg的樂果乳油, 之後再加入約2 kg的水, 攪拌均勻後利用噴霧器噴灑到植株上。 待所有工作完成以後, 將種子攤開晾曬。 每年春季幼蟲的成活率最高, 如果在這一時期進行防治, 可以選用敵敵畏, 且劑量要達到80%, 使用噴霧的方式。

2.2 大豆蚜蟲及其防治

在大豆植株生長的部位會出現很多蚜蟲, 這些蚜蟲侵蝕了大豆植株後, 會使得大豆植株的葉片變黃, 嚴重影響大豆的生長發育, 使其植株矮小, 產量降低。 要想避免這一現象, 最有效的防治方式是進行大豆種衣劑包衣, 在蚜蟲出現的早期就開始防治工作, 且在防治時最好選用殺螟松粉劑, 這樣能夠起到更佳的蚜蟲防治效果。

2.3 大豆食心蟲及其防治

這種害蟲很容易破壞大豆的豆粒, 使其出現殘破狀。要想有效地避免食心蟲的破壞,最佳的防治策略是在食心蟲即將暴發的時候,向大豆種植區域灑入一定量的敵敵畏,一般情況下每667 m2土地大概需要80%的敵敵畏,然後再使用敵敵畏浸泡玉米穗,將泡好的玉米穗放在大豆的枝杈上,以達到薰蒸食心蟲的目的。大量實踐表明,這一防治策略效果極為顯著。

總之,大豆種植的品質與種植技術、環境、病蟲害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因此農民在種植大豆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引用新型種植技術,選擇先進的病蟲害防治手段,及時治理病蟲害,將病蟲害的影響降到最低,以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促進大豆產業高效穩定發展。

編輯丨彥瑩

校對丨豔 霞

終審丨一 君

使其出現殘破狀。要想有效地避免食心蟲的破壞,最佳的防治策略是在食心蟲即將暴發的時候,向大豆種植區域灑入一定量的敵敵畏,一般情況下每667 m2土地大概需要80%的敵敵畏,然後再使用敵敵畏浸泡玉米穗,將泡好的玉米穗放在大豆的枝杈上,以達到薰蒸食心蟲的目的。大量實踐表明,這一防治策略效果極為顯著。

總之,大豆種植的品質與種植技術、環境、病蟲害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因此農民在種植大豆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引用新型種植技術,選擇先進的病蟲害防治手段,及時治理病蟲害,將病蟲害的影響降到最低,以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促進大豆產業高效穩定發展。

編輯丨彥瑩

校對丨豔 霞

終審丨一 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