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馮珊珊 世界第一不是極限

在藍灣捧杯並登上世界第一, 馮珊珊自拍留念。 受訪者供圖

從進入美巡賽的內地第一人, 到大滿貫內地第一人, 再到中國首枚奧運獎牌獲得者,

馮珊珊一直是中國高爾夫的獎牌收割機和紀錄製造機。 上週六, “國寶珊”在藍灣奪冠後, 成為女子高爾夫世界第一。 昨日, 馮珊珊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稱, 她已準備重新出發, “就算成為世界第一, 也不代表已經到了我的極限, 還是要繼續往更好的地方走。 ”

馮珊珊

出生地:廣州

生日:1989年8月5日

身高:1.73米

畢業院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運動項目:高爾夫

主要榮譽:

●2012年大滿貫LPGA錦標賽冠軍

●2013年華彬LPGA中國精英賽冠軍

●2013年CME集團冠軍賽冠軍

●2016年裡約奧運會女子高爾夫季軍

●2017LPGA藍灣大師賽冠軍

愛好:看書、音樂、旅遊

現教練:加里·吉爾克裡斯

世界排名:1

馮珊珊頭頂“國寶珊”, 她已放眼東京奧運會。 受訪者供圖

1 中國人可以打好高爾夫

新京報:上週六在藍灣奪冠後, 大家祝福你成為新的世界第一, 你沒有接受, 為什麼?

馮珊珊:眼見為實嘛, 當時官方還沒有正式確認, 還是要謹慎一些。 今年6月LPGA有過一次預測的烏龍, 說是阿瑞雅會超過高寶璟成為世界第一, 但後來阿瑞雅的平均分還是落後高寶璟0.01分,

世界積分排名是一個很複雜的計算公式, 出現預測失誤並非不可能。

新京報:看到自己的名字和中國國旗排在世界首位, 什麼感受?

馮珊珊:看到五星紅旗出現在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 真的很激動。 我打球18年了, 登上LPGA也有10年了, 這一刻讓我覺得之前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很自豪也很驕傲, 中國人也可以打好高爾夫。

新京報:贏得奧運銅牌和成為世界第一相比, 哪個時刻更激動、更緊張?

馮珊珊:其實, 通常來說我不會去比較自己曾經獲得過的不同成績, 因為都是很寶貴的記憶。 奧運會吸引的觀眾肯定不止高爾夫人群, 播出平臺也很廣。 在這個大平臺上, 可以讓更多人看到我走上領獎臺, 這是一次讓高爾夫走向大眾視野的機會。

其實, 比賽時我並不知道成績, 拿到奧運銅牌也是推完之後, 球童告訴我的, 所以當時雖然很開心激動, 但是並不緊張。

這次獲得世界第一其實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當然在藍灣比賽最後一天前, 很多媒體都說我只要贏下來就可以登頂了, 所以我有這個心理準備。 當時在18洞果嶺最後一推時, 的確比較緊張, 推進後就很激動, 感覺是個夢想成真的時刻。

新京報:去年奧運獲得銅牌後, 你又拿下幾個冠軍, 狀態是否因為奧運而被激發?現在成為世界第一, 是不是也可以說是“奧運效應”?

馮珊珊:嗯, 我想的確和奧運會有關係。 去年奧運奪牌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激勵。 我也會回顧和反思自己, 作為“職業老鳥”,

在巡迴賽上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進入一個穩定期, 打球也會比較穩妥, 穩妥可以幫助我在LPGA比賽上經常拿到前10名, 但並不能幫我沖進前3或者保持更多的奪冠機會。 在奧運之後, 我也在向更年輕的球員學習, 打法也會更進取一些, 這麼多年我在世界前10的時間很久, 最高到過第3。 那麼, 我就想在職業生涯比較高峰時抓住機會, 衝刺一下第一。 很開心自己做到了。

新京報:在國內贏得比賽與在國外捧杯, 有什麼不同的意義?

馮珊珊:這個意義的確不太一樣。 在中國比賽更有親切感一些, 能夠在家鄉球迷面前打出一杆好球, 在他們的面前捧杯, 聽到他們的歡呼, 會更有成就感。 而且我相信我在國內奪冠的影響力會比在國外更大, 也更有機會讓非高爾夫人群和媒體去關注這項運動。

新京報:2013年,你在北京贏得華彬LPGA賽時曾遇到球迷給對手路易斯喝倒彩的情況。這次在藍灣最後一洞,有類似情況嗎?幾年過去,你覺得國內高爾夫比賽的觀賽氛圍和球迷素質有沒有變化?

馮珊珊:這次在18洞莫瑞亞的鳥推涮洞出去時,也有觀眾有一陣歡呼。我其實很理解和感謝大家出於支持我的心情,但是我當時也立刻做了個手勢,希望大家不要影響她,多給她一些鼓勵。整體來講,我覺得現在國內高爾夫球迷的素質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看球和懂球的人越來越多,這跟最近幾年國內職業大賽的舉辦,以及對高爾夫人群的培育有關係。

新京報:藍灣奪冠後,有沒有跟家人朋友慶祝?

馮珊珊:因為第二天還要早起趕下一場比賽,所以並沒有很大的慶祝。在賽後的採訪完成後,我在酒店的中餐廳與父母、經紀公司以及我工作室的小夥伴們一起吃了慶功宴,後來也在酒店和朋友一起唱K。由於很多大陸球手都趕往下一站比賽了,所以主要是一些臺灣的好朋友們前來慶祝,包括曾雅妮、龔怡萍、徐薇淩等。

新京報:如果本周在CME巡迴錦標賽奪冠,那麼你就將成為LPGA年度總冠軍、LPGA年度獎金王、LPGA年度最佳球員。

馮珊珊:我覺得自己現在的狀態不錯,如果可以的話,當然想把這些獎項收入囊中。不過,我並不是一個會給自己太多壓力的人,今年的收穫已經讓我很滿意了。

新京報:爭世界第一難,還是守第一難?

馮珊珊:這兩者可能不太一樣,追求世界第一是一個過程,到了世界第一又是另外一個新的開始,要重新出發。因為就算是成為了世界第一,也不代表已經到了我的極限,還是要繼續往更好的地方走。

2 甘當“小白鼠”為後輩指路

新京報:回首10多年的高球路,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馮珊珊:在獲得世界第一後,我和朋友聊天,我們都覺得18年前一起練球時,完全沒有想過能走到這一步。當時的目標和夢想就是考上美巡,所以說最大的感觸就是一切皆有可能,想到才能做得到,而不是在做之前就設一個限制。

新京報:你來自一個普通家庭,當初家裡為了支持你去美國追夢,甚至想過賣掉房子,當時聽到這些心情如何?

馮珊珊:我第一年去美國考試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錢,當時年紀還小,也沒有概念,只想專心打好球。之後就是第一年資格考試考過了,才看到報導,爸媽說家裡的錢只夠支持這一次考試,如果這一次考不過,就打算把房子賣掉再支持一次考試。其實,我在考試時是不知道的,之後知道了很感動,很慶倖不用為此賣掉房子。

新京報: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要走你這條路,還是很困難的。

馮珊珊:要學習任何一樣東西,甚至達到世界水準的話,都離不開各方面的支持,包括政府、協會、還有社會各界力量。我當時挺幸運的,可以加入廣州青少年隊來學習這個運動。當然,現在學習高爾夫有更多的管道了,國內有很多高爾夫青少年培養機構和學院,包括我自己也在家鄉廣州做了一個青少年工作室和高爾夫學院,平時會做一些免費的高爾夫體驗推廣,也把一些國外的培育理念複製到中國來,這樣孩子們不用像我當年一樣,一定要出國找教練、找學院,才可以系統學習高爾夫。

新京報:你的成功無疑會激勵更多人,你怎麼看“馮珊珊效應”?

馮珊珊:很多年前,大家就拿我和韓國的樸世莉相比。樸世莉的成就帶動了一批又一批的韓國青少年學習高爾夫,並且激勵他們成為職業高爾夫球員。但對我來說,我其實一直覺得自己更像是一隻“小白鼠”,很多東西大家不知道會走到哪一步,所以我都是去摸索和嘗試,可以給後輩提供一些經驗的分享。當然,我很開心這次拿到世界第一向所有人證明,中國人可以在高爾夫領域有所建樹,這樣會給後輩更多信心吧,讓他們知道走的是一條看得到未來的道路。

新京報:有人說你是高球界的李娜,但知名度還有差距。去年體壇財富榜,你排第4,打敗了易建聯、林丹、丁俊暉等人,但“馮珊珊”或者說“高爾夫”仍不被熟知,你覺得“委屈”嗎?

馮珊珊:我覺得這跟項目的普及程度有關,其實運動員的成績和項目的普及是相輔相成的,我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應該是個明星或者怎麼樣,我就是一個高爾夫運動員,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好自己,剩下的可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3 不打高爾夫可能當翻譯

新京報:賽後你說最後一推時,感覺要發抖了,但在直播中,大家看到你總在微笑,奧運會也是如此。保持“樂觀”的秘訣是什麼?

馮珊珊:我本來就是一個相對開朗的人,爸媽說我小時候屬於大大咧咧的人,有什麼不開心了,睡一覺起來又會沒事,忘記不開心的事情會特別快。秘訣我覺得首先就是“自我暗示”吧,我每次出去打球之前,心裡緊張時,會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不去看對手打得怎麼樣,挑戰自己。

新京報:在世界頂級巡迴賽上立足,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馮珊珊:我覺得應該是旅行吧。平常真的是連續幾周跨國家跨時區的,像這一次就是連續6周的比賽都在不同的國家和城市。無論是對當地環境的適應,食物、時差各方面的適應,都需要一一克服,所以說旅行應該是最難的地方。

新京報:競技體育,如果想要有好成績,是不是需要有個“奔頭兒”,就是所謂的精神支撐,你感覺你的精神支撐是什麼?

馮珊珊:這個問題我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是我的動力吧。我一直都覺得我還有上升的空間,還有很多潛力沒有挖掘出來,我會不斷地追求更好的成績,不斷地想要讓自己更加進步。

新京報:打球18年,有沒有想過放棄高爾夫?

馮珊珊:從來沒有。從我開始打球到現在,雖然說小時候爸爸一直很嚴厲,中間也有很多挫折,但從來沒想過放棄高爾夫,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新京報:如果再給你一次職業選擇,不打高爾夫,最想做的是什麼?

馮珊珊: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會選擇高爾夫,但是不行的話,可能會做個翻譯吧,因為我對語言方面挺有興趣,有一定天分吧。

新京報:以前你說過,可能27歲、28歲就退役,現在已經28歲了,還打下一屆奧運會嗎?

馮珊珊:說實話,在我剛剛上巡迴賽時,想過打完10年美巡就不打了,但是當時還沒有奧運會這件事情。高爾夫重回奧運後,很多事情都改變了,特別是去年和今年,我的第9年和第10年,狀態都還很好,很有競爭力,甚至現在到了世界第一,所以下一屆的東京奧運會我要爭取參加,其他事情在東京奧運會後才會考慮吧。

新京報:退役後打算做什麼?

馮珊珊:我現在已經在做一些鋪墊,我覺得應該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這個運動做些什麼。我現在開了一個高爾夫學院,把我的教練在美國的那一套帶回國內,讓小朋友可以不用出國,花比較低的價錢就能得到一樣的培訓,我平時回家時也會找時間去看看這些小朋友。可能真正退役後,時間會多很多,除了學院,其他可能也會有,還是想要在這個行業做一點貢獻吧。

專題采寫/新京報記者 李欣 白雪

也更有機會讓非高爾夫人群和媒體去關注這項運動。

新京報:2013年,你在北京贏得華彬LPGA賽時曾遇到球迷給對手路易斯喝倒彩的情況。這次在藍灣最後一洞,有類似情況嗎?幾年過去,你覺得國內高爾夫比賽的觀賽氛圍和球迷素質有沒有變化?

馮珊珊:這次在18洞莫瑞亞的鳥推涮洞出去時,也有觀眾有一陣歡呼。我其實很理解和感謝大家出於支持我的心情,但是我當時也立刻做了個手勢,希望大家不要影響她,多給她一些鼓勵。整體來講,我覺得現在國內高爾夫球迷的素質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看球和懂球的人越來越多,這跟最近幾年國內職業大賽的舉辦,以及對高爾夫人群的培育有關係。

新京報:藍灣奪冠後,有沒有跟家人朋友慶祝?

馮珊珊:因為第二天還要早起趕下一場比賽,所以並沒有很大的慶祝。在賽後的採訪完成後,我在酒店的中餐廳與父母、經紀公司以及我工作室的小夥伴們一起吃了慶功宴,後來也在酒店和朋友一起唱K。由於很多大陸球手都趕往下一站比賽了,所以主要是一些臺灣的好朋友們前來慶祝,包括曾雅妮、龔怡萍、徐薇淩等。

新京報:如果本周在CME巡迴錦標賽奪冠,那麼你就將成為LPGA年度總冠軍、LPGA年度獎金王、LPGA年度最佳球員。

馮珊珊:我覺得自己現在的狀態不錯,如果可以的話,當然想把這些獎項收入囊中。不過,我並不是一個會給自己太多壓力的人,今年的收穫已經讓我很滿意了。

新京報:爭世界第一難,還是守第一難?

馮珊珊:這兩者可能不太一樣,追求世界第一是一個過程,到了世界第一又是另外一個新的開始,要重新出發。因為就算是成為了世界第一,也不代表已經到了我的極限,還是要繼續往更好的地方走。

2 甘當“小白鼠”為後輩指路

新京報:回首10多年的高球路,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馮珊珊:在獲得世界第一後,我和朋友聊天,我們都覺得18年前一起練球時,完全沒有想過能走到這一步。當時的目標和夢想就是考上美巡,所以說最大的感觸就是一切皆有可能,想到才能做得到,而不是在做之前就設一個限制。

新京報:你來自一個普通家庭,當初家裡為了支持你去美國追夢,甚至想過賣掉房子,當時聽到這些心情如何?

馮珊珊:我第一年去美國考試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錢,當時年紀還小,也沒有概念,只想專心打好球。之後就是第一年資格考試考過了,才看到報導,爸媽說家裡的錢只夠支持這一次考試,如果這一次考不過,就打算把房子賣掉再支持一次考試。其實,我在考試時是不知道的,之後知道了很感動,很慶倖不用為此賣掉房子。

新京報: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要走你這條路,還是很困難的。

馮珊珊:要學習任何一樣東西,甚至達到世界水準的話,都離不開各方面的支持,包括政府、協會、還有社會各界力量。我當時挺幸運的,可以加入廣州青少年隊來學習這個運動。當然,現在學習高爾夫有更多的管道了,國內有很多高爾夫青少年培養機構和學院,包括我自己也在家鄉廣州做了一個青少年工作室和高爾夫學院,平時會做一些免費的高爾夫體驗推廣,也把一些國外的培育理念複製到中國來,這樣孩子們不用像我當年一樣,一定要出國找教練、找學院,才可以系統學習高爾夫。

新京報:你的成功無疑會激勵更多人,你怎麼看“馮珊珊效應”?

馮珊珊:很多年前,大家就拿我和韓國的樸世莉相比。樸世莉的成就帶動了一批又一批的韓國青少年學習高爾夫,並且激勵他們成為職業高爾夫球員。但對我來說,我其實一直覺得自己更像是一隻“小白鼠”,很多東西大家不知道會走到哪一步,所以我都是去摸索和嘗試,可以給後輩提供一些經驗的分享。當然,我很開心這次拿到世界第一向所有人證明,中國人可以在高爾夫領域有所建樹,這樣會給後輩更多信心吧,讓他們知道走的是一條看得到未來的道路。

新京報:有人說你是高球界的李娜,但知名度還有差距。去年體壇財富榜,你排第4,打敗了易建聯、林丹、丁俊暉等人,但“馮珊珊”或者說“高爾夫”仍不被熟知,你覺得“委屈”嗎?

馮珊珊:我覺得這跟項目的普及程度有關,其實運動員的成績和項目的普及是相輔相成的,我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應該是個明星或者怎麼樣,我就是一個高爾夫運動員,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好自己,剩下的可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3 不打高爾夫可能當翻譯

新京報:賽後你說最後一推時,感覺要發抖了,但在直播中,大家看到你總在微笑,奧運會也是如此。保持“樂觀”的秘訣是什麼?

馮珊珊:我本來就是一個相對開朗的人,爸媽說我小時候屬於大大咧咧的人,有什麼不開心了,睡一覺起來又會沒事,忘記不開心的事情會特別快。秘訣我覺得首先就是“自我暗示”吧,我每次出去打球之前,心裡緊張時,會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不去看對手打得怎麼樣,挑戰自己。

新京報:在世界頂級巡迴賽上立足,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馮珊珊:我覺得應該是旅行吧。平常真的是連續幾周跨國家跨時區的,像這一次就是連續6周的比賽都在不同的國家和城市。無論是對當地環境的適應,食物、時差各方面的適應,都需要一一克服,所以說旅行應該是最難的地方。

新京報:競技體育,如果想要有好成績,是不是需要有個“奔頭兒”,就是所謂的精神支撐,你感覺你的精神支撐是什麼?

馮珊珊:這個問題我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是我的動力吧。我一直都覺得我還有上升的空間,還有很多潛力沒有挖掘出來,我會不斷地追求更好的成績,不斷地想要讓自己更加進步。

新京報:打球18年,有沒有想過放棄高爾夫?

馮珊珊:從來沒有。從我開始打球到現在,雖然說小時候爸爸一直很嚴厲,中間也有很多挫折,但從來沒想過放棄高爾夫,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新京報:如果再給你一次職業選擇,不打高爾夫,最想做的是什麼?

馮珊珊: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會選擇高爾夫,但是不行的話,可能會做個翻譯吧,因為我對語言方面挺有興趣,有一定天分吧。

新京報:以前你說過,可能27歲、28歲就退役,現在已經28歲了,還打下一屆奧運會嗎?

馮珊珊:說實話,在我剛剛上巡迴賽時,想過打完10年美巡就不打了,但是當時還沒有奧運會這件事情。高爾夫重回奧運後,很多事情都改變了,特別是去年和今年,我的第9年和第10年,狀態都還很好,很有競爭力,甚至現在到了世界第一,所以下一屆的東京奧運會我要爭取參加,其他事情在東京奧運會後才會考慮吧。

新京報:退役後打算做什麼?

馮珊珊:我現在已經在做一些鋪墊,我覺得應該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這個運動做些什麼。我現在開了一個高爾夫學院,把我的教練在美國的那一套帶回國內,讓小朋友可以不用出國,花比較低的價錢就能得到一樣的培訓,我平時回家時也會找時間去看看這些小朋友。可能真正退役後,時間會多很多,除了學院,其他可能也會有,還是想要在這個行業做一點貢獻吧。

專題采寫/新京報記者 李欣 白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