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隱私面單”並非一勞永逸 全面普及還要再等等

快遞面單又稱快遞詳情單, 一般至少包含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 以及寄遞物品明細等資訊。 面單一式四份,

寄件者、收件人各一份, 當地快遞營業點一份, 快遞員一份。 而所謂的隱私面單, 就是將快遞面單上的客戶姓名、手機號、位址等部分內容以符號代替。 消費者個人隱私資訊將在電子面單上被加密處理。

近日, 國內部分快遞物流企業開始試用快遞“隱私面單”。 今年1月, 圓通推出隱私面單系統;3月, 菜鳥也相繼推出相似系統。 一位元快遞公司的系統架構師表示, 一旦商家採用菜鳥的隱私面單系統之後, 菜鳥提供給快遞公司的將是不完整的收件資訊。 據悉這種“隱私面單”正在杭州、上海、南京、蘇州地等及新疆、青海、甘肅、陝西、寧夏等地試點。

目前, 各電商平臺都在努力落實使用者資訊保護制度, 但消費者的資訊還是不斷被洩露,

主要問題就出在快遞環節。 快遞運輸的鏈路很長, 貼有消費者真實資訊的包裹從收件到運輸、派件, 層層經手後才能抵達用戶手中, 每一個環節都存在資訊洩露的風險。 尤其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 電子面單尚未普及, 很多快遞網點都需要保存一聯消費者的面單作為憑據。 這些資訊一旦被不法分子掌握, 將給用戶造成很大隱患。

為了保護收件人資訊, 很多地區郵政管理部門都會定期召集企業集中銷毀快遞面單。 網上也隨處可見防面單資訊洩露教程, 包括裁剪、用修正液覆蓋、用花露水稀釋字體等。 實際上, 這些事後的措施很可能是白費功夫, 因為消費者資訊很可能在包裹到手之前就已經滿世界流傳了。

“隱私面單”只能保障部分環節。

“資訊洩露不僅僅在快遞運輸過程中, 因此建立一個全流程的面單資訊管理機制十分重要。 ”蘇州市郵政管理局局長馬文欣認為, “這個機制應該包括面單資訊的管理、內部資訊化的監管, 以及追責機制。 ”

畢竟, 之前發生的多起快遞企業員工出售客戶運單資訊的事件說明, 即使簽署保密協定, 也不能防止個別人為了利益鋌而走險。 這也就意味著, 保護個人資訊不能止於“隱私面單”, 還要從技術和法律上加以管理。

就技術層面而言, 要從源頭起就將個人資訊保護好。 “隱私面單”只能堵住快遞過程中少數環節的漏洞, 剩下的任何一個環節仍然可能成為資訊洩露的源頭。 對此, 近日成立的快遞實名制資訊安全聯盟給出“後臺實名制+前臺隱私化”的方案,

從源頭將使用者資訊資料分離, 使用者收派資訊保存在物流公司、手機號保護資訊存儲在運營商、實名制系統認證資料存儲至公安系統, 或許是解決快遞資訊安全的有效途徑。

就法律層面而言, 應加快建立健全統一的個人資訊安全保護法。 雖然我國現行的很多法律都涉及個人資訊安全, 但有些分散, 若能統一管理, 效果會更好。

據菜鳥網路資深安全專家王樂介紹, 有些夠不上立案標準的資訊洩露人員被快遞企業辭退後, 換個公司還能繼續幹。 對此, 上海市公安局網安部門聯手菜鳥網路, 推動建立了物流快遞行業從業人員資訊共用平臺, EMS、圓通、中通、申通、德邦、韻達、宅急送等多家企業加入,

販賣客戶資訊的人員列入從業“黑名單”, 永不錄用。 (xinra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