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解讀之五

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解讀之五

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象, 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

黨的十九大報告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 充分肯定了全面從嚴治党取得的卓著成效, 明確提出了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的戰略任務。 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工作報告對5年來波瀾壯闊的反腐敗鬥爭發展歷程進行了全面回顧, 指出“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 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同時, 強調要“強化不敢腐的震懾, 紮牢不能腐的籠子, 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為在新時代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具體路徑。 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按照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 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 以堅如磐石的決心、堅不可摧的力量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保證。

把反腐敗鬥爭擺上興党興國新高度

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指出, 黨中央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擺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接過歷史的接力棒, 作出“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莊嚴承諾, 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深刻認識腐敗導致人亡政息的歷史規律, 指出“任憑腐敗蔓延確實有亡黨亡國的危險, 真反腐敗才能興党興國”, 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戰略佈局,

把反腐敗鬥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面, 擺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強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正義是最強的力量”, “不得罪腐敗分子, 就必然會辜負黨、得罪人民”, 彰顯了力挽狂瀾的政治魄力和以身許党許國的責任擔當;始終保持冷靜清醒, 作出“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科學判斷, 以“不惜得罪千百人, 決不辜負十三億”的使命擔當, 用最堅決的態度減少腐敗存量, 用最果斷的措施遏制腐敗增量, 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 深化標本兼治構建良好政治生態;告誡全黨全面從嚴治党永遠在路上, 反腐敗鬥爭是一場輸不起的鬥爭, 必須保持政治定力, 把握力度和節奏, 以猛藥去屙、重典治亂的決心,
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 堅決把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 五年來, 黨中央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 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 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 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 不能腐的籠子越紮越牢, 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築, 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 我們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浴火重生, 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

堅決把腐敗蔓延勢頭遏制住

形勢決定任務。 在1993年以來一直沿用“依然嚴峻”基礎上,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化對反腐敗鬥爭形勢的認識, 增加“複雜”二字, 強調反腐敗才能興党興國。 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 “當前, 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面對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相互交織形成利益集團,

嚴重危害黨和國家政治安全的複雜形勢,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 “政治腐敗是最大的腐敗”, 並以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態度, 果斷處置、堅決剷除周永康、孫政才、令計畫等黨內的野心家、陰謀家, 消除了重大政治隱患, 保證了黨和國家事業健康發展、長治久安。 沒有重點就抓不出成績。 五年來, 我們把握政策、突出重點, 嚴肅查處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 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 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 把三類情況同時具備的作為重中之重。 同時, 嚴肅查處把原則和紀律掛在嘴上, 背後卻大搞權錢交易、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典型;表面上理想信念堅定, 背地裡卻拜大師、做法會,不信馬列信鬼神的典型,發揮了震懾和警示作用。中央紀委和各級紀律檢查機關加大執紀審查力度,突出執紀審查的政治性,轉變執紀方式,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全國31個省區市實現轄區內執紀審查、紀律處分全覆蓋,實現由“懲治極少數”向“管住大多數”拓展。五年來,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1218.6萬件(次),處置問題線索267.4萬件,立案154.5萬件,處分153.7萬人,其中廳局級幹部8900余人,縣處級幹部6.3萬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5.8萬人。實踐表明,5年來力度不減、節奏不變,腐敗蔓延勢頭得到有力遏制,形成了不敢腐的持續威懾,治標為治本贏得了時間。

讓反腐懲惡給老百姓帶來更多獲得感

“蠅貪”和“微腐敗”損害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群眾獲得感,揮霍基層群眾對党的信任,反腐敗必須清除這個“大禍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各類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讓老百姓感受到全面從嚴治党實實在在的成效。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指出,中央紀委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開展專題調研,召開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專項整治,重點對25個省區市263個問題督查督辦,通報曝光42起典型案例。突出審查重點,加大對“小官大貪”懲處力度,嚴肅查處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強佔掠奪問題,對膽敢向扶貧資金財物“動乳酪”的嚴懲不貸。對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對扶貧工作不務實不扎實、脫貧結果不真實、發現問題不整改的嚴肅問責。堅持以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基層延伸,探索開展市縣巡察。各地市縣黨委通過深化政治巡察,發揮“顯微鏡”和“探照燈”作用,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一些存在多年的基層矛盾得到化解,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

決不讓腐敗分子躲進避罪天堂

隨著反腐敗力度不斷加大,一些腐敗分子把外逃作為後路,潛逃導致大量資金外流,不將他們緝拿歸案、繩之以法,黨和人民都不答應。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指出,“黨中央把反腐敗追逃追贓提升到國家政治和外交層面,納入反腐敗工作總體部署”。中央和地方反腐敗協調小組加強統一領導,建立集中統一的協調機制,公佈百名外逃人員紅色通緝令,連續組織開展“天網行動”,把懲治腐敗的天羅地網撒向全球。2014年以來,共從9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3453名、追贓95.1億元,“百名紅通人員”中已有49人落網,一大批外逃腐敗分子被緝拿歸案,新增外逃人員大幅下降,形成了有力震懾。堅持追逃防逃兩手抓,有力遏制人員外逃和贓款外流,構建起不敢逃、不能逃的有效機制,向全世界釋放出一追到底的堅定決心。深化國際反腐敗執法合作,確立“零容忍、零障礙、零漏洞”國際合作三原則。五年來,無論是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還是APEC會議,無論是G20峰會還是“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奏響中國反腐強音,闡述中國反腐主張,牢牢佔據道義的制高點。中國在為全球反腐敗治理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的過程中,向全世界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也在反腐敗國際合作、構建國際反腐新秩序的舞臺上逐漸由“參與”走向“主導”。

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在“五年來的工作體會”第六條中清醒指出,“腐敗,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就一直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不過有時輕有時重。任何公權力都面臨被腐蝕的危險,執政黨永遠會面對與腐敗的鬥爭。”相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相對於伴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始終的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相對於艱巨繁重的反腐敗鬥爭任務,目前取得的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還只是初步的,尚未形成勝勢、定勢。只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歷史週期率,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作為新時代党的建設的八項重點任務之一進行了全面部署,指出“當前反腐敗鬥爭依然嚴峻複雜的形勢沒有變,鞏固壓倒性態勢、贏得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也對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提出了工作建議,這為新時代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提供了基本遵循,進一步堅定了全黨全社會戰勝腐敗的信心。趙樂際同志在中央紀委監察部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大會上重點強調,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強化不敢腐的震懾,紮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不鬆勁、不停步、再出發,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我們要更加自覺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保持政治定力,深化標本兼治,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在市縣黨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力度。加大追逃追贓力度,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建設覆蓋紀檢監察系統的檢舉舉報平臺。鞏固擴大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奮力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通過全黨全社會的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背地裡卻拜大師、做法會,不信馬列信鬼神的典型,發揮了震懾和警示作用。中央紀委和各級紀律檢查機關加大執紀審查力度,突出執紀審查的政治性,轉變執紀方式,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全國31個省區市實現轄區內執紀審查、紀律處分全覆蓋,實現由“懲治極少數”向“管住大多數”拓展。五年來,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1218.6萬件(次),處置問題線索267.4萬件,立案154.5萬件,處分153.7萬人,其中廳局級幹部8900余人,縣處級幹部6.3萬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5.8萬人。實踐表明,5年來力度不減、節奏不變,腐敗蔓延勢頭得到有力遏制,形成了不敢腐的持續威懾,治標為治本贏得了時間。

讓反腐懲惡給老百姓帶來更多獲得感

“蠅貪”和“微腐敗”損害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群眾獲得感,揮霍基層群眾對党的信任,反腐敗必須清除這個“大禍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各類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讓老百姓感受到全面從嚴治党實實在在的成效。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指出,中央紀委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開展專題調研,召開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專項整治,重點對25個省區市263個問題督查督辦,通報曝光42起典型案例。突出審查重點,加大對“小官大貪”懲處力度,嚴肅查處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強佔掠奪問題,對膽敢向扶貧資金財物“動乳酪”的嚴懲不貸。對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對扶貧工作不務實不扎實、脫貧結果不真實、發現問題不整改的嚴肅問責。堅持以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基層延伸,探索開展市縣巡察。各地市縣黨委通過深化政治巡察,發揮“顯微鏡”和“探照燈”作用,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一些存在多年的基層矛盾得到化解,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

決不讓腐敗分子躲進避罪天堂

隨著反腐敗力度不斷加大,一些腐敗分子把外逃作為後路,潛逃導致大量資金外流,不將他們緝拿歸案、繩之以法,黨和人民都不答應。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指出,“黨中央把反腐敗追逃追贓提升到國家政治和外交層面,納入反腐敗工作總體部署”。中央和地方反腐敗協調小組加強統一領導,建立集中統一的協調機制,公佈百名外逃人員紅色通緝令,連續組織開展“天網行動”,把懲治腐敗的天羅地網撒向全球。2014年以來,共從9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3453名、追贓95.1億元,“百名紅通人員”中已有49人落網,一大批外逃腐敗分子被緝拿歸案,新增外逃人員大幅下降,形成了有力震懾。堅持追逃防逃兩手抓,有力遏制人員外逃和贓款外流,構建起不敢逃、不能逃的有效機制,向全世界釋放出一追到底的堅定決心。深化國際反腐敗執法合作,確立“零容忍、零障礙、零漏洞”國際合作三原則。五年來,無論是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還是APEC會議,無論是G20峰會還是“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奏響中國反腐強音,闡述中國反腐主張,牢牢佔據道義的制高點。中國在為全球反腐敗治理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的過程中,向全世界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也在反腐敗國際合作、構建國際反腐新秩序的舞臺上逐漸由“參與”走向“主導”。

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在“五年來的工作體會”第六條中清醒指出,“腐敗,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就一直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不過有時輕有時重。任何公權力都面臨被腐蝕的危險,執政黨永遠會面對與腐敗的鬥爭。”相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相對於伴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始終的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相對於艱巨繁重的反腐敗鬥爭任務,目前取得的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還只是初步的,尚未形成勝勢、定勢。只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歷史週期率,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作為新時代党的建設的八項重點任務之一進行了全面部署,指出“當前反腐敗鬥爭依然嚴峻複雜的形勢沒有變,鞏固壓倒性態勢、贏得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也對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提出了工作建議,這為新時代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提供了基本遵循,進一步堅定了全黨全社會戰勝腐敗的信心。趙樂際同志在中央紀委監察部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大會上重點強調,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強化不敢腐的震懾,紮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不鬆勁、不停步、再出發,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我們要更加自覺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保持政治定力,深化標本兼治,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在市縣黨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力度。加大追逃追贓力度,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建設覆蓋紀檢監察系統的檢舉舉報平臺。鞏固擴大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奮力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通過全黨全社會的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