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六旬老人收藏數千張景點門票,見證秦皇島旅遊的發展變遷

在不久前咱們小島舉辦的第二屆河北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上, 小編在秦皇島旅遊商品展廳內, 見到了很多本厚重的秦皇島旅遊門票收藏集, 裡面收藏的景區門票涵蓋了秦皇島絕大多數景點, 時間橫跨四十餘年, 面值從五分到幾十元, 數量多達千余張, 令人十分震驚。

詢問工作人員得知, 這些老門票收藏集是一位叫王勝明的老人提供的, 他收集了數千張秦皇島多個景點不同時期的門票, 我們見到的只算得上冰山一角。 為此, 我們於近日走訪了這位六旬老人, 來瞭解他和那些門票背後的故事。

>>>>

十年有餘, 收藏秦皇島景區門票千余張

△ 王勝明向我們展示他收藏的秦皇島景區門票

王勝明先生現年66歲, 出於個人愛好從事收藏旅遊門券已十年有餘了, 在港務局工作時便養成了收集門票的愛好, 退休後加入了秦皇島門券收藏協會, 發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從那時起便走上專業的收藏之路。 現如今, 王老收藏的門票已有4萬余張, 涵蓋景區景點、各類博物館、世界遺產、紅色旅遊、古今人物等各種類別, 其中僅秦皇島相關門票就已經達到12冊, 超過1500張(絕大多數為秦皇島景區景點老門票)。

△王勝明在收藏櫃前向我們介紹票券收藏情況

王勝明向我們展示了他的部分收藏品, 旁邊擺著的幾本厚厚的冊子, 冊子裡全是整理出來的全市各個景點的不同時期的門票, 每個景點都有幾十種不同的版本。

△ 王勝明收藏的秦皇島景區門票中天下第一關的部分門票

床上散落著他特意找出來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門票。 在散票中, 有幾張門票引起我們的注意。 天下第一關一角錢的門票, 就像放大幾倍的公車票, 有些泛黃, 正面畫著天下第一關城樓的簡單圖畫, 背面是天下第一關的簡略介紹,

相似樣子的還有燕塞湖索道遊覽券。

△ 一角錢的天下第一關門票和燕塞湖索道遊覽券

△ 山海關一中紀念票

>>>>

積少成多,用門票記錄秦皇島旅遊發展

小編觀察到,王勝明收藏的各種門票都是用橘黃色的硬紙加底,再塑封,然後分門別類地放到冊子裡,這樣的冊子他放了幾個櫃子。王勝明的老伴邢阿姨說:“連被窩裡都是,哪兒都是門票。開始挺反對的,後來看他著迷了,索性就支持他了。有時看他半夜還在整理門票,很擔心他的身體。”從開始的一張兩張的搜集,到如今千余張的門票收藏冊,王勝明付出了很多精力和心血。

△ 展前準備,朋友幫忙整理票券

“我收集的我市老門票多數是托熟人在景區找的,也有自己與親友去過的景點,退休以前去過的景點門票我都留著,也是一個念想。”王勝明說,門票由簡單變複雜,由單薄變豪華,不斷更新的旅遊門票見證了我市旅遊產業的突飛猛進、景區內容的不斷豐富,更記錄著秦皇島旅遊的不斷發展。

在從事收藏活動的同時,他還積極利用研究成果撰寫文章,製作展集與全國券友共饗。他撰寫《我的家鄉——秦皇島》系列文章、製作的門券展集《人傑地靈秦皇島》、《山海關的淒美愛情傳說》等在券界媒體發表後,引起了門券收藏界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5.18國際博物館日”王勝明博物館門券收藏展

△燕山大學門券展上王勝明向觀展學生介紹門券

王勝明還在燕山大學、玻璃博物館、山海關長城博物館等秦皇島多個展覽場所舉辦了多次門券收藏展。除了本地的眾多次展覽,他還曾受邀在四川、南京、北京等多個地區參與過不同主題的多次展覽活動,把秦皇島文化帶到全國各地,讓大家進一步的瞭解秦皇島這座美麗的海邊城市。

>>>>

收集門票,收穫感動

在收集門票的過程中,王勝明也遇到了許多熱心人,在他的抽屜裡至今保存著一個從廈門寄來的信封,記錄著一段緣分。2012年,王勝明在北戴河舉辦一次門券交流展,來自錦州的一名遊客對秦皇島的風土人情非常感興趣,王勝明便贈予他一些紀念票。交談中,這名遊客得知王勝明想要一張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門票,便托廈門的朋友買了門票郵寄過來。“現在,我們也會經常聯繫。”王勝明說。

一張小小的門票,

背後講述著一個溫暖人心的故事;

而一張張不同時期的景區門票,

記錄了秦皇島旅遊的發展史;

王勝明用一本本景區門票收藏冊,

見證了秦皇島旅遊的歷史和變遷,

也懷抱著對家鄉旅遊的美好期許,

期待秦皇島旅遊越來越好!

△ 山海關一中紀念票

>>>>

積少成多,用門票記錄秦皇島旅遊發展

小編觀察到,王勝明收藏的各種門票都是用橘黃色的硬紙加底,再塑封,然後分門別類地放到冊子裡,這樣的冊子他放了幾個櫃子。王勝明的老伴邢阿姨說:“連被窩裡都是,哪兒都是門票。開始挺反對的,後來看他著迷了,索性就支持他了。有時看他半夜還在整理門票,很擔心他的身體。”從開始的一張兩張的搜集,到如今千余張的門票收藏冊,王勝明付出了很多精力和心血。

△ 展前準備,朋友幫忙整理票券

“我收集的我市老門票多數是托熟人在景區找的,也有自己與親友去過的景點,退休以前去過的景點門票我都留著,也是一個念想。”王勝明說,門票由簡單變複雜,由單薄變豪華,不斷更新的旅遊門票見證了我市旅遊產業的突飛猛進、景區內容的不斷豐富,更記錄著秦皇島旅遊的不斷發展。

在從事收藏活動的同時,他還積極利用研究成果撰寫文章,製作展集與全國券友共饗。他撰寫《我的家鄉——秦皇島》系列文章、製作的門券展集《人傑地靈秦皇島》、《山海關的淒美愛情傳說》等在券界媒體發表後,引起了門券收藏界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5.18國際博物館日”王勝明博物館門券收藏展

△燕山大學門券展上王勝明向觀展學生介紹門券

王勝明還在燕山大學、玻璃博物館、山海關長城博物館等秦皇島多個展覽場所舉辦了多次門券收藏展。除了本地的眾多次展覽,他還曾受邀在四川、南京、北京等多個地區參與過不同主題的多次展覽活動,把秦皇島文化帶到全國各地,讓大家進一步的瞭解秦皇島這座美麗的海邊城市。

>>>>

收集門票,收穫感動

在收集門票的過程中,王勝明也遇到了許多熱心人,在他的抽屜裡至今保存著一個從廈門寄來的信封,記錄著一段緣分。2012年,王勝明在北戴河舉辦一次門券交流展,來自錦州的一名遊客對秦皇島的風土人情非常感興趣,王勝明便贈予他一些紀念票。交談中,這名遊客得知王勝明想要一張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門票,便托廈門的朋友買了門票郵寄過來。“現在,我們也會經常聯繫。”王勝明說。

一張小小的門票,

背後講述著一個溫暖人心的故事;

而一張張不同時期的景區門票,

記錄了秦皇島旅遊的發展史;

王勝明用一本本景區門票收藏冊,

見證了秦皇島旅遊的歷史和變遷,

也懷抱著對家鄉旅遊的美好期許,

期待秦皇島旅遊越來越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