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暴走下架、雞條複播,“台網”綜藝的內容紅線和廣告主的憂傷

文 | 趙二把刀

曾幾何時, “下架”是網生內容的專屬名詞, 網劇、網大和網綜屢有“下架”風波, 然而進入2017年, 熱門的電視綜藝遭遇停播乃至下架也很常見——電視綜藝和網綜的差別或許還在, 但是在面對的內容紅線似乎已經在同一水準, 這對於所有綜藝人而言, 或將是進入“新常態”。

然而讀娛君的擔心是, 這些年對於內容創業的投資風口, 暴走漫畫等都有多輪融資, 拿了投資之後如果遭遇下架(停播)對於整個行業還是有相當大的傷害的——更受傷的或許還有在綜藝領域一擲千金的品牌廣告主們, 因為爆款綜藝難覓, 下架和停播對於整個綜藝生態尤其是商業化層面的傷害也是巨大的。

停播後, 《暴走大事件》遭全面下架

網綜的“新常態”?

《暴走大漫畫》已經開播五季, 中間也有停播的現象, 原因也很多, 比如製作未完成、主創請假去旅行等等, 但此次“五季”全面下架確實很罕見,

也喚起了很多隱藏的王尼瑪喜愛者的感慨。

作為一家踩著網生內容風口成長起來的網路脫口秀, 《暴走大事件》和其製作公司可謂是近年來的當紅內容創業公司。

目前, 暴走漫畫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圍繞王尼瑪、王尼美、張全蛋等知名IP,

開拓了從漫畫、網路視頻、脫口秀、直播節目、綜藝秀及遊戲、表情包、電影等衍生產品的產品矩陣, 並且受到了資本的追捧, 截止目前, 暴走漫畫團隊已融資三輪, 估值近30億。

作為暴走漫畫的拳頭產品, 《暴走大事件》的停播, 不僅是使用者惋惜、客戶傷心, 對於投資人而言, 更意味著不可測因素的增加….

事實上, 《暴走大事件》並不是孤立, 很多網綜也都遭遇過下架的危機, 小S《姐姐好餓》、馬薇薇《黑白星球》、王思聰《hello, 女神》、《吐槽大會》、《舉杯呵呵呵》等多部網綜都曾經遭遇過下架的“意外”, 只是有一些可以重新剪輯上線, 而有一些則因為種種原因就此消失。

而和網綜相比, 熱門電視綜藝的停播造成的影響或者更大, 畢竟, 按理說電視綜藝對於節目內容把控應該更強,

但到了2017年, 電視綜藝也屢屢觸碰到了內容紅線。

進入2017年, 多部熱門電視綜藝停播

《極限挑戰3》複播顯真情

從暑期開始, 很多熱門電視綜藝紛紛停播。 先是《金星秀》於8月30日停播, 後有《極限挑戰》於9月8日停播, 就連口碑一向走俏甚少負評的《鏘鏘三人行》和《見字如面》也分別於9月12日和19日陸續停播...

尤其是《極限挑戰》和《見字如面》的停播, 更是引發了業界內外的譁然。 先來看《見字如面》, 作為一檔文化類節目, 能夠走紅已然不易, 被人民日報等官媒屢屢點贊——誰知, 看上去“根正苗紅”的文化類節目也並不安全。 《見字如面》第二季剛開播便被叫停, 業界譁然, 即便題材、類型與政策要求高度契合, 無過度娛樂之嫌, 但這並不意味著毫無風險。

而《極限挑戰》第三季的停播則是站在綜藝金字塔頂尖的迷思——雞條是近年來最好的電視綜藝, 吸金能力十足, 而且趣味性和正能量也相當不錯, 所以此次停播造成的影響也很大——但《極限挑戰》作為爆款的不俗之處在於, 複播之後的兩期節目都相當搶眼, 也讓觀眾們感受到了節目組的誠意,應該說是挽回了一些損失吧。

進入2017年的電視綜藝下架危機,對於本來就面對互聯網衝擊的電視綜藝生態圈也不是好消息——近年來品牌廣告的預算是越來越難撬開了。幾年前憑藉廣告招商會上的綜藝PPT圈錢時代已經過去,廣告主看明星、看創意就決定大量投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綜藝整體市場的盤面雖然在擴大,但是個體項目的圈錢難度在增加,天價冠名費的現象也已經難覓蹤跡。

“下架”屢屢發生,“限娛”或許是趨勢,而深層次的意義或許是在改造整個電視綜藝行業吧...所以,才有行業觀察者認為,真人秀和脫口秀之後,電視綜藝的趨勢如下:

芒果領銜、浙江江蘇東方和北京的晚飯是,穩定老IP邊轉型押寶慢綜藝;

二線衛視大幅進軍垂直節目,比如文化、親子、美食、裝修、汽車、旅行等。

總體而言,電視螢幕上未來或許要少一些熱鬧,但同樣,招商的壓力也會增加。

台網紅線“同一標準”

但綜藝市場前景仍很廣闊

事實上,進入2017年的這輪下架熱,並不是偶發事件,之前相關部門已經有多次的導向性檔頒佈。

先是2016年廣電推出的“限娛令3.0”使得一干電視綜藝紛紛躺槍,不少綜藝節目轉投管理相對寬鬆的網路平臺,因此2016年應該是網路綜藝勢頭正猛的一年。到了2017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的實施提出電視網路“同一標準同一尺度”。而9月21日主管部門領導更是在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指出某些內容“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風氣”,甚至已經“陷入搖頭丸、搖錢樹等泥淖”。

所以,未來對於內容的監管,或將常態化。

但“紅線”並非制約台網綜藝人的創新腳步,尤其是讀娛君關注的網綜側,創作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比如,《吐槽大會》雖然開播就遭遇停播,但整改後的《吐槽大會》成為現象級綜藝,更是開發了《脫口秀大會》等多檔衍生網綜。再比如,轉網的《爸爸去哪兒5》更是成了年度的網綜流量王,不僅節目精彩依舊,剛剛收官的這一季,一眾萌娃仍然是火爆全網...

對於擁有創作和製作能力的綜藝人而言,電視管道如果受限,網路也同樣可以做出優秀的節目,如轉戰網路的竇文濤的《圓桌派》,就是近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網綜節目,所以紅線雖在,但對於綜藝人而言,適應後的創作的空間仍然很大。

誠如馬東所言,停播整改讓綜藝人更瞭解了舞臺的邊兒在哪裡,其實是創作者和管理者之間的互動。

當然,這場常態或許將改變目前的綜藝商業模式——因為政策原因導致的節目下架,所有已錄製完成的節目的贊助投入就相當於打了水漂。而進入2017年,下架的內容來看,節目品質以及影響力俱是上乘,這兩點也是品牌廣告主投放時所看中的最大要素。

下架對品牌廣告主而言,不僅是曝光率的損失,更是相關配合的整體行銷的停滯——所以未來,品牌廣告主除了要考慮節目品質之外,更要關注節目是否安全,以及在簽約的時候,付款條款上或許會著重標出:如遭遇停播….

最後,讀娛君認為,《暴走大事件》應該可以回來,但對於一些敏感事件的播報和解構或許會更加謹慎,畢竟,拿了錢的暴走漫畫和王尼瑪,不僅要對觀眾負責,也要為投資人負責。

*本文為讀娛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也讓觀眾們感受到了節目組的誠意,應該說是挽回了一些損失吧。

進入2017年的電視綜藝下架危機,對於本來就面對互聯網衝擊的電視綜藝生態圈也不是好消息——近年來品牌廣告的預算是越來越難撬開了。幾年前憑藉廣告招商會上的綜藝PPT圈錢時代已經過去,廣告主看明星、看創意就決定大量投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綜藝整體市場的盤面雖然在擴大,但是個體項目的圈錢難度在增加,天價冠名費的現象也已經難覓蹤跡。

“下架”屢屢發生,“限娛”或許是趨勢,而深層次的意義或許是在改造整個電視綜藝行業吧...所以,才有行業觀察者認為,真人秀和脫口秀之後,電視綜藝的趨勢如下:

芒果領銜、浙江江蘇東方和北京的晚飯是,穩定老IP邊轉型押寶慢綜藝;

二線衛視大幅進軍垂直節目,比如文化、親子、美食、裝修、汽車、旅行等。

總體而言,電視螢幕上未來或許要少一些熱鬧,但同樣,招商的壓力也會增加。

台網紅線“同一標準”

但綜藝市場前景仍很廣闊

事實上,進入2017年的這輪下架熱,並不是偶發事件,之前相關部門已經有多次的導向性檔頒佈。

先是2016年廣電推出的“限娛令3.0”使得一干電視綜藝紛紛躺槍,不少綜藝節目轉投管理相對寬鬆的網路平臺,因此2016年應該是網路綜藝勢頭正猛的一年。到了2017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的實施提出電視網路“同一標準同一尺度”。而9月21日主管部門領導更是在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指出某些內容“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風氣”,甚至已經“陷入搖頭丸、搖錢樹等泥淖”。

所以,未來對於內容的監管,或將常態化。

但“紅線”並非制約台網綜藝人的創新腳步,尤其是讀娛君關注的網綜側,創作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比如,《吐槽大會》雖然開播就遭遇停播,但整改後的《吐槽大會》成為現象級綜藝,更是開發了《脫口秀大會》等多檔衍生網綜。再比如,轉網的《爸爸去哪兒5》更是成了年度的網綜流量王,不僅節目精彩依舊,剛剛收官的這一季,一眾萌娃仍然是火爆全網...

對於擁有創作和製作能力的綜藝人而言,電視管道如果受限,網路也同樣可以做出優秀的節目,如轉戰網路的竇文濤的《圓桌派》,就是近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網綜節目,所以紅線雖在,但對於綜藝人而言,適應後的創作的空間仍然很大。

誠如馬東所言,停播整改讓綜藝人更瞭解了舞臺的邊兒在哪裡,其實是創作者和管理者之間的互動。

當然,這場常態或許將改變目前的綜藝商業模式——因為政策原因導致的節目下架,所有已錄製完成的節目的贊助投入就相當於打了水漂。而進入2017年,下架的內容來看,節目品質以及影響力俱是上乘,這兩點也是品牌廣告主投放時所看中的最大要素。

下架對品牌廣告主而言,不僅是曝光率的損失,更是相關配合的整體行銷的停滯——所以未來,品牌廣告主除了要考慮節目品質之外,更要關注節目是否安全,以及在簽約的時候,付款條款上或許會著重標出:如遭遇停播….

最後,讀娛君認為,《暴走大事件》應該可以回來,但對於一些敏感事件的播報和解構或許會更加謹慎,畢竟,拿了錢的暴走漫畫和王尼瑪,不僅要對觀眾負責,也要為投資人負責。

*本文為讀娛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