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這四個地方,是人體健康的開關,你要是不知道就太可惜了!

《黃帝內經》可以說是中醫學的奠基之作, 這本書其實包括《素問》和《靈樞》兩個部分, 一般的人對於《素問》比較熟悉, 因為其中涉及的主要是陰陽五行、藏象理論、病因病機、養生防病等方面, 與人們生活親身體會密切聯繫, 容易理解。 而《靈樞》主要是講針灸、穴位、針灸治療規律等, 相對《素問》要抽象和專業一些, 所以《靈樞》在老百姓中就不如《素問》受歡迎了。

事實上, 《靈樞》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結合一些基礎的中醫知識, 還是可以很好地理解這本書的。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靈樞》當中的“海論”。

“海論”是《靈樞》的第三十三篇,

為什麼有這個名字呢?

古人認為“海”能夠容納百川, 彙聚了來自江河湖泊的水, 是生命懶以生存的水分的來源。 所以, 運用取象比類的方法, 以自然界東西南北的四海來類比人體的四個相應部位, 來解釋它們彙聚氣血、滋養形體的重要作用。

那個這四海分別是什麼呢?《靈樞·海論》指出:“人有髓海,

有血海, 有氣海, 有水穀之海, 凡此四者, 以應四海。 ”

1.髓海。 腦部髓海是元神之府, 是神氣的來源, 臟腑經絡活動的主宰。

髓海為邪氣侵擾則表現為神志狂躁、舉止混亂, 動作明顯過於輕巧敏捷超過平時的限度;髓海不足, 就會出現眩暈耳鳴、腿腳疲軟、眼目昏花、身體容易感覺疲倦嗜睡。

2.血海。 也叫做“十二經脈之海”, 指的是沖脈, 它起源于胞宮, 伴足少陰腎經向上循行, 是十二經脈的根本, 三焦原氣彙聚的地方, 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血海邪氣亢盛, 就會覺得自己身體脹大、心情鬱悶, 但也不知道是什麼病;血海不足, 總是覺得自己身體狹小、情志消沉、但是也說不出患了什麼病。

3.氣海。 胸部是氣海, 是人體宗氣彙聚的地方, 宗氣貫注心脈而行呼吸。

氣海邪氣亢盛, 就會出現胸中滿悶不舒、呼吸喘促、面色紅赤;氣海不足, 就會出現呼吸淺而促、語聲低微。

4.水穀之海。 指的是胃, 主受納飲食水谷, 是營氣、衛氣的化源之地, 即是氣血生化之源。

水穀之海邪氣亢盛, 就會出現脘腹脹滿;水穀之海不足, 就會出現饑餓也不願意進食。

既然已經知道了人體“四海”是指什麼, 那麼對於我們在針灸治療的時候有哪些指導意義呢?

《靈樞·海論》當中指出, 水穀之海“其腧上在氣街(氣沖), 下至三裡(足三裡)”;血海“其腧上在於大杼,

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上巨虛、下巨虛)”;膻中“其腧上在於柱骨之上下, 前於人迎”;髓海“其腧上在於其蓋(百會穴), 下在風府”。

明確指出這“四海”經氣輸注體表的穴位, 書中記載在臨床應用時應當“審守其輸, 而調其虛實, 無犯其害, 順者得複, 逆者必敗” 。 也就是說, 在臨床運用四海理論, 需要謹慎審查, 全面掌握四海對應的穴位。 調理治療四海的偏虛偏實, 採用補虛瀉實的方法, 不能倒行逆施觸犯禁忌。 只有遵循這樣的原則, 才能快速地恢復健康;違背這樣的原則, 只會使人體衰敗。

【本文由“妙手坊”獨家提供,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柳池, 未經書面授權, 任何(自)媒體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