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某原料價格瘋漲引行業上下游企業矛盾,徹底解決恐需看歐企臉色!

11月9日, 國內專業生產銷售席夢思床墊夢百合實名舉報TDI生產商涉嫌價格壟斷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稱舉報是為了挽救整個行業於危難, 舉報信的背後有其聘請的律師等獨立協力廠商掌握的證據。 目前被舉報的四家企業暫不願就此作出回應。

這是今年繼PVC壟斷案件判決後, 又一個塑膠原材料壟斷案例, 也折射出塑膠原材料市場漲價對下游企業造成損害的無奈!

無法忍受TDI漲價的夢百合

TDI產品全稱甲苯二異氰酸脂, 主要用於軟泡、塗料、彈性體和膠粘劑, 其上游供應商為大型石化企業及基礎化工企業,

下游客戶主要是聚氨酯軟泡、塗料、膠粘劑、彈性體的生產企業。 其中軟質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應用市場最為廣泛, 占TDI總消費量的70%以上, 主要應用于家居、建築和運輸領域。

TDI的生產投資成本高、技術難度大, 具有較高的資本和技術壁壘。 目前, 國內只有4家企業進行生產, 分別是滄州大化、東南電化、甘肅銀光和煙臺巨力, 4家廠商合計佔有近60%的國內市場份額, 其他由巴斯夫和科思創等國際巨頭供應。

矛盾的焦點是TDI價格的暴漲。 11月9日, TDI的主流市場報價為3.75萬元/噸, 而今年7月, TDI的價格還在2.3萬元/噸, 4個月來價格上漲了約60%。 而進一步追溯, 2016年6月前, TDI的價格曾長期維持在1.25萬元/噸, 一年半以來價格已上漲了兩倍。 去年10月, TDI的價格曾短期內由1.8萬元/噸跳漲至5萬元/噸,

後又跌回到2.5萬元/噸左右。

面對上游原材料價格的劇烈上漲, 夢百合公司聘請了獨立協力廠商進行了幾個月的調查, 也曾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 但是連續的漲價, 企業最後選擇了實名舉報。

材料上漲下游企業度日如年

“這幾家企業多次通過召開行業協會、電話會議等形式,

在價格上進行協同, 同時調整TDI價格, 開會的時間和漲價的時間一致, 漲價的時間和幅度也是高度一致。 ”倪張根介紹, 他聘請的獨立協力廠商通過調查已掌握了這幾個廠家協同漲價的證據。

據瞭解, 國內市場價格居高不下, 同時貨源緊缺, 但國際市場上相對穩定, 一直維持在3000美元/噸左右。 就在國內價格暴漲的同期, 有廠家還在向海外出口, 且出口價格遠遠低於其國內的銷售價格。

TDI價格倒掛而且價差懸殊的不正常現象長期存在。 據生意社援引海關資料, 今年9月, 我國TDI的進口量為6358.6噸, 平均單價3830.41美元/噸, 當月出口量為8099.5噸, 平均單價為2791.8美元/噸, 進出口價格噸差超過1000美元。 另據查詢,

整個9月份, TDI的國內報價一直維持在3.95萬元/噸, 換算成美元約5949美元/噸, 這個價格是出口價的兩倍有餘。

今年11月, 歐洲知名企業巴斯夫被爆出TDI產品還有致癌物質被大面積召回, 並關閉了德國一家TDI生產工廠, 進一步導致全球TDI貨源緊張。

TDI的價格及貨源緊缺, 根源在於技術壁壘導致無法形成大面積的量產, 同時市場上並未有更加理想的替代物原料, 然而TDI中部分物質遇水會形成致癌物, 也一直受到詬病。

打破技術壁壘方可緩解多方矛盾

在未來, TDI缺貨和價格居高不下依然是一個常態, 只有尋找更好的替代產品及打破歐洲企業技術壁壘, 才可讓下游企業活得更好的生存空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