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明遠消失的一年:摘下“百度太子”帽子,做起了IP生意?

作者/曹樂溪

在三裡屯漫咖啡兜了兩圈, 我才在角落裡找到沒帶眼鏡, 一身休閒打扮的李明遠。

此時距離他從百度副總裁的位置上離職, 已經過去一年。 期間人們對這位曾帶領百度向移動端轉型的80後高管的出走有諸多解讀, 面對爭議, 如今李明遠顯得雲淡風輕, “當時我和百度以及Robin(李彥宏)也溝通過, 雙方都決定不再回應此事。 ”

而這次重新走入公眾視野, 李明遠的身份已經變為“貓片執行董事”, 在前幾天《凡人修仙之仙界篇》新書發佈會上正式亮相。 誠然, 目前李明遠主要精力仍放在新一代住宅社區開發和智慧化建設方面, 這和他過去的從業背景經歷很接近, 那為什麼會選擇跨界加入一家成立不到3年的IP孵化運營機構?

雖然在百度時期也曾分管貼吧, 李明遠坦言自己很少直接參與到文化相關的產業中。 但這兩年, 他注意到數位技術、網路社群已經開始深刻影響文娛創作和製作行業,

“互聯網成了最大的推動力, 解放了創作的生產力和活力, 從網劇到網綜都產生了一些具備超級影響力的IP和品牌, 對用戶運營也將會發生更大的作用, NETFLIX就是一個例子。 ”

貓片在他看來, 是一家對IP孵化、頭部和長尾運營都有獨特模式的公司,

在下游製作能力方面也開始佈局。 近期掌閱上市, 閱文市值破千億, 火星小說獲得4000萬美元B+輪投資等消息, 似乎在驗證IP泛娛樂開發的市場前景與內容運營的價值。

貓片的路在何方?李明遠的加入又能為這家創業公司帶來哪些變化?

一群懂宅男的高管

雖然正式加入貓片成為執行董事是今年國慶期間才敲定的, 但李明遠與貓片早有淵源。 2015年6月貓片2015戰略發佈會上, 時任百度集團副總裁的李明遠就曾出席活動;今年7月的貓片·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 李明遠也到場並發表演講, 只是彼時身份已變為“資深互聯網專家”。

事實上在2015年初, 李明遠與金色傳媒總裁、貓片創始人王裕仁見過一次,

“他是一個跟你不熟就話不多的人, 所以第一次見面他都沒怎麼說話。 ”李明遠回憶, “我們真正聊的比較多是貓片發佈會之後, 他們想做融資, 問我怎麼看這個事情。 我說你們到底想做什麼, 他就給我講貓片的願景, 我才發現他其實很健談。 ”

如果說以實習生身份加入百度, 30歲進入百度最高決策層的李明遠, 是互聯網圈的職業傳奇, 是所謂“凡人修仙”的典範, 那麼同樣年少得志的王裕仁走得是另一條路徑。 父親是協成地產董事長王曉航, 母親是著名導演楊陽, 他本人則是劍橋數學系的學霸, 精通英日雙語, 在留學期間就開始參與編劇、製片工作。

貓片執行董事長王裕仁

“王裕仁屬於明明可以不用拼, 卻比絕大多數人更拼的那一類人, ”在李明遠看來。 最近貓膩小說改編的《將夜》正在拍攝中, 作為製片人的王裕仁天天去現場盯外景, 瘦了20斤。 “前陣子一直住在新疆, 回北京可能也就一周, 然後跟劇組轉場到貴州, 他基本上都要在那邊。 ”

儘管接管了老牌影視製作公司金色傳媒,王裕仁想做的卻是更加互聯網化的產品。在金色傳媒之外獨立運營的貓片,可以被看做是一個IP運營平臺,主要解決兩件事:一方面是深耕強IP,“把一個千萬粉絲的IP,變成億萬票房的東西”;另一方面則是為原生作品創造新玩法,比如將IP背後的粉絲分層,進行精准運營,滿足其個性化需求。

“那時候是2015年底,我把貓片的BP發給一些跟我認識的VC,但沒有幾家能夠看懂。有兩個合夥人和我說,這種偏創作的項目他們看不准,特別關心誰是真正的掌舵人。所以後來我們還是決定,先把團隊搭起來再融資。”

從目前貓片的管理層就能看出純粹的互聯網基因,而且成員非常男性化,“都是一群五大三粗的性情中人,”李明遠半開玩笑道。除了他與王裕仁,CTO徐海峽是盛大文學的原CTO,總編輯李利新為龍的天空、縱橫中文網創始人之一,CEO劉豐曾任迅雷COO,也與李明遠是百度時期同事。

他們身上有一些共性:膽子大,有想法,對內容和產品有執著。而這樣的團隊架構,自然導致貓片的儲備項目看起來非常傾向于男頻文學:《將夜》、《紫川》、《龍蛇演義》、《無限恐怖》、《冠軍教父》......目前市場似乎是女性觀眾和大女主戲的天下,會不會改編影視作品不受歡迎?

“我也曾經提過這個問題,有些平臺女性用戶的比例就很高,儲備的IP也偏女性。”李明遠覺得受眾分化並不是問題,“女性對內容消費的投入是很強的,但周邊消費的能力上可能遠不如男性粉絲。宅男會花2000塊錢買手辦,如果你把IP開發看成是一個完整業態的話,男性消費能力是非常強的。”

高投入全CG大電影

《凡人修仙傳》

貓片瞄準數字製作

這個月初,貓片與閱文集團為忘語的新書《凡人修仙之仙界篇》舉辦發佈會,同為網文界大神的貓膩發來視頻祝福。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就坐在李明遠旁邊,看到如上場面“虎軀一震”:這是幾個意思,古龍給金庸發賀電?

都說文人相輕,但貓片作為IP運營機構的優勢就在於,團隊與作者能有良好溝通,這讓他們積累了不少大神作者尤其男頻作者資源。“貓片的團隊特別理解宅男,能設身處地為作者著想。”李明遠認為,“你一旦能夠走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就會發現,溝通邏輯以及思維方式都是很有意思的。”

貓片CEO劉豐提出過“IP年輕化”的概念,針對新一代年輕用戶時間碎片化、興趣多元化、生活娛樂化的需求,貓片為《凡人修仙》打造了AR卡牌、書模、短片、漫畫、衍生周邊等全媒體IP運營計畫,還專門做了《凡人修仙之仙界篇》的APP,將線上社區打造成類似小說世界觀中的“宗門系統”,增強與讀者粉絲的互動。

除了正在開發中的《將夜》與《凡人修仙傳》,貓片還拿到了常書欣的駭客犯罪故事《駭罪》,

以及新海誠《她和她的貓》改編權,針對每個IP和其用戶特點做不同的運營。劉豐曾在採訪中透露,“《駭罪》的運營我們很可能會讓互聯網大佬和我們一起來玩,到了《她和她的貓》的時候,很可能我們就在公司了養貓了。真正做起來的好產品都是精細化、特立獨行的。 ”

新海誠《她和她的貓》

網文作者其實和藝人一樣,需要與專業平臺合作,保持作品持續開發與運營的能力。作為專門搞移動軟體的人,李明遠坦言為一部文學作品單獨做APP,從需求角度沒有太大意義,“但這對作者而言非常重要,他認為這是他的’孩子’。對貓片而言,想做服務型企業,就要先把作者服務做好,所以我們要有這個投入。”

“作者很care自己作品的生命週期,而國內一些公司過去只是把版權拿過來,看能不能屯著升值。”李明遠也在觀察海外的運作模式,作者與出版社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有時出版社還會專門成立工作室圍繞作者服務。這才是IP孵化與運營的良性模式,即多方合作,平臺、作者與協力廠商公司形成合作開發以及利益分享機制,而不是彼此快速收割紅利套現。

除了IP運營,貓片未來也有計劃搭建自己的製作團隊。“我現在的想法是往數位製作的方向去發展,偏技術,做深自己的優勢。”

李明遠告訴剁椒娛投(ID:ylwanjia),拍攝《將夜》前,團隊和某流量小生前前後後談了半年,結果對方檔期根本定不下來。“所以做這種事不經濟,我們現在用CG製作,讓武術專家去做真人捕捉,製作完了我可以換臉,前期就可以節約演員的檔期。”

貓片目前正在製作《凡人修仙傳》的全CG動畫電影,計畫2019年上映,製作團隊彙集《生化危機》、《殺戮都市GANTZ:O》、《進擊的巨人》、《蘋果核戰記》等作品的好萊塢以及日本的頂級動畫人。今年7月公佈的3分半預告片耗資1200萬,發佈當日在B站獲得逾50萬點擊,其美輪美奐的畫面與多達數十層的渲染視效令網友歎為觀止。

作為貓片的掌舵人,王裕仁把眼光放的很遠:先請國外優秀的創作者來一起製作國漫IP,然後就是瞄準文學、動漫、遊戲等分眾市場,在海外建立分公司或當地企業合作,“是把戰艦開到敵人的港口上去”。

這一切的前提是耐心打磨作品。李明遠表示,《凡人修仙》專案啟動比預計要晚半年,因為導演和製作總監都是日本人,所以雙方需要反復溝通,讓製作團隊理解故事,研讀原著,同時也在日本做了小說推廣,驗證故事的市場生命力,也為電影未來的海外發行做準備。

技術驅動的IP孵化平臺是星辰大海?

原本李明遠只是以貓片投資人的身份進入董事會,但隨著公司逐漸步入正軌,“可做的事多了”。作為執行董事,他會更多思考接下來的戰略佈局角以及產品定位。

李明遠告訴剁椒娛投(ID:ylwanjia),貓片未來有可能也會以技術驅動開發新的平臺。他也在觀察下游的發行通路在做什麼,“今天很多公司在精准分發或者需求匹配上做得並不好,比如你打開愛奇藝或者優酷的首頁,跟我打開的一模一樣,這是因為很多公司缺少技術意識,還在把它當做一個雜誌而非平臺在做,潛力沒有被釋放,用戶線上時長到了一定階段你就會發現瓶頸。只有騰訊想明白了,微信一直在做去中心化。”

目前業內做IP孵化與運營的顯然不止貓片一家。三叔有南派泛娛,唐家三少除了自己的公司有大神圈,霸唱背後則由新華先鋒打理版權授權事宜,還有更多公司希望把一些中游有潛力的作者帶到一線去,創造新的大IP。“做這個事情既要理解作者,又要理解產業,還要理解資本,想幾端都搞清楚彼此需求並不容易。”

唐家三少

從專案開發來看,成立兩年多的貓片並沒有操之過急。2015年,貓片發佈包括《陽神》、《紫川》、《神墓》《將夜》在內一系列IP與改編及推廣計畫。這些項目中,只有《將夜》電視劇會在明年推出,並與天神娛樂開發遊戲版。此外貓片還會推出《駭罪》、《龍蛇演義》以及《三生三世枕上書》,籌備已久的《凡人修仙傳》CG電影則定檔2019年。

“如果你有特別大的自有資金,可以同時啟動幾個項目,當然前提也是有足夠好的團隊。在不具備資源無限的情況下,也可以多出讓一些項目股權來獲得短期回報,目前我們沒有這樣的計畫。”

李明遠表示,貓片開發的專案會保有主控權,因此開發節奏以穩步扎實為主,“像《無限恐怖》年初就嘗試啟動,還有《冠軍教父》,這個項目我也很有想法,明年又是世界盃,但就是怕同時啟動這麼多專案精力跟不過來,還得稀釋股權,所以就說先緩緩。”

除了考慮貓片的發展,李明遠更多精力放在人工智慧+住宅建築的結合上,他認為純做互聯網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少了,而在衣食住行、婚喪嫁娶這些大的消費場景中,“住”仍然有待開發。

“我有一個小的基金,主要是投技術驅動領域的內容。現在孵化了一系列的企業,目前在做的偏向於底層,先讓這套智慧化的東西能形成作業系統。明年4月份,我們可能會辦一個比較大的展會。”

比起百度時期手下管理7000多人,平衡與妥協成為慣常,如今的工作狀態讓李明遠感到更加自由,“我是個做產品的人,不是特別喜歡在這個歲數做管理。以前的工作有太多都是你需要協同與平衡,現在要麼你聽我的,要麼你說服我。”

從BAT這樣的巨頭企業跳出來重新開始自己的事業,壓力並不是沒有。李明遠有時會想起與自己另一位老師、曾經的“百度貼吧之父”俞軍之間的談話,“我問他你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神,我們是做出來的,你是natural born for this,這種時代在等著你的感覺,會不會有壓力?”

要做喜歡和擅長的事,俞軍告訴李明遠。“做一個心裡沒底的事情,你就會特別在意這種東西,但如果是做一件喜歡和擅長的事,就容易去消化壓力。外界不懂你,但至少你自己懂自己。”

臨走前,李明遠談到最近有人找自己聊一個項目,“他們給我講基因和社交的關係,說可以通過基因測出人的抗壓能力,我說你們這要是成功了,應該叫’命運規劃局’啊!”雖然抱有懷疑,但產品經理的換位元思考慣性讓他仍對此感到好奇,“我準備自己去測測,”他笑著說。

儘管接管了老牌影視製作公司金色傳媒,王裕仁想做的卻是更加互聯網化的產品。在金色傳媒之外獨立運營的貓片,可以被看做是一個IP運營平臺,主要解決兩件事:一方面是深耕強IP,“把一個千萬粉絲的IP,變成億萬票房的東西”;另一方面則是為原生作品創造新玩法,比如將IP背後的粉絲分層,進行精准運營,滿足其個性化需求。

“那時候是2015年底,我把貓片的BP發給一些跟我認識的VC,但沒有幾家能夠看懂。有兩個合夥人和我說,這種偏創作的項目他們看不准,特別關心誰是真正的掌舵人。所以後來我們還是決定,先把團隊搭起來再融資。”

從目前貓片的管理層就能看出純粹的互聯網基因,而且成員非常男性化,“都是一群五大三粗的性情中人,”李明遠半開玩笑道。除了他與王裕仁,CTO徐海峽是盛大文學的原CTO,總編輯李利新為龍的天空、縱橫中文網創始人之一,CEO劉豐曾任迅雷COO,也與李明遠是百度時期同事。

他們身上有一些共性:膽子大,有想法,對內容和產品有執著。而這樣的團隊架構,自然導致貓片的儲備項目看起來非常傾向于男頻文學:《將夜》、《紫川》、《龍蛇演義》、《無限恐怖》、《冠軍教父》......目前市場似乎是女性觀眾和大女主戲的天下,會不會改編影視作品不受歡迎?

“我也曾經提過這個問題,有些平臺女性用戶的比例就很高,儲備的IP也偏女性。”李明遠覺得受眾分化並不是問題,“女性對內容消費的投入是很強的,但周邊消費的能力上可能遠不如男性粉絲。宅男會花2000塊錢買手辦,如果你把IP開發看成是一個完整業態的話,男性消費能力是非常強的。”

高投入全CG大電影

《凡人修仙傳》

貓片瞄準數字製作

這個月初,貓片與閱文集團為忘語的新書《凡人修仙之仙界篇》舉辦發佈會,同為網文界大神的貓膩發來視頻祝福。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就坐在李明遠旁邊,看到如上場面“虎軀一震”:這是幾個意思,古龍給金庸發賀電?

都說文人相輕,但貓片作為IP運營機構的優勢就在於,團隊與作者能有良好溝通,這讓他們積累了不少大神作者尤其男頻作者資源。“貓片的團隊特別理解宅男,能設身處地為作者著想。”李明遠認為,“你一旦能夠走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就會發現,溝通邏輯以及思維方式都是很有意思的。”

貓片CEO劉豐提出過“IP年輕化”的概念,針對新一代年輕用戶時間碎片化、興趣多元化、生活娛樂化的需求,貓片為《凡人修仙》打造了AR卡牌、書模、短片、漫畫、衍生周邊等全媒體IP運營計畫,還專門做了《凡人修仙之仙界篇》的APP,將線上社區打造成類似小說世界觀中的“宗門系統”,增強與讀者粉絲的互動。

除了正在開發中的《將夜》與《凡人修仙傳》,貓片還拿到了常書欣的駭客犯罪故事《駭罪》,

以及新海誠《她和她的貓》改編權,針對每個IP和其用戶特點做不同的運營。劉豐曾在採訪中透露,“《駭罪》的運營我們很可能會讓互聯網大佬和我們一起來玩,到了《她和她的貓》的時候,很可能我們就在公司了養貓了。真正做起來的好產品都是精細化、特立獨行的。 ”

新海誠《她和她的貓》

網文作者其實和藝人一樣,需要與專業平臺合作,保持作品持續開發與運營的能力。作為專門搞移動軟體的人,李明遠坦言為一部文學作品單獨做APP,從需求角度沒有太大意義,“但這對作者而言非常重要,他認為這是他的’孩子’。對貓片而言,想做服務型企業,就要先把作者服務做好,所以我們要有這個投入。”

“作者很care自己作品的生命週期,而國內一些公司過去只是把版權拿過來,看能不能屯著升值。”李明遠也在觀察海外的運作模式,作者與出版社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有時出版社還會專門成立工作室圍繞作者服務。這才是IP孵化與運營的良性模式,即多方合作,平臺、作者與協力廠商公司形成合作開發以及利益分享機制,而不是彼此快速收割紅利套現。

除了IP運營,貓片未來也有計劃搭建自己的製作團隊。“我現在的想法是往數位製作的方向去發展,偏技術,做深自己的優勢。”

李明遠告訴剁椒娛投(ID:ylwanjia),拍攝《將夜》前,團隊和某流量小生前前後後談了半年,結果對方檔期根本定不下來。“所以做這種事不經濟,我們現在用CG製作,讓武術專家去做真人捕捉,製作完了我可以換臉,前期就可以節約演員的檔期。”

貓片目前正在製作《凡人修仙傳》的全CG動畫電影,計畫2019年上映,製作團隊彙集《生化危機》、《殺戮都市GANTZ:O》、《進擊的巨人》、《蘋果核戰記》等作品的好萊塢以及日本的頂級動畫人。今年7月公佈的3分半預告片耗資1200萬,發佈當日在B站獲得逾50萬點擊,其美輪美奐的畫面與多達數十層的渲染視效令網友歎為觀止。

作為貓片的掌舵人,王裕仁把眼光放的很遠:先請國外優秀的創作者來一起製作國漫IP,然後就是瞄準文學、動漫、遊戲等分眾市場,在海外建立分公司或當地企業合作,“是把戰艦開到敵人的港口上去”。

這一切的前提是耐心打磨作品。李明遠表示,《凡人修仙》專案啟動比預計要晚半年,因為導演和製作總監都是日本人,所以雙方需要反復溝通,讓製作團隊理解故事,研讀原著,同時也在日本做了小說推廣,驗證故事的市場生命力,也為電影未來的海外發行做準備。

技術驅動的IP孵化平臺是星辰大海?

原本李明遠只是以貓片投資人的身份進入董事會,但隨著公司逐漸步入正軌,“可做的事多了”。作為執行董事,他會更多思考接下來的戰略佈局角以及產品定位。

李明遠告訴剁椒娛投(ID:ylwanjia),貓片未來有可能也會以技術驅動開發新的平臺。他也在觀察下游的發行通路在做什麼,“今天很多公司在精准分發或者需求匹配上做得並不好,比如你打開愛奇藝或者優酷的首頁,跟我打開的一模一樣,這是因為很多公司缺少技術意識,還在把它當做一個雜誌而非平臺在做,潛力沒有被釋放,用戶線上時長到了一定階段你就會發現瓶頸。只有騰訊想明白了,微信一直在做去中心化。”

目前業內做IP孵化與運營的顯然不止貓片一家。三叔有南派泛娛,唐家三少除了自己的公司有大神圈,霸唱背後則由新華先鋒打理版權授權事宜,還有更多公司希望把一些中游有潛力的作者帶到一線去,創造新的大IP。“做這個事情既要理解作者,又要理解產業,還要理解資本,想幾端都搞清楚彼此需求並不容易。”

唐家三少

從專案開發來看,成立兩年多的貓片並沒有操之過急。2015年,貓片發佈包括《陽神》、《紫川》、《神墓》《將夜》在內一系列IP與改編及推廣計畫。這些項目中,只有《將夜》電視劇會在明年推出,並與天神娛樂開發遊戲版。此外貓片還會推出《駭罪》、《龍蛇演義》以及《三生三世枕上書》,籌備已久的《凡人修仙傳》CG電影則定檔2019年。

“如果你有特別大的自有資金,可以同時啟動幾個項目,當然前提也是有足夠好的團隊。在不具備資源無限的情況下,也可以多出讓一些項目股權來獲得短期回報,目前我們沒有這樣的計畫。”

李明遠表示,貓片開發的專案會保有主控權,因此開發節奏以穩步扎實為主,“像《無限恐怖》年初就嘗試啟動,還有《冠軍教父》,這個項目我也很有想法,明年又是世界盃,但就是怕同時啟動這麼多專案精力跟不過來,還得稀釋股權,所以就說先緩緩。”

除了考慮貓片的發展,李明遠更多精力放在人工智慧+住宅建築的結合上,他認為純做互聯網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少了,而在衣食住行、婚喪嫁娶這些大的消費場景中,“住”仍然有待開發。

“我有一個小的基金,主要是投技術驅動領域的內容。現在孵化了一系列的企業,目前在做的偏向於底層,先讓這套智慧化的東西能形成作業系統。明年4月份,我們可能會辦一個比較大的展會。”

比起百度時期手下管理7000多人,平衡與妥協成為慣常,如今的工作狀態讓李明遠感到更加自由,“我是個做產品的人,不是特別喜歡在這個歲數做管理。以前的工作有太多都是你需要協同與平衡,現在要麼你聽我的,要麼你說服我。”

從BAT這樣的巨頭企業跳出來重新開始自己的事業,壓力並不是沒有。李明遠有時會想起與自己另一位老師、曾經的“百度貼吧之父”俞軍之間的談話,“我問他你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神,我們是做出來的,你是natural born for this,這種時代在等著你的感覺,會不會有壓力?”

要做喜歡和擅長的事,俞軍告訴李明遠。“做一個心裡沒底的事情,你就會特別在意這種東西,但如果是做一件喜歡和擅長的事,就容易去消化壓力。外界不懂你,但至少你自己懂自己。”

臨走前,李明遠談到最近有人找自己聊一個項目,“他們給我講基因和社交的關係,說可以通過基因測出人的抗壓能力,我說你們這要是成功了,應該叫’命運規劃局’啊!”雖然抱有懷疑,但產品經理的換位元思考慣性讓他仍對此感到好奇,“我準備自己去測測,”他笑著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