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嘴唇的有哪些作用 甚至能幫我們判斷對方是否為心儀物件

鳥類沒有嘴唇, 但也生活得很好。 烏龜的嘴唇也硬化成喙。 絕大多數哺乳動物都長有嘴唇, 人類也不例外。 冬天的時候, 我們的嘴唇容易乾裂。 吃飯的時候, 我們還可能將嘴唇誤認為食物, 把嘴唇咬傷。 每到這個時候, 我們不禁會問, 這個環繞嘴巴的超級敏感並且很容易受傷的組織究竟有什麼用。

嘴唇的最基本作用是原始反射, 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我們天生就知道如何吮吸, 並不需要知道學會這種能力的重要性。 吸吮反射和另一種原始反應——覓食反射讓嬰兒哺乳成為一種可能。 覓食反射讓嬰兒將頭轉向任何觸碰其嘴巴或者面頰的事物。 只要有東西擦過新生兒的嘴唇, 覓食反射就會被啟動。

接吻雖然不是全人類的一個共同語言, 但有大約90%的文明使用這種肢體語言。 達爾文指出接吻在一些文化明顯“缺席”。

在2008年的一期《科學美國人》中, 作家奇普-沃克引用英國動物學家德斯蒙德-莫里斯的話指出, 親吻可能源自於靈長類動物為孩子咀嚼食物而後將食物喂給孩 子的行為。 黑猩猩媽媽會咀嚼食物, 而後用自己的嘴唇壓住孩子的嘴唇, 讓食物流入孩子的嘴巴。 後來, 嘴唇相碰可能成為一種緩解焦慮的方式。 嘴唇相碰與食物刺 激結合形成所謂的經典性條件反射。 由於這種條件發射, 嘴唇相碰會讓人產生快感。 此外, 嘴唇中含有大量神經末梢, 親吻成為一種讓人癡迷的行為。

研究員戈登-蓋普指出, 在一個沒有接吻的文化, 性夥伴可能彼此吹臉, 舔、吸或者在性交前摩擦對方的面部。 正如早期的北極探險家所認為的那樣, 所謂的“愛斯基摩式接吻”並不是摩擦鼻子, 而是互相聞, 交換彼此的氣息。 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親吻, 通過聞對方的氣味獲得快感。

蓋普以一群美國大學生為研究物件,

研究接吻行為。 他和同事發現女大學生判斷伴侶是否是接吻好手的一個主要方式就是通過化學線索——味道和氣味。 根據他的研 究, 在沒有接吻前, 女大學生通常不願意與任何男性發生性行為。 不管人類有沒有資訊素, 也不管人類是否能夠探測到資訊素, 接吻都能實現分享體味的作用。 體味 取決於大量因素, 其中包括個人衛生。

在另一項研究中, 蓋普向參與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能夠在第一次接吻之後就發現對方是否對自己感興趣嗎?59%的男性參與者給出肯定答案, 給出肯定答案 的女性參與者比例為66%。 雖然蓋普的研究僅限於美國大學生, 但如果同時參考跨文化資料以及動物研究獲得的證據, 我們有理由得出一個結論——接吻這種親密接觸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嗅探”對方的體味。 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接吻都幫助我們判斷對方是否為我們心儀的物件。

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接吻都幫助我們判斷對方是否為我們心儀的物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