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芋頭的幾個食療方,可治療瘰鬁,淋巴結核……

【性味】辛、滑膩。 生芋有小毒。

【歸經】入脾、胃。

【功能】解毒消腫, 益脾胃, 調中氣。 外用:消炎, 消腫, 止痛。

【主治】瘰鬁, 淋湊趣核。 外用:筋骨痛, 跌打傷, 扭傷, 蛇蟲傷, 蜂螯。

【禁忌】食滯胃痛和腸胃濕熱患者忌食。

【聲名】芋頭性雖安然安祥, 但芋汁粘滯, 若多食則隨意引起腸胃積滯, 甚至胃痛, 故內服治病少, 一樣平常多作外用藥。 若生芋頭外敷或搽擦引起皮膚炎症反響者, 即用生薑搗汁悄然搽之可解;芋汁刺激皮膚而發癢者, 可用熱水燙或用火烘熱即解。

【芋頭食療方精選】

1、芋頭(去皮)、生薑等量, 芋頭搗爛如泥, 生薑搗爛絞汁, 拌入芋頭中, 再加適量麵粉, 攪如糊狀, 按照患處巨細攤於布上貼患處(冬天則要加溫後貼), 一日改換一次(此藥必需當天配製)。 可治肋膜炎, 腹膜炎, 闌尾炎, 腰痛, 腰肌勞損, 坐骨神經痛, 肢體節痛, 肋間神經痛, 跌打傷, 扭傷等症。

2、生芋切片, 摩擦患處, 一日三次, 每次擦非常鐘擺布,

治贅疣、雞眼。

3、生芋加食鹽少許, 搗爛如泥敷患處, 一日改換兩次, 可治筋骨痛, 無名腫毒, 小兒頭上熱癤, 指頭疔。

4、生芋梗擦傷處或搗爛貼敷, 治蛇、蟲咬傷及蜂螫傷。

5、芋莖梗葉, 燒炭存性研末, 用麻油調敷患處, 治黃水瘡。

6、用生芋頭3公斤, 曬乾研末, 另用陳海蜇300克(洗去鹽)及馬蹄300克, 兩味加水煮爛去渣, 配入芋頭粉製成丸如綠豆大, 用溫開水送服, 每次6克, 一日三次;或用鮮芋頭洗淨放鍋內蒸熟剝去皮, 醬油調味, 每日當菜吃。 治瘰鬁, 頸淋湊趣核等症。

7、芋頭粥:芋頭250克擺佈, 去皮切片洗淨與粳米100克同煮粥, 煮熟後油鹽調味食用。 有散結, 寬腸, 下氣浸染。 合用於大便單調便結, 婦女產後惡露排出不暢等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