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市人大開展《重慶市獻血條例(修訂草案)》立法調研

《重慶市獻血條例(修訂草案)》即將在本月迎來第三次審議。 11月15日, 市人大常委會組成調研組, 開展了《重慶市獻血條例(修訂草案)》立法調研。

據介紹, 《重慶市獻血條例(修訂草案)》已先後經過了市四屆人大常委會兩次審議, 為進一步加深對獻血工作的瞭解, 審議好《重慶市獻血條例(修訂草案)》, 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了此次立法調研。

加強血液安全監管不容忽視

當天, 調研組一行來到市血液中心, 詳細瞭解了血液採集、製備、檢測、儲存、發放等采供血流程。 “這裡就是血液安全的最後一道關口。 ”在市血液中心血液篩查實驗室裡,

市血液中心相關負責人指著正在運行的檢測儀器介紹說, “我們的每一袋血, 都要在實驗室經過三次檢測, 且所有檢測項目均合格, 才能發往醫院救治病人。 ”

該負責人介紹, 為有效保障血液安全, 從2015年起, 市血液中心、萬州區中心血站、涪陵區中心血站、黔江區中心血站、合川區中心血站、奉節縣中心血站等6個核酸集中化檢測點陸續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 檢測標本共計78489例, 鑒別出HBV反應性224例, HIV反應性3例。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血液安全直接關係老百姓身體健康, 加強對血液品質的檢測和監管不容忽視。 ”調查組成員表示。

對此, 《重慶市獻血條例(修訂草案)》在采血、供血、用血等流程上增加了有關規定,

明確要求市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會同公安機關、疾控中心等單位建立不適宜獻血人員資訊庫。 明確了采血、臨床用血的包裝、儲存、運輸等, 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衛生標準。 要求醫療機構建立和完善臨床用血管理制度和工作規範, 嚴格執行臨床輸血技術要求, 建立臨床合理用血評價制度。 同時, 還對血站向醫療機構提供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血液等違法行為, 設置了相應罰則。

每個區縣應當設置獻血屋

隨後, 調研組一行來到江北區觀音橋商圈的兩個獻血點實地調研街頭采血情況。

“一遇到商圈搞活動, 我們設在商圈的采血流動車就要遭‘驅逐’, 但那麼多病人需要用血, 這是不允許等待的呀!”市血液中心相關負責人歎了口氣說,

70%以上的獻血來自於街頭獻血, 但目前我市主城區尚無固定的采血點(屋), 這是一個很尷尬的問題。

據介紹, 去年, 我市無償獻血人次達31萬人次, 但全市只有7個固定獻血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獻血場所配置要求》中關於獻血場所數量的規定, 我市應該至少增設8—19個獻血屋。

對此, 有調研組成員認為, 應加強采血點(屋)的建設和流動采血車的保障, 相關部門應給予支持和配合。

《重慶市獻血條例(修訂草案)》明確提出, 市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區縣人民政府應根據人口密度、年獻血人數等情況制定獻血點(屋)設置規劃, 並根據需要配置流動采血車;每個區縣應當至少設置1座獻血屋, 無償使用。

變“要我獻血”為“我要獻血”

調研中, 調研組一行還召開了交流座談會, 聽取了我市采供血工作的情況彙報。

據瞭解, 去年, 我市每千人口獻血率為10.17%, 低於10.5%這一全國平均值。 如何讓大家從‘要我獻血’變為‘我要獻血’, 積極主動地獻血?

對此, 有調研組成員認為, 不僅需要加大激勵措施, 並在臨床用血費用、制度保障方面進行完善和細化, 還需要轉變公眾對無償獻血的認識和觀念。

據瞭解, 《重慶市獻血條例(修訂草案)》首先從激勵機制著手, 明確規定, 市政府和紅十字會對在獻血工作中作出貢獻的單位、個人應該給予表彰和獎勵, 並明確了激勵措施。 同時還細化了獻血者對其獻血資訊的查詢權和錄入權, 特別是錄入資訊可作為用血者與獻血者之間親屬關係的有效證明,

確保激勵措施兌現更便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