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醒」雙十一“剁手”後,你可能遭遇的那些事兒

雙十一過後

各位的銀行卡、餘額寶、螞蟻花唄還好嗎?

在算計著下個月怎麼吃土過生活的時候

是不是還在翹首期盼你們的快遞?

據中國快遞協會預測

今年“雙十一”的快遞包裹量或超10億件

當然

這超過10億的包裹也成為了詐騙分子眼中的肥肉

所以大家在享受購物快感的時候

還要留個心眼兒

給大家看幾個案例警醒一下

看清騙子們的套路

假冒派件員或員警進行詐騙

幾天前, 林小姐接到一個陌生電話, 對方自稱是某快遞公司的送貨人員, 特地告知林小姐她的包裹被暫扣在上海, 經檢測, 包裹中有一張身份證, 兩張信用卡。 還沒等林小姐反應過來, 對方就將電話轉接至“上海市徐匯區公安局”, “對方就說你的資訊已經被盜用了, 在外地開了二三十張信用卡, 有兩三百萬的資金在流動, 涉嫌洗錢, 你已經是嫌疑犯了。 ”

為騙取信任, 對方教林小姐撥打114核實派出所的電話, 林小姐核實後發現號碼一致, 據她的回憶, 當時她想去快遞公司查件, 但對方一直通話進行拖延,

從上午十點一直打到下午一點半, 還不允許林小姐掛斷電話, 隨後, 對方要求林小姐去銀行櫃員機上進行“帳號安全測試”, 接著, 問題就來了。

所謂的測試過程, 其實就是將櫃員機的內容切換成英文, 隨後輸入一串“資金檢查編碼”, 再選擇確認。 聽到這裡, 警惕性強的人一定猜到了, 所謂的編碼就是騙子的銀行帳號, 林小姐銀行卡中的錢, 就這樣轉給了對方。

林小姐回憶了整個過程, “他叫我摁了兩次確認之後, 他說是跟上海徐匯總局連接系統, 因為打開的都是英文介面, 所以我腦子有點恐慌, 我就一步一步確認之後, 紙條就出來了, 他就說你的帳戶被凍結了, 你需要交一筆保證金。 ”

林小姐這才醒悟自己被騙, 然而就在她報警之後,

騙子還打來電話繼續進行詐騙, 甚至還對林小姐進行威脅。 騙子恐嚇:“你先去辦理一個新的微信號出來, 辦不出來, 我跟你講, 一會關到牢裡的時候, 我看你怎麼吃苦。 ”

網購商品收取快遞, 卻碰上了假派件員和假員警, 或許林小姐的遭遇讓人覺得有些離奇, 但頻繁收發快遞的過程中, 使用者資訊洩露帶來的巨大安全隱患卻讓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 而雙十一過後的快遞高峰期, 快遞數量激增, 到貨時間延長, 更是將這種安全隱患放大了無數倍, 這也成為了快遞詐騙分子作案的“黃金視窗”。

除了林小姐遭遇的騙局,快遞詐騙還有其他幾種套路,例如送一個“空包裹”上門,要求消費者貨到付款;又或者假冒客服,通知消費者產品出現品質問題無法出售,並以退款為由索要消費者帳戶資訊;甚至還有詐騙分子謊稱快件丟失,向消費者索要銀行卡帳號資訊承諾進行賠償等等。當快遞和陷阱一起來敲門,我們該如何防範花樣頻出的快遞詐騙?您又是否屬於上當的高危人群?

貨到付款類詐騙

在眾多警方已經破獲的案件中,“貨到付款”類的騙局,最不易被察覺。田先生的遭遇就很有代表性,“我們前段時間剛好在注冊商標,有商標證書檔下來,我就讓前臺付了39元給圓通快遞。看到裡面就是幾張消防的廢紙。既不是我們網購的東西,也不是重要文件。寄件者電話是假的,寄件者沒有實名制。地址寫的也太誇張了,他這個寫的北京,實際攬件是長沙嶽麓。”

面對面收貨類騙局

北京的常女士前段時間在接快遞的同時被盜走了手機SIM卡,用來接收銀行發來的動態驗證碼,騙子盜刷走了她12萬的銀行存款。而此前常女士的身份資訊,比如姓名,銀行卡號,手機號已經在她不知情的前提下被洩露,冒充快遞員的犯罪分子找上門來的時候,常女士的不設防讓自己徹底掉入了陷阱。

常女士告訴記者事情的過程,“當時就是有一個快遞打過來說有我的快遞,我下樓拿。對方手裡有好幾張單子說我們有一個滿意度調查,你能幫我打打鉤嗎?另一個號稱快遞員的人同時打電話過來,說我們一個同事是不是正在給你派快遞啊,你能讓他接一下電話嗎?他信號不好打不通。我就把手機給他了,回來一開機發現未使用sim卡。與此同時,我的手機銀行APP就開始推送動賬通知,第一筆是5萬,後來就把裡面的12萬都轉走了。”

快遞專家趙小敏給梳理了目前已知的三種快遞詐騙類型,“打個電話說有您的快遞要簽收,套取信息;借你的電話用,也會導致你的財物損失;當然市場上還有那種來歷不明貨物的貨到付款。

趙小敏坦言,在如今全民聯網的情況下,完全保護住自己的個人資訊不洩露幾乎不可能。但只要我們加強防範意識,快遞詐騙還是很容易被識破的。

趙小敏提醒,“對於用戶來說,第一是要提高警惕意識。不要對方一旦說提供個人帳戶,銀行密碼,手機接收碼就給人家。對用戶來講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指標,遇到任何快遞,都要先核實資訊,再來決定是否簽收。”

溫馨提示

如果接到自稱是某網站客服的電話,一定要通過可靠的管道向商家核實。

收到快遞時要當面核實查驗,準確無誤即可簽收,發現問題要立刻拒收。

提高警惕意識,保護好個人資訊,勿將身份證號、手機驗證碼等資訊隨意透露給他人。

綜合央視新聞

這裡

有最全的臨沂檢察資訊

編輯:劉譯陽

長按二維碼關注

除了林小姐遭遇的騙局,快遞詐騙還有其他幾種套路,例如送一個“空包裹”上門,要求消費者貨到付款;又或者假冒客服,通知消費者產品出現品質問題無法出售,並以退款為由索要消費者帳戶資訊;甚至還有詐騙分子謊稱快件丟失,向消費者索要銀行卡帳號資訊承諾進行賠償等等。當快遞和陷阱一起來敲門,我們該如何防範花樣頻出的快遞詐騙?您又是否屬於上當的高危人群?

貨到付款類詐騙

在眾多警方已經破獲的案件中,“貨到付款”類的騙局,最不易被察覺。田先生的遭遇就很有代表性,“我們前段時間剛好在注冊商標,有商標證書檔下來,我就讓前臺付了39元給圓通快遞。看到裡面就是幾張消防的廢紙。既不是我們網購的東西,也不是重要文件。寄件者電話是假的,寄件者沒有實名制。地址寫的也太誇張了,他這個寫的北京,實際攬件是長沙嶽麓。”

面對面收貨類騙局

北京的常女士前段時間在接快遞的同時被盜走了手機SIM卡,用來接收銀行發來的動態驗證碼,騙子盜刷走了她12萬的銀行存款。而此前常女士的身份資訊,比如姓名,銀行卡號,手機號已經在她不知情的前提下被洩露,冒充快遞員的犯罪分子找上門來的時候,常女士的不設防讓自己徹底掉入了陷阱。

常女士告訴記者事情的過程,“當時就是有一個快遞打過來說有我的快遞,我下樓拿。對方手裡有好幾張單子說我們有一個滿意度調查,你能幫我打打鉤嗎?另一個號稱快遞員的人同時打電話過來,說我們一個同事是不是正在給你派快遞啊,你能讓他接一下電話嗎?他信號不好打不通。我就把手機給他了,回來一開機發現未使用sim卡。與此同時,我的手機銀行APP就開始推送動賬通知,第一筆是5萬,後來就把裡面的12萬都轉走了。”

快遞專家趙小敏給梳理了目前已知的三種快遞詐騙類型,“打個電話說有您的快遞要簽收,套取信息;借你的電話用,也會導致你的財物損失;當然市場上還有那種來歷不明貨物的貨到付款。

趙小敏坦言,在如今全民聯網的情況下,完全保護住自己的個人資訊不洩露幾乎不可能。但只要我們加強防範意識,快遞詐騙還是很容易被識破的。

趙小敏提醒,“對於用戶來說,第一是要提高警惕意識。不要對方一旦說提供個人帳戶,銀行密碼,手機接收碼就給人家。對用戶來講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指標,遇到任何快遞,都要先核實資訊,再來決定是否簽收。”

溫馨提示

如果接到自稱是某網站客服的電話,一定要通過可靠的管道向商家核實。

收到快遞時要當面核實查驗,準確無誤即可簽收,發現問題要立刻拒收。

提高警惕意識,保護好個人資訊,勿將身份證號、手機驗證碼等資訊隨意透露給他人。

綜合央視新聞

這裡

有最全的臨沂檢察資訊

編輯:劉譯陽

長按二維碼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