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村裡老人拍了組終生難忘的照片 寧波大學生被央視...

昨天, 央視《朝聞天下》欄目報導了一個拍攝鄉村婚紗照, 幫老人圓甜蜜夢的感人故事, 故事背後的主人公是一位寧波學子,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土建學院大二的學生黃昊楠。

故事從麗水松陽一對老夫妻王客元和王蘭蘭開始。 這裡是國家地理雜誌中的“最後的江南秘境”, 保留著許許多多的老手藝, 也保留著浙江省三分之一的古村落, 很多老人一生沒有離開過這裡。

王爺爺今年74歲, 但卻從來沒送過王奶奶什麼東西, 沒有鮮花, 沒有巧克力, 沒有鑽戒, 連一張最普通的婚紗照也沒有。 就算這樣, 52年,

王奶奶不離不棄。

有一天, 他們得到了外人的幫助, 說可以幫他們拍一組婚紗照。 這可把王爺爺王奶奶高興壞了。 即使暮年已至, 王奶奶仍舊做了一陣精心打扮, 因為在婚紗照上, 她要把最美的自己, 呈現給自己陪伴了一輩子的他。 雖然歷經歲月, 王奶奶臉上已滿是皺紋, 身姿也早已不復年輕模樣, 但王爺爺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美的她。 ”

拍攝地換了一個又一個, 婚紗照也拍了一張又一張, 但王爺爺王奶奶臉上的笑容, 不曾變過。 那是發自內心的、幸福的笑容, 即使笑一天, 也不會累。

這就是老一輩的愛情, 他們一生只談一次戀愛, 一次戀愛, 談一生, 而這個願意為他們拍照的“外人”, 正是黃昊楠。

原來, 今年寒假期間, 老家在麗水松陽的黃昊楠在給外公外婆拍金婚照時,

發現老人們都沒有結婚照, 甚至連合影都沒有。 有的說去影樓拍怕被人笑話, 有的說不捨得花這個錢, 影樓拍一套結婚照少說也要花掉一個月的收入。

黃昊楠便想到給老人拍攝鄉村婚紗照, 在與其他四位小夥伴商量之後, 拿出了自己的壓歲錢來為老人們補拍婚紗照, 彌補他們的遺憾。

既然要做, 就要做得專業。 他們請了專業的化妝師。 村裡人接受不了白色的婚紗, 他們又輾轉婚紗店借到了尺碼不同的秀禾服, 花束、頭紗、專業的攝影, 一個不落。

為了解決去影樓尷尬的情景, 他們帶著老人們就在每天相處的村裡拍, 更接近生活。

第一期他們在楊家堂村和村裡另一個90後團隊合作,

免費幫忙拍攝了一張老人的婚紗照, 這也正好成了他們的情人節禮物。 歷盡生活的艱辛和困難, 歲月在這對老人的身上、臉上留下了永遠的記憶, 但黃昊楠卻看到了他們眼裡透露出的帶著羞澀的小幸福。

很快, 情人節的鄉村婚紗照成為了朋友圈的熱點, 更多的朋友關注和參與到這件事情中來。

但是, 隨後他們就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容易, 租借衣服需要資金, 請化妝師需要資金, 洗照片也需要資金, 他們的壓歲錢根本不夠, 於是便想到在網上發起“鄉村婚紗照”眾籌項目, 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援。

因為遠遠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原計劃拍五對老人, 變成了一直拍攝到經費沒有為止。 鄉村婚紗照第二期的報名者,

是一對老人的孫女。 在孫女看來, 外公外婆在年輕的時候沒有拍婚紗照實屬遺憾, 所以想通過這一次的鄉村婚紗照給他們留下最美的回憶。

當奶奶穿上秀禾服的時候, 雖然爺爺表情看似平淡, 但從他看著奶奶的眼神和幫奶奶整理衣服的小動作中, 讓人感受到了滿滿的愛意。

“我們希望給每個想要留下幸福瞬間的老人們, 免費、專業、自在地拍一組合影。 就在他們最熟悉的村子裡, 和此生最愛的人一起。 ”黃昊楠說, 鄉村婚紗照, 還有另一種解讀, 因為我們想把老人每日相處的村莊結合在一起, 把靈氣和溫暖一起封存在照片裡。 與影樓不同, 這也許少了一些千篇一律, 少了一些燈光, 卻多了一些人情, 一些親近和自然。

在這個過程中,

也有不少人問他:為什麼?你只不過是一個大學生。

“我們想給村裡的老人拍一組照片, 無關金錢, 只和長久的愛情有關。 ”黃昊楠說, 結婚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 婚紗照正是記錄下這個美好的東西, 是幸福的定格。

其實, 對有著深厚鄉土情懷的黃昊楠來說, 鄉村婚紗照也許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他內心還藏著一個復興鄉村的夢想。

“剛上大學的時候, 就有人和我說, 畢業後一定不要留在松陽, 一定不要回來。 我問, 為什麼。 他們笑著說,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啊, 這裡的世界太小了, 你再厲害也弄不出什麼名堂。 ”這讓黃昊楠陷入了沉思。

座標松陽的五個成員都是在校大學生, 由興趣而聚在一起。 “我們想以自我的綿薄之力號召大家承擔起鄉村復興的重任, 讓松陽也變得像外面一樣精彩,或者說讓松陽這個最後的江南秘境迸發出它獨特的光芒。”黃昊楠說。記者 黃金

讓松陽也變得像外面一樣精彩,或者說讓松陽這個最後的江南秘境迸發出它獨特的光芒。”黃昊楠說。記者 黃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