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報告」國外預警機研究報告(十六)預警機典型作戰應用:預警機與空中編隊協同作戰樣式分析

《武器與裝備研究選編》

第二部分:國外預警機研究報告

(十六)

預警機典型作戰應用

③預警機與空中編隊協同作戰樣式分析

隨著網路化作戰概念的不斷發展,

各種資料鏈的廣泛應用, 預警機-有人機/預警機-無人機之間的空中編隊協同作戰將成為一種新的作戰模式。 編隊內各單元的協同探測和資訊共用, 做到優勢互補, 分工協作, 實現戰場態勢的協同感知, 同時各平臺彼此分散獨立, 即使單平臺損毀, 對整個“系統之系統”的作戰性能的影響較小。

1.預警機-有人機協同樣式分析

預警機與有人機的協同作戰主要針對的是預警機與戰鬥機編隊的協同作戰, 與其他有人平臺的協同樣式大抵類似, 本報告以預警機與戰鬥機的空中協同典型作戰樣式進行分析。

預警機與戰鬥機編隊的空中協同典型作戰樣式包括:

(1)預警機+戰鬥機常規協同

預警機為編隊實施超視距引導時,

即時獲取大範圍、遠距離情報, 統一進行資訊處理、判斷決策, 通過資料鏈系統實施資訊分發, 指揮行動。 各戰機通過提供的目標資料, 實施超視距導彈攻擊。

預警機的部署位置應視打擊需要、護航能力和敵方能力而定。 通常情況下預警機與殲擊機之間的距離不能超過資料鏈的傳輸距離, 在保證自身安全性的前提下, 預警機將穩定保證殲擊機超視距空戰的需要, 隨著現代導彈技術的進步, 要適當調整預警機相對我方戰機的位置, 保護自身並最大程度地發揮導彈的有效射程。 預警機可以引導殲擊機對入侵敵機實施截擊空戰, 對敵方目標進行超視距空戰,

其引導截擊敵機的基本步驟描述如下:

(1) 掌握空情:預警機按空域或航線巡邏, 探測空情, 並將空情資訊下傳至雷達情報中心或合成指揮所, 與地面警戒雷達發現的空情進行融合處理, 將融合處理後的空情資訊上傳至預警機。

(2) 受領任務:預警機受領戰役指揮所下達的指揮引導命令, 按作戰區域或重點批次實施指揮引導任務。

(3) 指揮引導交接:根據受領的指揮引導任務, 預警機與相關指揮機構進行指揮引導交接, 交接的內容包括:指揮物件的批號、長機飛行員代號、機型、架數、位置、航行諸元等。

(4) 及時通報空情:完成指揮引導交接後, 及時向指揮物件通報空情。

(5) 確定指揮引導方案:預警機根據空戰雙方飛機的機型、性能和空中態勢, 進行目標威脅排序、配批、選擇引導方法等,

確定指揮引導方案。

(6) 進行指揮引導解算:預警機根據具體指揮引導方案, 適時進行指揮引導計算, 確定指揮物件的應飛航行諸元。

(7) 下達引導指令:預警機通過數傳或語音通信方式, 將應飛航行諸元適時通報給指揮對象, 指揮引導截擊。

(8) 發動截擊:殲擊機收到引導指令, 對敵機實施截擊。

(9) 確定截擊效果:判斷目標被毀傷情況, 確定是否繼續截擊。

(10) 指揮引導返航, 退出戰鬥:預警機按計劃完成預警指揮任務;或預警機受損無法繼續執行任務;或預警機受到敵嚴重威脅;或根據上級指揮所的命令, 預警機退出戰鬥, 返航著陸。

預警機超視距引導+本機探測/發射/制導

(2)預警機引導+本機探測發射+僚機制導

敵方戰機進入巡邏空域後, 預警機及早發現並引導戰鬥機飛赴指定空域, 本機完成目標搜索、捕獲、精確跟蹤, 裝訂發射諸元, 生成火控方案並發射導彈, 由編隊中制導位置更好的僚機完成中制導或末制導。

預警機引導+本機探測發射+僚機制導

(3)預警機引導+僚機探測+本機發射制導

敵方戰機進入巡邏空域後,預警機及早發現並引導戰鬥機編隊到達指定空域,僚機負責前置探測目標,完成目標搜索、捕獲、精確跟蹤,通過資料鏈將目標指示資料發送至本機,由本機發射導彈並完成導彈制導。

預警機引導+僚機探測+本機發射制導

(4)預警機引導+僚機探測+本機發射+僚機制導

敵方戰機進入巡邏空域後,預警機及早發現並引導戰鬥機編隊到達指定空域,僚機負責前置探測目標,完成目標搜索、捕獲、精確跟蹤,通過資料鏈將目標指示資料發送至本機,由本機發射導彈,但由僚機完成導彈制導。

預警機引導+僚機探測+本機發射+僚機制導

(5)預警機引導+本機發射+僚機接力制導

敵方戰機進入巡邏空域後,預警機及早發現並引導戰鬥機飛赴指定空域,本機完成目標搜索、捕獲、精確跟蹤,裝訂發射諸元,生成火控方案並發射導彈,完成初制導及部分中制導,由編隊中制導位置更好的僚機完成中制導或末制導。

預警機引導+本機發射+僚機接力制導

2.預警機-無人機協同作戰樣式分析

在空-空、空-地以及空-海等不同作戰環境下,預警機與無人機協同作戰模式通常為無人機前置,充分利用無人機的隱身、蜂群戰術、戰損比小等優勢,深入敵方防區,負責目標探測、目標打擊、毀傷評估等任務。

通常情況下,預警機作為後方指揮所,負責目標探測識別跟蹤、資訊處理、作戰任務分配等,通過資料鏈傳輸給無人機僚機,由無人機進行比較危險的空中格鬥,這會大大提高有人機的安全係數。

從協同任務來分,無人機與有人機的協同作戰,可分為協同態勢感知、協同攻擊、協同防禦等三種模式。

(1)協同態勢感知

在協同態勢感知中,由無人機前置負責探測目標,截獲後通過資料鏈傳送至後方預警機,由預警機負責資訊處理、威脅評判和打擊決策;或利用預警機、無人機的多部雷達同時跟蹤同一目標,有效提高跟蹤品質,即時顯示目標未被跟蹤或者不能跟蹤的狀態,從而極大增強預警機、無人機編隊的狀態感知能力;或利用預警機、無人機共用角度跟蹤資料,可有效地對無源輻射或有源輻射目標實施協同定位。

無人-有人協同態勢感知

此外,預警機與無人機還可利用多基地協同探測方式,實現對超視距、低RCS目標的探測能力。

2008年,美空軍提出預警機/無人機輔助雙基地系統(AWACS Bistatic UAV Adjunct)計畫,將E-3大型預警機後撤,在戰區週邊充當照射源,而裝有接收機、敵我識別器、JTIDS/JCTN發射機的“全球鷹”無人機採取前沿部署方式,負責接收回波信號進行預處理後送至E-3進行綜合處理。

預警機/無人機協同探測

由於無人機前置,明顯降低接收路徑的傳輸損耗,提高信噪比,在擴大單架E-3本身的預警覆蓋範圍之外,實現對低RCS目標的探測能力。此外,因預警機後撤而只需在戰區週邊巡航,因此可避免敵方超視距導彈的遠端攻擊,保障預警機作為戰場高價值裝備的安全。

美軍通過該雙基地機載預警方案,演示無人機執行未來空中預警指揮任務的能力,以及天發/空收的雙基地預警探測能力。

(2)協同攻擊

由一架預警機帶領無人作戰飛機編隊執行空中目標攻擊任務,無人機突前並保持雷達靜默。當無人機高速隱蔽接敵到其武器作用距離範圍時,預警機開啟雷達對目標進行探測,將目標資訊通過協同網路即時傳輸給無人機,啟動無人機武器發射指令,並對飛行中的武器制導,實現對敵目標攻擊。

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預警機負責指揮多架無人機執行攻擊任務,實現分散式協同攻擊作戰。其中,每架無人機各自配備雷達、光電紅外、電子支援等感測器及不同類型武器,在預警機指揮下,作為整體執行目標探測、識別、攻擊、評估等多項任務。

無人機-有人機對空/對地協同攻擊

《武器與裝備研究選編》

第一部分:美國航母研究報告

《武器與裝備研究選編》

第二部分:國外預警機研究報告

國外預警機研究報告(二):美國E-3系列“望樓”預警機

歡迎大家評論

《 召 集 令 》

身懷學術絕技的你速速前來!

1,有學術水準:一定的專業學術水準是必須的!

2,有獨到思想:具深度,廣度,銳度者為最佳!

3,內容範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等不設限!

4,資訊或翻譯類文章:符合上述條件的均可以。

學術plus諮詢/投稿郵箱

xueshuplus@163.com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歡迎各位專家、學者賜稿!投稿連結 http://kjpl.cbpt.cnki.net

學報電話:010-68893411

學報郵箱:dkyxuebao@vip.126.com

預警機引導+本機探測發射+僚機制導

(3)預警機引導+僚機探測+本機發射制導

敵方戰機進入巡邏空域後,預警機及早發現並引導戰鬥機編隊到達指定空域,僚機負責前置探測目標,完成目標搜索、捕獲、精確跟蹤,通過資料鏈將目標指示資料發送至本機,由本機發射導彈並完成導彈制導。

預警機引導+僚機探測+本機發射制導

(4)預警機引導+僚機探測+本機發射+僚機制導

敵方戰機進入巡邏空域後,預警機及早發現並引導戰鬥機編隊到達指定空域,僚機負責前置探測目標,完成目標搜索、捕獲、精確跟蹤,通過資料鏈將目標指示資料發送至本機,由本機發射導彈,但由僚機完成導彈制導。

預警機引導+僚機探測+本機發射+僚機制導

(5)預警機引導+本機發射+僚機接力制導

敵方戰機進入巡邏空域後,預警機及早發現並引導戰鬥機飛赴指定空域,本機完成目標搜索、捕獲、精確跟蹤,裝訂發射諸元,生成火控方案並發射導彈,完成初制導及部分中制導,由編隊中制導位置更好的僚機完成中制導或末制導。

預警機引導+本機發射+僚機接力制導

2.預警機-無人機協同作戰樣式分析

在空-空、空-地以及空-海等不同作戰環境下,預警機與無人機協同作戰模式通常為無人機前置,充分利用無人機的隱身、蜂群戰術、戰損比小等優勢,深入敵方防區,負責目標探測、目標打擊、毀傷評估等任務。

通常情況下,預警機作為後方指揮所,負責目標探測識別跟蹤、資訊處理、作戰任務分配等,通過資料鏈傳輸給無人機僚機,由無人機進行比較危險的空中格鬥,這會大大提高有人機的安全係數。

從協同任務來分,無人機與有人機的協同作戰,可分為協同態勢感知、協同攻擊、協同防禦等三種模式。

(1)協同態勢感知

在協同態勢感知中,由無人機前置負責探測目標,截獲後通過資料鏈傳送至後方預警機,由預警機負責資訊處理、威脅評判和打擊決策;或利用預警機、無人機的多部雷達同時跟蹤同一目標,有效提高跟蹤品質,即時顯示目標未被跟蹤或者不能跟蹤的狀態,從而極大增強預警機、無人機編隊的狀態感知能力;或利用預警機、無人機共用角度跟蹤資料,可有效地對無源輻射或有源輻射目標實施協同定位。

無人-有人協同態勢感知

此外,預警機與無人機還可利用多基地協同探測方式,實現對超視距、低RCS目標的探測能力。

2008年,美空軍提出預警機/無人機輔助雙基地系統(AWACS Bistatic UAV Adjunct)計畫,將E-3大型預警機後撤,在戰區週邊充當照射源,而裝有接收機、敵我識別器、JTIDS/JCTN發射機的“全球鷹”無人機採取前沿部署方式,負責接收回波信號進行預處理後送至E-3進行綜合處理。

預警機/無人機協同探測

由於無人機前置,明顯降低接收路徑的傳輸損耗,提高信噪比,在擴大單架E-3本身的預警覆蓋範圍之外,實現對低RCS目標的探測能力。此外,因預警機後撤而只需在戰區週邊巡航,因此可避免敵方超視距導彈的遠端攻擊,保障預警機作為戰場高價值裝備的安全。

美軍通過該雙基地機載預警方案,演示無人機執行未來空中預警指揮任務的能力,以及天發/空收的雙基地預警探測能力。

(2)協同攻擊

由一架預警機帶領無人作戰飛機編隊執行空中目標攻擊任務,無人機突前並保持雷達靜默。當無人機高速隱蔽接敵到其武器作用距離範圍時,預警機開啟雷達對目標進行探測,將目標資訊通過協同網路即時傳輸給無人機,啟動無人機武器發射指令,並對飛行中的武器制導,實現對敵目標攻擊。

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預警機負責指揮多架無人機執行攻擊任務,實現分散式協同攻擊作戰。其中,每架無人機各自配備雷達、光電紅外、電子支援等感測器及不同類型武器,在預警機指揮下,作為整體執行目標探測、識別、攻擊、評估等多項任務。

無人機-有人機對空/對地協同攻擊

《武器與裝備研究選編》

第一部分:美國航母研究報告

《武器與裝備研究選編》

第二部分:國外預警機研究報告

國外預警機研究報告(二):美國E-3系列“望樓”預警機

歡迎大家評論

《 召 集 令 》

身懷學術絕技的你速速前來!

1,有學術水準:一定的專業學術水準是必須的!

2,有獨到思想:具深度,廣度,銳度者為最佳!

3,內容範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等不設限!

4,資訊或翻譯類文章:符合上述條件的均可以。

學術plus諮詢/投稿郵箱

xueshuplus@163.com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歡迎各位專家、學者賜稿!投稿連結 http://kjpl.cbpt.cnki.net

學報電話:010-68893411

學報郵箱:dkyxuebao@vip.126.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