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上課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可不是你想的那樣

作者簡介:金融量化師, 人生思考者。 這是第366篇原創文章。

我們都很羡慕鄰居家的孩子, 作業寫得快, 單詞背得牢, 考試成績好。 可是, 恰恰我們自己的孩子天天愁作業, 天天愁單詞, 天天愁考試。 近來, 更有一個12歲的孩子, 因為成績不好, 作業太多而割腕自殺了。 孩子留言說:“媽媽我好累...我走了”。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的孩子不能成為優秀的孩子呢?最近, 聽了最強大腦中的記憶大師講了一課, 我決心探究一下真相。

最強大腦指出的原因之一:孩子的記憶方法不對, 應當使用聯想記憶法。 先看一個無厘頭的小段子(在一個春夜雨霏霏的晚上, 一隻蛙在田間叫個不停, 而這塊地種的全是透明的紅蘿蔔)。 可不要小看這個小故事, 裡面可是包括了中小學考試關於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作品的三個重要知識點, 《春夜雨霏霏》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而《蛙》是他的成名作,

獲得了茅盾文學獎, 《透明的紅蘿蔔》已經入選中學課本。

最強大腦指出的原因之二:孩子的記憶力不行, 核心是專注度不夠。 提升專注力確實需要訓練的, 比較有效的方法是“舒爾特方塊”訓練法(下圖), 就是在下面25個格子中, 從1到25按順序進行點擊,

這個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 看誰的速度快。 據說, 連飛行員、宇航員也是利用它進行訓練的。

孩子多動, 注意力不集中, 是不是只訓練就可以解決呢?關於這個問題, 我請教了醫學方面的專家。 從科學的角度講, 這類孩子很多並不是主觀因素造成的,

而是屬於遺傳, 孩子大腦中的神經化學遞質失衡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訓練只能是一種輔助手段, 但叢根本上解決不了問題。 人與人的專注力天生確實有差別, 這個不是病, 而是事實。

國內外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是適度服用呱甲酯及其控釋片,

這類藥物能改善孩子的注意力缺陷, 降低活動水準,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習成績。 更令我驚奇的是, 據說有些正常的孩子也在服用這類藥物, 以提高自己的專注力, 讓成績更好。 如果, 你把它理解成藥可能很難接受, 其實, 你理解成咖啡就好了。

人類發展到今天, 確實是一些概念性的東西在誤導我們, 而真相的背後, 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