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坐著高鐵去成都:一城文藝一城情

『成都』只聽名字, 就很有好感。

水利文化都江堰、不胖不瘦寬窄巷、西蜀第一街錦裡、熙熙攘攘春熙路、時尚薈萃太古裡、好雨時節杜甫草堂、紅牆竹影武侯祠、傾城天下青城山、熊貓寶寶熊貓癱......

還有一幫吃貨想到成都時, 便會哈喇子直流。

西安與成都中間隔著“萬重山”。 很快, 期盼已久的“西成高鐵”就要開通了。 買張高鐵票, 只要三個小時就可到達, 約成都度過週末吧~

除了慣有的成都印象外, 成都還有什麼小眾又文藝的地方呢?小伴帶你逛一逛~~

01

鶴鳴茶館

老成都茉莉飄香

都說成都是“一城市民, 半茶客”、“茶館是小成都, 成都是大茶館, 這些都說明成都人愛茶嗜茶。

要說這“最成都”的茶館, 相信大家都會想到成都人民公園的鶴鳴茶館。

成都海拔高、緯度低, 使這裡大氣中浸潤了飽滿的水汽, 因此陰雨天氣居多。 如遇晴天, 那可就是“蜀犬吠日”了。

大傢伙們都會出來曬曬太陽, 鶴鳴茶館便是成都市民常去的地方之一。

約上三兩好友, 到茶館尋一處空位, 泡上一盞茶, 聊聊近況。 成都人愛喝花茶,

獨鐘茉莉。 太陽暖意融融, 茶香彌漫四座, 這便是一個“小成都”了。

地址:成都市青羊區祠堂街9號。

02

不遠 樹下院子

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如果說鶴鳴茶館是小成都, 那麼成都的小茶館也別有一番韻味。 “不遠, 樹下院子”便是一個安靜的歇腳之地。

三毛曾經說: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 待明白過來時, 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民國范兒的小院落藏在一條極為普通的老成都小巷子裡。 往裡走, 有一處乾淨的白牆和掩住的木門, 這便是“不遠, 樹下院子”。 推門而進, 霎時便像踏入另一方天地。

院內乾淨明亮,樹木的大枝條投下斑駁的陽光。器物精緻溫潤,木質桌椅簡約舒適,所有的一切都雕琢細膩、樸素自然。

未來不遠不近,一切自然的生長狀態便是最好的。

地址:成都青羊區西二巷10號。

03

中國皮影博物館

影動心弦 如你美麗

皮影的美神秘而又遙遠,能有這樣一次與她親密接觸的機會實屬難得。在2006年,成都成立了中國皮影博物館,成都皮影乃至全中國散落在民間的皮影都找到了一個好的歸宿。

館內收藏有影人、皮影雕刻工具、影卷、演奏樂器、民間藝人演出影像資料。還設有制皮基地、皮影雕刻班和皮影表演隊,使皮影這門活態的民間表演藝術採用博物館的形式得到系統、完整和妥善的保護。

地址:成都市青羊區井巷子8附近。

04

知·美術館

一個”消失“的美術館

知·美術館由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他在中國有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竹屋等代表作品。

隈研吾的建築設計理論最重要的是“讓建築消失”。通常他讓建築消失的方式就是與自然融合。

美術館外立面的瓦片用特殊材料的繩線串聯懸掛,漂浮在空中。這既可以釋放它的重量,又可以使室內獲得更多光線。整個建築的外立面仿佛是會呼吸的,美術館與大自然巧妙的融為一體。

地址:成都市新津縣永商鎮君山路1號。

05

朴墅

樸素的樣子 最是真實

樸墅,即樸素的宅院。院落原汁原味,古樸清簡。木質結構的宅子、桌椅,散發著森林的氣息。沿著松林小道,慢慢進入到後室,似有獨居深林之感。

鬧處,總會讓人心神不定。而靜處,恰會讓人還原本質。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這樣的清雅小院靜坐而下,小酌品茶無不樂哉。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幸福梅林幸福路聯合四組48號。

06

方所

方知我心 所在其中

出遊時,最喜歡逛逛當地的書店。來成都一定要去方所書店。方所第一家店開在廣州,第二家沒有選擇在北京和上海,而是選擇了成都。這個城市誕生了許多詩人、作家、藝術家以及很多傳奇的人。成都人熱愛生活,與方所生活美學的理念更契合。

書店的空間包括圖書、美學生活產品及藝術文化延展性的東西。這種有關美學的混合經營的模式,讓實體書店有了立足的空間。

這樣一群人,他們懷著自己對書店的信仰,矢志不渝的堅持著書店情懷。

因此同樣也吸引了另一撮人群,他們沉迷於逛書店與紙質閱讀。這些有意思的獨立書店在每個城市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北紗帽街90號 。

07

一廬書屋

三個女生的夢幻藝術書閣

除了方所,喜歡小而靜書店的朋友也可以來一廬書屋轉轉。“一廬”,是英文illu的諧音,而illu在英語裡有魔術師,幻覺派的藝術家等義。一廬書店的木質書架、器物,讓書的溫度更加柔和。

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大量高品質藝術類書籍、畫冊或是文學作品,其中不少已經絕版,抑或尚未發行。來這裡,帶走一本與自己相通的書。日後細品,畢定會有成都的味道。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三聖花香荷塘月色藍頂藝術新村。

08

豌豆蔥油拌面

最好吃的莫過於父親的面

還記得汪涵的蔥油拌面嗎?一直都喜歡最樸素的、保有食物原味的烹飪佳品。店主是一位暖男大叔。自己的女兒叫“豌豆”,這就是給自己女兒開的店。

店裡的麵條與眾不同,四種顏色的面分別為墨魚汁,菠菜,紅椒,雞蛋四種。店內主營幹拌面,牛肉麵,排骨面,魷魚燉雞腿面等,都是豌豆家精選的食材所釀造的美味。

來的食客大多是回頭客,蔥油拌面有家的味道。

地址:成都市武侯區芳草街道紫竹北街65號院。

09

無早小食

小食即可飽腹

除了無早書店,還有小食無早part。無早融合日本喫茶店的風格,提供低糖健康的飲品與甜品。這裡有純正的日式pancake,蛋糕卷,戚風蛋糕等甜品,限量供應brunch套餐,咖喱飯,意面以及時令餐食。

店面是清新的原木簡約風,無論是餐具的配搭或是食材新鮮度的嚴格把控,這裡的每一道簡單的食物都能讓你感受到家的味道。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青蓮上街5號

10

繪咖啡

你好 空中花園

成都人愛生活,街上閒逛時,抬頭一看便知。成都人喜歡在樓頂種上各色綠植、花、蔬菜,將它打造成空中花園。有這樣一家咖啡廳也是這麼的“成都”,它就是繪咖啡。

它的設計質樸、生態、自然、環保。精緻的LOFT裝潢配上簡約的陳設,加上咖啡廳本來的厚重鋼鐵架構,使整個店面看起來溫馨而寧靜。

屋頂的菜地是這間咖啡屋我最喜歡的地方,站在這裡一股濃郁的田園氣息便撲面而來。除此之外,店內也有一塊模擬了光合作用的小菜地與之相呼應。

繪咖啡從景觀、食物、飲品乃至生活生產方式等幾個方面體現了其一直主張的“都市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互動”的理念。喝一杯新鮮的咖啡,吃一塊鄉村風的麵包,配上綠色的沙拉,生活就該這樣簡單快樂。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總府路15號王府井百貨9樓。

11

東郊記憶

傾聽老成都的聲音

東郊記憶的前身是20世紀50年代的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2009年,成都市將這裡部分具有鮮明工業特色的廠區與文化創意產業相結合,打造成音樂基地。繁華落盡,只剩下光與影在老舊的廠區攀爬、低語。

裡邊很多文藝小店,與廢棄工廠式的建築風格想融合,成都很多攝影工作室都會擇取在這裡取景拍照。這裡有一面星光牆,王力宏、李晨、羽泉、張靚穎等眾多明星都在此留下了手印,不妨來此與他們來一個“親密”接觸。

地址:成都市成華區建設南支路。

12

崇德里

一個城市的回家路

崇德里由舊房改造而來,他代表的是一座代表四川建築風格的建築。崇德里靠近成都東大街,可謂是老成都鬧市區的一片靜地。

崇德里是一位名叫王崇德的商人建造而成的,這裡也曾是作家李劼人嘉樂紙廠所在地,這家造紙廠擺脫了當時四川依賴洋人進口紙品的境地。

這裡總共有四棟樓,囊括私房菜館“吃過”(1號院)、茶文化館“談茶”(3號院)和小型精品酒店“駐下”(4、5號院)。酒店房間可根據個人需求選擇住宿,有適合一人獨居的38平精緻小室,也有適合全家居住的72平中等陽光室等。

推開窗,遠處是熙熙攘攘的春熙路,近處是寧靜深遠的小巷子,恍惚中覺得自己也是一位歸家的人。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鏜鈀街88號。

閑來,便可在週末買張高鐵票,到成都喝喝茶、吃吃美食、壓壓馬路。冬日成都,不冷,溫度剛剛好。

你想和誰去成都?最想去成都的什麼地方?歡迎留言分享。

蓉花落盡、黃葉紛飛;墨色城牆、冬日斜陽。

成都,西安,兩城漫漫,共用一天。

/

有念想、有期許

自是成都味

/

-end-

院內乾淨明亮,樹木的大枝條投下斑駁的陽光。器物精緻溫潤,木質桌椅簡約舒適,所有的一切都雕琢細膩、樸素自然。

未來不遠不近,一切自然的生長狀態便是最好的。

地址:成都青羊區西二巷10號。

03

中國皮影博物館

影動心弦 如你美麗

皮影的美神秘而又遙遠,能有這樣一次與她親密接觸的機會實屬難得。在2006年,成都成立了中國皮影博物館,成都皮影乃至全中國散落在民間的皮影都找到了一個好的歸宿。

館內收藏有影人、皮影雕刻工具、影卷、演奏樂器、民間藝人演出影像資料。還設有制皮基地、皮影雕刻班和皮影表演隊,使皮影這門活態的民間表演藝術採用博物館的形式得到系統、完整和妥善的保護。

地址:成都市青羊區井巷子8附近。

04

知·美術館

一個”消失“的美術館

知·美術館由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他在中國有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竹屋等代表作品。

隈研吾的建築設計理論最重要的是“讓建築消失”。通常他讓建築消失的方式就是與自然融合。

美術館外立面的瓦片用特殊材料的繩線串聯懸掛,漂浮在空中。這既可以釋放它的重量,又可以使室內獲得更多光線。整個建築的外立面仿佛是會呼吸的,美術館與大自然巧妙的融為一體。

地址:成都市新津縣永商鎮君山路1號。

05

朴墅

樸素的樣子 最是真實

樸墅,即樸素的宅院。院落原汁原味,古樸清簡。木質結構的宅子、桌椅,散發著森林的氣息。沿著松林小道,慢慢進入到後室,似有獨居深林之感。

鬧處,總會讓人心神不定。而靜處,恰會讓人還原本質。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這樣的清雅小院靜坐而下,小酌品茶無不樂哉。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幸福梅林幸福路聯合四組48號。

06

方所

方知我心 所在其中

出遊時,最喜歡逛逛當地的書店。來成都一定要去方所書店。方所第一家店開在廣州,第二家沒有選擇在北京和上海,而是選擇了成都。這個城市誕生了許多詩人、作家、藝術家以及很多傳奇的人。成都人熱愛生活,與方所生活美學的理念更契合。

書店的空間包括圖書、美學生活產品及藝術文化延展性的東西。這種有關美學的混合經營的模式,讓實體書店有了立足的空間。

這樣一群人,他們懷著自己對書店的信仰,矢志不渝的堅持著書店情懷。

因此同樣也吸引了另一撮人群,他們沉迷於逛書店與紙質閱讀。這些有意思的獨立書店在每個城市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北紗帽街90號 。

07

一廬書屋

三個女生的夢幻藝術書閣

除了方所,喜歡小而靜書店的朋友也可以來一廬書屋轉轉。“一廬”,是英文illu的諧音,而illu在英語裡有魔術師,幻覺派的藝術家等義。一廬書店的木質書架、器物,讓書的溫度更加柔和。

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大量高品質藝術類書籍、畫冊或是文學作品,其中不少已經絕版,抑或尚未發行。來這裡,帶走一本與自己相通的書。日後細品,畢定會有成都的味道。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三聖花香荷塘月色藍頂藝術新村。

08

豌豆蔥油拌面

最好吃的莫過於父親的面

還記得汪涵的蔥油拌面嗎?一直都喜歡最樸素的、保有食物原味的烹飪佳品。店主是一位暖男大叔。自己的女兒叫“豌豆”,這就是給自己女兒開的店。

店裡的麵條與眾不同,四種顏色的面分別為墨魚汁,菠菜,紅椒,雞蛋四種。店內主營幹拌面,牛肉麵,排骨面,魷魚燉雞腿面等,都是豌豆家精選的食材所釀造的美味。

來的食客大多是回頭客,蔥油拌面有家的味道。

地址:成都市武侯區芳草街道紫竹北街65號院。

09

無早小食

小食即可飽腹

除了無早書店,還有小食無早part。無早融合日本喫茶店的風格,提供低糖健康的飲品與甜品。這裡有純正的日式pancake,蛋糕卷,戚風蛋糕等甜品,限量供應brunch套餐,咖喱飯,意面以及時令餐食。

店面是清新的原木簡約風,無論是餐具的配搭或是食材新鮮度的嚴格把控,這裡的每一道簡單的食物都能讓你感受到家的味道。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青蓮上街5號

10

繪咖啡

你好 空中花園

成都人愛生活,街上閒逛時,抬頭一看便知。成都人喜歡在樓頂種上各色綠植、花、蔬菜,將它打造成空中花園。有這樣一家咖啡廳也是這麼的“成都”,它就是繪咖啡。

它的設計質樸、生態、自然、環保。精緻的LOFT裝潢配上簡約的陳設,加上咖啡廳本來的厚重鋼鐵架構,使整個店面看起來溫馨而寧靜。

屋頂的菜地是這間咖啡屋我最喜歡的地方,站在這裡一股濃郁的田園氣息便撲面而來。除此之外,店內也有一塊模擬了光合作用的小菜地與之相呼應。

繪咖啡從景觀、食物、飲品乃至生活生產方式等幾個方面體現了其一直主張的“都市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互動”的理念。喝一杯新鮮的咖啡,吃一塊鄉村風的麵包,配上綠色的沙拉,生活就該這樣簡單快樂。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總府路15號王府井百貨9樓。

11

東郊記憶

傾聽老成都的聲音

東郊記憶的前身是20世紀50年代的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2009年,成都市將這裡部分具有鮮明工業特色的廠區與文化創意產業相結合,打造成音樂基地。繁華落盡,只剩下光與影在老舊的廠區攀爬、低語。

裡邊很多文藝小店,與廢棄工廠式的建築風格想融合,成都很多攝影工作室都會擇取在這裡取景拍照。這裡有一面星光牆,王力宏、李晨、羽泉、張靚穎等眾多明星都在此留下了手印,不妨來此與他們來一個“親密”接觸。

地址:成都市成華區建設南支路。

12

崇德里

一個城市的回家路

崇德里由舊房改造而來,他代表的是一座代表四川建築風格的建築。崇德里靠近成都東大街,可謂是老成都鬧市區的一片靜地。

崇德里是一位名叫王崇德的商人建造而成的,這裡也曾是作家李劼人嘉樂紙廠所在地,這家造紙廠擺脫了當時四川依賴洋人進口紙品的境地。

這裡總共有四棟樓,囊括私房菜館“吃過”(1號院)、茶文化館“談茶”(3號院)和小型精品酒店“駐下”(4、5號院)。酒店房間可根據個人需求選擇住宿,有適合一人獨居的38平精緻小室,也有適合全家居住的72平中等陽光室等。

推開窗,遠處是熙熙攘攘的春熙路,近處是寧靜深遠的小巷子,恍惚中覺得自己也是一位歸家的人。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鏜鈀街88號。

閑來,便可在週末買張高鐵票,到成都喝喝茶、吃吃美食、壓壓馬路。冬日成都,不冷,溫度剛剛好。

你想和誰去成都?最想去成都的什麼地方?歡迎留言分享。

蓉花落盡、黃葉紛飛;墨色城牆、冬日斜陽。

成都,西安,兩城漫漫,共用一天。

/

有念想、有期許

自是成都味

/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