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竟然有這麼奇特的地方可以漂浮于大海之上!

立冬過後, 天氣漸漸清涼起來~

關於旅遊,

有人喜歡攀登高山,

有人更是對海景近乎癡迷。

很好, uu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

就是海上的美景——沙堤,

大海給我們帶來的神秘禮物。

沙堤,

指由於河岸地區水深突然減小,

水流受到河岸的阻力,

流速減小, 挾沙力降低,

使泥沙沉積下來, 屬於純天然的產物。

你可能見過這樣的沙堤,

很自然就依附在海岸邊。

這個叫做玉樹繞沙堤,

自然形成的沙堤外面還“包裹”了一層綠植,

看起來別有一番韻味。

但你見過這樣的沙堤嗎?

uu第一眼看到,

就不禁感歎一聲好神奇。

這真的不是人為的嗎!

它不像島嶼那麼厚重, 更有一種輕盈感。

人站在上面就像是乘著飛毯漂浮于大海之中!

這麼神奇我們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該沙堤是塘東沙堤,

位於福建泉州晉江市塘東村附近海域,

是在潮汐和風力的共同作用下堆積而成。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總給我們各種驚喜。

沙堤全長1700米, 寬300-400米,

跟其它的沿海岸線形成的沙堤相比,

塘東沙堤有很明顯的不一般,

都說它像一條海上玉帶一樣從村莊伸向大海。

塘東沙堤是全國僅有的特色沙堤,

更是亞洲唯一的觸角沙堤!

之前一直在搜索觸角沙堤是什麼,

但是都沒有查到。

後來看到原來觸角沙堤就是指觸角狀沙堤。

但是uu

覺得從整體看它更像翻轉過的英文字母“L”一樣,

底部厚實,手柄細長,好吧越說越不像了......

你們覺得它像什麼呢,發揮你充分的想像力。

不過從細節圖看來,

沙堤前半部分很像細長的絲帶。

而且“身姿”很是妖嬈,

還奇妙地將村莊和大海中央無縫銜接起來。

這割捨不掉的“緣分”,冥冥之中自有註定。

沙堤上的就像是被過濾過一樣,

細膩無比,踩上去的“腳感”特別舒服。

很多人都會沿著沙堤漫步,

褪去疲憊,洗去塵俗。

邊欣賞大海風光無限的美景,

邊讓腳丫子和身心徹底放鬆。

就連白鷺也願意來這裡光顧,

看來遼闊壯麗的灘塗真的很不一般哦。

為了吸引成群結隊的白鷺繼續青睞這裡,

聽說沙堤內側還種了紅樹林,

對保護沙堤也可以起重要作用。

如果你眼力好加上運氣好,

那你就很有可能發現鱟的身影。

小傢伙長相很奇特,應該很好認。

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

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也剛問世。

來這裡還有一個不可錯過的就是看日落。

這裡的日落風景隨手拍就是一張大片,

看到太陽隨著時間慢慢沉下去,

就像是馬上要沉入大海一樣,不問歸期。

日落過後你還有機會一睹晚霞風景。

晚霞的光芒掩映著海上的漁船,

頗有“孤帆遠影碧空盡”的意境之美。

沙堤所在地塘東村,

也可以說是一大旅遊勝地。

當年電影《左耳》還特地在此取過景。

從航拍圖看,當地的村舍幾乎一片紅,

古老的厝宅廟祠,歷史的痕跡

跟大海的藍色交相輝映,也是別致美。

塘東村其他景點

“8.23炮戰”前沿陣地古厝群

塘東村周圍有一幢幢排列有序的大屋頂、高屋脊,門路有精美磚石雕刻的紅磚古厝。其中夾雜著大量小洋樓,它們既承傳閩南建築格局,也不乏西方的建築元素,是典型的番仔樓,形成一整片饒有風味的紅磚建築群。它們歷經戰火的洗禮,依然顏色鮮亮,保存較好。

“辛醜部元”牌坊

塘東村民以蔡姓為主,先祖自宋元在此落腳以來,村莊的歷史已有700年之多,自古這裡有“海濱鄒魯”之稱。早在明代就孕育出蔡纘、蔡鼎等名聞遐邇的俊賢。當時的泉州府官員很為地方上出了這個名宦而驕傲,特地在塘東村樹立一個用石材築成圓拱門形“辛醜部元”牌坊,幾百年過去了,這座牌坊還保存完好,村人稱為“轅門腳”。

蔡本油故居

蔡本油是塘東著名旅菲華僑,蔡本油在村中建有兩座樓房,座北朝南並列而立。東邊一座建於1922年,是五開間二落樓房;西邊一座為三開間二層樓,磚石木結構。兩座建築前面有寬闊石埕,建低矮牆圍,可供坐憩。後面置花園一座。蔡本油故居基本承襲閩南傳統的建築格局和風格,也不乏西方的建築元素,是一座典型的番仔樓。

蔡鼎故居

緊挨著轅門腳的一棟閩南古厝就是蔡纘、蔡鼎的故居,經歷代修葺,至今保存完好。建築為三開間二落、右帶護厝,磚木石結構、抬梁式木構架、硬山頂。

進士第

沿著石板村道多走幾步,就來到有名的“進士第”,這位進士是閩台關係史上知名的人物蔡德芳。光緒二十一年,臺灣被日本侵佔,蔡德芳舉家遷回塘東村,建成“進士第”,是一處保存較完整的涉台文物。

西資岩大石佛

塘東村東卓望山,有一處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西資岩摩崖石刻西方三聖大石佛、護法神石雕、以及明末易學大家蔡鼎史跡等名勝古跡,被譽為福建省規模最大的唐代佛教藝術品。其大石佛是唐晚期鐫刻,宋紹興年間在三石佛原址修建西資岩寺,後歷朝歷代均有修葺。1935年,華僑蔡本油獨資大修西資岩寺,易磚木為水泥仿木結構,石佛鍍金。大佛寺西側建有一座三開間三進深的明先賢“無能蔡公祠”,是鄉人為紀念蔡鼎而建的專祠。

凰髻山

凰髻山,坐落在塘東村後北側,滿山皆石,怪石嶙峋,千姿百態,形似動物者不可勝數。登臨此山,可俯看金井全境,塘東沙堤猶如一條玉帶,伸在大海之中,激起一陣陣白色的浪花,顯得格外醒目。

龍光池

塘東村的得名,緣於村中有一口面積達4000多平米的“龍光池”,那是蔡氏先人用來蓄水排澇,養殖魚鰻的地方,年深月久未免淤淺。近年則由僑胞捐資,村人出力,清淤深挖,蓄起一塘清水,又在四周砌起石護欄,池中建造一座石亭和兩道石拱橋,形成“雙龍抱珠”之勢。一泓碧水,照映著周邊紅磚建築,成為又一道靚麗的風景。

蔡氏家廟

到塘東,不能不看看蔡氏家廟。因為晉江自古流傳著一句“塘東崎,檗谷大,莊厝祠堂蓋南門外”的俗語。“塘東崎”,即指金井塘東村的東蔡家廟,以其祠堂屋頂高斜峻峭,富於特色故稱,如今,這幢歷經數百年風雨的祠宇看起來依然金碧輝煌。

交通貼士:

自駕線路:廈門從沈海高速(G15)內坑樞紐往圍頭疏港高速(G1502)行駛10公里左右,到樟井樞紐往圍頭方向繼續行駛到終點,出高速後右轉,沿S308線往金井方向,大約1小時車程。

乘車線路:泉州市各區縣、廈門、福州、深圳、漳州、南靖、平和、漳浦等地有多趟班車直達晉江金井汽車站。也可從晉江市區乘坐“晉江6路”公車抵達金井汽車站,然後搭乘摩的(10元),5分鐘即到塘東村。

餐飲住宿:塘東村是一個沒有開發過的,至今保留原生態的閩南漁村,所以村中沒有喧鬧的遊客,大家可在村委會後面的海鮮市場品嘗海鮮,目前沒有太多其他類型餐館和旅館可供遊客選擇的。金井鎮中心距離塘東村不遠,車程不過5分鐘,這裡非常繁華,可以解決遊客所有的吃住行問題。

導航圖

塘東村景點圖(黑熊大哥提供,點擊查看大圖)

這麼美麗而又充滿歷史的古村

還有這片奇特的觸角沙灘

趁著涼爽晴朗的十一月

出去走走吧!

往期精選回顧

轉自:廈門旅遊集散中心

塘東沙堤是全國僅有的特色沙堤,

更是亞洲唯一的觸角沙堤!

之前一直在搜索觸角沙堤是什麼,

但是都沒有查到。

後來看到原來觸角沙堤就是指觸角狀沙堤。

但是uu

覺得從整體看它更像翻轉過的英文字母“L”一樣,

底部厚實,手柄細長,好吧越說越不像了......

你們覺得它像什麼呢,發揮你充分的想像力。

不過從細節圖看來,

沙堤前半部分很像細長的絲帶。

而且“身姿”很是妖嬈,

還奇妙地將村莊和大海中央無縫銜接起來。

這割捨不掉的“緣分”,冥冥之中自有註定。

沙堤上的就像是被過濾過一樣,

細膩無比,踩上去的“腳感”特別舒服。

很多人都會沿著沙堤漫步,

褪去疲憊,洗去塵俗。

邊欣賞大海風光無限的美景,

邊讓腳丫子和身心徹底放鬆。

就連白鷺也願意來這裡光顧,

看來遼闊壯麗的灘塗真的很不一般哦。

為了吸引成群結隊的白鷺繼續青睞這裡,

聽說沙堤內側還種了紅樹林,

對保護沙堤也可以起重要作用。

如果你眼力好加上運氣好,

那你就很有可能發現鱟的身影。

小傢伙長相很奇特,應該很好認。

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

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也剛問世。

來這裡還有一個不可錯過的就是看日落。

這裡的日落風景隨手拍就是一張大片,

看到太陽隨著時間慢慢沉下去,

就像是馬上要沉入大海一樣,不問歸期。

日落過後你還有機會一睹晚霞風景。

晚霞的光芒掩映著海上的漁船,

頗有“孤帆遠影碧空盡”的意境之美。

沙堤所在地塘東村,

也可以說是一大旅遊勝地。

當年電影《左耳》還特地在此取過景。

從航拍圖看,當地的村舍幾乎一片紅,

古老的厝宅廟祠,歷史的痕跡

跟大海的藍色交相輝映,也是別致美。

塘東村其他景點

“8.23炮戰”前沿陣地古厝群

塘東村周圍有一幢幢排列有序的大屋頂、高屋脊,門路有精美磚石雕刻的紅磚古厝。其中夾雜著大量小洋樓,它們既承傳閩南建築格局,也不乏西方的建築元素,是典型的番仔樓,形成一整片饒有風味的紅磚建築群。它們歷經戰火的洗禮,依然顏色鮮亮,保存較好。

“辛醜部元”牌坊

塘東村民以蔡姓為主,先祖自宋元在此落腳以來,村莊的歷史已有700年之多,自古這裡有“海濱鄒魯”之稱。早在明代就孕育出蔡纘、蔡鼎等名聞遐邇的俊賢。當時的泉州府官員很為地方上出了這個名宦而驕傲,特地在塘東村樹立一個用石材築成圓拱門形“辛醜部元”牌坊,幾百年過去了,這座牌坊還保存完好,村人稱為“轅門腳”。

蔡本油故居

蔡本油是塘東著名旅菲華僑,蔡本油在村中建有兩座樓房,座北朝南並列而立。東邊一座建於1922年,是五開間二落樓房;西邊一座為三開間二層樓,磚石木結構。兩座建築前面有寬闊石埕,建低矮牆圍,可供坐憩。後面置花園一座。蔡本油故居基本承襲閩南傳統的建築格局和風格,也不乏西方的建築元素,是一座典型的番仔樓。

蔡鼎故居

緊挨著轅門腳的一棟閩南古厝就是蔡纘、蔡鼎的故居,經歷代修葺,至今保存完好。建築為三開間二落、右帶護厝,磚木石結構、抬梁式木構架、硬山頂。

進士第

沿著石板村道多走幾步,就來到有名的“進士第”,這位進士是閩台關係史上知名的人物蔡德芳。光緒二十一年,臺灣被日本侵佔,蔡德芳舉家遷回塘東村,建成“進士第”,是一處保存較完整的涉台文物。

西資岩大石佛

塘東村東卓望山,有一處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西資岩摩崖石刻西方三聖大石佛、護法神石雕、以及明末易學大家蔡鼎史跡等名勝古跡,被譽為福建省規模最大的唐代佛教藝術品。其大石佛是唐晚期鐫刻,宋紹興年間在三石佛原址修建西資岩寺,後歷朝歷代均有修葺。1935年,華僑蔡本油獨資大修西資岩寺,易磚木為水泥仿木結構,石佛鍍金。大佛寺西側建有一座三開間三進深的明先賢“無能蔡公祠”,是鄉人為紀念蔡鼎而建的專祠。

凰髻山

凰髻山,坐落在塘東村後北側,滿山皆石,怪石嶙峋,千姿百態,形似動物者不可勝數。登臨此山,可俯看金井全境,塘東沙堤猶如一條玉帶,伸在大海之中,激起一陣陣白色的浪花,顯得格外醒目。

龍光池

塘東村的得名,緣於村中有一口面積達4000多平米的“龍光池”,那是蔡氏先人用來蓄水排澇,養殖魚鰻的地方,年深月久未免淤淺。近年則由僑胞捐資,村人出力,清淤深挖,蓄起一塘清水,又在四周砌起石護欄,池中建造一座石亭和兩道石拱橋,形成“雙龍抱珠”之勢。一泓碧水,照映著周邊紅磚建築,成為又一道靚麗的風景。

蔡氏家廟

到塘東,不能不看看蔡氏家廟。因為晉江自古流傳著一句“塘東崎,檗谷大,莊厝祠堂蓋南門外”的俗語。“塘東崎”,即指金井塘東村的東蔡家廟,以其祠堂屋頂高斜峻峭,富於特色故稱,如今,這幢歷經數百年風雨的祠宇看起來依然金碧輝煌。

交通貼士:

自駕線路:廈門從沈海高速(G15)內坑樞紐往圍頭疏港高速(G1502)行駛10公里左右,到樟井樞紐往圍頭方向繼續行駛到終點,出高速後右轉,沿S308線往金井方向,大約1小時車程。

乘車線路:泉州市各區縣、廈門、福州、深圳、漳州、南靖、平和、漳浦等地有多趟班車直達晉江金井汽車站。也可從晉江市區乘坐“晉江6路”公車抵達金井汽車站,然後搭乘摩的(10元),5分鐘即到塘東村。

餐飲住宿:塘東村是一個沒有開發過的,至今保留原生態的閩南漁村,所以村中沒有喧鬧的遊客,大家可在村委會後面的海鮮市場品嘗海鮮,目前沒有太多其他類型餐館和旅館可供遊客選擇的。金井鎮中心距離塘東村不遠,車程不過5分鐘,這裡非常繁華,可以解決遊客所有的吃住行問題。

導航圖

塘東村景點圖(黑熊大哥提供,點擊查看大圖)

這麼美麗而又充滿歷史的古村

還有這片奇特的觸角沙灘

趁著涼爽晴朗的十一月

出去走走吧!

往期精選回顧

轉自:廈門旅遊集散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