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我們一次性製造了四艘戰艦 厲害了我的中國

我們一次性製造了四艘戰艦。 厲害了我的中國。

近日, 美國海軍的新玩具——瀕海戰鬥艦又有一艘下水了, 下水的瀕海戰鬥艦是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塔爾薩”號(LCS-16)。 從網上流出的照片顯示, 在這艘新的瀕海戰鬥艦下水的軍港, 還停泊有3艘已建成的瀕海戰鬥艦。 應該說, 美國海軍的造艦速度還是很可觀的, 稱之為“下餃子”並不為過。 美國一口氣造了四艘戰艦, 而中國更加厲害一次就建四艘。

中國的053級護衛艦, 單價僅在5000萬美元左右。 泰國方面使用後的評價是:該艦隻是同級德國護衛艦價格的1/4, 戰鬥性能卻能達到其九成。

之所以說中國四艘軍艦一起造是因為, 中國軍艦建設

成本只有美國的1/4。 周小平分析認為, 美國海軍艦艇的造價昂貴, 在全球都是出了名的。 且不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建造、僅僅造了3艘就取消後續計畫的海狼級潛艇(按照當時的美元幣值都達到了單艇近30億美元),

更別提僅有3艘建造計畫的 “朱姆沃爾特”DDG-1000驅逐艦了, 單價竟然達到了瞠目結舌的70億美元。

說中國某些國有行業壟斷的, 也不想想美國軍方造船訂單只能給六家民營企業, 是為什麼?一定是朝中有人啊!這不也是一種壟斷?而且這種壟斷盈利完全進入私人腰包裡, 還不如國有企業, 起碼利潤是國家的, 可以服務於民。 即使出現貪污或無能的領導, 國家還可以換掉來糾錯。

周小平認為, 中國艦船在保障品質的情況下, 造價之所以那麼低就是因為一下兩個原因。 一是中國的基礎工業遠比美國發達得多, 技術嫺熟的工人數量比美國要多得多。 在製造業領域、尤其是高端製造業, 中國政府沒有因為市場經濟環境,

對私營的企業偏向太多, 大部分重要的軍方訂單還是賦予了被嚴格限制盈利的國有軍工企業。 說句通俗易懂的話吧, 中國軍工企業在接中國軍方訂單的時候只是賺了個辛苦錢兒, 真正的盈利來源還是來自與外國的軍備訂單。

二是在中國製造業人力成本上升的同時, 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也並沒有停滯不前, 這也是中國在世界製造業的地位沒有下降的重要原因。

三是軍工企業技術和產能資源得到有效整合。 中國軍工企業逐步打破了“門戶之見”, 注重引進他人的產品搞“捆綁銷售”。 而“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效果也開始逐漸展現, 使我國軍工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產能更加龐大, 高精尖研製體系已與西方接軌, 武器產品實現了向新型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特別是資訊化裝備的轉變。 中國還在多個重大專案上與他國進行聯合研製、聯合生產, 使得“中國造”的精銳武器在許多國家威風八面, 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是中國造船成本下降的一個根本原因,

中國鋼鐵產量的巨大。 小平曾給過一個資料, 中國現在的鋼產量是美國十倍, 美國的造船工業怎麼和中國競爭?更何況, 美國汽車工業經歷上次大蕭條之後, 大量工廠破產, 廢鋼鐵通過商業鏈條都流向了中國寶鋼, 變成了052、振華港機、萬噸巨輪以及傳說中的上海版航母, 請問站在振華港機下的特朗普怎麼重振美國製造業?

雖然現在說中國艦艇建造能力已經達到世界頂尖水準明顯為之過早, 但中國與先進強國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卻是不爭的事實。 海上作戰能力短板的補強對於提升中國體系化戰力也具有決定性意義。 真的期待中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艦船能夠稱雄世界軍備市場, 屆時中國也能擁有像如今美國那樣的非對稱的海上作戰能力。

讓我們一起期待吧。中國將令世界刮目相看。

讓我們一起期待吧。中國將令世界刮目相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