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卒中中心入選河南版“救命地圖”

【豫網訊】中風所屬的心腦血管疾病, 是目前國人死亡率第一和致殘率第一的疾病, 占我國每年總死亡病因的41%。 目前, 我國包括河南的腦卒中救治存在低覆蓋、低救治、低輻射的現狀, 相關資料顯示, 超過98%的患者未能接受溶栓治療。 而患者在發病3~4.5小時內, 通過溶栓藥物或手術早期開通堵塞的血管是決定中風病人生死的關鍵。 其中, 腦卒中(中風)救治的關鍵是在1小時內完成溶栓治療, 常被稱為“黃金1小時”。 國際標準的入院至溶栓治療時間為60分鐘以內, 但我國該時間是發達國家的近兩倍。

如何降低卒中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如果能有一張溶栓地圖, 可以告訴公眾一旦發生腦卒中, 如何找到離自己最近、可以開展溶栓治療的醫院, 那麼患者就能在最短的時間獲得規範的治療, 從而避免發生癱瘓。

這不, 河南的患者有福啦。 河南省衛計委於14日正式發佈河南省腦卒中急救(溶栓)地圖。

只要有需要, 身處河南的卒中患者家屬可以按圖索驥, 類似使用地圖導航一般, 清晰明瞭地找到身邊得到專業認證的腦卒中治療醫院、權威卒中醫生, 以便能得到最及時、最精准、最高效的救治。 其中,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卒中中心位選“卒中急救(溶栓)地圖”。

“溶栓地圖”由卒中定點救治醫院+1個質控中心+120急救網路串聯組成, 能讓卒中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由專業的120急救人員精確識別, 並快速送到有溶栓能力的定點醫院進行規範救治, 努力實現卒中救治3個“1小時”,即發病到呼救不超過1小時, 院前轉運到醫院不超過1小時, 入院到給藥不超過1小時, 使更多的患者在時間窗內得到救治, 減少卒中患者的致殘率、致死率。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於2016年在神經內科李傑主任及病區董來賓、徐媛主任的帶領下, 建立卒中中心, 並在院內開通“腦卒中救治綠色通道”, 形成了以神經內科為主, 急診、影像、檢驗、神經介入、神經外科、重症醫學科等多學科合作的綜合救治模式, 建立了腦卒中規範化臨床診療體系, 為腦卒中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規範化診療, 並於2016年通過中國卒中中心聯盟(CSCA)認證。

鄭州市九院卒中中心組建腦梗死靜脈溶栓團隊和神經介入團隊, 規範化開展腦梗死超早期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和急診血管內治療, 在急診科路主任及急診團隊的大力協作下, 實現了院外120急救與院內卒中綠色通道的無縫銜接,

為更多的腦卒中患者爭取了寶貴的救治時間, 大大降低了致殘率。

同時, 鄭州市九院在院內外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推廣宣傳、普及卒中預防、治療、康復知識, 把防治卒中的科學理念和知識播散到全社會、廣大群眾中去, 使更多的卒中患者能夠做到“早發現、早識別、早治療”, 為老百姓的健康和幸福保駕護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