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綠屏障 綠河谷 綠城區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大美青海又迎來一年當中最燦爛的季節。

漫步在黃河兩岸, 杏花爭先吐豔, 伴著清清黃河水, 春意盎然。

近年來, 海東市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綠屏障、綠河谷、綠城區”建設及南北山綠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專案進展順利, 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河湟兩岸, 南北山綠化、城鎮綠化、公路綠化、農田林網……在層巒疊嶂的東部乾旱山區, 一個“綠色海東”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居環南路上, 一排排青海雲杉茁壯挺拔, 在春天的暖陽下舒展著身姿。

沿線的綠化帶裡, 紫葉矮櫻、金葉榆、水蠟等錯落有致的灌木花色各異, 多彩有趣。

作為青海“東大門”的民和縣, 多年來, 對自己的綠色裝扮從未放鬆。 民和縣林業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主任柳智永告訴記者, 2016年, 民和縣投資850萬元, 對居環北路、川垣七路、川垣八路的綠化以及博愛廣場、川垣南路、川垣北路等重點綠化區實施提升改造工作, 栽植各類喬灌草23種, 栽植喬木6000余株, 大力推進身邊增綠, 營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

海東市所轄的兩區四縣中, 地處黃河岸邊的循化、化隆兩縣及民和縣、樂都區因海拔較低, 生態環境在整個海東地區略好。 但總體來說, 海東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連接帶, 乾旱山區面積大,

水土流失嚴重, 生態十分脆弱。

黃河、湟水河、大通河穿境而過, 海東市確保清水出城出省的任務極其繁重。 海東又是青海東部門戶, 體現著青海的對外形象, 生態地位尤為重要。

近年來, 特別是撤地建市以來, 海東市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建設生態文明先行區戰略部署, 把生態擺在優先的位置,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 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又是一年春來到, 又到了植樹造林的季節。 今年, 海東市將完成各項造林工程任務2.2萬公頃, 其中工程造林1.87萬公頃, 全民義務植樹造林0.13萬公頃, 社會植樹造林0.2萬公頃。

為確保全面完成綠化任務, 海東市精心制 定了《 2017年 春季 植樹 造林 工作 方案》,

明確目標任務, 落實責任, 強化措施, 動員全市廣大幹部職工、駐軍警部隊官兵、學生及群眾30余萬人, 從4 月初開始, 集中開展為期10天的義務植樹造林“大會戰”, 迅速掀起春季植樹造林工作熱潮, 創歷史記錄地完成義務植樹造林千萬株, 努力使海東生態環境進一步好轉。

人間四月芳菲盡, 群科杏花始盛開。 4月的中國特色小鎮— —群科, 枕山帶河、依山傍水, 是全省春天到來最早的地方。 這裡杏花、梨花、桃花競相開放, 花影婀娜、花香襲人, 將整個小鎮裝點得姹紫嫣紅、美不勝收。

這是海東市將綠化造林與重點旅遊景區景點建設有機結合的一個縮影。

依託互助5A級景區、瞿曇寺、柳灣彩陶、喇家遺址景點建設和民和桃花節、化隆杏花節等文化旅遊活動、循化5A級景區創建工作,

海東市全方位開展特色綠化造林工作, 提升景區景點的形象和品質。

迎著清晨明媚的陽光, 行走在綠影斑駁的小路上, 亭臺樓閣隱現於樹蔭中;幽幽曲徑置於繁茂花草間, 拱形小橋橫跨在清清池水上……如畫的景色不僅存在於詩詞中, 更存在於海東市城區的部分居民社區和濕地公園內。

“點上綠色成景、線上綠色成蔭、面上綠色成片, 林在城中、城在綠中”的生態宜居城市新景觀逐步在海東市呈現。

讓綠色浸染每個角落。 海東市將綠化造林與“綠屏障、綠河谷、綠城區”建設有機結合。 強力實施南北山綠化工程, 建設綠屏障。 以湟水河南北兩山為主, 在沿湟四縣區實施10個片區綠化工程,

打造高標準綠化屏障, 籌措資金3 億元, 完成植樹造林0.13萬公頃以上;重點實施通道綠化工程, 建設綠河谷。 重點抓好綠色通道、農田林網、河岸綠化等工程, 確保已建道路沿線綠化全覆蓋、無盲區, 新建道路綠化率達到80%以上, 重點流域沿岸綠化取得新成效;全面實施城區綠化工程, 建設綠城區。 對城區包括工業園區道路、公園、遊園、廣場實施綠化景觀改造和建設工程, 提升城市綠化率。

不僅如此, 海東市還將綠化造林與重點區域開發建設相結合:在實施健康養老“雙萬”基地、百里河湟文化旅遊展示體驗區、樂都夢幻谷、平安袁家村、平安至樂都城市快速通道等重點專案建設和重點片區開發時, 與綠化造林同規劃、同建設。

站在樂都區湟水大橋上放眼望去, 湟水河歡快地向東奔流,南北濱河路上錯落有致的喬木、灌木在微風中搖曳,漫步其間的人們悠閒自得。

同樣的土地,不一樣的風景— —這是如今人們對這片河湟谷地的山川河流、生態環境變遷最直觀的感受。

“今年是深入推進推動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落地生根的關鍵一年,也是推進省委‘四個轉變’新思路的起步之年,我們一定咬定目標,全力以赴,確保綠化工作取得實效,為青海綠色崛起做出積極貢獻。”在3 月24日召開的全省綠化大會上,海東市市長鳥成雲如此表態。

鳥成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海東市將建立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領導機制,明確責任,逐級考核,確保工作目標任務落實到位;市縣(區)兩級財政將綠化造林資金納入預算,並多方籌措資金,強化資金保障;按照水利先行原則,重點抓好南北山綠化、義務植樹、旅遊景點景區等區塊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綠化造林成效顯現;堅持三分栽七分管的理念,嚴格按要求進行科學種植和管理,確保栽一棵活一棵,植一片綠一片,提高造林品質和成活率。

“十三五”期間,海東市將加強湟水河、黃河、大通河綜合治理,加快小流域生態保護建設與治理,圍繞高速公路和鐵路“兩側”進一步完善路網的綠化美化,圍繞湟水河和黃河“兩岸”大力實施防護林建設,力爭到“十三五”末,全市森林覆蓋達到36%以上,形成“綠屏障、綠河谷、綠城區”的“三綠海東”,築牢我省東部綠色屏障。

湟水河歡快地向東奔流,南北濱河路上錯落有致的喬木、灌木在微風中搖曳,漫步其間的人們悠閒自得。

同樣的土地,不一樣的風景— —這是如今人們對這片河湟谷地的山川河流、生態環境變遷最直觀的感受。

“今年是深入推進推動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落地生根的關鍵一年,也是推進省委‘四個轉變’新思路的起步之年,我們一定咬定目標,全力以赴,確保綠化工作取得實效,為青海綠色崛起做出積極貢獻。”在3 月24日召開的全省綠化大會上,海東市市長鳥成雲如此表態。

鳥成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海東市將建立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領導機制,明確責任,逐級考核,確保工作目標任務落實到位;市縣(區)兩級財政將綠化造林資金納入預算,並多方籌措資金,強化資金保障;按照水利先行原則,重點抓好南北山綠化、義務植樹、旅遊景點景區等區塊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綠化造林成效顯現;堅持三分栽七分管的理念,嚴格按要求進行科學種植和管理,確保栽一棵活一棵,植一片綠一片,提高造林品質和成活率。

“十三五”期間,海東市將加強湟水河、黃河、大通河綜合治理,加快小流域生態保護建設與治理,圍繞高速公路和鐵路“兩側”進一步完善路網的綠化美化,圍繞湟水河和黃河“兩岸”大力實施防護林建設,力爭到“十三五”末,全市森林覆蓋達到36%以上,形成“綠屏障、綠河谷、綠城區”的“三綠海東”,築牢我省東部綠色屏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