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蔡英文“憲改”將激化臺灣社會矛盾並引爆兩岸危機

潘錫堂

身兼黨主席的蔡英文日前在民進黨全代會中拋出“憲改”議題, 希望建立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 民進黨立即如火如荼地跟進。

儘管綠營高層聲稱不會涉及變更“國土”“國號”與“統獨”等敏感議題, 但民進黨“立委”蘇巧慧等人卻馬上端出“修憲”提案, 並獲得41席綠委連署, 不但主張改采“總統制”, 尚進而刪除“統一前”“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等“憲法”增修條文的文字, 直接觸及“統獨”的敏感神經, 並挑戰現行“中華民國憲法”框架。 幸好此項隱含“兩國論”的“修憲”提案, 在“立法院”院會一讀闖關時, 因親民黨團提出異議, 全案退回程式委員會, 但綠委打算續推。

在當前臺灣內部民意四分五裂、社會毫無共識的情況下, 蔡英文卻企圖發動更撕裂臺灣的“修憲”工程, 究竟是何考慮呢?一是藉“修憲”議題來抵擋“赦扁”的壓力:此次有85%黨代表參與“赦扁”的連署, 硬逼蔡英文在此議題攤牌, 蔡則運用“修憲”的手段轉移民進黨和社會對“赦扁”的關注。 二是蔡自忖只要民進黨提出的“修憲”訴求符合大多數民意的支持, 國民黨也不敢反對與阻擋:蔡英文將“修憲”訴諸民意, 若贏得支持, 則國民黨就不得不跟進, 若不跟進則將站在民意的對立面,

甚至招來“為反對而反對”的批評;對蔡與民進黨而言, 堪稱“穩賺不賠”之算計。 三是旨在為選舉提前炒熱氣氛, 吹響政治動員的號角:蔡英文的“修憲”議題雖定調在黨內的討論, 但卻兼具引領議題及主導時程的操作空間, 尤其透過開放討論“修憲”, 可以團結泛綠及提振士氣, 深具政治動員的功效。

然而, 蔡英文拋出“修憲”議題, 卻難掩其盲點、要害與困境, 包括:一是蔡英文搬出最高層次的“憲改”議題來阻擋“赦扁”, 不僅暴露其工於政治盤算的心計, 也戕害了“修憲”工程的嚴肅性。 二是臺灣內部藍綠對立嚴重, 若要推動“修憲”, 不僅很難獲致共識, 甚至還會將社會推向更分裂更對抗的險境。 三是自蔡英文上臺以來, 擅自擴權, 總攬“行政立法司法”等大權,

其“違憲”踐踏法制之行為不勝枚舉, 聲稱要建立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 恐將言行不一。 四是蔡所謂“憲改”議題, 包括18歲投票權、票票不等值……, 全然是炒作出來的爭議, 其本質是植基於“有助於民進黨贏得選舉”的前提下, 堪稱藉“修憲”手段, 遂行其一黨持續掌權執政之私利罷了。

尤有甚者, 往昔七次“修憲”, 很多人最擔憂因暗渡陳倉讓臺灣的政治定位有所變異, 例如第4次“修憲”就衍生“兩國論”爭議, 結果差點擦槍走火“入憲”。 可見“修憲”將不免涉及兩岸的政治定位, 具有打開“潘朵拉盒”效應。 更何況民進黨也善於藉由“憲政高度”的操弄, 逐漸將“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大挪移成“中華民國在臺灣”的刻板印象, 用以坐實“中華民國臺灣化”“借殼上市獨台”的目的。

尤其“修憲”工程一旦啓動, 陳水扁很可能引領“泛綠”與“獨派”形成壓力, 要求落實“兩國論”或“一邊一國”精神, 蔡英文如何應對?恐是重大難題, 而大陸更不可能對此視而不見, 勢將導致兩岸引爆更緊張的衝突。

總之, 蔡英文若真有心推動“憲改”, 則應立即責成民進黨團提出“修憲”案,特別是要提案修改臺灣領導人之罷免與彈劾的門檻,使人民可以公正地課其“憲政”責任。而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的定位始終啟人疑竇,因此蔡應盡速承諾啟動的“修憲”“言行如一”、不涉兩岸關係與臺灣的定位問題,否則很難達成朝野與兩岸的互信。

作者系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長按識別二維碼更多精彩

則應立即責成民進黨團提出“修憲”案,特別是要提案修改臺灣領導人之罷免與彈劾的門檻,使人民可以公正地課其“憲政”責任。而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的定位始終啟人疑竇,因此蔡應盡速承諾啟動的“修憲”“言行如一”、不涉兩岸關係與臺灣的定位問題,否則很難達成朝野與兩岸的互信。

作者系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長按識別二維碼更多精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