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直播新洲花朝節盛況 購物看戲趕集人流綿延10餘公里

昨日農曆二月十五, 正值“百花生日”, 新洲區舊街人流如織、商賈紛至, 有著800多年歷史的“花朝節”熱鬧舉行, 來自鄂、豫、皖、湘、贛五省20餘縣市的數萬人慕名前來“鬧花朝”, 在這裡趕鄉村大集、品民俗文化、賞田園風光, 上演現代版“清明上河圖”。 長江日報記者對本次花朝節進行了網路直播。

截至目前, 共有5000多人線上觀看了直播。 有新洲本地網友評論:從小看到大, 每年花朝節都會去感受人山人海的氛圍, 為家鄉加油!還有網友表示, 由於天氣影響, 這天來的人還不算很多, 如果是晴天, 往往人多得走不動道。

當天,

舊街街三廟河兩岸、花朝大道及四吳公路上, 五顏六色的攤棚沿道路一字排開, 與河裡的花燈展交相輝映。 四鄉八裡的村民、遊人、商賈一大清早如潮水般湧來, 趕廟會、拜神靈、購農具、看大戲、嘗美食, 前來趕集的人流綿延了10多公里, 場面壯觀而熱鬧。

來自麻城市中一鎮的商戶餘學軍早上6點就趕到了“花朝節”現場, 這已是他連續第三年來新洲舊街擺攤。 在三廟河岸邊的露天攤位上, 手工製作的菜籃子、簸箕、原木砧板、小木凳擺得滿滿當當, 吸引不少遊人駐足。 這些產品拖來時裝滿了他家的小貨車。 “這些都是我親手製作的, ”餘學軍熱情地向記者介紹, 編一隻籃子要耗時半天, 一天能做4張小木凳, 這些手工產品每只售價20到30元,

生意好的時候, 一天可以賣到3000多塊錢。 不遠處, 形態各異的鐵器擺滿了攤位, 攤主是來自辛沖街的76歲老鐵匠王發財。 他說, 這些鐵制鐮刀、漁叉、釘耙等鐵器都是他親手打造的, 非常堅固耐用。

當天的趕集會現場, 農資、農具、木器、耕牛、藥材、花卉苗木、土特產、農副產品、日用百貨、手工藝品、小吃等特色產品成為活動最大亮點;小汽車、農用車交易也擺開賣場, 吸引人們現場交易;人才招聘會現場招工;相親會趣味舉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服務受熱捧;新洲城區樓盤現場推銷;大型楚劇在戲臺上演。 前來趕集的男女老幼各尋所需。

今年, 新洲區舊街街繼續實行節儉辦節, 當地政府不牽頭主辦, 讓“花朝節”回歸民辦, 彰顯民間民俗活動本色。

活動期間, 政府著重提供配套服務, 並給商戶提供上千個免費經營場地和攤棚, 不收取攤棚費用, 並維護節會期間的秩序、衛生和現場安全, 給商戶提供最大便利。

據悉, 舊街“花朝節”將持續到14日。

連結>>>

舊街“花朝節”始於南宋乾道、淳熙年間, 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 每年舉行一次。 新中國成立後, “花朝節”由最初的廟會逐步發展成民間物資交易、民俗文藝表演、鄂東文化交流的盛大集會。

新洲舊街地處鄂豫皖等省交界地帶, 位於“山尾河頭”, 山區和平原交會處, 一直是遠近群眾趕廟會、購農具、做買賣的好地方。 如今, 作為鄂東最大的民間趕集大會, 舊街“花朝節”成為當地一大民俗奇觀, 已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責編:朱德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