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紡織院校“八大金剛”:紡織行業的大咖原來都來自這些學校!

曾經隸屬于原紡織工業部(1993年後改為中國紡織總會)的高校有8所, 也被業界稱為“八大紡院”。 1998年隨著政府機構的調整, 這些院校分別劃歸教育部或地方。 與此同時, 原紡織系統的高校紛紛更名, 2017年分別有三所學校躋身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1. 華東紡織工學院(現名:東華大學)

新中國成立後, 為適應紡織工業建設的需要, 紡織工業部征得教育部同意, 委託華紡局將上海幾所紡織院系調整組合, 建立一所新型的紡織學院。 、

紡織工業部於1951年6月2日批准華紡局建院計畫, 以交通大學紡織系、私立上海紡織工學院、上海工業專科學校紡織科等3所院系合併為基礎, 建立一所新的紡織工學院, 定名為華東紡織工學院。 1985年改名為中國紡織大學。 2017年東華大學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建設學科為紡織科學與工程。

2. 天津紡織工學院(現名: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紡織工學院原名河北紡織工學院,

是1958年以天津大學紡織系為主體組建成立的, 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 我國早期從事紡織高等教育的著名專家張漢文、張朵山教授等曾在我校任教和擔任領導工作。 1964年隸屬紡織工業部, 1968年更名為天津紡織工學院, 1998年由中央部委劃轉地方, 以地方管理為主。 2000年4月由天津紡織工學院與天津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建為天津工業大學。 2017年天津工業大學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建設學科為紡織科學與工程。

3. 北京紡織工學院(現名:北京服裝學院)

北京紡織工學院, 學校始建於1959年, 1961年改名為北京化纖工學院, 1987年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 原隸屬於紡織工業部, 1998年劃轉北京市為主管理。 北京服裝學院是全國唯一以服裝命名,

藝工為主, 藝、工、經、管、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 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4. 蘇州絲綢工學院(現名:蘇州大學)

蘇州絲綢工學院的前身是1903史量才先生創辦的上海私立女子蠶業學堂。 後經過幾次調整, 1960年定名為蘇州絲綢工學院, 歸紡織工業部領導, 院址在蘇州市相門外(即現蘇州大學北區地址), 第一任院長為鄭辟疆。 1997年併入蘇州大學。 2017年蘇州大學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建設學科為材料科學與工程。

5. 西北紡織工學院(現名: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前身是1912年成立的北京高等工業專門學校機織科。 1937年擴建為紡織工程系, 曾先後隸屬於西北工學院、西安交通大學、陝西工業大學和西北輕工業學院等。

1978年在紡織工程系基礎上成立西北紡織工學院, 隸屬于原紡織工業部, 是紡織工業部直屬三大高校(華東紡織工學院、天津紡織工學院、西北紡織工學院)之一;學校有一位元國家級教學名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 著名紡織高等教育學專家, 姚穆院士領銜的專家團隊, 1998年劃轉為國家和陝西省共建,2001年更名為西安工程科技學院,2006年更名為西安工程大學。 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 紡織服裝為特色, 多學科協調發展, 具有較強辦學實力的普通高等學校。 、

6. 浙江絲綢工學院(現名:浙江理工大學)

前身為:蠶學館, 是杭州知府林啟于1897年創辦的, 是我國最早創辦的新學教育機構之一。 1908年, 升格為“高等蠶桑學堂”。 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

因時局動亂, 學校幾度易名, 數遷校址, 但始終堅持辦學。 新中國成立後, 學校195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 1964年由國務院定名為浙江絲綢工學院;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1987年1月, 學校隸屬關係改由紡織工業部(後為紡織總會)領導;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9年, 經教育部批准, 學校更名為浙江工程學院。 2004年, 經教育部批准, 學校更名為浙江理工大學。

7. 武漢紡織工學院(現名:武漢紡織大學)

學校歷史溯源于1958年成立的武漢紡織學院、湖北輕工業學校。後在艱難奮進中幾經調整,經歷了1978年興建武漢紡織工學院(隸屬於國家紡織工業部,1998教育管理體制調整後劃轉為中央與湖北省共建);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由於改為紡織大學後,雖然成為國內唯一一個以“紡織”命名的大學,但是近年來招生一直不樂觀,一聽到紡織兩個字,所有人都止步了,主要是名字不高大上,”2017年湖北省計畫:湖北大學+湖北工業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新湖北大學,創建雙一流大學。

8. 鄭州紡織工學院(現名:中原工學院)

學校建於1955年,前身是“榆次紡織機械工業學校”。1957年,學校遷往鄭州市,更名為“鄭州紡織機械製造學校”。1958年,學校劃歸河南省管理,省政府根據河南紡織行業發展的需要,將學校改建為“河南紡織機械學院”,實行本科、中專並存。1959年,全國院校調整,學校恢復“鄭州紡織機械製造學校”校名,仍歸紡織工業部管理。1959年,青島紡織幹校電機專業併入學校,學校改稱“鄭州紡織機電學校”。1960年,紡織部報經國務院批准將學校更名為“鄭州紡織機械學院”,再次升格為本科院校。1987年,學校升格為“鄭州紡織工學院”,成為面向全國招生的普通本科院校。2000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中原工學院。

7. 武漢紡織工學院(現名:武漢紡織大學)

學校歷史溯源于1958年成立的武漢紡織學院、湖北輕工業學校。後在艱難奮進中幾經調整,經歷了1978年興建武漢紡織工學院(隸屬於國家紡織工業部,1998教育管理體制調整後劃轉為中央與湖北省共建);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由於改為紡織大學後,雖然成為國內唯一一個以“紡織”命名的大學,但是近年來招生一直不樂觀,一聽到紡織兩個字,所有人都止步了,主要是名字不高大上,”2017年湖北省計畫:湖北大學+湖北工業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新湖北大學,創建雙一流大學。

8. 鄭州紡織工學院(現名:中原工學院)

學校建於1955年,前身是“榆次紡織機械工業學校”。1957年,學校遷往鄭州市,更名為“鄭州紡織機械製造學校”。1958年,學校劃歸河南省管理,省政府根據河南紡織行業發展的需要,將學校改建為“河南紡織機械學院”,實行本科、中專並存。1959年,全國院校調整,學校恢復“鄭州紡織機械製造學校”校名,仍歸紡織工業部管理。1959年,青島紡織幹校電機專業併入學校,學校改稱“鄭州紡織機電學校”。1960年,紡織部報經國務院批准將學校更名為“鄭州紡織機械學院”,再次升格為本科院校。1987年,學校升格為“鄭州紡織工學院”,成為面向全國招生的普通本科院校。2000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中原工學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