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快遞下鄉:如何走好“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 快遞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合力前行, 極大提高了居民生活的便利程度。 然而, 與紅火的網購形成尷尬對比的是, 農村網購過程中的收發貨品存在不少障礙, “快遞下鄉”往往止步於鄉鎮, 難以到村裡。

農村地區的快遞服務需求

快遞下鄉就是讓身處農村地區的人們也能享受到快遞服務。 近些年來, 隨著城鎮一體化進程不斷前進, 城鄉差距逐漸縮小, 農村人民經濟條件越來越好, 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接觸網絡購物, 對快遞需求不斷增加。

雙十一剛過去不久, 農村地區也為貢獻了不少的銷售額, 然而農村地區常住人口對快遞服務自然少不了一份依賴。

“最後一公里”的層層阻礙

作為建設農村物流網路、完善城鄉流通體系的重要方面, “快遞下鄉”越來越受重視。 尤其是2017年以來, 從中央“一號檔”, 到國家郵政局發佈的全國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快遞服務發展‘十三五’規劃”, 都將“快遞下鄉”作為一項重要任務。

但由於運輸成本高、業務量小等層層障礙, 農村人很難享受到真正穩定持久的快遞服務。 實施鄉村戰略, 這也成為亟需解決的難題。 好在, “快遞下鄉”並非零起點。 除去無所不達的中國郵政,

“三通一達”和順豐等民營快遞也早早向農村伸出觸角。

在聯網、支付等問題逐步解決後, 物流業務的短板日益顯現, 運費高、配送差等問題使許多農民對網路購物失去了興趣。 加上農村消費群體本身就具有價格敏感、戒備心強等特點, 進一步放大了上述後果。 所以, “快遞下鄉”必須直面可能虧本運營的問題。 同樣, “快遞下鄉”也不能只由快遞公司單方面進行嘗試。

多元主體合作共贏:降低運營成本

因為農村地區本身存在的居民密度低切地處偏遠的原因導致快遞成本大, 這一問題在短時間內難以解決。 那現如今如想滿足農村快遞需求只能先對快遞效果、業務資訊等進行預估, 已達到人力、物理和需求的最高性價比。

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快遞服務都存在服務態度差的問題, 這與快遞企業自身盈利低不無關係, 長此以往只會形成惡性循環“需求少-成本高-服務差-需求少”, 因此只有提高服務水準才是增加快遞業務的正途。

也有人建議, 促進快遞企業與交通運輸部門合作,

利用農村運輸車輛搭載快件, 實現客貨運輸網站、農資配送點、村郵站和快遞服務點“多點合一”。

這種通過各種管道盡可能的減少成本的想法很好, 也有可實施的空間。 同時, 是保障快遞服務品質、建立消費信心也十分重要, 這就要求加強對各類合作關係的規範與監管。 綜上所述, 以各種管道通過多元主體合作共贏以達到降低運營成本的目的才能加速快遞下鄉進展, 在不影響快遞企業利益的前提下滿足農村的快遞服務需求。

文/王娜

圖/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