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巴黎塞納河將新建“老橋” 以古羅馬創意引領21世紀潮流

【歐洲時報來米綜合報導】巴黎市長伊達爾戈提出一項新的建設計畫:三座新式橋樑將橫跨塞納河。 特別之處在于, 除了傳統的通行功能, 新橋上將承載商鋪、花園, 甚至辦公室。 新計畫繼承了巴黎市21世紀初以來基礎建設“以人為本”的精神。

據《巴黎人報》透露, 這是市府又一項大膽提議。 即將投入建設的橋樑的交通功能專為步行者和自行車、滑板等人力交通工具設計。 走在新橋上, 除了欣賞塞納河風景, 還可以逛逛花園、咖啡館和商鋪。

這其實並不是新鮮主意。 義大利弗洛倫薩著名的“老橋”(Ponte Vecchio)上面就有諸多商鋪,

甚至珠寶店。 老橋被認為首建于古羅馬時期, 在996年首次出現在歷史文獻上。 塞納河上的“老橋”將體現巴黎21世紀的新面貌。

毫無疑問, 這將是巴黎建築格局歷史性的一筆。 伊達爾戈提出此項建築計畫不僅是從巴黎市的角度出發, 也是以C40(國際環保城市領導小組)主席的身份。 該組織致力於環境保護、抵制全球變暖。 伊達爾戈將在本週末正式介紹這項提案。

按照市長的設想, 這三座橋將分別位於12區到13區之間的Bercy-Charenton街區;4區到5區之間的Tino-Rossi花園附近;以及15區到16區之間的André-Citroën公園附近。

基礎設施便民化

這三座橋將從地理和建築角度撰寫巴黎市新歷史。 塞納河上現有的37座橋中, 最年輕的一座為2006年建成的西蒙·波伏娃橋, 其造型新穎別致,

由兩個層疊交錯的橋面組成, 專供行人、自行車使用。

《巴黎人報》稱, 這三座新橋的設計理念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最為超前。 可以與之媲美的可能只有巴黎建築師Marc Mimram正在和中國洽談中的一座2公里長度的廊橋, 其上包括居民住宅。

Mimram說:“如今我們應當思考的是如何讓基礎設施創造價值, 包括怎樣通過基礎設施令市民生活更方便、更有品質。 ”他也是大巴黎快線一座天橋的設計者, 這座位於聖德尼的未來橋樑建築包括咖啡館和音樂廳。

巴黎市自21世紀初期開始意識到, 作為濱河城市, 河流和居民的親密關係非常重要。 自2010年起, 巴黎市政府開始啟動塞納河岸線整治計畫, 旨在將部分用作機動車道的岸線空間“還給行人”,

豐富岸線空間的功能性以及加強塞納河的生態可持續發展。

2013年, 巴黎市宣佈將塞納河左岸奧賽博物館至阿爾瑪橋之間的濱河快速道對機動車輛關閉, 改造為延綿2.5公里的“塞納河畔”景觀大道, 獲得市民和遊客歡迎。 資料顯示, 該區域的二氧化氮排放量下降了15%。

伊達爾戈繼承了前任市長德拉諾埃的精神。 2016年9月, 巴黎市議會通過了伊達爾戈的提議, 將塞納河右岸的喬治-蓬皮杜濱河快速道將被徹底改造為人行道, 改造路段全長3.3公里。 該計畫旨在減少空氣污染, 方便市民與塞納河“親密接觸”。

古城改造的兩難

巴黎市在近現代經歷了兩次大規模城市改造:始於19 世紀中葉由奧斯曼男爵主持的改造, 極大地改變了巴黎的風貌,

基本奠定了巴黎今天的格局。 20世紀60年代由蓬皮杜總統宣導的改造, 雖然儘量保持了巴黎舊貌, 但沿河車行道、突兀的蒙巴納斯高樓及郊區密集的貧民樓建設引人詬病。

二戰後歐洲經濟的復興使巴黎城市規模迅速膨脹, 舊城區的單中心格局和老化的城市功能使得巴黎難堪重任, 改造巴黎市成為蓬皮杜總統的重要任務。 蓬皮杜的口號是“建設新巴黎”, 這位總統青睞美國式現代化建築。

蓬皮杜堅持建設的蒙巴那斯大樓, 因刺破巴黎天際線激起公憤。 巴黎人甚至流傳著一句笑話:蒙巴納斯大樓頂端提供全巴黎最美的視野, 因為那是全巴黎唯一看不見那棟大樓的地方。

塞納河沿岸高速公路也是出自蓬皮杜手筆。

在法國經濟大發展的階段, 巴黎市區的交通網絡將首都與衛星城聯繫起來, 避免了交通堵塞。 然而也是因為其破壞了巴黎市的古典風貌、尤其是塞納河兩岸風景, 也遭到指責。

古典巴黎引領現代新潮流

2024年奧運會拉開帷幕的時候, 巴黎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巴黎副市長讓-路易•米西卡(Jean-Louis Missika)表示, 屆時, 奧運遊客將看到一番後汽車時代城市的巴黎景象。

10月12日, 巴黎市政府宣佈計畫2024年在巴黎市內禁止柴油車上路, 2030年禁止汽油車上路, 目標是使巴黎市成為為“中期和長期‘碳中性’城市”。

巴黎的2024年, 無人駕駛計程車將一程接一程地運載乘客, 幾乎從不泊車。 市區停車場將變成自行車道或滑板車道、露天咖啡座或休閒運動場所。

220萬巴黎人,已經有近2/3放棄了私家車,因為這裡有國際化都市中最出色的公共交通。隨著私家車逐步退出,這座古城將重新煥發活力。19世紀之都巴黎,將引領21世紀潮流。

220萬巴黎人,已經有近2/3放棄了私家車,因為這裡有國際化都市中最出色的公共交通。隨著私家車逐步退出,這座古城將重新煥發活力。19世紀之都巴黎,將引領21世紀潮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