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未來屬於AI?各界大咖眼中的人工智慧是什麼樣子

人工智慧快速崛起, 各界大咖看法不一。 有人謹慎, 有人樂觀;有人警惕, 有人期待。 誰會準確地說中未來?(更多內容打開http://t.cn/RjCzUVo看“人工智慧專題”)

警醒, 擔憂

斯蒂芬•霍金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

人工智慧的崛起對於人類來說既是好事也是壞事。 追求效率的機器會想“甩脫”人類, 而人類已經到達了一個不能後退的臨界點。 地球對人們來說太小了, 全球人口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人們正處於自我毀滅的危險境地之中。 即使人們會設計出電腦病毒, 但也有人會相應地改進和完善自己的AI技術, 人工智慧有可能會取代人類, 最終會演變成一種超越人類的新生命形式。

結合, 進化

姚期智

中國科學院院士、量子計算專家、圖靈獎獲得者

對我來講, 最興奮的未來, 就是我們現在兩個最熱門的題目, 量子計算與人工智慧的結合。 宇宙給我們人類兩個很大的挑戰, 在量子物理方面, 就是如何用量子電腦引領做出精妙的事情;在軟體方面, 就是我們人類能否像大自然一樣孕育出人工智慧新物種。 我想告訴大家, 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可以結合在一起。 二者的結合可能會讓我們比大自然更聰明, 做出大自然都想不到的事情!

別慌, 還早

李飛飛

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谷歌雲首席科學家

對比物理學的發展軌跡, 人工智慧還沒有達到牛頓力學的階段。 我不知道是在伽利略時代, 還是比伽利略時代更洪荒。 幾百年前, 牛頓開啟了現代物理學。 牛頓對物理學的意義是一整套完美的理論體系,

人工智慧領域還沒有牛頓力學式的理論成果, 能去解釋演算法和人工智慧的問題。

現在只是人工智慧的起步點, 雖然大家看到了一些特別讓人激動的效果和落地的場景, 但我們真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

炒作, 衝擊

李開複

創新工廠董事長

Sophia是有技術含量的, 也做出了業界最好的公關, 但是絲毫沒有人性, 人的理解、愛心、創造力。 授予這樣一台只會模式識別的機器“公民”, 是對人類最大的羞辱和誤導。 一個國家用這種嘩眾取寵的方式來推進人工智慧科研, 只會適得其反。

隨著人工智慧的進一步發展, 會不可避免地對就業造成衝擊。 與工業革命及資訊革命不同, 人工智慧技術所帶來的衝擊並非單純指向某些特定崗位和職業, 如傳統製造業中的手工藝者被流水線工人所取代;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是對現有職業和工作版圖的大規模顛覆。

樂觀, 機遇

劉強東

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

對所有的新技術,我永遠都抱著一種非常積極的心態,我從來不認為技術進步會導致人類滅亡,不認為人工智慧真的有一天會把人類幹掉,我認為人工智慧一千年也無法替代人類藝術家的工作。

人工智慧既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思考方式。人工智慧能夠給人類帶來的不會是災難,而是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讓我們的家庭、街道和城市變得更加的美好。將讓更多的從事繁重的、危險的,甚至是對身體有傷害的工作的人員,轉變為從事對身體沒有傷害的、輕鬆的工作。

勝出,有限

高文

中國工程院院士

如果用人的一生來比喻,人工智慧其實現在大概是剛上小學的程度,只有在滿足“集合是封閉、規則是完備、約束是有限”三個條件,在不使用外部資料的條件之下,人工智慧系統才一定可以戰勝人。

今後可能就是人類智慧和人工智慧的對決,其實人工智慧是人類智慧的一個電腦的實現,從對決角度,它永遠不可能超過人類智慧,只是說在特定方面可能會勝出,但從智慧本身它沒辦法勝出。其實智慧有很多方面,包括邏輯能力、語言能力和空間能力、感知能力、肢體控制能力。後面這幾個比較難,還有人的內省、人際關係能力、自然探索能力。

選擇,變革

劉慈欣

著名科幻作家,《三體》系列作者

人工智慧本質中、隱含著它們最終失控的可能性?我們面對著一個即將到來的挑戰:人工智慧不會奪走我們的自由和生命,但會奪走我們的飯碗。這可能是人類所面對的前所未有的偉大機遇。

只是,我們需要改變。完成由現代社會向人工智慧社會的過渡有兩種可能。一種十分黑暗;另一種是社會成功地完成轉型。這將是有史以來人類生活方式最大的一次改變。想像人工智慧時代的社會和生活是困難的,即使在科幻小說中,我們也只能把種種可能性排列出來,而哪種可能性最有望成為現實,取決於我們的努力和選擇。

無愛,自由

李銀河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教授

我對人是否會愛上機器人的說法始終持否定看法,因為人工智慧的學習能力再強,也只是一種學習能力,只能是在已有的想法和做法上模仿得最好,沒有辦法原創。而靈魂最美好之處在于它具有原創的想法和做法。機器人也許能夠把討嫌的一面全部刪去,只留下了討喜的一面,但是靈魂的追逐恰恰是因為有甜又有苦,有迎又有拒,才真正吸引人。

我們正在以好奇和期待的態度邁進虛擬的時代,我想像,在這個時代,肉體的歡樂將很容易得到,將很容易獲得無窮無盡的供給。但是我們還會去做靈魂追逐的遊戲,去與另一個靈魂做精神的交流和交媾,因為那才是人生中最有趣的遊戲,最美好的遊戲。

預測,未來

湯瑪斯•桑德霍姆

德撲AI之父

我們能用人工智慧來改善自己的戰略邏輯。戰略邏輯是我們戰略博弈的一部分,機器學習是關於過去,但是我們從過去的資料中學習,是希望能夠預測到未來或者是說在未來能夠做到更多有益的東西,戰略性邏輯會關係到很多的可能性,是關於未來而推出的。

(本文由北京科技報全媒體中心採編製作。轉載授權請聯繫“科學加”微信公眾號,違者必究)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瞭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用戶端。蘋果用戶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安卓用戶可以在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華為、小米等應用市場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

劉強東

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

對所有的新技術,我永遠都抱著一種非常積極的心態,我從來不認為技術進步會導致人類滅亡,不認為人工智慧真的有一天會把人類幹掉,我認為人工智慧一千年也無法替代人類藝術家的工作。

人工智慧既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思考方式。人工智慧能夠給人類帶來的不會是災難,而是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讓我們的家庭、街道和城市變得更加的美好。將讓更多的從事繁重的、危險的,甚至是對身體有傷害的工作的人員,轉變為從事對身體沒有傷害的、輕鬆的工作。

勝出,有限

高文

中國工程院院士

如果用人的一生來比喻,人工智慧其實現在大概是剛上小學的程度,只有在滿足“集合是封閉、規則是完備、約束是有限”三個條件,在不使用外部資料的條件之下,人工智慧系統才一定可以戰勝人。

今後可能就是人類智慧和人工智慧的對決,其實人工智慧是人類智慧的一個電腦的實現,從對決角度,它永遠不可能超過人類智慧,只是說在特定方面可能會勝出,但從智慧本身它沒辦法勝出。其實智慧有很多方面,包括邏輯能力、語言能力和空間能力、感知能力、肢體控制能力。後面這幾個比較難,還有人的內省、人際關係能力、自然探索能力。

選擇,變革

劉慈欣

著名科幻作家,《三體》系列作者

人工智慧本質中、隱含著它們最終失控的可能性?我們面對著一個即將到來的挑戰:人工智慧不會奪走我們的自由和生命,但會奪走我們的飯碗。這可能是人類所面對的前所未有的偉大機遇。

只是,我們需要改變。完成由現代社會向人工智慧社會的過渡有兩種可能。一種十分黑暗;另一種是社會成功地完成轉型。這將是有史以來人類生活方式最大的一次改變。想像人工智慧時代的社會和生活是困難的,即使在科幻小說中,我們也只能把種種可能性排列出來,而哪種可能性最有望成為現實,取決於我們的努力和選擇。

無愛,自由

李銀河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教授

我對人是否會愛上機器人的說法始終持否定看法,因為人工智慧的學習能力再強,也只是一種學習能力,只能是在已有的想法和做法上模仿得最好,沒有辦法原創。而靈魂最美好之處在于它具有原創的想法和做法。機器人也許能夠把討嫌的一面全部刪去,只留下了討喜的一面,但是靈魂的追逐恰恰是因為有甜又有苦,有迎又有拒,才真正吸引人。

我們正在以好奇和期待的態度邁進虛擬的時代,我想像,在這個時代,肉體的歡樂將很容易得到,將很容易獲得無窮無盡的供給。但是我們還會去做靈魂追逐的遊戲,去與另一個靈魂做精神的交流和交媾,因為那才是人生中最有趣的遊戲,最美好的遊戲。

預測,未來

湯瑪斯•桑德霍姆

德撲AI之父

我們能用人工智慧來改善自己的戰略邏輯。戰略邏輯是我們戰略博弈的一部分,機器學習是關於過去,但是我們從過去的資料中學習,是希望能夠預測到未來或者是說在未來能夠做到更多有益的東西,戰略性邏輯會關係到很多的可能性,是關於未來而推出的。

(本文由北京科技報全媒體中心採編製作。轉載授權請聯繫“科學加”微信公眾號,違者必究)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瞭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用戶端。蘋果用戶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安卓用戶可以在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華為、小米等應用市場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