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恐龍存在之前南極曾是綠色大陸,樹種一個月內轉換季節狀態

地質學家實地攀爬橫貫南極山脈, 發現13塊史前樹種化石, 證實南極曾擁有一大片森林, 且氣候較暖和。

雖然人們早在上個世紀初期就已知曉南極曾有過森林,

但從沒有人到南極冰山進行實地研究。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UMM)的地質學家年前爬上橫貫南極山脈(Transantarctic Mountains), 找到13塊化石, 進一步證實了億萬年前的南極不是具有極端氣候的冰天雪地, 而是一大片綠意盎然、鬱鬱蔥蔥的森林, 當時的樹種能在一個月內就從夏日的活躍狀態變為冬季的冬眠。

據《國家地理頻道》報導,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的地質學家古布蘭森(Erik Gulbranson)和伊斯貝爾(John Isbel)帶領研究小組成員, 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期間攀登橫貫南極山脈, 最終找到了13塊2億6千萬年前的樹種化石碎片, 經過幾個月的分析, 推斷出南極至少在二疊紀(Permian Period, 2.9億至2.5億年前)時期是溫暖濕潤的綠地。

古布蘭森認為, 雖然當時的南極樹種種類較少, 但生命力卻比現在的寒帶樹種還要強大, 當時的樹種能迅速轉換在四季之間的狀態, 或許在一個月內就能從活躍的夏日狀態轉成冬眠, 不似現在的大部分樹種, 還需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這種轉換。

古布蘭森表示, 這些化石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化石植物, 根據化石中的微生物和真菌研究結果顯示, 這些樹種極有可能是在數星期內就被礦化成石頭, 推測應是西伯利亞的火山活動所導致。 西伯利亞的火山活動摧毀了90%以上的水中生物和70%的陸地生物。

古布蘭森補充, 這些樹種不僅能在長達4至5個月的完全黑暗中生存, 還能在4至5個月的持續光照中存活下去, 因此研究人員將繼續做進一步研究, 以瞭解溫室氣體及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地球上的生命, 進而理解該如何面對現今地球上的氣候變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