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全力推進全域文化旅遊創新區建設,實現“城市公園”向“公園城市”的華麗轉身

前不久, 2017中國全域旅遊魅力指數排行榜揭曉, 花溪區位列區縣級榜單第二。 這一消息, 再次讓這顆“高原明珠”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已擁有國家5A級旅遊景區青岩古鎮、貴陽國家濕地公園、孔學堂、花溪公園、天河潭景區的花溪, 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 近年來, 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 以建成全國山地旅遊目的地、全省旅遊集散地、貴州省“會客廳”和貴陽打造世界旅遊名城的核心區為目標, 在景觀打造、文化保護、提升服務等方面創新模式, 縱深推進全域文化旅遊創建工作, 旅遊業實現持續“井噴式”增長。

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 花溪區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收入再創新高, 共接待遊客170.75萬人次, 同比增長41%, 實現旅遊收入75770.28萬元, 同比增長47%。

如今, 隨著青岩、黔陶、高坡沿線“溪南十錦”的閃亮登場, 花溪區創建全域文化旅遊創新區已初現雛形。

打造“特色景” 吸引遊客“走進來”

風景秀麗是花溪的區位優勢。 近年來, 花溪區按照“全景花溪”的理念, 突出“大花園、大溪流”特色, 構建“全域為園, 全城為景”的公園城市形態, 以鄉村旅遊、文化旅遊、健康旅遊、生態旅遊、山地旅遊為方向, 全要素全景式推進對板橋藝術村、青岩80年代主題創意文化園、夜郎穀等休閒度假區進行打造。 同時, 還以花溪河為軸帶, 中心城區沿十裡河灘——孔學堂——花溪公園——黃金大道一線景觀及水域,

打造由生態休閒、文化傳承、文化創意、民俗體驗等主要功能為核心的生態濕地休閒帶。

今年2月, 在青岩古鎮成功晉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後, 花溪區又把核心景區和周邊景點串珠成鏈, 輻射帶動茶文化、山地運動、農耕體驗、文化創意四個旅遊產業發展組團, 形成“一核一軸四組團”的全域旅遊整體佈局, 以青岩鎮、黔陶鄉、高坡鄉三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民族風情為依託, 充分利用沿線的自然風光、特色民俗和生態氣候, 將24個行政村寨進行“特色組團式立體打造”成為“溪南十錦”鄉村旅遊帶。

“現在上高坡的路修好了, 遊客開車到這裡, 不僅可以拍攝田園風光, 還可以到紅岩峽谷徒步、到雲頂草原露營觀星、品嘗可口的農家菜……”已在高坡鄉擾繞村開了5年農家樂的村民羅繼全親眼見證了高坡近年來發生的可喜變化,

“前幾年, 來玩的遊客不多, 現在每天都有人來找我訂餐, 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了。 ”

這些年, 花溪區通過深挖“山水、田園、濕地、民俗、古鎮”等旅遊價值、產業價值, 充分整合全區農業、工業和文化方面的優勢資源, 先後打造了青岩國際特色旅遊小城鎮、高坡國際山地運動基地、恒大童世界兒童主題樂園等。 目前, 正在打造的天河潭國際旅遊度假區, 將整合周邊村寨、生態資源, 培育濱水休閒區、貴陽故事街、民族風情街等休閒度假引擎產品, 打造以生態旅遊、生活休閒、運動體驗及購物娛樂為一體的國際旅遊度假目的地……花溪,

正用心用力實現著由“城市公園”向“公園城市”的華麗轉身。

增強“體驗度” 吸引遊客“留下來”

“真山真水到處是, 花溪佈局更天然。 十裡河灘明如鏡, 幾步花圃幾農田。 ”這是當年陳毅元帥筆下的花溪。 如今的花溪, 除了山水、故居、古鎮以外, 還多了可讓遊客“留下來”慢慢體驗的垂釣、採摘等休閒度假體驗項目。

“我從朋友圈看到馬鈴的葡萄熟了, 今天特意帶著娃娃來果園摘葡萄, 下午我們一家還要嘗嘗這裡的冷水魚。 ”來自惠水的劉慶輝說, 今年清明期間, 他在久安鄉九龍山萬畝茶園體驗了一把採茶、制茶的樂趣。 上個月, 又到久安鄉的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摘了10多斤猴頭菇, “以前來花溪, 只能是看看風景拍拍照,

現在, 來花溪旅遊多了好多有意思的玩法。 ”

在打造全域文化旅遊創新區的路上, 花溪區做足“旅遊+文化”的大文章, 通過構築禪修文化體驗區、布依民族體驗村、黔中軍屯文化展示區、工業遺址創意園等引擎專案, 打造國際特色旅遊小鎮和貴州旅遊集散中心, 並在黔陶、高坡國際山地運動大本營發展山地運動、低空運動、水上運動、鄉村度假、民宿體驗等多種功能的戶外活動和民俗文化體驗活動, 通過久安茶文化展廳和芒父藝術中心、趙以炯狀元故居、桐埜書屋等文化景觀的提升改造, 讓花溪城市文脈繼續延續, 讓花溪文化特色得以彰顯。

此外, 利用“花溪之夏”、“六月六”布依文化節、高原露營觀星節、大學生音樂節、CRCC中國汽車場地拉力錦標賽、高原低空飛行等山地運動賽事, 初步形成“春賞花、夏避暑、秋運動、冬溫泉”的四季旅遊模式。在“溪南十錦”的建設中,還將通過打造溯溪游線、林溪休閒露營地、生態度假設施,形成具有溪林露營、溯溪、漂流、經果採摘、生態度假等多種功能的溪林休閒旅遊景帶。同時,還通過清溪路改擴建工程、天河潭大道、環城高速花溪互通立交、花桐路等一批通往或連接景區的道路相繼建成,構建了“快旅”交通體系;推進青岩北城門旅遊綜合體建設,打造了大興國寺、萬宜廣場、公園裡等城市綜合體,創造了“慢遊”的條件。

提升“軟環境” 確保遊客“玩得好”

“上週末,我和朋友到青岩古鎮遊玩,一進門用微信掃了二維碼,就免費獲取了語音講解,方便又實用。”來自深圳的劉磊對青岩古鎮提供的貼心服務頻頻點贊。

為了讓遊客行之順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娛之開心、購之稱心、遊之舒心,花溪區著力提升旅遊產業軟環境,不斷創新體制機制,通過發展“智慧旅遊”,依託大資料,積極打造集旅遊服務管理、旅遊應急指揮中心、旅遊企業誠信管理以及移動執法管理為一體的旅遊監管平臺和智慧旅遊服務體系,提升旅遊體驗的舒適度。通過完善綜合交通、旅遊集散、旅遊接待和大資料旅遊四大體系,加快推進貴州省遊客集散服務中心、高速公路旅遊諮詢服務中心等專案建設,引進文凡·狀元別院等精品酒店,並在全省率先實施“廁所革命”,對景區所有廁所進行提升改造,健全景區智慧旅遊服務體系,實現涉旅場所免費WIFI全覆蓋,全域旅遊配套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同時,充分發揮旅遊行業協會等非營利社會組織和社會公眾的力量,組建旅遊行業經營戶綠絲帶志願服務隊、高校青年志願服務隊,大力開展“文明在行動·滿意在貴州”活動,形成全社會共商共建共治共用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花溪還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從全面實施全區域規劃融合發展、全方位呵護生態系統、全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全路網優化旅遊公路、全境式推進休閒度假、全維度厚植生態文化、全要素提升人居環境、全流程強化執法監督、全鏈條村實工作責任、全社會推動公平共用的大生態戰略花溪十大行動入手,打造更顯城鄉美、和諧美、景觀美、特色美、人文美、環境美、品質美、創新美、活力美的新花溪。

初步形成“春賞花、夏避暑、秋運動、冬溫泉”的四季旅遊模式。在“溪南十錦”的建設中,還將通過打造溯溪游線、林溪休閒露營地、生態度假設施,形成具有溪林露營、溯溪、漂流、經果採摘、生態度假等多種功能的溪林休閒旅遊景帶。同時,還通過清溪路改擴建工程、天河潭大道、環城高速花溪互通立交、花桐路等一批通往或連接景區的道路相繼建成,構建了“快旅”交通體系;推進青岩北城門旅遊綜合體建設,打造了大興國寺、萬宜廣場、公園裡等城市綜合體,創造了“慢遊”的條件。

提升“軟環境” 確保遊客“玩得好”

“上週末,我和朋友到青岩古鎮遊玩,一進門用微信掃了二維碼,就免費獲取了語音講解,方便又實用。”來自深圳的劉磊對青岩古鎮提供的貼心服務頻頻點贊。

為了讓遊客行之順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娛之開心、購之稱心、遊之舒心,花溪區著力提升旅遊產業軟環境,不斷創新體制機制,通過發展“智慧旅遊”,依託大資料,積極打造集旅遊服務管理、旅遊應急指揮中心、旅遊企業誠信管理以及移動執法管理為一體的旅遊監管平臺和智慧旅遊服務體系,提升旅遊體驗的舒適度。通過完善綜合交通、旅遊集散、旅遊接待和大資料旅遊四大體系,加快推進貴州省遊客集散服務中心、高速公路旅遊諮詢服務中心等專案建設,引進文凡·狀元別院等精品酒店,並在全省率先實施“廁所革命”,對景區所有廁所進行提升改造,健全景區智慧旅遊服務體系,實現涉旅場所免費WIFI全覆蓋,全域旅遊配套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同時,充分發揮旅遊行業協會等非營利社會組織和社會公眾的力量,組建旅遊行業經營戶綠絲帶志願服務隊、高校青年志願服務隊,大力開展“文明在行動·滿意在貴州”活動,形成全社會共商共建共治共用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花溪還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從全面實施全區域規劃融合發展、全方位呵護生態系統、全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全路網優化旅遊公路、全境式推進休閒度假、全維度厚植生態文化、全要素提升人居環境、全流程強化執法監督、全鏈條村實工作責任、全社會推動公平共用的大生態戰略花溪十大行動入手,打造更顯城鄉美、和諧美、景觀美、特色美、人文美、環境美、品質美、創新美、活力美的新花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