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反航母又添新利器 小不點成航母大剋星 結果完全出乎美國意料

可用于超遠端海上監視的“翔龍”無人機

目前, 中國空軍已廣泛使用“翼龍”系列無人攻擊機, 並對外大量出口。 這種無人機操作成本低廉,

飛行距離遠, 可持續飛行巡邏時間長。 中國空軍已建立起使用無人機的人才培養體系。 據美國《國家利益》雜誌12日發文強調, 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活躍的行動, 正迫使中國採取積極的措施。 據悉中國正加緊建設由重型反艦巡航導彈、陸基彈道導彈、無人偵察機和海洋監視衛星有效結合的反航母體系, 這將給美國西太平洋海軍造成難以解決的問題。 中國新型無人機或將成為發展本地區偵察系統中的一部分。

在國外展出的“翼龍"無人機

長期以來, 美國航母對中國的壓力讓其十分不安, 再經過長達20年的不懈努力後, 中國終於具備了完整的反航母體系。 該體系中有鷹擊-18A反艦導彈、鷹擊-12重型反艦導彈、長劍-10反艦巡航導彈等低空打擊武器, 還有東風-21D和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 也有諸如翼龍-2、CH-4、BZK-005、“雲影”和“天鷹”以及“翔龍”等長航時無人機, 再加上日漸增多的海洋監視衛星, 構成了中國日漸成熟的現代反航母網路。

剛剛亮相的“天鷹”長航時無人機

早前的文章對各類反艦導彈的介紹較為詳盡, 但是對於執行偵察監視任務的長航時無人機的科普較少, 所以這裡就補充一下。 現在, 中國的無人機已經超過美國, 成為技術和數量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搶手貨, 包括BZK-005“長鷹”大型遠端長航時無人機在內的中國無人機群, 能同時裝載光電、雷達、電子等偵察系統以及電子對抗設備,

實現多手段偵察。 其中的很多型號, 如果只裝載偵察設備, 就能保持24小時的全天海上監視作業, 尤其是跟蹤航母戰鬥群。

獨具一格的新型地效應無人機

根據美軍的猜測, 現在, 中國的反航母體系的具體使用方法如下:在戰時,

首先是由太空的海洋監視衛星追蹤航母戰鬥群的大概位置, 然後把具體位置資料傳輸給地面指控中心;指控中心根據威脅程度, 決定派出長航時無人機到預定海域進行監視, 並確定航母戰鬥群的詳細座標位置;此時如果航母戰鬥群位置較遠, 就可以發射東風-21D和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發起攻擊, 而如果距離陸地較近, 則可由鷹擊-18A反艦導彈、鷹擊-12重型反艦導彈、長劍-10反艦巡航導彈發起密集飽和攻擊;這時的無人機就能承擔最終引導和打擊效果評估作用, 並決定如果打擊效果不理想, 還可以通知發射平臺再次發射擴大戰果的打擊。

打航母正在中國方興未艾

分析認為,中國通過大量應用無人機,可以在海上形成無人機蜂群,從而讓任何艦艇無處藏身,更可以為各類打擊平臺提供“眼睛”的作用。但最新的情況卻更驚人,這就是中國新近研發成功一種反艦無人機,是一種導彈(或重型魚雷)和無人機結合的產物。與導彈相比,這種飛行器有一系列新的優勢:比如在某個區域長時間巡邏,並等待目標出現,而在未尋獲目標的情況下還可返航以便下次再使用。幾乎可以肯定,在中國各種用途的無人機的圍堵下,美國航母將插翅難逃。

(軍評陳光文撰於2017.11.15)

打航母正在中國方興未艾

分析認為,中國通過大量應用無人機,可以在海上形成無人機蜂群,從而讓任何艦艇無處藏身,更可以為各類打擊平臺提供“眼睛”的作用。但最新的情況卻更驚人,這就是中國新近研發成功一種反艦無人機,是一種導彈(或重型魚雷)和無人機結合的產物。與導彈相比,這種飛行器有一系列新的優勢:比如在某個區域長時間巡邏,並等待目標出現,而在未尋獲目標的情況下還可返航以便下次再使用。幾乎可以肯定,在中國各種用途的無人機的圍堵下,美國航母將插翅難逃。

(軍評陳光文撰於2017.11.1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