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婚姻, 愛情, 婚禮, 出軌, 離婚是兩性故事永恆的主題, 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吾子語”, 關注紛紜萬象的兩性情感世界。

文/吾子語

-01-

柳清揚可謂命運多舛,

若非是當年鄉衛生院的護士嘴快, 多說了一句話, 她能否活下來都是個未知數。

當時, 柳清揚的母親還在搶救室裡, 她父親就已經盤算著把她扔到街上去了。

柳清揚的父母都是沒文化的鄉下人, 父親右腿殘疾, 母親一直身體羸弱, 兩人都幹不了重體力活, 日子過得甚是拮据。

她母親只有在身體難受得厲害, 實在撐不下去時, 才會去村衛生室, 開些價格便宜的藥片應付一下。

就連這次在鄉衛生院生孩子, 還是村裡的醫生費勁了口舌硬生生拖過來的。

護士說, 這個女嬰能健康出生真是命大, 柳清揚母親患有嚴重的貧血, 估計很危險了。

至於什麼是貧血, 貧血和懷孕生孩子有什麼關係, 柳清揚父母根本不懂,

就算懂了也沒用, 連溫飽都顧不上的一家人, 哪裡還會有閒錢看病呢。

只是柳清揚的父親覺得喪氣, 大老遠折騰到鄉里的醫院, 竟然生了一個女嬰。 早知道這樣, 還不如就在村裡生呢, 都是村衛生室的醫生大驚小怪地嚇唬人。

他原本想著趁孩兒她娘還沒醒, 悄沒聲地把孩子扔到街上去, 該死該活聽天由命吧。 可是, 這次護士的話他聽懂了, 孩兒她娘有危險了。

他們柳家要絕後了!

那就只能留著這個賠錢貨了, 以後用她換點彩禮錢也算沒白忙活一場。 而柳清揚的母親卻再也沒有走出搶救室, 她用自己的命換來了柳清揚的命。

柳清揚的命運就在她父親的一念之間, 頑強地活了下來。

在柳清揚母親辦喪事時, 有一個遠方親戚是教書的,

他看著這個女嬰粉妝玉琢甚是喜愛。 一問還沒有起名字, 遂幫她取名叫“清揚”, 出自詩經《國風·野有蔓草》中的“有美一人, 婉如清揚。 ”

-02-

柳清揚八歲那年, 柳父又打又罵地再也不讓她去學校了, 說飯都吃不上, 你個害人精賠錢貨, 上什麼學, 在家裡還能幫著幹點兒活呢!

過了一個多月, 村支書帶著幾個陌生人進了家門, 對著柳父道喜。 說是有好心人出錢資助貧困學生, 給了鄉里幾個名額, 其中之一就給了柳家。

村支書說:“每個月上面都會按時把送錢過來, 趕快讓你家女娃上學去, 否則這個名額就給別人了。 ”

“只要給錢怎麼樣都行!”柳父聽明白了以後每個月都有錢領時眉開眼笑地說。 他喜不自勝地接過了錢, 還與那幾個陌生人合了影。

就這樣, 已經輟學的柳清揚又能去上學了。

日子過得磕磕絆絆, 柳清揚總算熬到了高中畢業, 她已經是成年人了, 明白了好多事情。 柳清揚知道自己之所以能上學讀書, 全憑好心人的資助。

高考結束後, 柳清揚想圓了自己多年的心願,

她要找到那位好心人, 她想見見自己的恩人。

她找到鄉里, 根據鄉里的指點, 又找到了縣團委辦公室。 可是, 負責這項工作的那位劉老伯, 卻怎麼也不告訴她資助人的情況。

劉老伯一開始推脫說是匿名資助的, 沒人知道到底是誰。

柳清揚不信, 就算是匿名資助, 那也得有個匯款方式啊, 就算是銀行轉帳, 也會有帳戶姓名啊。

見柳清揚不死心, 劉老伯說:“我們必須尊重資助人的意願, 資助人明確表示過, 不能向被資助人透漏自己的任何資訊, 他不想被人打擾。 ”

劉老伯看著柳清揚失望沮喪的樣子說:“姑娘, 我理解你是想表示謝意, 可是有人行善是不需要被感謝的, 你只要讀書成績優異, 就是最好的感謝了。 ”

柳清揚考上大學後, 不顧柳父的叫囂謾駡,拒絕了好心人的資助,申請了助學金貸款,她不想再被人接濟,她要自食其力。

-03-

在大學裡,柳清揚結識了老鄉于柯。于柯與柳清揚是一個縣的,只不過于柯家是縣城的,家境雖然不像柳清揚那般貧寒,但也就是父母雙職工的一般家庭,不窮也不富裕。

不過就算這樣,在柳清揚眼裡,于柯的生活已經不亞于天堂了。

大學四年,如果沒有于柯的陪伴,柳清揚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撐得下來。儘管于柯並不缺錢,可是他依然風雨無阻地陪柳清揚一起去做兼職。

冬天那麼冷的天氣裡,兩個人凍得臉色發紫,瑟瑟發抖地站在街頭發傳單。人少的時候,于柯就解開羽絨服的拉鍊,把柳清揚裹進去幫她取暖。

上學期間最好的兼職就是做家教了,只不過機會太少,于柯到處打聽,只要有資訊第一時間就會通知柳清揚。

柳清揚每個月還要給柳父打錢,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于柯就找各種理由帶著柳清揚去吃好吃的。他知道柳清揚不會接受自己的錢,只能絞盡腦汁地讓她吃好穿暖,別糟蹋了身體。

于柯的舉動和心思,柳清揚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冰雪聰明,怎麼會不知道于柯的良苦用心呢,他心疼柳清揚,不想她受苦,卻又要顧忌她的自尊心。

這四年的點點滴滴,都刻在了柳清揚的心裡,于柯給了她太多的溫暖和感動。

畢業後兩人商量好了,一起回了省城,畢竟城市裡發展機會多一些,回到本省還方便照顧家人。

這麼多年以來,柳清揚唯一念念不忘的還是那位好心的資助人。

中間她每次回老家都會去看望在團縣委辦公室工作的劉老伯,直到劉老伯退休後,柳清揚也沒有斷了聯繫,逢年過年時就會去劉老伯家裡探望。

她與于柯在省城工作了三年之後,有一天柳清揚突然接到了一個陌生人的電話,說劉老伯生命垂危,快不行了,他想見柳清揚一面。

-04-

柳清揚心裡“咯噔”一沉,匆匆向單位請了假,買了火車票連夜趕回了老家。

劉老伯一直很欣賞柳清揚這姑娘,年紀輕輕卻有一顆感恩的心,他臨終前決定滿足這位姑娘的心願,告訴了柳清揚那位元資助人的資訊。

雖然柳清揚與劉老伯非親非故,可是這麼多年沒斷了來往,也已經有了情誼。柳清揚陪著劉老伯的家人送走了他,隔了好幾天才回省城。

于柯滿心歡喜地在家裡迎接柳清揚的歸來,當她風塵僕僕地回到與于柯租住的小家時,放下行李隨口對於柯說了一句“我還有事沒忙完”,又匆匆忙忙地出門了。

本來柳清揚走了好幾天,于柯是又想念又擔心的,不曾想好不容易回來了,連句親熱的話都沒來得及說呢,就又跑了出去,這讓于柯失落之餘頗覺納悶。

原來,柳清揚是去找那位資助人了,她千想萬想都沒有想到,那位資助人竟然也在省城,還和自己住在一個區。

這麼多年的願望就要實現了,她能不著急嗎?

可是當她按照位址到了資助人住的地方後,卻大吃一驚,竟然是簡陋的出租屋,還不如柳清揚與于柯租住的條件好呢。

在柳清揚的想像裡,資助人應該都是自身經濟條件非常優渥,才會捐款資助別人的,怎麼可能會住在這種地方呢?

她向街邊的人打聽了一下,這位叫盧大海的資助人,竟然是擺攤賣早點的孤寡老人。柳清揚吃驚地愣在了原地,她甚至有些懷疑會不會是劉老伯弄錯了。

柳清揚已經沒有勇氣去敲門了,她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緒,會當場嚎啕大哭起來。她回了家,撲到于柯的懷裡,把這些日子以來積攢的所有情緒一鼓作氣哭了出來。

-05-

第二天于柯陪著她起了個大早,直奔柳清揚昨天打聽到的早點攤子。

一位面目慈祥忠厚的老大爺站在攤子後面,笑容可掬地接待著買早點的顧客,攤子前面人聲鼎沸,都排隊在等著熱乎乎剛出鍋的小肉餅。

柳清揚挽著于柯的胳膊,不出聲地站在一旁默默看著,漸漸的眼淚不由自主又溢了出來。

當過了早點時間,人群漸漸散去,盧大海準備收攤時,柳清揚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掙脫了于柯的手,跑到盧大海面前,泣不成聲地跪了下去。

當盧大海瞭解清楚了來龍去脈,也已是老淚縱橫,感慨萬千。此時,他們都已經端坐在盧大海的出租屋裡了。

原來盧大海通過各縣市區的團委,資助了好多個貧困學生,柳清揚只是其中的一人。

盧大海說:“其實,每個貧困學生需要的錢並不多,我不過是舉手之勞。”他看著柳清揚,讚賞地點了點頭繼續說:“你這個名字我是熟悉的,你是個例外,拒絕了繼續接受資助,小小年齡有志氣,好樣的!”

從此以後,柳清揚在省城也有了親人,她把盧大海當作自家的長輩對待。她對於柯說,盧大海猶如自己的再生父母,她親切地稱他為“老爹”。

只是,讓于柯不能理解的是,柳清揚竟然像搞接力一樣,學著盧大海把資助貧困學生也當成了自己的使命,每個月都拿出一部分錢匯出去。

就因為這事,兩人中間出現了極大的分歧。

-06-

于柯也不是沒有愛心冷漠之人,只是他們就要結婚了,以後還會有寶寶,孩子要入託要上學,還要攢錢在省城買房子,總不能一輩子租房子吧。

並且,柳清揚的父親沒有勞動能力,一直都由他們給生活費,于柯的爸媽儘管有退休金,目前生活無憂,可是以後家裡的這三位元老人都需要他們贍養呐。

這些生活負擔就像一座座大山,本來就壓得已經喘不過氣來,如今竟然還需要資助貧困生,還嫌負擔不夠重嗎?這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呢?

柳清揚卻鐵了心要堅持下去,那些孩子都與幼年時的自己一樣,眼裡充滿著讀書的渴望,自己只需要拿出工資收入的一部分,改變的則是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為什麼一定要買房,那麼多人都在租房不是照樣活得挺滋潤嗎?寶寶確實花費很高,可是目前沒計畫要寶寶啊,何必杞人憂天呢?

三位老人都衣食無憂,等到多年以後或許就有解決的方法了,何苦為了不可預知的未來,提前發愁呢?

可是她卻無法說服于柯,于柯堅持認為她的舉動無異於是打腫臉充胖子,明明自顧不暇還發善心充好人。

兩個人爆發了自相識以來最激烈的爭吵,于柯的說法深深傷害到了柳清揚,她覺得于柯就是自私自利的市井小民,沒有仁愛之心,只知道算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于柯無計可施,把這件事告訴了雙方的家人。

對於沒過門的兒媳婦,于柯的爸媽不方便出面干涉,只是對於柯說,讓他自己慎重考慮,最好能找個居家過日子的女人當老婆。

柳父卻打電話對著柳清揚破口大駡,說她是敗家玩意兒,如果嫌錢多燒的難受,怎麼不多給他點兒呢?去給沒名沒姓的外人,是不是腦子壞掉了!

-07-

柳清揚只是默默聽著父親的嚎叫,沒有反駁。她與父親根本無話可說,柳父似乎已經忘記了,那麼多年,他們都是靠無名無姓的外人,才撐到今天的。

柳父的電話卻激起了柳清揚對未婚夫更大的怒火,我們自己的事情為什麼要告訴家裡人呢,這分明是小人作為!

而于柯媽媽的話卻提醒了他,或許柳清揚真的不是適合居家過日子的老婆!

一氣之下,于柯收拾了東西搬了出去,他需要分開一段時間,冷靜冷靜。

柳清揚面對突然變得清冷的房間,心裡像掏空了一樣。這麼多年,于柯一直都站在她身旁,幫她遮擋著風風雨雨,她曾經以為他會陪自己一輩子的。

如今這個男人,卻扔下了她頭也不回。

柳清揚到現在還是認為自己沒有做錯,她不懂,為什麼于柯就不能理解她,他怎麼就不能感同身受呢?

是的,柳清揚的對與錯,沒有統一的世俗標準。每個人的經歷與生長環境不同,對錯的標準自然也不盡相同。

只是,那些輟學的貧困兒童,卻因為柳清揚與盧大海這些普通老百姓的善舉,如願坐進了教室裡,那一雙雙澄澈純淨的眼睛裡,閃爍著的都是希望的光芒。

或許,這樣就已經足夠了!

特此申明:素材來源於真實情感傾訴,皆為化名。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不顧柳父的叫囂謾駡,拒絕了好心人的資助,申請了助學金貸款,她不想再被人接濟,她要自食其力。

-03-

在大學裡,柳清揚結識了老鄉于柯。于柯與柳清揚是一個縣的,只不過于柯家是縣城的,家境雖然不像柳清揚那般貧寒,但也就是父母雙職工的一般家庭,不窮也不富裕。

不過就算這樣,在柳清揚眼裡,于柯的生活已經不亞于天堂了。

大學四年,如果沒有于柯的陪伴,柳清揚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撐得下來。儘管于柯並不缺錢,可是他依然風雨無阻地陪柳清揚一起去做兼職。

冬天那麼冷的天氣裡,兩個人凍得臉色發紫,瑟瑟發抖地站在街頭發傳單。人少的時候,于柯就解開羽絨服的拉鍊,把柳清揚裹進去幫她取暖。

上學期間最好的兼職就是做家教了,只不過機會太少,于柯到處打聽,只要有資訊第一時間就會通知柳清揚。

柳清揚每個月還要給柳父打錢,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于柯就找各種理由帶著柳清揚去吃好吃的。他知道柳清揚不會接受自己的錢,只能絞盡腦汁地讓她吃好穿暖,別糟蹋了身體。

于柯的舉動和心思,柳清揚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冰雪聰明,怎麼會不知道于柯的良苦用心呢,他心疼柳清揚,不想她受苦,卻又要顧忌她的自尊心。

這四年的點點滴滴,都刻在了柳清揚的心裡,于柯給了她太多的溫暖和感動。

畢業後兩人商量好了,一起回了省城,畢竟城市裡發展機會多一些,回到本省還方便照顧家人。

這麼多年以來,柳清揚唯一念念不忘的還是那位好心的資助人。

中間她每次回老家都會去看望在團縣委辦公室工作的劉老伯,直到劉老伯退休後,柳清揚也沒有斷了聯繫,逢年過年時就會去劉老伯家裡探望。

她與于柯在省城工作了三年之後,有一天柳清揚突然接到了一個陌生人的電話,說劉老伯生命垂危,快不行了,他想見柳清揚一面。

-04-

柳清揚心裡“咯噔”一沉,匆匆向單位請了假,買了火車票連夜趕回了老家。

劉老伯一直很欣賞柳清揚這姑娘,年紀輕輕卻有一顆感恩的心,他臨終前決定滿足這位姑娘的心願,告訴了柳清揚那位元資助人的資訊。

雖然柳清揚與劉老伯非親非故,可是這麼多年沒斷了來往,也已經有了情誼。柳清揚陪著劉老伯的家人送走了他,隔了好幾天才回省城。

于柯滿心歡喜地在家裡迎接柳清揚的歸來,當她風塵僕僕地回到與于柯租住的小家時,放下行李隨口對於柯說了一句“我還有事沒忙完”,又匆匆忙忙地出門了。

本來柳清揚走了好幾天,于柯是又想念又擔心的,不曾想好不容易回來了,連句親熱的話都沒來得及說呢,就又跑了出去,這讓于柯失落之餘頗覺納悶。

原來,柳清揚是去找那位資助人了,她千想萬想都沒有想到,那位資助人竟然也在省城,還和自己住在一個區。

這麼多年的願望就要實現了,她能不著急嗎?

可是當她按照位址到了資助人住的地方後,卻大吃一驚,竟然是簡陋的出租屋,還不如柳清揚與于柯租住的條件好呢。

在柳清揚的想像裡,資助人應該都是自身經濟條件非常優渥,才會捐款資助別人的,怎麼可能會住在這種地方呢?

她向街邊的人打聽了一下,這位叫盧大海的資助人,竟然是擺攤賣早點的孤寡老人。柳清揚吃驚地愣在了原地,她甚至有些懷疑會不會是劉老伯弄錯了。

柳清揚已經沒有勇氣去敲門了,她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緒,會當場嚎啕大哭起來。她回了家,撲到于柯的懷裡,把這些日子以來積攢的所有情緒一鼓作氣哭了出來。

-05-

第二天于柯陪著她起了個大早,直奔柳清揚昨天打聽到的早點攤子。

一位面目慈祥忠厚的老大爺站在攤子後面,笑容可掬地接待著買早點的顧客,攤子前面人聲鼎沸,都排隊在等著熱乎乎剛出鍋的小肉餅。

柳清揚挽著于柯的胳膊,不出聲地站在一旁默默看著,漸漸的眼淚不由自主又溢了出來。

當過了早點時間,人群漸漸散去,盧大海準備收攤時,柳清揚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掙脫了于柯的手,跑到盧大海面前,泣不成聲地跪了下去。

當盧大海瞭解清楚了來龍去脈,也已是老淚縱橫,感慨萬千。此時,他們都已經端坐在盧大海的出租屋裡了。

原來盧大海通過各縣市區的團委,資助了好多個貧困學生,柳清揚只是其中的一人。

盧大海說:“其實,每個貧困學生需要的錢並不多,我不過是舉手之勞。”他看著柳清揚,讚賞地點了點頭繼續說:“你這個名字我是熟悉的,你是個例外,拒絕了繼續接受資助,小小年齡有志氣,好樣的!”

從此以後,柳清揚在省城也有了親人,她把盧大海當作自家的長輩對待。她對於柯說,盧大海猶如自己的再生父母,她親切地稱他為“老爹”。

只是,讓于柯不能理解的是,柳清揚竟然像搞接力一樣,學著盧大海把資助貧困學生也當成了自己的使命,每個月都拿出一部分錢匯出去。

就因為這事,兩人中間出現了極大的分歧。

-06-

于柯也不是沒有愛心冷漠之人,只是他們就要結婚了,以後還會有寶寶,孩子要入託要上學,還要攢錢在省城買房子,總不能一輩子租房子吧。

並且,柳清揚的父親沒有勞動能力,一直都由他們給生活費,于柯的爸媽儘管有退休金,目前生活無憂,可是以後家裡的這三位元老人都需要他們贍養呐。

這些生活負擔就像一座座大山,本來就壓得已經喘不過氣來,如今竟然還需要資助貧困生,還嫌負擔不夠重嗎?這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呢?

柳清揚卻鐵了心要堅持下去,那些孩子都與幼年時的自己一樣,眼裡充滿著讀書的渴望,自己只需要拿出工資收入的一部分,改變的則是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為什麼一定要買房,那麼多人都在租房不是照樣活得挺滋潤嗎?寶寶確實花費很高,可是目前沒計畫要寶寶啊,何必杞人憂天呢?

三位老人都衣食無憂,等到多年以後或許就有解決的方法了,何苦為了不可預知的未來,提前發愁呢?

可是她卻無法說服于柯,于柯堅持認為她的舉動無異於是打腫臉充胖子,明明自顧不暇還發善心充好人。

兩個人爆發了自相識以來最激烈的爭吵,于柯的說法深深傷害到了柳清揚,她覺得于柯就是自私自利的市井小民,沒有仁愛之心,只知道算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于柯無計可施,把這件事告訴了雙方的家人。

對於沒過門的兒媳婦,于柯的爸媽不方便出面干涉,只是對於柯說,讓他自己慎重考慮,最好能找個居家過日子的女人當老婆。

柳父卻打電話對著柳清揚破口大駡,說她是敗家玩意兒,如果嫌錢多燒的難受,怎麼不多給他點兒呢?去給沒名沒姓的外人,是不是腦子壞掉了!

-07-

柳清揚只是默默聽著父親的嚎叫,沒有反駁。她與父親根本無話可說,柳父似乎已經忘記了,那麼多年,他們都是靠無名無姓的外人,才撐到今天的。

柳父的電話卻激起了柳清揚對未婚夫更大的怒火,我們自己的事情為什麼要告訴家裡人呢,這分明是小人作為!

而于柯媽媽的話卻提醒了他,或許柳清揚真的不是適合居家過日子的老婆!

一氣之下,于柯收拾了東西搬了出去,他需要分開一段時間,冷靜冷靜。

柳清揚面對突然變得清冷的房間,心裡像掏空了一樣。這麼多年,于柯一直都站在她身旁,幫她遮擋著風風雨雨,她曾經以為他會陪自己一輩子的。

如今這個男人,卻扔下了她頭也不回。

柳清揚到現在還是認為自己沒有做錯,她不懂,為什麼于柯就不能理解她,他怎麼就不能感同身受呢?

是的,柳清揚的對與錯,沒有統一的世俗標準。每個人的經歷與生長環境不同,對錯的標準自然也不盡相同。

只是,那些輟學的貧困兒童,卻因為柳清揚與盧大海這些普通老百姓的善舉,如願坐進了教室裡,那一雙雙澄澈純淨的眼睛裡,閃爍著的都是希望的光芒。

或許,這樣就已經足夠了!

特此申明:素材來源於真實情感傾訴,皆為化名。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