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五大領域 錦江建設健康幸福首善區

錦江區出臺《關於實施健康成都戰略開展健康錦江建設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實施“健康中國”“健康四川”“健康成都”戰略, 日前《關於實施健康成都戰略開展健康錦江建設的實施意見》已正式出臺,

《意見》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重點從健康環境、健康社會、健康服務、健康人群、健康文化五大領域推進健康錦江建設。 提出了到2020年, 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1.61歲, 初步建成安全穩定、和諧幸福、眾人嚮往的“健康幸福首善區”的總體目標。

加強生態建設 營造健康環境

環境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 按照《意見》, 錦江區把健康城市建設理念全面融入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配置行政管理、社區服務、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健身、商業服務業等公服設施, 構建15分鐘基本公共服務圈。

實施最嚴格的產業准入和環境保護制度, 堅決打贏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加強重點行業污染治理, 積極推行綠色施工, 提倡綠色出行, 完善城市通風廊道系統, 有效改善空氣品質。 力爭到2020年,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逐年穩中有升, 優良率占比達70%。 全面實行“河長制”管理, 完成錦江、沙河及其支流綜合整治, 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斷面水質達到考核要求, 改善水環境。 力爭到2020年, 汙水處理率達到98%。 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 力爭到2020年, 全區土壤環境品質總體保持穩定, 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

構建綠色生態格局, 構建生態區、綠道、公園、小遊園、微綠地五級城市綠化體系。 力爭到2020年, 綠化覆蓋率達到46.5%,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以上。

加強城鄉環境治理, 提升智慧治理, 強化精准治理, 突出城郊結合部、城中村以及農貿市場等薄弱區域環境治理。 全面治理背街小巷, 保持乾淨、有序、清爽, 打造一批特色街區。 力爭到2020年,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完善健康保障 構建健康社會

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會保障和安全保障……《意見》順應居民群眾對健康的新期待, 切實增強居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意見》要求提升社會保障水準。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 優化城鄉社會保障體系, 到2020年, 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5萬人, 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實現全覆蓋;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低於28%。

深化平安錦江建設, 落實安全生產, 實施食品安全戰略,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配套, 確保公共交通安全, 提高突發事件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到2020年, 食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不低於98%。 生產安全及交通事故持續下降, 較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杜絕重特大事故。

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進一步提高教育品質。 大力發展公辦幼稚園, 全面提升義務教育品質和水準, 全力支持特殊教育發展。 加快推進教育均衡化、現代化、國際化、資訊化“四化聯動”發展。 到2020年, 教育國際化實現度達到85%, 教育現代化實現度達到95%, 教育資訊化水準達到全國一流。

開展“健康細胞工程”建設。 深入開展健康街道、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和健康家庭創建, 推進健身步道、健康公園等建設。 到2020年, 建成一批具有錦江特色的“健康細胞工程”示範點。

優化健康服務 開展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

在健康服務方面, 《意見》進一步優化健康服務資源配置, 促進衛生與健康工作從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轉變。 《意見》指出, 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加強縱向型、緊湊型醫聯體建設,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初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科學合理”的分級診療制度。逐步構建國際化醫療服務體系,引進更多技術、先進設備、高端人才,鼓勵和引導外資等社會資本通過獨資或合資形式參與醫療機構運營管理。建成統一融合的人口健康資訊服務體系,實現居民健康“一卡通用”。

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構建中醫診療、中醫康復、中醫養生、中醫治未病、中醫適宜技術“五位一體”的中醫防治體系和區、街道、社區三級治未病服務體系。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加強中醫重點專科和重點學科建設。

提升養老服務能力。健全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照料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機制,形成醫養結合、全域覆蓋、資訊共用的養老服務格局。

加快發展健康產業,著力聚焦醫療衛生、精准醫療、健康養老、中醫藥服務、“互聯網+健康醫療”、“金融+健康醫療”六大領域,真正形成具有錦江特色、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產業。

培育健康人群 提高全民健康素養

《意見》指出將加強全面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延長健康期望壽命。

建立區政府為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長效機制與體制。

推進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運動成都·健康錦江”全民健身活動,每年開展區全民健身運動會和按期舉行區運動會,積極引導市民群眾參加體育健身;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畫,確保全區中小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間1小時以上;推進區體育中心建設,建成“一場一館一池兩中心”,實現社區健身設施全覆蓋,形成社區10分鐘健身圈。

實施煙草危害干預,強化公共場所控煙監督執法。全區以學校、企業、機關和事業單位等為重點,加快推進無煙單位建設。提升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戒煙門診服務能力。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禁止發佈煙草廣告。

加強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健康關懷。進一步推動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動員組織全社會關愛幫扶“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精神疾病患者、“失獨家庭”以及殘障人群等特殊人群。探索完善關愛幫扶特殊人群的有效保障機制。

弘揚健康文化 傳播健康理念

此次《意見》還在健康的可持續性上提出了創新健康文化傳播方式,傳承巴蜀文明的健康元素,發展天府文化的健康內涵的要求。

積極開展惠民文化活動,開展非遺傳承進校園、進社區等非遺系列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幫助群眾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力發展健康旅遊文化,有效推動旅遊與健康、文化、體育等多行業、多角度融合發展,培育一批具有錦江特色的都市旅遊、鄉村旅遊、養生旅遊、文化旅遊等品牌,建設具有錦江特色的休閒旅遊聚集區。

(陳玉婷/文)

加強縱向型、緊湊型醫聯體建設,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初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科學合理”的分級診療制度。逐步構建國際化醫療服務體系,引進更多技術、先進設備、高端人才,鼓勵和引導外資等社會資本通過獨資或合資形式參與醫療機構運營管理。建成統一融合的人口健康資訊服務體系,實現居民健康“一卡通用”。

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構建中醫診療、中醫康復、中醫養生、中醫治未病、中醫適宜技術“五位一體”的中醫防治體系和區、街道、社區三級治未病服務體系。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加強中醫重點專科和重點學科建設。

提升養老服務能力。健全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照料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機制,形成醫養結合、全域覆蓋、資訊共用的養老服務格局。

加快發展健康產業,著力聚焦醫療衛生、精准醫療、健康養老、中醫藥服務、“互聯網+健康醫療”、“金融+健康醫療”六大領域,真正形成具有錦江特色、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產業。

培育健康人群 提高全民健康素養

《意見》指出將加強全面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延長健康期望壽命。

建立區政府為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長效機制與體制。

推進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運動成都·健康錦江”全民健身活動,每年開展區全民健身運動會和按期舉行區運動會,積極引導市民群眾參加體育健身;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畫,確保全區中小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間1小時以上;推進區體育中心建設,建成“一場一館一池兩中心”,實現社區健身設施全覆蓋,形成社區10分鐘健身圈。

實施煙草危害干預,強化公共場所控煙監督執法。全區以學校、企業、機關和事業單位等為重點,加快推進無煙單位建設。提升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戒煙門診服務能力。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禁止發佈煙草廣告。

加強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健康關懷。進一步推動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動員組織全社會關愛幫扶“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精神疾病患者、“失獨家庭”以及殘障人群等特殊人群。探索完善關愛幫扶特殊人群的有效保障機制。

弘揚健康文化 傳播健康理念

此次《意見》還在健康的可持續性上提出了創新健康文化傳播方式,傳承巴蜀文明的健康元素,發展天府文化的健康內涵的要求。

積極開展惠民文化活動,開展非遺傳承進校園、進社區等非遺系列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幫助群眾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力發展健康旅遊文化,有效推動旅遊與健康、文化、體育等多行業、多角度融合發展,培育一批具有錦江特色的都市旅遊、鄉村旅遊、養生旅遊、文化旅遊等品牌,建設具有錦江特色的休閒旅遊聚集區。

(陳玉婷/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