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男人和長輩喜歡的“好嫁風”女孩,都是什麼樣的?

在這個單身狗遍地走、大家臉上都寫著“難嫁/難娶”的喪氣時代, 最近網上有一波關於怎樣的女性符合“好嫁風”的討論流行開來。

起源應該是一位知名女性情感博主被粉絲圈之外的網友偶然發現, 她的日常就是指導年輕女孩如何在穿衣、打扮、言談舉止、乃至發朋友圈的方式上, 把自己打造出“好嫁風”, 即更容易博得異性歡心。

從粉絲回饋來看, 有些人真的取得了自己想要的效果

那麼, 到底啥叫好嫁風呢?

被認可的最廣泛的說法是, 這個詞來源於日本, 形容那種展示女性溫柔乖巧、甜美可愛的魅力, 而博得男人喜愛的穿搭風格。

而在中國, 說來諷刺, 最近一個被大眾發現非常符合好嫁風的女子、並引起一陣相關討論的, 還是“程式師疑被騙婚逼死”事件中的當事人翟某。

當時讓大家驚訝的點是, 一個有才有錢有事業的男人, 為什麼被這個女人吃得死死的, 以至於最後丟了性命?

結果一細琢磨, 大家發現翟某整個人的風格, 好像確實挺“好嫁風”的——皮膚白皙, 黑長直, 喜歡穿顏色粉嫩的衣服, 常搭以淺色外套。

碎花、亮玫紅色、運動衣等等這些看起來並不時尚的元素, 也常常在她身上出現。

自稱“好嫁風”教主的博主當時也發文剖析, 稱翟某這個人的每一個環節都好像是按照她的指點打造的。 而好嫁風就是這麼一種神奇的氣場:

女人(特別是愛好打扮的年輕女孩)看了可能會嫌棄土, 男人看了卻有可能謎之喜歡。

結果, 不少人順著聯想到了另一位讓女人讀不懂、卻博得了中年成功男士芳心的女孩子——奶茶妹妹。

以清純成名的奶茶妹妹, 成為公眾人物這麼多年來, 衣品一直被同性詬病。 學生時期鍾愛粉色運動元素無可厚非——

嫁給劉強東之後,我們在她流出的私照中看到的也是一個溫婉少婦形象,有蝴蝶結元素的襯衫和裙子、針織外套,可以說是好嫁風裡非常典型的搭配。

於是,當以往公眾視野裡的例子堆積起來,人們自然會琢磨:是否直男(特別是30歲-45歲的)選擇伴侶時,有某種統一的審美喜好?

至少,不少女性情感博主是這麼認為的。

她們手把手地傳授經驗,教那些對自己不甚滿意的女孩子如何改造自己,如何把渾身散發的氣質從難嫁風變成好嫁風。

而她們推崇的模仿典範或是改造成果呢,看起來也確實和上面的好嫁風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統一。

甚至這些情感博主本人言出必行,自己穿衣也是那種針織衫+溫婉白裙+蕾絲的風格。

關於這種好嫁風的穿搭精髓,知名娛樂人@孟大明白 曾經很犀利地定義過——

顯嫩的配色,乖巧溫柔,略土氣,遠離歐美時尚,適當顯示身體曲線但不要過於暴露;

必備要素有:碎花,泡泡袖,白紗,蕾絲,蝴蝶結。

但是,這種審美取向僅僅發生在直男身上嗎?

小編饒有興致地研究時發現,所謂“好嫁風”的審美,其實可能來源於好幾個人群。

當我們說好嫁風,一是指部分男性客觀上對女性外貌體現出來的統一喜好,二是指女性反過來對這種喜好的揣測和想像,但往往還有一層被遺漏——

長輩們對年輕女孩的外貌,其實也有類似的評判標準。

這一點我們後面會慢慢分析。今天想說的,不是從美醜土洋這種主觀的想法去評判什麼,只是想探討一下——

當社會上一個龐大的人群,對女性穿著打扮、氣質魅力的期待可以用“好嫁風”來定義時,他們究竟期待的是什麼呢?

1、頭髮

世人皆道直男鍾愛黑長直,殊不知世界上最喜歡年輕女孩黑長直的,可能是她們的爸媽。

絕大部分女生想要染髮、燙髮的念頭都曾遭到這樣的呵斥:別給我整那亂七八糟的,那都不是好學生該幹的事兒!

長輩眼中,不僅天然素淨的黑直發才是乖孩子的標誌,他們更巴不得閨女永遠都紮起馬尾、露出鋥亮的大腦門。除此之外的任何髮型,都有讓他們看得眼暈的可能。

所以在父母輩眼中,高高紮起馬尾的關曉彤可能真的是當之無愧的國民閨女——那俐落勁兒,配上非常符合長輩主流審美的長相,簡直不能更討人喜歡。

而對後生男性來說,對女生馬尾的執念可能與校園裡的舊日情愫有關。

畢竟,青春記憶裡那個紮著馬尾的莞爾一笑的沈佳宜,總是失之交臂而無比美好的白月光。

不過最得到廣泛認可的男性審美,還是他們對女生黑長直的守護,認真程度不亞于親媽。

背後的原因也沒有那麼複雜。知乎的相關帖子下有人回答,因為“短髮像男的,卷髮感覺不年輕,染髮太非主流,黑長直齊劉海最保險”。

要有女人味,要顯嫩,還不能殺馬特,看來看去還是娘胎裡帶出來的黑長直符合要求。

何況,一頭烏黑順滑的頭髮就像有著魔力的深淵,總是多了點說不清道不明的吸引力和神秘氣息。

此外還有一種來自直男的解釋,也謎之老年風:黑亮黑亮的頭髮,看起來就很健康,生活作息一定很規律。

總的說來,這種好嫁審美是期待女孩有一頭健康、天然的頭髮,沒有多餘的粉飾,也不要有什麼張揚的造型。

究其根本是因為,在這種審美看來,頭髮不僅僅是頭髮,也象徵著一個人從母胎中帶出來的最天然的清純和質樸。

2、妝容

在女生化妝這件事上,爸媽和同輩男性似乎都更喜歡對大濃妝說no。

甚至爸媽對女兒素顏的執念,比直男還強烈。在他們眼中,我家女兒素面朝天也如大明星一般好看,化妝就和大街上那些妖豔賤貨沒什麼兩樣。

實在非要畫,他們也不好攔著你,可是總會不滿地嘟嘟囔囔,尤其看不慣大紅唇:你看看你嘴上跟吃了死孩子似的,像什麼話嘛!

經常被女人詬病為色盲的男人可能要深表贊同。他們就算再分不清色號和色號之間的細微差異,色系總是有自己的判斷的——

豆沙色?顯老又正經,太職場了;姨媽色髒橘色等重口味?中毒了吧那是;正紅色?血盆大口要吃人了……

最後大家發現,那些確實能得到直男誇獎的“斬男色”,無一例外都是不張揚卻透著可愛嬌俏的粉珊瑚色,配上亮晶晶的嘟嘟唇,讓人看著就想親一口。(是的,啞光質地也輸了,幹得跟塗了層油漆似的)

從口紅上就能看出來,好嫁審美想要的是女人有嬌豔欲滴之美而不張揚外露。

而“不露鋒芒”這一點有多重要,我們編輯部則是通過一個男默女淚的真實故事悟到的。

當年,Vista迪麗熱巴同學曬出了自己旅遊時美美的自拍。當鋼鐵直男同事看到她醒目的紅色眼影,發出了略顯嫌棄的驚呼:

“我的天,你咋去戶外還畫夜店妝啊?”

小仙女們聽後深感震驚,終於醒悟自己那些紅色系、粉色系、橘色系的誇張眼妝,在男人眼裡可能都是發了瘋的黃子韜。

所以,好嫁審美中的理想女孩不是不能化妝,而是要有些適度的心機。要用柔和粉嫩的色彩凸顯出女性柔弱可愛的氣質,為的其實是那股讓男性瞬間自感強大的保護欲。

而那種鋒芒太過、氣場兩米的禦姐氣質,八成是不行的。

3、衣著

縱觀那些符合好嫁風的衣服,女生會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十年前,被媽媽領著逛以純和美特斯邦威的日子。

顏色上,好嫁風鍾愛的是明度和飽和度都低的柔和色系,粉色、淡紫色、白色、裸色、鵝黃色、淡藍色等等都是上佳選擇。

要粉嫩不要灰暗,要溫柔不要張揚,看著就覺得是乖巧又不失活潑的女孩。

擁有這樣的審美的長輩想的是,小姑娘家家就該穿得有個女孩的樣子;

男性的擇偶審美則想的是,這種讓女孩整個人都顯得柔和的色系才能讓人有男性的征服感和從屬感,像黑、灰、墨綠這些性冷淡色,還是留著上班的時候橫眉冷對男同事吧。

材質上,軟綿綿、毛茸茸的視覺效果是很討喜的,至少不能堅硬不羈。長輩是喜歡看你裹成一個乖巧的小圓球——

對男人來說,則是視覺效果上就多了幾分溫柔和軟萌感。

就算是石原裡美這樣的小妖精,如果穿得毛茸茸的,也能中和一下她的不可控氣質,讓人油然而生一種“自己能一把抱住她揉搓”的感(cuo)覺。

這和大家都喜歡擼帶毛的小動物,其實是一個道理。至於拒人於千里之外的皮衣皮褲什麼的,留給鄧紫棋就好。

尺度上,好嫁風的女子穿衣是絕對不能過分暴露的。在好嫁風的信條裡,基本可以告別熱褲和過短的短裙了。

但是,雖說在長輩眼中,清純是女孩最大的美德;在某類男人眼中,清純又是別樣的性感。

有時候適度暴露也是一種別樣的風情。比如好嫁風的標準裡,裙子的長度要在膝蓋微微以上,以達到少女和少婦之間的微妙平衡。

而蕾絲、荷葉邊、蝴蝶結等這些女性特質極強的裝飾,其實也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既凸顯了女性特有的味道,又保留了少女般的溫柔可愛。

說到這兒,我們可以通過某好嫁風博主的粉絲投稿,感受一下在這種審美指導下,女孩穿衣發生的變化。

之前,女孩這身打扮↓被男朋友嫌棄“不接地氣、不夠活潑”。顏色過於扎眼,裙子長度過於暴露,高跟鞋過於鋒利,整個穿著都過分凸顯了女性的身材曲線和性感氣質。

根據好嫁風調整之後,粉色七分袖連衣裙加白色帆布鞋,則完美地契合了好嫁風對於女人溫柔低調的整體形象的期待,po主男朋友也是稱讚連連。

照這樣的標準,現在女孩子喜歡穿的無論是性感熱辣風、搖滾朋克風、還是中性帥氣風,當然都不符合要求了。

縱然你有劉雯那樣的大長腿和氣質,穿成這個一身黑的、男孩子一般的褲裝,也是入不了好嫁風的眼的。

以上所有總結下來,不難發現長輩對年輕女孩、某類男人對理想伴侶的審美要求,究竟有哪些共性:

他們期待的,是女性溫柔嫺靜、清純樸素、適當柔弱的氣質。理想的女性,最是那一低頭嬌羞的蓮花。

這種審美理念裡,不希望女生的整體氣質過分張揚,只期待女孩恰當地展現出女人味兒, 把可愛、活潑、溫柔、清純等特質放置在“掌控欲”和“吸引力”的平衡點上。

說到底,這種跨越代際卻共通的審美,其實是父權社會審美的傳承,總體來說是期待女性呈現符合順從、賢淑等傳統道德的淑女形象,不要出格,不要鋒芒,不要標新立異。

這種對女性形象潛意識裡的規訓,已經逐漸和現在女生的自我意識產生了距離。越來越多的女生認為,我是什麼樣子我喜歡就好,又不為了討好誰,為什麼非要打扮成一個賢良淑德的樣板?

對傳統期待的反抗,是個必經之路,因此女性對於好嫁風的爭議聲也越來越大。

不過,也許女性最終需要的,不是被人教導“你要這樣打扮才XXX”,也不是把自己放在諸多條條框框和標籤裡互相反對,而是不管是想做所謂的“好嫁”的樣子,還是“不好嫁”的樣子,都能自由自在、從心而行,不用迎合誰,也不用遭到異樣的眼光。

“自由風”,大概才是每個女性真正需要的那陣風。

P.S. 話說回來,我最希望的還是能有人指導一下升職加薪風。不行的話,至少別整天敗家風就謝天謝地了。

點擊關鍵字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嫁給劉強東之後,我們在她流出的私照中看到的也是一個溫婉少婦形象,有蝴蝶結元素的襯衫和裙子、針織外套,可以說是好嫁風裡非常典型的搭配。

於是,當以往公眾視野裡的例子堆積起來,人們自然會琢磨:是否直男(特別是30歲-45歲的)選擇伴侶時,有某種統一的審美喜好?

至少,不少女性情感博主是這麼認為的。

她們手把手地傳授經驗,教那些對自己不甚滿意的女孩子如何改造自己,如何把渾身散發的氣質從難嫁風變成好嫁風。

而她們推崇的模仿典範或是改造成果呢,看起來也確實和上面的好嫁風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統一。

甚至這些情感博主本人言出必行,自己穿衣也是那種針織衫+溫婉白裙+蕾絲的風格。

關於這種好嫁風的穿搭精髓,知名娛樂人@孟大明白 曾經很犀利地定義過——

顯嫩的配色,乖巧溫柔,略土氣,遠離歐美時尚,適當顯示身體曲線但不要過於暴露;

必備要素有:碎花,泡泡袖,白紗,蕾絲,蝴蝶結。

但是,這種審美取向僅僅發生在直男身上嗎?

小編饒有興致地研究時發現,所謂“好嫁風”的審美,其實可能來源於好幾個人群。

當我們說好嫁風,一是指部分男性客觀上對女性外貌體現出來的統一喜好,二是指女性反過來對這種喜好的揣測和想像,但往往還有一層被遺漏——

長輩們對年輕女孩的外貌,其實也有類似的評判標準。

這一點我們後面會慢慢分析。今天想說的,不是從美醜土洋這種主觀的想法去評判什麼,只是想探討一下——

當社會上一個龐大的人群,對女性穿著打扮、氣質魅力的期待可以用“好嫁風”來定義時,他們究竟期待的是什麼呢?

1、頭髮

世人皆道直男鍾愛黑長直,殊不知世界上最喜歡年輕女孩黑長直的,可能是她們的爸媽。

絕大部分女生想要染髮、燙髮的念頭都曾遭到這樣的呵斥:別給我整那亂七八糟的,那都不是好學生該幹的事兒!

長輩眼中,不僅天然素淨的黑直發才是乖孩子的標誌,他們更巴不得閨女永遠都紮起馬尾、露出鋥亮的大腦門。除此之外的任何髮型,都有讓他們看得眼暈的可能。

所以在父母輩眼中,高高紮起馬尾的關曉彤可能真的是當之無愧的國民閨女——那俐落勁兒,配上非常符合長輩主流審美的長相,簡直不能更討人喜歡。

而對後生男性來說,對女生馬尾的執念可能與校園裡的舊日情愫有關。

畢竟,青春記憶裡那個紮著馬尾的莞爾一笑的沈佳宜,總是失之交臂而無比美好的白月光。

不過最得到廣泛認可的男性審美,還是他們對女生黑長直的守護,認真程度不亞于親媽。

背後的原因也沒有那麼複雜。知乎的相關帖子下有人回答,因為“短髮像男的,卷髮感覺不年輕,染髮太非主流,黑長直齊劉海最保險”。

要有女人味,要顯嫩,還不能殺馬特,看來看去還是娘胎裡帶出來的黑長直符合要求。

何況,一頭烏黑順滑的頭髮就像有著魔力的深淵,總是多了點說不清道不明的吸引力和神秘氣息。

此外還有一種來自直男的解釋,也謎之老年風:黑亮黑亮的頭髮,看起來就很健康,生活作息一定很規律。

總的說來,這種好嫁審美是期待女孩有一頭健康、天然的頭髮,沒有多餘的粉飾,也不要有什麼張揚的造型。

究其根本是因為,在這種審美看來,頭髮不僅僅是頭髮,也象徵著一個人從母胎中帶出來的最天然的清純和質樸。

2、妝容

在女生化妝這件事上,爸媽和同輩男性似乎都更喜歡對大濃妝說no。

甚至爸媽對女兒素顏的執念,比直男還強烈。在他們眼中,我家女兒素面朝天也如大明星一般好看,化妝就和大街上那些妖豔賤貨沒什麼兩樣。

實在非要畫,他們也不好攔著你,可是總會不滿地嘟嘟囔囔,尤其看不慣大紅唇:你看看你嘴上跟吃了死孩子似的,像什麼話嘛!

經常被女人詬病為色盲的男人可能要深表贊同。他們就算再分不清色號和色號之間的細微差異,色系總是有自己的判斷的——

豆沙色?顯老又正經,太職場了;姨媽色髒橘色等重口味?中毒了吧那是;正紅色?血盆大口要吃人了……

最後大家發現,那些確實能得到直男誇獎的“斬男色”,無一例外都是不張揚卻透著可愛嬌俏的粉珊瑚色,配上亮晶晶的嘟嘟唇,讓人看著就想親一口。(是的,啞光質地也輸了,幹得跟塗了層油漆似的)

從口紅上就能看出來,好嫁審美想要的是女人有嬌豔欲滴之美而不張揚外露。

而“不露鋒芒”這一點有多重要,我們編輯部則是通過一個男默女淚的真實故事悟到的。

當年,Vista迪麗熱巴同學曬出了自己旅遊時美美的自拍。當鋼鐵直男同事看到她醒目的紅色眼影,發出了略顯嫌棄的驚呼:

“我的天,你咋去戶外還畫夜店妝啊?”

小仙女們聽後深感震驚,終於醒悟自己那些紅色系、粉色系、橘色系的誇張眼妝,在男人眼裡可能都是發了瘋的黃子韜。

所以,好嫁審美中的理想女孩不是不能化妝,而是要有些適度的心機。要用柔和粉嫩的色彩凸顯出女性柔弱可愛的氣質,為的其實是那股讓男性瞬間自感強大的保護欲。

而那種鋒芒太過、氣場兩米的禦姐氣質,八成是不行的。

3、衣著

縱觀那些符合好嫁風的衣服,女生會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十年前,被媽媽領著逛以純和美特斯邦威的日子。

顏色上,好嫁風鍾愛的是明度和飽和度都低的柔和色系,粉色、淡紫色、白色、裸色、鵝黃色、淡藍色等等都是上佳選擇。

要粉嫩不要灰暗,要溫柔不要張揚,看著就覺得是乖巧又不失活潑的女孩。

擁有這樣的審美的長輩想的是,小姑娘家家就該穿得有個女孩的樣子;

男性的擇偶審美則想的是,這種讓女孩整個人都顯得柔和的色系才能讓人有男性的征服感和從屬感,像黑、灰、墨綠這些性冷淡色,還是留著上班的時候橫眉冷對男同事吧。

材質上,軟綿綿、毛茸茸的視覺效果是很討喜的,至少不能堅硬不羈。長輩是喜歡看你裹成一個乖巧的小圓球——

對男人來說,則是視覺效果上就多了幾分溫柔和軟萌感。

就算是石原裡美這樣的小妖精,如果穿得毛茸茸的,也能中和一下她的不可控氣質,讓人油然而生一種“自己能一把抱住她揉搓”的感(cuo)覺。

這和大家都喜歡擼帶毛的小動物,其實是一個道理。至於拒人於千里之外的皮衣皮褲什麼的,留給鄧紫棋就好。

尺度上,好嫁風的女子穿衣是絕對不能過分暴露的。在好嫁風的信條裡,基本可以告別熱褲和過短的短裙了。

但是,雖說在長輩眼中,清純是女孩最大的美德;在某類男人眼中,清純又是別樣的性感。

有時候適度暴露也是一種別樣的風情。比如好嫁風的標準裡,裙子的長度要在膝蓋微微以上,以達到少女和少婦之間的微妙平衡。

而蕾絲、荷葉邊、蝴蝶結等這些女性特質極強的裝飾,其實也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既凸顯了女性特有的味道,又保留了少女般的溫柔可愛。

說到這兒,我們可以通過某好嫁風博主的粉絲投稿,感受一下在這種審美指導下,女孩穿衣發生的變化。

之前,女孩這身打扮↓被男朋友嫌棄“不接地氣、不夠活潑”。顏色過於扎眼,裙子長度過於暴露,高跟鞋過於鋒利,整個穿著都過分凸顯了女性的身材曲線和性感氣質。

根據好嫁風調整之後,粉色七分袖連衣裙加白色帆布鞋,則完美地契合了好嫁風對於女人溫柔低調的整體形象的期待,po主男朋友也是稱讚連連。

照這樣的標準,現在女孩子喜歡穿的無論是性感熱辣風、搖滾朋克風、還是中性帥氣風,當然都不符合要求了。

縱然你有劉雯那樣的大長腿和氣質,穿成這個一身黑的、男孩子一般的褲裝,也是入不了好嫁風的眼的。

以上所有總結下來,不難發現長輩對年輕女孩、某類男人對理想伴侶的審美要求,究竟有哪些共性:

他們期待的,是女性溫柔嫺靜、清純樸素、適當柔弱的氣質。理想的女性,最是那一低頭嬌羞的蓮花。

這種審美理念裡,不希望女生的整體氣質過分張揚,只期待女孩恰當地展現出女人味兒, 把可愛、活潑、溫柔、清純等特質放置在“掌控欲”和“吸引力”的平衡點上。

說到底,這種跨越代際卻共通的審美,其實是父權社會審美的傳承,總體來說是期待女性呈現符合順從、賢淑等傳統道德的淑女形象,不要出格,不要鋒芒,不要標新立異。

這種對女性形象潛意識裡的規訓,已經逐漸和現在女生的自我意識產生了距離。越來越多的女生認為,我是什麼樣子我喜歡就好,又不為了討好誰,為什麼非要打扮成一個賢良淑德的樣板?

對傳統期待的反抗,是個必經之路,因此女性對於好嫁風的爭議聲也越來越大。

不過,也許女性最終需要的,不是被人教導“你要這樣打扮才XXX”,也不是把自己放在諸多條條框框和標籤裡互相反對,而是不管是想做所謂的“好嫁”的樣子,還是“不好嫁”的樣子,都能自由自在、從心而行,不用迎合誰,也不用遭到異樣的眼光。

“自由風”,大概才是每個女性真正需要的那陣風。

P.S. 話說回來,我最希望的還是能有人指導一下升職加薪風。不行的話,至少別整天敗家風就謝天謝地了。

點擊關鍵字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