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介紹稻田綜合種養的四個模式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鹽康家庭農場在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項目“稻漁共作技術集成與示範推廣”(SX克C[2016]174)支持下, 開展了水稻與河蟹、小龍蝦、泥鰍、中華鱉和黃顙魚等特種水產品綜合種養試驗、示範與技術集成, 現將試驗情況介紹如下, 供廣大種養農戶參考。

在鹽城市鹽都七星現代化農場標準化農田中進行, 試驗基地共連片8塊田, 總面積313畝, 由東向西分別標注為1#~8#。 每塊田南北長600~650米、東西寬約40~45米, 為粘性土壤, 土質肥沃。

試驗基地設有統一的進水管道, 設泵站抽水進入總渠, 每塊田在總渠通過閥門進水, 出水口設置在進水口的另一端。 水源為附近自然河道, 水質與環境各項指標經檢測符合《無公害農產品淡水養殖產地環境條件》(NY 5361-2016)標準。

每塊田四周離田埂2米左右開挖上口寬5米、下口寬1米、深1.5米的環溝, 開挖時預留機械進田的通道(俗稱機耕道)。 挖出的土用於加高加寬田埂,

田埂經機械壓實, 達到不漏、不滲、堅固的要求。

試驗基地堤埂中間四周挖深約0.2米的溝, 將專用塑膠薄板埋入溝中, 塑膠薄板露出堤埂面0.5米左右, 每隔1米用塑膠細管支撐固定, 四角做成弧形。 泥鰍養殖田塊用4米的鋼管(土下1.5米、土上2.5米)每隔3米1根, 拉上細鋼纜, 覆蓋稀眼網做為防鳥裝置。 中華鱉養殖田塊另加一道防逃裝置。

試驗基地安裝了監控設備。 每塊稻田中安裝8台滅蟲燈,35個昆蟲誘捕器, 養魚田塊環溝中設置增氧和投餌機械。 同時配備網箱、地籠等生產工具, 建造看管用房、漁藥、飼料倉庫等生產生活配套設施。 每塊田環溝中設置玻璃鋼小船1條, 用於投餌與管理。

為發揮試驗、示範效果, 鹽城市鹽都區糧油作物技術指導站和水產技術推廣站組織種植與養殖專家, 結合本地水稻種植和水產養殖的實際情況, 以市場適銷對路為基礎, 以指導農民增收為目標, 篩選了水稻種植與水產養殖品種, 開展多種種養模式的技術試驗。

(1)“水稻+黃顙魚”模式。 試驗在8#田塊進行,

面積42畝, 設計畝產稻穀350千克, 畝產規格為75克/尾黃顙魚成魚100千克。

(2)“水稻+泥鰍”模式。 試驗在6#田塊一端進行, 面積15畝, 設計畝產稻穀350千克, 畝產規格為25克/尾泥鰍成魚75千克。

(3)“水稻+中華鱉”模式。 試驗在5#田塊一端進行, 面積12畝, 設計畝產稻穀350千克, 畝產規格為500克/只的中華鱉80千克。

(4)“水稻+小龍蝦+河蟹”模式。 除試驗養殖上述品種外, 其他田塊全部養殖小龍蝦與河蟹, 總面積244畝, 設計畝產稻穀350千克, 採取投放小龍蝦親本讓其自然繁殖幼蝦, 投放河蟹蟹種, 畝產小龍蝦20千克、河蟹20千克。

(1)稻種選擇。 試驗選用的水稻品種為南粳9108, 具有抗病、抗蟲、抗倒伏的大穗型, 稻米品質優良。

(2)稻田平整。 6月中、下旬稻田曬乾後進行施肥、旋耕、平整。

(3)水稻栽插。 手工插秧、缽苗育秧在5月10日前後播種,

6月10日前後移栽;小苗機插秧在5月下旬至6月初播種。 6月中下旬移栽。 採取淺水栽插, 移栽株行距一般為25×18釐米或30×15釐米, 每畝栽插1.5萬穴左右, 以確保養殖水生動物生存環境通風透氣性能好。

(4)水稻生長期水漿管理。 移栽後10天, 保持田面濕潤至薄水層;中期灌水5~10釐米, 以利養殖水生動物入田活動覓食。 為減少擱田對養殖動物在稻田活動的影響, 可採用夜晾日灌的方式進行晾田, 使土壤凝聚變硬。 收穫前10~15天排水, 先將稻田的水位快速下降到田面5~10釐米, 然後緩慢排水, 保持環溝40~50釐米的水位, 即可用機械進田收割。

(5)稻田施肥。 基肥以有機肥為主, 追肥以化肥為主, 少量多次。 秧苗移栽前一周, 每畝施用優質商品有機肥400千克做基肥, 均勻撒在田面並翻耕耙勻。水稻生長期間每15~20天追肥一次,控制用肥量,氮肥用尿素4~5千克/畝、磷肥用過磷酸鈣10~15千克/畝,注意不能將肥料撒在溝中。

(6)農藥使用。主要使用滅蟲燈、性誘劑等誘殺害蟲。在防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飛蝨和細菌性病害時應首選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禁用噻嗪酮、有機磷或菊酯類殺蟲劑。用藥時採用噴霧方式,粉劑在清晨露水未幹時噴灑,水劑在晴天露水幹後噴霧。噴藥時噴嘴向上噴灑,儘量將藥灑在葉面上,避免落入水中。施藥時問應掌握在陰天或下午5時後。施藥前將田間水灌滿,施藥後及時換水,切忌雨前噴藥,以免影響安全。

(7)稻田除草。養殖稻田中雜草數量明顯減少,一般不需要除草,如有雜草必須人工拔除,禁用化學除草劑。

選用優質苗種,合理設計放養密度。為營造稻田環溝淺水生態環境,在環溝中栽種伊樂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適量投放螺螄,水草和螺螄不僅為養殖水生動物提供天然生物餌料,還能起到遮陽、避敵和淨化水質等多重作用。根據兼顧水稻生長和水產品養殖的要求,適時注水、換水,保持水位;環溝中定期使用EM菌、底改等調節水質,保持水質達到肥、活、嫩、爽的標準。使用碘製劑消毒殺菌,預防病害。魚類養殖環溝,設置增氧、投餌機械。根據養殖品種選用優質、適口餌料;結合各生長階段、天氣等綜合因素,確定投餌次數和調整投餌量。採用地籠張捕,適時捕撈,取大留小。

2016年水稻栽種面積210畝,收穫水稻73150千克,單產348.33千克/畝,生產大米51210千克,單價18元/千克,產值92.18萬元,畝產值4389.43元。投入包括肥料8.4萬元,人工16.8萬元,稻種及育秧6.3萬元,插秧4.2萬元,收割1.89萬元,土地租金16.8萬元,總投入54.39萬元,畝投入2590元。總利潤37.79萬元,長稻畝利潤1799.52元;按稻田總面積計算,畝利潤1207.33元。

(1)“水稻+黃顙魚”。2016年8月10日購進360尾/千克的黃顙魚種8萬尾,運輸時間4小時,運輸成活率98%左右。苗種放養後根據稻田中的天然生物餌料情況,適當投喂某飼料公司蛋白質含量為42%的黃顙魚配合飼料,日投喂2次,投喂量為在田魚體重的2%~4%,一般以2小時吃完為度。養殖期間共使用E米菌等生物製劑5次,全期未發生因病死魚情況。2017年7月2日開始用地籠張捕上市,9月30日清溝捕魚銷售完畢。共捕獲成魚4500千克,平均單價30元/千克,銷售收入13.5萬元。投入包括魚種80000尾,計2.08萬元;飼料3.5噸,計3.185萬元;藥物及其它0.5萬元,總投入5.765萬元,養殖總利潤7.74萬元。

(2)“水稻+泥鰍”。2016年8月3日放養泥鰍苗種,品種為臺灣系大鱗副泥鰍,共放30萬尾,規格460尾/千克。投喂蛋白質含量為36%的常規魚飼料,使用碘製劑消毒,定期潑灑EM調節水質。2017年6月開始張捕成魚銷售,共捕獲成品泥鰍620千克,平均單價18元/千克,銷售收入11160元。投入包括苗種30萬尾(0.1元/尾)、計30000元;飼料1噸、計4500元;其他(藥物、人工、設施折舊等)3000元,總投入37500元,養殖虧損26340元。

(3)“水稻+中華鱉”。2016年8月12日投放仔鱉2200只,規格150克/只,另放鰱魚種40尾。全期分批投放螺螄3噸,投喂小雜魚9噸。環溝中栽種伊樂藻,覆蓋率約40%,高溫期間使用EM菌調節水質,使用碘製劑消毒水體。2017年6月開始捕撈銷售,共捕獲成鱉1608只,平均重700克/只,總重量1125.6千克,平均銷售價格140元/千克,銷售收入157581元。投入包括仔鱉2200只,計30000元;螺螄3噸,計4800元;小雜魚9噸,計18000元;防逃設施10000元,人工8000元,其他3000元,總投入73800元,養殖總利潤83781元。

(4)“水稻+小龍蝦+河蟹”。2016年7~8月投放了一批小龍蝦苗種,因來源複雜、高溫運輸等因素,放養後成活率極低。8月30日又補投規格為160尾/千克小龍蝦種400千克,目的養成親本用於來年繁殖蝦苗。2017年3月10日投放規格為160~180只/千克蟹種110千克,5月中旬放養規格為5釐米鱖魚800尾,放養規格為250克/尾白鰱600尾。環溝中種草投螺,投喂蛋白質含量為36%的蝦蟹配合飼料,使用碘製劑消毒,E米菌調節水質。全期共投放螺螄10噸,投喂蟹飼料7.5噸,小雜魚2噸,玉米等1噸。2017年7月開始捕撈銷售,小龍蝦總產量3500千克,產值14萬元;河蟹1650千克,產值11.55萬元,鱖魚480千克,產值2.88萬元;其他(鰱魚、青蝦等)860千克,產值1.2萬元,總產值29.63萬元。投入包括苗種1.87萬元(蝦種1.2萬元、蟹種0.55萬元、魚種0.12萬元),飼料7.18萬元(配合飼料4.73萬元、螺螄1.6萬元、小雜魚0.5萬元、玉米等0.35萬元),草種1萬元,人工等5萬元,總投入15.05萬元,養殖總利潤14.58萬元。

本次試驗,水稻單產348.33千克/畝,養殖黃顙魚田塊水產品單產107.14千克,養殖效益1841.67元/畝,綜合效益3006.72元/畝;養殖泥鰍田塊水產品單產41.33千克,因鳥類危害和逃逸等因素,造成養殖虧損628.62元/畝,綜合效益641.67元/畝;養殖中華鱉田塊水產品單產93.8千克,養殖效益6981.75元/畝,綜合效益8189.01元/畝;養殖蝦、蟹田塊水產品單產28.98千克,養殖效益650.89元/畝,綜合效益1858.22元/畝。

1、試驗證明,稻田綜合種養是拓展水產養殖空間,提高農田綜合效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手段,對保障糧食和水產品供應,有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試驗開展了水稻與黃顙魚、泥鰍、中華鱉、小龍蝦和河蟹等多種水產品綜合種養,這些品種基本上都能適應在稻田中養殖,以中華鱉效益最為顯著,黃顙魚次之,小龍蝦與河蟹在苗種供有保障的情況下,也是首選品種,泥鰍因防鳥設施投入大,市場價格低不適宜在稻田中養殖。

2、稻田綜合種養的環溝開挖面積和深度對於水產品養殖至關重要,環溝是魚蝦蟹等水產品生存、生長的主要空間,水闊、水深才能得以很好的生長,在高溫天氣、水稻擱田期間尤為明顯。建議環溝面積要占稻田總面積的25%左右,環溝寬4~5米、深1~1.2米為宜。

3、防逃設施要牢固和經常巡查維護,尤其是養鱉稻田,因鱉逃逸能力極強,養鱉稻田必須要設置雙層防逃設施,並要經常巡查,尤其是暴雨天氣,防止沖壞防逃設施。

4、要加強對水鳥和其他敵害的防控。除水鳥外,水老鼠、蛙、兇猛魚類都是稻田養殖的敵害生物。設置防鳥網、彩條、稻草人等設施以恐嚇、驅趕水鳥。放養前徹底用藥物清除敵害生物,進水口要用紗網過濾防止敵害生物進入,平時加強防範和清除田內敵害生物是必要的管理工作。

5、苗種配套是稻田綜合種養的基礎。稻田養殖水產品苗種放養的時間、規格與常規水產養殖有所不同,發展稻田綜合種養必須根據稻田養殖的需求,要專門配套苗種生產基地,如小龍蝦養殖可考慮搭建越冬大棚培育蝦苗種,外購苗種運輸成活率難以保證。

均勻撒在田面並翻耕耙勻。水稻生長期間每15~20天追肥一次,控制用肥量,氮肥用尿素4~5千克/畝、磷肥用過磷酸鈣10~15千克/畝,注意不能將肥料撒在溝中。

(6)農藥使用。主要使用滅蟲燈、性誘劑等誘殺害蟲。在防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飛蝨和細菌性病害時應首選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禁用噻嗪酮、有機磷或菊酯類殺蟲劑。用藥時採用噴霧方式,粉劑在清晨露水未幹時噴灑,水劑在晴天露水幹後噴霧。噴藥時噴嘴向上噴灑,儘量將藥灑在葉面上,避免落入水中。施藥時問應掌握在陰天或下午5時後。施藥前將田間水灌滿,施藥後及時換水,切忌雨前噴藥,以免影響安全。

(7)稻田除草。養殖稻田中雜草數量明顯減少,一般不需要除草,如有雜草必須人工拔除,禁用化學除草劑。

選用優質苗種,合理設計放養密度。為營造稻田環溝淺水生態環境,在環溝中栽種伊樂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適量投放螺螄,水草和螺螄不僅為養殖水生動物提供天然生物餌料,還能起到遮陽、避敵和淨化水質等多重作用。根據兼顧水稻生長和水產品養殖的要求,適時注水、換水,保持水位;環溝中定期使用EM菌、底改等調節水質,保持水質達到肥、活、嫩、爽的標準。使用碘製劑消毒殺菌,預防病害。魚類養殖環溝,設置增氧、投餌機械。根據養殖品種選用優質、適口餌料;結合各生長階段、天氣等綜合因素,確定投餌次數和調整投餌量。採用地籠張捕,適時捕撈,取大留小。

2016年水稻栽種面積210畝,收穫水稻73150千克,單產348.33千克/畝,生產大米51210千克,單價18元/千克,產值92.18萬元,畝產值4389.43元。投入包括肥料8.4萬元,人工16.8萬元,稻種及育秧6.3萬元,插秧4.2萬元,收割1.89萬元,土地租金16.8萬元,總投入54.39萬元,畝投入2590元。總利潤37.79萬元,長稻畝利潤1799.52元;按稻田總面積計算,畝利潤1207.33元。

(1)“水稻+黃顙魚”。2016年8月10日購進360尾/千克的黃顙魚種8萬尾,運輸時間4小時,運輸成活率98%左右。苗種放養後根據稻田中的天然生物餌料情況,適當投喂某飼料公司蛋白質含量為42%的黃顙魚配合飼料,日投喂2次,投喂量為在田魚體重的2%~4%,一般以2小時吃完為度。養殖期間共使用E米菌等生物製劑5次,全期未發生因病死魚情況。2017年7月2日開始用地籠張捕上市,9月30日清溝捕魚銷售完畢。共捕獲成魚4500千克,平均單價30元/千克,銷售收入13.5萬元。投入包括魚種80000尾,計2.08萬元;飼料3.5噸,計3.185萬元;藥物及其它0.5萬元,總投入5.765萬元,養殖總利潤7.74萬元。

(2)“水稻+泥鰍”。2016年8月3日放養泥鰍苗種,品種為臺灣系大鱗副泥鰍,共放30萬尾,規格460尾/千克。投喂蛋白質含量為36%的常規魚飼料,使用碘製劑消毒,定期潑灑EM調節水質。2017年6月開始張捕成魚銷售,共捕獲成品泥鰍620千克,平均單價18元/千克,銷售收入11160元。投入包括苗種30萬尾(0.1元/尾)、計30000元;飼料1噸、計4500元;其他(藥物、人工、設施折舊等)3000元,總投入37500元,養殖虧損26340元。

(3)“水稻+中華鱉”。2016年8月12日投放仔鱉2200只,規格150克/只,另放鰱魚種40尾。全期分批投放螺螄3噸,投喂小雜魚9噸。環溝中栽種伊樂藻,覆蓋率約40%,高溫期間使用EM菌調節水質,使用碘製劑消毒水體。2017年6月開始捕撈銷售,共捕獲成鱉1608只,平均重700克/只,總重量1125.6千克,平均銷售價格140元/千克,銷售收入157581元。投入包括仔鱉2200只,計30000元;螺螄3噸,計4800元;小雜魚9噸,計18000元;防逃設施10000元,人工8000元,其他3000元,總投入73800元,養殖總利潤83781元。

(4)“水稻+小龍蝦+河蟹”。2016年7~8月投放了一批小龍蝦苗種,因來源複雜、高溫運輸等因素,放養後成活率極低。8月30日又補投規格為160尾/千克小龍蝦種400千克,目的養成親本用於來年繁殖蝦苗。2017年3月10日投放規格為160~180只/千克蟹種110千克,5月中旬放養規格為5釐米鱖魚800尾,放養規格為250克/尾白鰱600尾。環溝中種草投螺,投喂蛋白質含量為36%的蝦蟹配合飼料,使用碘製劑消毒,E米菌調節水質。全期共投放螺螄10噸,投喂蟹飼料7.5噸,小雜魚2噸,玉米等1噸。2017年7月開始捕撈銷售,小龍蝦總產量3500千克,產值14萬元;河蟹1650千克,產值11.55萬元,鱖魚480千克,產值2.88萬元;其他(鰱魚、青蝦等)860千克,產值1.2萬元,總產值29.63萬元。投入包括苗種1.87萬元(蝦種1.2萬元、蟹種0.55萬元、魚種0.12萬元),飼料7.18萬元(配合飼料4.73萬元、螺螄1.6萬元、小雜魚0.5萬元、玉米等0.35萬元),草種1萬元,人工等5萬元,總投入15.05萬元,養殖總利潤14.58萬元。

本次試驗,水稻單產348.33千克/畝,養殖黃顙魚田塊水產品單產107.14千克,養殖效益1841.67元/畝,綜合效益3006.72元/畝;養殖泥鰍田塊水產品單產41.33千克,因鳥類危害和逃逸等因素,造成養殖虧損628.62元/畝,綜合效益641.67元/畝;養殖中華鱉田塊水產品單產93.8千克,養殖效益6981.75元/畝,綜合效益8189.01元/畝;養殖蝦、蟹田塊水產品單產28.98千克,養殖效益650.89元/畝,綜合效益1858.22元/畝。

1、試驗證明,稻田綜合種養是拓展水產養殖空間,提高農田綜合效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手段,對保障糧食和水產品供應,有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試驗開展了水稻與黃顙魚、泥鰍、中華鱉、小龍蝦和河蟹等多種水產品綜合種養,這些品種基本上都能適應在稻田中養殖,以中華鱉效益最為顯著,黃顙魚次之,小龍蝦與河蟹在苗種供有保障的情況下,也是首選品種,泥鰍因防鳥設施投入大,市場價格低不適宜在稻田中養殖。

2、稻田綜合種養的環溝開挖面積和深度對於水產品養殖至關重要,環溝是魚蝦蟹等水產品生存、生長的主要空間,水闊、水深才能得以很好的生長,在高溫天氣、水稻擱田期間尤為明顯。建議環溝面積要占稻田總面積的25%左右,環溝寬4~5米、深1~1.2米為宜。

3、防逃設施要牢固和經常巡查維護,尤其是養鱉稻田,因鱉逃逸能力極強,養鱉稻田必須要設置雙層防逃設施,並要經常巡查,尤其是暴雨天氣,防止沖壞防逃設施。

4、要加強對水鳥和其他敵害的防控。除水鳥外,水老鼠、蛙、兇猛魚類都是稻田養殖的敵害生物。設置防鳥網、彩條、稻草人等設施以恐嚇、驅趕水鳥。放養前徹底用藥物清除敵害生物,進水口要用紗網過濾防止敵害生物進入,平時加強防範和清除田內敵害生物是必要的管理工作。

5、苗種配套是稻田綜合種養的基礎。稻田養殖水產品苗種放養的時間、規格與常規水產養殖有所不同,發展稻田綜合種養必須根據稻田養殖的需求,要專門配套苗種生產基地,如小龍蝦養殖可考慮搭建越冬大棚培育蝦苗種,外購苗種運輸成活率難以保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