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風水>正文

六億!上海灘“傳奇大佬”杜月笙公館天價出售!

紹興路54號老洋房背後的故事眾說紛紜, 但“舊上海青幫大亨杜月笙故居”的說法, 最為讓人津津樂道。 無論是杜月笙金屋藏嬌的風月往事, 還是傳說中成就杜公傳奇一生的風水佈局, 都為這裡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近日, 一些平臺陸續傳出了紹興路54號“杜月笙公館”出售的消息, 報價驚人——整6億元人民幣!一夜之間, 紹興路54號就成了除嚴家花園(10億)之外, 身價最高的洋房!這個隱世的傳奇公館, 也隨之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4300m²海派花園

繁華都市中的花園別墅瑰寶

距新天地僅1公里左右的紹興路, 在繁華的都市中心卻獨得一方寧靜, 這條不到500米的小街, 是前法租界的住宅街, 保留著許多三四十年代的小樓, 隨處可見出版社, 書店和咖啡館。 書香、咖啡香, 氤氳得小路散發出一股濃濃文藝風。

笙館的招牌如今已經拆除

紹興路54號, 一堵高大的圍牆將裡面的洋房隔絕在了世俗之外。 這裡曾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商報和東上海的辦公地, 主樓還曾經作為高端會所使用, 當初營業時經常舉辦大型活動和婚禮, 據說需提前一年預定。

笙館曾經的唯美草坪婚禮

圍牆之內, 是一個占地4321㎡(近6.5畝)的海派花園。 花園內分佈著大小不一的6棟樓房以及一個面積為2600㎡的中式風格花園, 如此大面積的占地和花園,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

絕對擔得起“城市別墅瑰寶”這一詞。

中西混合洋房建築

傳承百年前的奢闊豪宅

面積1319㎡的主樓(7號樓)和580㎡的輔樓(8號樓), 建成於19世紀30年代, 距今已經有80多年的歷史。 這兩座樓就是傳說中杜月笙的四姨太和情婦居住的地方(後文中會說到故事)。

7號樓為古典風格,主入口的門廊很高,兩側各有一對壁柱支撐,簷口採用西班牙式建築常用的花紋和小券裝飾。由於建築體積龐大,主樓內部還設了一個天井,四根十多米高的水磨石立柱直通屋頂玻璃天棚,氣勢驚人。

笙館內部圖片@傻妞的天空

進入大廳,5.18米的層高讓人不得不驚歎於它的高大空曠。內部所有空間圍繞方形的天井走廊佈局。柱廊、天花、頂角線均為古典裝飾,

門楣、樓梯等都有有精緻的木雕。

笙館內八角天花板

兩棟大樓在人民出版社使用時期,曾因辦公需求而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但從外觀上來說,基本保持了原有建築風貌:總體中西結合,但以西洋格調為主,建築和裝修線條和諧悅目,氣質高貴典雅。

院中3號樓是一個2230多㎡的大花園住宅,解放前建造(也有傳該樓市杜月笙師傅陳世昌舊居)。原本為三層,解放後擴建為四層,底層層高也達到了4.5米左右。其餘三棟樓則均為輔助用房。

沿街面有兩棟輔樓

杜月笙和他的風花雪月

“笙館”中的那些傳奇小故事

杜月笙

上海灘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莫過於“中國黑幫教父”杜月笙。出入黑白兩道,游刃於商界、軍界與政界之間,同時還涉金融、工業新聞教育等多領域,當這個一生叱吒風雲,以猛、凶、狠而聞名的傳奇人物扯上風花雪月,就越發激起大家的八卦之心了。

姚玉蘭(左),孟小冬(右)

“笙公館”的傳奇故事,就跟杜月笙的風月相關。傳說這裡是杜月笙最愛的兩個女人——四姨太姚玉蘭以和情婦孟小冬的住所。姚玉蘭嫁給杜月笙後,因遭受其他太太的排擠,始終未能搬進華格臬路216號(今甯海西路))“杜公館”,因此杜月笙給她建了這座“笙館”。

孟小冬年輕時

而有著絕世美貌的孟小冬,本有著梨園的“冬皇”之稱,在京劇藝術界表現十分傑出。1933年與梅蘭芳分手後,情傷未愈又身陷“綁架敲詐”謠言,不得不離開摯愛的梨園舞臺,一度對生活心灰意冷。期間杜月笙對她曾多有照顧。

孟小冬十分美貌

1937年,四姨太姚玉蘭知道杜月笙對孟小冬有意,又想擴大勢力對抗另外三個太太,便在施計讓杜孟二人生米煮成了熟飯。此後孟小冬作為杜的情婦留在上海,與姚玉蘭合成一家,杜月笙對她可謂愛護有加。

杜月笙與孟小冬結婚照

不過好日子沒過幾天,日軍就侵佔了上海,杜月笙和四姨太遷往香港,孟小冬則回了北平。直到1945年杜孟二人才得以重聚,之後幾經離合,直到1950年,二人才在香港補辦了婚禮,孟小冬一生苦苦追求的“名分”終於如願以償。而此時,杜月笙63歲,孟小冬也已42歲,一年之後杜月笙便去世了……

紹興路54號內有兩顆女貞樹,據說是一個著名風水大師預測到杜月笙中年後會出現兩個最愛而種下的。傳這位大師曾得杜月笙照拂,一心想報答恩情,因此在杜月笙造這棟房子之前,選定黃道吉日,將每寸土地都盡心佈局風水後飄然離去。

所以,後世也傳正是因這位風水大師的精心佈局,才讓杜月笙在上海灘成為赫赫有名的大亨,讓“笙館”在文化大革命中免遭破壞,也才讓後世名流可以在這裡評說大亨那些傳奇軼事……

舊居後人“澄清正主”

“笙館”與杜月笙沒半毛錢關係?

關於“笙館”,也有記錄是“有人送給杜母吃素念佛,頤養天年”的,但大抵因不如風花雪月精彩,傳誦度不廣。前幾年突然出現了一個香港人,自稱是紹興路54號的後人,講述了這座老宅的另一段淵源歷史——和杜月笙沒什麼關係!

章榮初

30年代,上海灘十裡洋場魚龍混雜,當時中國第一家華資印染廠的開設者,民族資本家章榮初為了尋個靠山,拜了杜月笙為師,且加入了杜月笙自任名譽理事長的“恒社”並成為“恒社”核心九名常務理事之一。

1939年,一日本軍官來到章家,讓其幫忙引出一名住在法租界的抗日醫生,張不願與日軍為虎作倀,當天就在法租界租了套房搬了進去。不久後得知美領事館在愛麥虞限路74號新建的僑民俱樂部因故出售,就以4000兩黃金買了下來。——這就是今天的紹興路54號。

恒社社員證

該宅正樓(7號樓)原只兩層,後來在章榮初長子結婚時又加了一層,並在正樓後面的游泳池旁擴建一座曲尺形兩層樓房(即現在的8號樓),供傭人住宿,樓下是廚房和洗衣房等。

章榮初長子結婚(很帥有沒有?)

或許需正因為這樣,才衍生出了杜月笙公館的種種傳說。但無論哪種說法,真實性都已經難以考證,只不過讓宅子的歸屬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更添上了幾分傳奇色彩罷了。

6棟樓總價6億!

單價12.2萬元/m²竟有些平易近人?

笙館現在的歸屬為上海華美房地產開發公司,6棟樓房一本產權證,住宅面積加起來足有近4900㎡。使用期限到2046年6月,不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到期後產權是可以自動續期的。

其實紹興路54號自2010年起就已經傳出欲出售的消息,當時的報價為3.3億元,2014年報價漲曾到5億元。7年間,這處花園別墅的總價漲了2.7億,比起嚴家花園一年一億的漲幅,笙館則相對溫和多了。

附近1982年的花園坊二手房均價:11萬元/㎡

按總價6億算,笙館現在的單價其實只需12萬元/㎡,比起周邊單價10萬元/㎡左右的二手房。作為一個占地6.5畝,擁有2600㎡花園,近百年歷史的傳奇洋房,從單價看竟頗為平易近人啊!

上海灘那些驚心動魄的往事已逝,究竟誰才是這裡過去真正的主人已經無法考證,不過,未來誰又會成為這做傳奇宅院的主人,卻十分值得期待呢……

7號樓為古典風格,主入口的門廊很高,兩側各有一對壁柱支撐,簷口採用西班牙式建築常用的花紋和小券裝飾。由於建築體積龐大,主樓內部還設了一個天井,四根十多米高的水磨石立柱直通屋頂玻璃天棚,氣勢驚人。

笙館內部圖片@傻妞的天空

進入大廳,5.18米的層高讓人不得不驚歎於它的高大空曠。內部所有空間圍繞方形的天井走廊佈局。柱廊、天花、頂角線均為古典裝飾,

門楣、樓梯等都有有精緻的木雕。

笙館內八角天花板

兩棟大樓在人民出版社使用時期,曾因辦公需求而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但從外觀上來說,基本保持了原有建築風貌:總體中西結合,但以西洋格調為主,建築和裝修線條和諧悅目,氣質高貴典雅。

院中3號樓是一個2230多㎡的大花園住宅,解放前建造(也有傳該樓市杜月笙師傅陳世昌舊居)。原本為三層,解放後擴建為四層,底層層高也達到了4.5米左右。其餘三棟樓則均為輔助用房。

沿街面有兩棟輔樓

杜月笙和他的風花雪月

“笙館”中的那些傳奇小故事

杜月笙

上海灘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莫過於“中國黑幫教父”杜月笙。出入黑白兩道,游刃於商界、軍界與政界之間,同時還涉金融、工業新聞教育等多領域,當這個一生叱吒風雲,以猛、凶、狠而聞名的傳奇人物扯上風花雪月,就越發激起大家的八卦之心了。

姚玉蘭(左),孟小冬(右)

“笙公館”的傳奇故事,就跟杜月笙的風月相關。傳說這裡是杜月笙最愛的兩個女人——四姨太姚玉蘭以和情婦孟小冬的住所。姚玉蘭嫁給杜月笙後,因遭受其他太太的排擠,始終未能搬進華格臬路216號(今甯海西路))“杜公館”,因此杜月笙給她建了這座“笙館”。

孟小冬年輕時

而有著絕世美貌的孟小冬,本有著梨園的“冬皇”之稱,在京劇藝術界表現十分傑出。1933年與梅蘭芳分手後,情傷未愈又身陷“綁架敲詐”謠言,不得不離開摯愛的梨園舞臺,一度對生活心灰意冷。期間杜月笙對她曾多有照顧。

孟小冬十分美貌

1937年,四姨太姚玉蘭知道杜月笙對孟小冬有意,又想擴大勢力對抗另外三個太太,便在施計讓杜孟二人生米煮成了熟飯。此後孟小冬作為杜的情婦留在上海,與姚玉蘭合成一家,杜月笙對她可謂愛護有加。

杜月笙與孟小冬結婚照

不過好日子沒過幾天,日軍就侵佔了上海,杜月笙和四姨太遷往香港,孟小冬則回了北平。直到1945年杜孟二人才得以重聚,之後幾經離合,直到1950年,二人才在香港補辦了婚禮,孟小冬一生苦苦追求的“名分”終於如願以償。而此時,杜月笙63歲,孟小冬也已42歲,一年之後杜月笙便去世了……

紹興路54號內有兩顆女貞樹,據說是一個著名風水大師預測到杜月笙中年後會出現兩個最愛而種下的。傳這位大師曾得杜月笙照拂,一心想報答恩情,因此在杜月笙造這棟房子之前,選定黃道吉日,將每寸土地都盡心佈局風水後飄然離去。

所以,後世也傳正是因這位風水大師的精心佈局,才讓杜月笙在上海灘成為赫赫有名的大亨,讓“笙館”在文化大革命中免遭破壞,也才讓後世名流可以在這裡評說大亨那些傳奇軼事……

舊居後人“澄清正主”

“笙館”與杜月笙沒半毛錢關係?

關於“笙館”,也有記錄是“有人送給杜母吃素念佛,頤養天年”的,但大抵因不如風花雪月精彩,傳誦度不廣。前幾年突然出現了一個香港人,自稱是紹興路54號的後人,講述了這座老宅的另一段淵源歷史——和杜月笙沒什麼關係!

章榮初

30年代,上海灘十裡洋場魚龍混雜,當時中國第一家華資印染廠的開設者,民族資本家章榮初為了尋個靠山,拜了杜月笙為師,且加入了杜月笙自任名譽理事長的“恒社”並成為“恒社”核心九名常務理事之一。

1939年,一日本軍官來到章家,讓其幫忙引出一名住在法租界的抗日醫生,張不願與日軍為虎作倀,當天就在法租界租了套房搬了進去。不久後得知美領事館在愛麥虞限路74號新建的僑民俱樂部因故出售,就以4000兩黃金買了下來。——這就是今天的紹興路54號。

恒社社員證

該宅正樓(7號樓)原只兩層,後來在章榮初長子結婚時又加了一層,並在正樓後面的游泳池旁擴建一座曲尺形兩層樓房(即現在的8號樓),供傭人住宿,樓下是廚房和洗衣房等。

章榮初長子結婚(很帥有沒有?)

或許需正因為這樣,才衍生出了杜月笙公館的種種傳說。但無論哪種說法,真實性都已經難以考證,只不過讓宅子的歸屬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更添上了幾分傳奇色彩罷了。

6棟樓總價6億!

單價12.2萬元/m²竟有些平易近人?

笙館現在的歸屬為上海華美房地產開發公司,6棟樓房一本產權證,住宅面積加起來足有近4900㎡。使用期限到2046年6月,不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到期後產權是可以自動續期的。

其實紹興路54號自2010年起就已經傳出欲出售的消息,當時的報價為3.3億元,2014年報價漲曾到5億元。7年間,這處花園別墅的總價漲了2.7億,比起嚴家花園一年一億的漲幅,笙館則相對溫和多了。

附近1982年的花園坊二手房均價:11萬元/㎡

按總價6億算,笙館現在的單價其實只需12萬元/㎡,比起周邊單價10萬元/㎡左右的二手房。作為一個占地6.5畝,擁有2600㎡花園,近百年歷史的傳奇洋房,從單價看竟頗為平易近人啊!

上海灘那些驚心動魄的往事已逝,究竟誰才是這裡過去真正的主人已經無法考證,不過,未來誰又會成為這做傳奇宅院的主人,卻十分值得期待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